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西夏在夕阳之处坠落(散文)
一千年前的某一天,在蒙古铁骑的烟尘里,西夏王国与夕阳一起坠落地面,没入无际的黑暗之中。当第二天的太阳重新升起时,辽阔的地平线上却再没有西夏王国的影子。
“西夏”可以说是外族人送给他们的外号,他们国家的大名叫做“大白高国”,1038年由西羌之后的党项人建立。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独立信仰,创建自己的文化体系,有以秃为美的发型,以白为主的服装,以笔划繁多为特征的方形文字。
此前他们历经了数百年的流亡、迁徙、战乱,最终在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站稳脚跟,雄踞一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文明。直到1227年,自以为固若金汤其实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西夏帝国,被远征归来的成吉思汗大军所灭。
有人说西夏的灭亡是因为铁木真率领的蒙古征服者太过强大,他们的铁蹄横扫欧亚大陆,洪水野兽一般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非小小的西夏王国所能匹敌。但纵观此前的数百年间,富强的宋朝、好战的辽国都对西夏觊觎良久,曾多次兴师动众,重兵出击,却又一次次兵败西域,无功而返。即使是在最后关头的蒙古大军铁壁合围之下,百年大厦将倾之时,西夏守城的将士依然表现得英勇神武,视死如归,令蒙古大军久攻不破,甚至使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在尚未攻陷西夏首府之时,莫名其妙地暴毙于六盘山下。
也有人说西夏这个高地,其实是淹死在了红颜祸水之中。开国皇帝李元昊就是因为强占美貌儿媳,被亲儿子一剑削掉了鼻子,死在了温柔乡中。在李元昊之后持续了189年的西夏帝国,竟然有一半的时间被女人统治着。这是一些谜一样的女人,为了爱情,她们可以奋不顾身;为了政权,有时又六亲不认;治理国家,她们一样机关算尽;带兵打仗,她们能像男人一样冲锋陷阵。她们中,既有爱情女神没藏氏,又有战争女神大小梁皇后,还有信仰女神罗太后,一个个光彩照人,佳话连篇。翻遍西夏遗存的文献,似乎找不到任何依据,可以佐证是由她们的纤纤玉手,敲响了西夏王国的丧钟。
那是因为什么呢?
西夏是一家的王朝。当然那个时代的王朝莫不如此,打江山的是大家,坐江山的是一家。富不过三代,英雄豪杰又能传宗接代多久?这些王朝撑上个几十年最多几百年便会改朝换代,相同的体制给了他们相同的结局。比较而言,西夏的寿命已经不算太短,历史排名十大长寿朝代之一。当年李元昊驾崩,继位的儿子不满一岁,大权自然会落在皇后太后手中。相信泱泱西夏,治国平天下的英才并非没有,但还不会说话的皇帝才是一国之主,金口玉言,有权替他说话的人说了才算,旁人无法插手。正是世袭制、委任制强了皇权,弱了智力和国力,扼杀了治国安邦杰出人物的出头之日,也给了权贵们宫廷争斗、尔虞我诈的理由。试问,哪个独家江山能够千年不倒,姓氏不易?
再者,皇权一旦至高无上,便不再看得清底民的渺小。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财富的集中,制度的不公又必然引起分配的不公。西夏政权稳固之后,社会阶层泾渭分明:一边是勤劳而不富裕的平民,有的因贫困卖地给寺庙,有的为生计远走他乡。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当民众的脸上看不到笑容时,这个帝国的前程就已经难以预测。而另一边的景象是,有权阶层的奢靡之风日渐盛行,贵族与官员们声色犬马,歌舞升平。这些纵情享乐的精英们根本想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上,一个名叫铁木真的婴儿已经诞生,将会影响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西夏的皇帝仁孝虽然看到了腐败的严重性,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法令——《禁奢令》,但这样的举措往往是曲终前的扬汤止沸,杯水车薪,甚至是回光返照。
还有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件,坚定了铁木真灭亡西夏的决心。铁木真西征欧亚,需要大量兵员和粮草,遂派使臣前往西夏求援。双方契约在先,西夏却不愿认账,不想被蒙古人玩死。按说找些理由搪塞过去也就罢了,偏偏一位名叫阿沙敢不的西夏大臣拿出财大气粗的模样,口出狂言,当众羞辱来使,对铁木真的能力大肆嘲讽。西夏的官员们认为,西夏是神的国度,当今实力已无人可比,只会骑马射箭的蒙古人算得了老几。
肚皮大的莫过气球,铁木真眼里长出来的却是钉子。
铁木真怀恨在心,拐回来收拾西夏,见人就杀,百姓尸横遍野,世界末日一般。一个长期在大国强敌挤压下颠沛流离、生生不息的民族,一个秉性豪放、崇尚自由、宁折不弯的群体,却随着一个王国的覆灭而香消玉殒,只留下一个个王陵的土堆在高原。对于绝大多数党项人来说,他们被王皇装在了大白高国的筐子里,国破家亡不是他们的错,却是他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