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蝉鸣山路寻靖节(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蝉鸣山路寻靖节(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18.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87发表时间:2021-07-23 18:04:28

天老是阴雨阵雨暴雨轮番的洒落,弄得我的心情就像这雨里的大地,满是湿漉漉的。昨日午后偶然大晴,心绪也就渐渐变得好起来。远处近处都满蝉鸣,看来这些虫儿也是向往晴天的。“好几天没出门了,趁天晴到南山里去走走吧!”我鼓励着自己。于是我循着蝉儿的鸣唱走上那路面阴湿,杂草丛生,荆棘纵横的山路。所好的就是雨后初晴,山里的空气自然就是清新,我也乐得一番享受……
   在蝉儿的鸣叫声中,一阵山风吹过,一股独特的清香扑面而来。抬头望去,前边不远处竟然有一大篷野菊花,该是秋菊吧,我乐得去观赏一番。面对眼前情景,我一下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诗句。由此诗句,我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陶渊明,而且正走在通往南山的小路上。此时此刻,我正走进晋宋的浔阳采桑,去探寻早已融化在大自然里的陶渊明。
   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又辞世了,那时渊明才十二岁。到陶渊明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弱年逢家乏”为证。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娴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陶渊明十九岁时出任州祭酒、二十岁时便开始了他的以谋生路游宦生涯。他在《饮酒》诗中说:“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这些也好像我一般,我八九岁时遭遇天灾,饥寒交迫;十九岁参军,二十岁就成了老兵,“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渊明当官,我却当兵,那级别相差还是很远的,不过我两经受的折磨还是大体差不多的。
   没落的仕宦家庭,无法在渊明的骨子里滋生太多的从政理念——命中注定陶渊明不会有太多的做官渊源。但是良好的家风和文化氛围给你营造了另一番洞天。性本爱丘山的你,徜徉在《老子》《庄子》《六经》;嬉戏于文、史、神话、小说的浪漫“娴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成了陶渊明童年青年时的写照。”我天生就不是当官的材料,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官人提拔我先去做小官,对于我们贫民,这个机会好难得,可是我偏偏不去,还因此受到“写检讨”的责罚;但是我却偏偏爱看书,虽然不及陶渊明看得多,但是比起当时的那些小屁孩,看的书还是要多好几倍。陶渊明老来“性嗜酒,家贫不可常得,”他的亲人常常送酒给他喝,有时也请他喝,但是陶渊明一喝就要喝得大醉。“造饮辄尽,期在比醉”——成了陶渊明最潇洒的代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成了陶渊明个性的展现。我老来不饮酒,也没人请我喝酒,请我也不去喝,因此不谈富贵,也不欣赏富贵,也不交往富贵,贫贱就贫贱,反正我还是日日不缺稀粥喝的,凭这点我还比陶渊明强那么一点点。其实也是我遇到了这个好时代。
   公元405年(义熙元年)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陶渊明便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归隐生活。此时的渊明,劳力出得更多,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这其间,陶渊明创作了如《归园田居》等反映田园生活的著名诗文。老来的我,也像陶渊明一样才加农业劳动,也天天写诗写文,虽然文章和诗作不很出名,但是还是有近千首在纸媒发表。
   没有雄心,强作虎胆。二十九岁的陶渊明难以抑制人性的浮动,怀着“大济苍生”的心愿,出任江州祭酒——一个比芝麻粒大不了多少的小官。然而陶渊明不羁于吏治,不久就挂印了。回家赋闲,与鸡鸭为伍,与菊香作伴,和着归去来兮的词韵,踏着走走停停的步点,洒脱地走向田园。从此:官场少了一个不开窍的门外汉,田间多了一个“带月荷锄归”的老年人。我也曾在学校里做个多年教头,那是比芝麻粒小好多倍的“活路头”,但是我做的时候还是认真做了,虽然没有“大济苍生”,但是还是算“小济花苗”的。后来我也挂印了,上海拔1800米的高山,到贫瘠的黄土地上,过着“日啖萝卜三两个”的村民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哪里是在采菊,分明是在摘趣,在于花儿草儿交流,在于庄稼禾苗促膝。于是菊花成为他的契友,那些青青的野草化为陶渊明的永恒。陶渊明在归隐的日子里,找回了名副其实的自己,他终于明白:厚重恩情的土地才是他宿命的根。我没有土地,也没有山林,我注定是比不上陶渊明了,死后任凭苍天把我抛到哪里罢了……
   啊!陶渊明。你不再是找不着依赖的“羁鸟”“池鱼”,你是依依墟路烟里的蜻蜓,你是柳阴下清脆婉转的黄鹂,你锄豆草的劳动令你满身愉悦,村居的日子令你和数不相通的农民有了情同手足的情感!“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劳动的汗水与泥巴,让你在午后脱掉了迂腐与斯文的马褂,能够坦然地与农民并肩对面……如今的我还在地里劳动,与青菜萝卜恋爱,与土豆私下弹琴,三伏天三九天都在学习着写作着除了自己喜欢,别人一点都不爱的田园诗。因此我一年四季几乎都是赤臂……向青天向大地向人世袒露着我的胸膛和瘪瘪的肚皮,因为我和陶渊明一样,没有什么值得隐瞒,没有什么不敢敞亮!
   林间的蝉鸣依旧。山路上我蜿蜒而进。我找到了陶渊明,他在大自然里,他在此起彼伏的蝉鸣声里。是谁踏着雨后的阳光,唱着山歌缓缓寻来?那就是如今隐居乡下的那个小小的我……
   淳朴淡雅的大自然!高尚的靖节先生!

共 20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陶渊明自况,从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创作生涯等方面找到了自己。这类现象在文学史上屡见不鲜。贾谊《吊屈原赋》,其实是写的自己。刘禹锡的《陋室铭》,作者以南阳诸葛、西蜀子云自况,王勃《滕王阁序》,作者以冯唐、李广自况,说明身处逆境,才高命乖。黄老以陶渊明自况,非常恰当,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不随流俗,不慕富贵,热爱自然等方面都跟陶渊明相似。好文,推荐阅读。【编辑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7-23 18:07:09
  黄老以陶渊明自况,非常恰当,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不随流俗,不慕富贵,热爱自然等方面都跟陶渊明相似。好文,推荐阅读。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23 18:30:28
  独自在雨后的蝉鸣声里游山走走,想起平生事情,联想到“托体同山阿”的陶潜诗句,即景生情而得此文!写来消愁解闷,谢谢鲁老大力推荐!祝福安好!再谢!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7-23 21:20:0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老师就是现代版的陶渊明,摒弃世俗功名,回归自然。您悠然自得的心态,陶醉在大自然中的心境,是我学习的榜样!祝福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25 13:13:40
  乡下人,种点四季豆,有点学习陶渊明!学不好!
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07-25 21:49:37
  夜晚慢慢读着当代靖节先生,着实让人着迷而久久不舍离去!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26 09:28:27
  向古代的诗人学习,不仅学习诗,还学习他的精神!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