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醒】父亲的花园梦(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醒】父亲的花园梦(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1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92发表时间:2021-07-25 16:21:25
摘要:闲暇时,父亲在婀娜多姿花木的陪伴下,或是读书,或是挥毫书写诗作,亦或是悠闲地徜徉于他的深思遐想中。

父亲已离开我们十七个年头。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喜欢养花。只因在老家狭小的院子里,柴禾垛子,做煎饼的石磨,鸡鸭圈,猪圈,还有小菜地……把院子几近占满了。父亲在院子里端详了好长时间,才在石磨西面前巴掌大的小菜地里栽了一颗月季花。
   月季花预示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前程的期待。当鲜花开放的时候,蝴蝶会前来跳舞,蜜蜂会前来吟唱。无论鲜艳的花朵,还是翡翠般的绿叶,都会使人忘却烦恼,都会使人心情愉悦!
   当我因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而垂头丧气的时候,父亲都会用月季花来鼓励我。他说:“月季花不拍风雨,不怕寒暑,无论在什么样的土地上都能默默地生长。因为她骨子里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人有不顺时,想想月季花,就会对前程有了信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我说:“月季花能给人这么大的精神力量,那为什么咱不多种一些呢?”
   父亲说:“世上所有的花都能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她们身上都富含一定的人生哲理。等日子过好了,有了大院子,咱就建一个大花园。”
   八十年代初,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实行土地大包干的经营模式,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此外,国家搞活了市场流通体制,农民在农闲时间可以搞家庭副业、做生意或外出打工。
   父母亲除了种地,还利用农闲时间栽桑养蚕、开办做草纸的家庭作坊等。通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在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手里很快有了积蓄。没过几年时间,就在村子边上盖了四间颇为时尚的大瓦房。宅院东临大路,南有水塘相拥,给人以宽敞通透、气势恢宏之感。由于我们兄弟都另有居所,这处房子平时就只有父母亲二人居住。
   还没装修,父母亲便从破旧的老房子里搬了进来。父亲说:“瓦房不要装修,这比原来的土坯草房强多了。国家提倡勤俭节约,咱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有钱也不能浪费。住上瓦房,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因我在外面工作,父母亲搬家的事我没来得及过问。当我回家时,发现父亲在院子里靠近西院墙的地方,用碎砖头垒了一个半分地的小花园。里面栽了一颗从老院子移过来的月季花,栽了两棵万年青。还在离花园不远的地方种了一颗石榴树。
   父亲笑着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希望像万年青一样,美好的日子万年长。再说,石榴花象征着红火,石榴籽象征着团结。一家人要想团结一心地把日子过得红火,就要懂得尊老爱幼,懂得享受亲情,懂得勤劳致富。只有这样,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后来,父亲又在花园里陆续种植了梅花、百合、菊花、松树、黄杨等。闲暇时间,他会把每种花的象征意义,详细地讲给家里人听。如梅花象征着高洁、不畏严寒、贫寒且有德行;百合象征着百年好合、家庭美满;菊花象征着吉祥长寿、高雅纯洁等等。
   他深情地说:“花除了给人观赏以外,花里面还含着蜜,有的花是中药材,有的花可以制成茶叶。做人要像花一样,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受大众欢迎的人。”
   花园里的各种花木,父亲都如同儿女般地呵护:施肥、除草、松土、灭虫,样样工序都做得认真仔细。为保证花的枝条粗壮茂盛,根据花木需要,不失时机地在不同时节进行修剪。土壤里有了害虫,他用小铲子轻轻翻开土层,再用手细心地寻找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叶面上有了害虫,他就戴上花镜一个一个地用手捉。即使蚜虫、蓟马这些微小的害虫,也不轻易放过。
   后来,我给父亲带来一些灭杀花木害虫的农药,他也尽量不用。他说:“是药三分毒,喷洒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反正现在种地实现了机械化,田里没多少事做,我闲着也是闲着。多做点事,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
