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醒】父亲的花园梦(散文)
父亲已离开我们十七个年头。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喜欢养花。只因在老家狭小的院子里,柴禾垛子,做煎饼的石磨,鸡鸭圈,猪圈,还有小菜地……把院子几近占满了。父亲在院子里端详了好长时间,才在石磨西面前巴掌大的小菜地里栽了一颗月季花。
月季花预示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前程的期待。当鲜花开放的时候,蝴蝶会前来跳舞,蜜蜂会前来吟唱。无论鲜艳的花朵,还是翡翠般的绿叶,都会使人忘却烦恼,都会使人心情愉悦!
当我因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而垂头丧气的时候,父亲都会用月季花来鼓励我。他说:“月季花不拍风雨,不怕寒暑,无论在什么样的土地上都能默默地生长。因为她骨子里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人有不顺时,想想月季花,就会对前程有了信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我说:“月季花能给人这么大的精神力量,那为什么咱不多种一些呢?”
父亲说:“世上所有的花都能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她们身上都富含一定的人生哲理。等日子过好了,有了大院子,咱就建一个大花园。”
八十年代初,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实行土地大包干的经营模式,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此外,国家搞活了市场流通体制,农民在农闲时间可以搞家庭副业、做生意或外出打工。
父母亲除了种地,还利用农闲时间栽桑养蚕、开办做草纸的家庭作坊等。通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在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手里很快有了积蓄。没过几年时间,就在村子边上盖了四间颇为时尚的大瓦房。宅院东临大路,南有水塘相拥,给人以宽敞通透、气势恢宏之感。由于我们兄弟都另有居所,这处房子平时就只有父母亲二人居住。
还没装修,父母亲便从破旧的老房子里搬了进来。父亲说:“瓦房不要装修,这比原来的土坯草房强多了。国家提倡勤俭节约,咱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有钱也不能浪费。住上瓦房,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因我在外面工作,父母亲搬家的事我没来得及过问。当我回家时,发现父亲在院子里靠近西院墙的地方,用碎砖头垒了一个半分地的小花园。里面栽了一颗从老院子移过来的月季花,栽了两棵万年青。还在离花园不远的地方种了一颗石榴树。
父亲笑着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希望像万年青一样,美好的日子万年长。再说,石榴花象征着红火,石榴籽象征着团结。一家人要想团结一心地把日子过得红火,就要懂得尊老爱幼,懂得享受亲情,懂得勤劳致富。只有这样,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后来,父亲又在花园里陆续种植了梅花、百合、菊花、松树、黄杨等。闲暇时间,他会把每种花的象征意义,详细地讲给家里人听。如梅花象征着高洁、不畏严寒、贫寒且有德行;百合象征着百年好合、家庭美满;菊花象征着吉祥长寿、高雅纯洁等等。
他深情地说:“花除了给人观赏以外,花里面还含着蜜,有的花是中药材,有的花可以制成茶叶。做人要像花一样,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受大众欢迎的人。”
花园里的各种花木,父亲都如同儿女般地呵护:施肥、除草、松土、灭虫,样样工序都做得认真仔细。为保证花的枝条粗壮茂盛,根据花木需要,不失时机地在不同时节进行修剪。土壤里有了害虫,他用小铲子轻轻翻开土层,再用手细心地寻找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叶面上有了害虫,他就戴上花镜一个一个地用手捉。即使蚜虫、蓟马这些微小的害虫,也不轻易放过。
后来,我给父亲带来一些灭杀花木害虫的农药,他也尽量不用。他说:“是药三分毒,喷洒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反正现在种地实现了机械化,田里没多少事做,我闲着也是闲着。多做点事,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
院子里有挺拔的银杏树。树荫下,传来树叶风铃般地摇动声,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也传来花朵阵阵的馨香。夏日里,放眼花园,月季花在含情脉脉地微笑,百合花在昂首向人们致意,茉莉花则惬意地沐浴着阳光……闲暇时,父亲在婀娜多姿花木的陪伴下,或是读书,或是挥毫书写诗作,亦或是悠闲地徜徉于他的深思遐想中。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这是一种圣洁情操下的幸福,是新时代农民倾心向往的、意蕴完美的田园生活。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父亲含辛茹苦地挣扎了大半生。他先后遭遇解放前土匪及战争的灾难,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饥饿的灾难,以及“大锅饭”时期的贫困岁月。父亲像月季花一样,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希望的实现而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广袤的田野上。
父亲是庄户人的“老把式”,各种农活都干在前面;他做过大队和生产队的会计,为集体理财未曾出过差错。
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父亲写诗四百余首,抒发了自己对改革开放后乡村生活的眷恋之情。他写到:
最是农人六月忙,才了桑蚕又插秧。
六畜兴旺少圈舍,五谷丰登满粮仓。
家家走上致富路,人人放歌喜欲狂。
感恩党的好领导,小康路上不迷茫。
父亲一直是体质健壮的人,是同龄人中的“大力士”。可怎么也没想到,他因老年性关节炎日趋严重,两年后就盍然地离开了我们。那年,他八十三岁。
我无比悲痛地对月季花说:“你是父亲培育成长起来的,相比满园花木,他对你付出的心血最多。父亲不在了,你要好好地活着,也要带领其他花木好好地活着。这样,天堂上的父亲就放心了。”
月季花怎么可以理会我的用意呢?我想,因为月季花身上有父亲的余温,有着对父亲铭刻于心的亲情。相信,她一定会理解的。
游子在外,常常想念父亲。每当这时,我都会飞也似地“跑”回老家,都会深情地观瞻父亲遗留下的花园,都会重复着曾经对月季花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