
【书香】语文教学应当努力让学生受到文学熏陶(随笔)
有人说一等风流人物是搞美术书法的;二等风流人物是搞音乐舞蹈的;三等风流人物是搞文学创作的。我们教语文的和三等风流人物有点亲戚关系,虽然也能高声吟诵,偶尔也写一点文学作品,开口闭口文学,但充其量也只能是与“文学”有点血缘关系而已,自己往往眼高手低,写不出几篇像样的文学作品。我们只能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让其受到熏陶而已。男人没有生过孩子,是无法体验女人生孩子的滋味的,同理,没教过语文的老师是无法体验语文教学的滋味的。语文课个性化很强,况且大家都听得懂,任何人都可以对语文课“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语文教师难做啊!语文教师没有特长,普通话准确应该的,朗读好应该的,文章写得好应该的,字写得好应该的,许多都是应该的。对其他学科的老师来说就是“特长”啊!数学家会写诗,物理学家会弹琴,那是多么美妙的诗意生活啊!只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哪些大师渐行渐远的背影。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懂得“文学熏陶”是“种之美者也”,而且要努力寻找让“文学熏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成熟的路径。如果认识到文学熏陶是“五谷”,很好很美很重要,但没有务实的方法,没有有效的路径,没有培植的过程,“美种”就可能成为“荑稗”或“野稻”。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调整心态,转变观念
法国科学家法伯做了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些虫子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一圈一圈地行走。时间慢慢地过去了,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固执地兜着圈子,一走到底。在连续七天七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结果全部死去。
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毛毛虫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这些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经验、惯例,它们付出的很多,但毫无成果。我们如果自以为忙碌就是成就,干活本身就是成功,那就往往会失败。其实在这个社会上,“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神话并不存在,重要的是如何打破定势思维,如何才能事半功倍,中职学生基础差,但还是有办法的,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我们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未来;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能事事如意,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曙光就在前头出现。
二、换位思考,奉献爱心
有的老师埋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学生好吃懒做,有嘴不读书,有脚不走路,有耳不听课,有手不动笔。“世风日下”,“校将不校,生将不生”,学生作业不做,上课不认真听讲,整天只知道吃好的穿好的,玩手机电脑,玩“梁山伯祝英台”的游戏,对他们付出,简直就是隔着黄河送秋波——学生不领情。自己对他们的教育也是脱下裤子放个屁——多此一举。于是放任自流,摇头叹息。其实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现在的学生也是够可怜的,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爱母爱,没有温暖;没人与他沟通,脾气暴躁,学习成绩不好,受挫感强,自卑孤独。再说就是考上大学也读不起,大学毕业没有家庭实力也找不到工作,缺乏学习动力。一天要坐八到十节课,稍不留神,又要挨批挨骂,甚至挨打挨罚。我们教师只有奉献爱心,体谅他们,了解学生的处境,转变人才观念,个个成长,人人成才,多沟通,激起学生某方面的兴趣,老师就功德无量啊!学生走向社会都会成长成才的,也许他们活得比我们还潇洒啊!
三、加强学习,自我完善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当今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知识量大增,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知识更新快。学生学习的渠道也增多了,除了课本,还有报刊、电视、网络等。知识量大增,而教师如果不读书学习,守护着原有不实用的知识,你能很好的“传道、受业、解惑”吗?就如同我们教给学生用牛耕田的知识,可社会已用机器耕田了。不实用的屠龙之技就不用教了。生有涯而知无涯也。语文课本现在的知识辐射很大,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百科知识型的了。语文教师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抱定终身学习的信念,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教学艺术、探求学生心理、教学规律、掌握电脑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艺术地上好自己的课。你的课才能韩湘子吹笛子——不同凡响,学生喜欢。
四、紧扣文本,适当延伸
现在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风起云涌,耍弄花招的有之,标新立异的有之,回归幼儿游戏的有之,大谈个性解读的有之。我想万变不离其宗,脱离文本就是错误的!语文就是要朗读、要背诵、要分析、要思考,丢掉这些东西,就是“忘本”,改什么革也不能“忘本”,传统的东西好的要传承,不好的要改革。我主张紧扣文本,适当延伸。老祖宗吃饭,我们总不能改了连饭也不吃吧!但可以改成科学地顾全营养健康地吃饭。
五、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在义务教育阶段,常常受到老师的歧视、同学的冷落,缺乏自信心,成功与他往往无缘,表扬的都不是他,常挨批评的却有他,心灵比较孤独。如果我们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以大力鼓励、表扬或肯定,他就受宠若惊,信心倍增。从而激起他的学习兴趣,甚至改变了他的一生。我们要多举办一些活动,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举办作文竞赛、命题竞赛、读书竞赛、语基竞赛、歇后语竞赛、成语竞赛、猜谜语竞赛、背古诗竞赛、语文实践策划竞赛、手抄报竞赛、对联竞赛、上网寻找主题资料竞赛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来了。教师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功了。
我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感悟是“激趣、鼓励、促成”,让学生在学语文中感悟做人感悟求知。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写于2013年6月30日,曾辑录在个人博客新浪“皓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