   院子里有挺拔的银杏树。树荫下,传来树叶风铃般地摇动声,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也传来花朵阵阵的馨香。夏日里,放眼花园,月季花在含情脉脉地微笑,百合花在昂首向人们致意,茉莉花则惬意地沐浴着阳光……闲暇时,父亲在婀娜多姿花木的陪伴下,或是读书,或是挥毫书写诗作,亦或是悠闲地徜徉于他的深思遐想中。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这是一种圣洁情操下的幸福,是新时代农民倾心向往的、意蕴完美的田园生活。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父亲含辛茹苦地挣扎了大半生。他先后遭遇解放前土匪及战争的灾难,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饥饿的灾难,以及“大锅饭”时期的贫困岁月。父亲像月季花一样,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希望的实现而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广袤的田野上。
   父亲是庄户人的“老把式”,各种农活都干在前面;他做过大队和生产队的会计,为集体理财未曾出过差错。
   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父亲写诗四百余首,抒发了自己对改革开放后乡村生活的眷恋之情。他写到:
   最是农人六月忙,才了桑蚕又插秧。
   六畜兴旺少圈舍,五谷丰登满粮仓。
   家家走上致富路,人人放歌喜欲狂。
   感恩党的好领导,小康路上不迷茫。
   父亲一直是体质健壮的人,是同龄人中的“大力士”。可怎么也没想到,他因老年性关节炎日趋严重,两年后就盍然地离开了我们。那年,他八十三岁。
   我无比悲痛地对月季花说:“你是父亲培育成长起来的,相比满园花木,他对你付出的心血最多。父亲不在了,你要好好地活着,也要带领其他花木好好地活着。这样,天堂上的父亲就放心了。”
   月季花怎么可以理会我的用意呢?我想,因为月季花身上有父亲的余温,有着对父亲铭刻于心的亲情。相信,她一定会理解的。
   游子在外,常常想念父亲。每当这时,我都会飞也似地“跑”回老家,都会深情地观瞻父亲遗留下的花园,都会重复着曾经对月季花说过的话。

共 22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描写了父亲养花的经历,表达了父亲对花一样生活的向往。在老屋,家院狭小,父亲只种了一行月季。改革开放后,作者老家另建新屋,院落大了,父亲种了许多种花。父亲这样喜爱花,他不只欣赏花的外在美,更深知每种花的象征意义。父亲不只观赏花,他还用花教育子女。在花的陪伴下,父亲读书、写字,还做了四百余首诗。父亲83岁的人生经历丰富,但作者依然不舍,希望父亲长寿。父亲走后,作者对花絮语,非常拟人化。作者在外工作,每当想念父亲时,作者就会回到家乡,看看父亲种植的满园花。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父亲深深地怀念。这篇散文,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隽永,段落结构清晰,蕰含满满的正能量,推荐阅读。【编辑:木文子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1-07-25 16:40:43
  父亲这样爱花,少见,少有。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1 楼        文友:孙兰茂        2021-07-25 16:55:17
  谢谢木文老师的编发和精心点评,谢谢鼓励!
2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1-07-25 17:54:16
  寓情于景,歌颂美好的生活。现在的老年人都会对党感恩,他们思想朴素忠贞,勤劳善良。
3 楼        文友:孙兰茂        2021-07-25 18:01:42
  谢谢2楼红尘花瓣雨编辑老师的点评支持!
4 楼        文友:白玄        2021-07-25 18:46:09
  叙事简洁生动,通过父亲种花以及对我富有哲理的教育,抒发了农民对党的富民政策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愉悦之情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从中反映了农民对美的精神追求。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5 楼        文友:孙兰茂        2021-07-25 19:12:26
  谢谢4楼文友白玄老师的点评,指导!
6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7-26 06:16:52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7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7-26 08:52:32
  一个花坛,写出了父亲热爱生活、感恩社会之情,也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拳拳的爱。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7 楼        文友:孙兰茂        2021-07-26 09:14:46
  谢谢编辑老师的用心点评!祝早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