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恒】【流年】君子之风(散文) ——记流年二哥
一
霞飞彤色染,浪涌夕光红。
醉乐堂前赏太湖,最美是夕光。花茶续了一杯又一杯,该来的人还没来,流年人望眼将穿。
臭二哥,躲在了小蓬莱。快走!圣女一发话,一行人一径赶去了小蓬莱。
二哥在里面。忽听一声喊,磨叽的我和伊人姐姐跑过走廊,奔了进去。一幅热烈而空寂的山水画前,端立着一位方雅清劲的男子,望之俨然,一派君子风。
二哥,你不认识我了?一脸喜气的伊人姐姐大方地伸出了手。
二哥礼握了一下,又满赠清风一笑。
文字世界里,流年二哥一直是呆雁最膜拜的多栖“闲”人,没有之一。他是会通古今、情理并俱的滨海之子,他是意度疏朗、商才士魂的太湖钓徒,他是文采斐然、风趣幽默、无话不机锋的江南“闲”人。
二哥。我,我是雁子……一见真人就犯怵的我嘀咕了一句,竟有点结巴。高山仰止,到了呆雁,就高山仰出了现实版的结巴?
二哥但微颔之,就闪进接待室。收发礼袋,签名赠书,合影留念,二哥成了最美丽的风景。哪一张合影,二哥都是一副温颜诚心的君子范。
圣女和玫瑰姐有热情的抱抱,伊人姐姐有暖心的握手,明月哥有诗意丰沛的意洽……神交十年终相见,洗尽铅华也从容。
唯有我笼在一种似近还远的错觉中,神思游离,找不到北。
二
五十年代末,战鹰轰鸣声中,凤鸣兄降生于惊涛拍岸的莱州湾畔。
作为空军将士,姜父一心装着飞机,克己奉公,航空兵营房和天空之城就是他的主阵地。战功赫赫的姜父,是七岚山姜家的精神之主。有史载,他们这支姜姓可能是由陇上入川以后又出川进山东的姜维后人。将门出将子,姜父当过小八路,凤鸣兄戍过边,果是一脉相承。
姜母是军医,也成天忙于村镇卫生工作。几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几乎由保姆负责。
穷人家的长子早当家。凤鸣兄敏思,早慧,野性生长的骨血里自带祖辈保家卫国的军魂,吃苦耐劳、力争上游的红色基因。
太行道中,抡大锤,打炮眼,炸石头,运水泥,做土坯砖,不满15岁就甘当苦力;北国营房哨所,站岗放哨站成绿色长城,梦着戈壁春梦的小卫士;江南锡城,下工厂,当钳工、做蜂窝煤炉子、开机床、装梭子的普工,做工会调解员的科协主席,搞过企业管理,弄过咨询诊断……凤鸣兄干一行钻一行,以高科技机械工业的实干之才和远虑之见,从基层模具钳工起步,一步一铿锵,乘势而上,逐步走上现代行业管理之路,成为无锡输变电业界翘楚。
受过穷窘,遭过挫折,流过血汗,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和奖章。吃得苦中苦,活成人上人。一个历经了磨洗、锻造、进阶的凤鸣兄,事业风顺,也抱得美人归,还圆满落籍“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的锡城。
一个是晨织霞衣、暮染云披的江南女子,以贤惠知性、宜室宜家之德,传承小脚祖母、公婆当家做主的家风,相夫教子,含饴弄孙,家宅呈祥,撑起七岚山姜姓光荣之家的现代“虎妞”。
一个是丰姿潇洒、明道知礼的青岛男子,既是爱家,识饱足,唯妻命是从,工资全额上缴的极品“祥子”,又是攻苦食俭、关注民生、开拓创新的企业领航人,还是一个思想自由、诗意挥洒的文化“闲”人。
岁月是一位魔术师。当年的泪水,浇开了笑靥的花朵,太多的苦涩,都被时间滤洗成了甜蜜的记忆——勺子刮锅的声音,是美妙的音乐;多得了一勺饭,就觉得姑娘心灵美,上杆子和人家好了;偷一口夜粮,是饥饿之胃的踏实享受……
那一段“长征婚旅”,半是哄瞒半是激情燃烧的春梦日子;那一回青岛湾中,漫步长栈桥,远眺琴屿飘灯,郎情妾意,心意相通;满觉陇“十里桂花廊”前,执子之手,私定终身;淮安古城,访总理故居,择桂寄情,与子偕老……从初恋的甜美到晚秋的双游,桂香疏影,神仙眷侣,相濡以沫。
礼仪家风、戎装少年的血性与保家卫国的豪情,自带拒人千里的电能“变压”,内化为“静照无象”的拈花一笑。
重私德,会浪漫,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一世清欢两心知。流年人都知道,凤鸣兄“耙耳朵”左拥右抱的幸福样本,成就流年二哥的纸上诗意。
三
小蓬莱外,碧波青涛,樱花落雨,月色溶溶。
宴会厅里,流光溢彩,主客落坐。
太湖白虾、梁溪脆鳝、银鱼炒蛋、红烧蹄髈、酱排骨、绣花锦、镜箱豆腐、糯米糖藕……锡帮菜一道道上来了。
偌大的圆桌上,花色精细,菜品丰富,摆盘讲究。有点骇人的是,大盘小碟上都摆放着公筷和公勺。
甜出头,咸收口,浓油赤酱,精致可口。赶紧动筷呗!
二哥热情招呼流年兄妹,还带头动筷,亲尝河豚……
明月哥伸展手臂,应景似的夹了一筷。圣女也默默捞起一片糖藕。
二哥侧身向左,笑对蒋总。茶叙后,你知道她们,谁是谁了吗?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落花,偏是会思想的石头(石语);那一阵风发踔厉、弃理从文、学问细密、逝水唯一女丈夫,人称啄木鸟的龙卷风(风逝)——你不知道吧,我山东老乡呢,可惜她俩没来!绕口令一收口,二哥以清明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座的流年人。
樱花烂漫水流觞,最是流年春好处。2021年4月28日,流年二哥与流年人,共聚太湖,夙愿得偿。
太湖,是流年江南寻春采风小分队的第二站。定制接待方案,精挑锡帮菜,预定最美中犊山,统筹最优观光线……还未出行,一套精细而实用的行程攻略就发布在了流年群。每一个细枝末节,二哥都思虑周密,亲自敲定。
以圆桌为掩体,流年人热切的目光也有意无意地溜着东道主。
“鸡蛋炒西红柿”这一位,想必你已认识了?二哥一本正经地问。
一串银铃般的脆声,像一道光暖热了在场人。系红长巾着姜黄衫的乐天侠,正是流年二姐燕剪春光(我的伊人姐姐)。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自带阳光。呆冷的我自然成了她的跟屁虫。
一阵吃吃的笑随即漾开,淡化了有形无形的宴会“局气”。
从戍边卫士、普通电工、工会主席到企业高管的二哥,局里来,局里去,免不了沾上中国式“局气”。逸兴遄飞的戏谑中夹带一点邪,贴近生活又雅乐无限,神似“汪曾祺式的风度与幽默”,不正是熟稔如亲却一再错过未曾谋面的流年二哥?
重气场,殷勤好礼,妙口不打草稿,识人如镜,在场不在场的流年人都在他的“上帝”视角之内。聆听故事,分享妙思,共品佳肴,流年人兴味盎然。我的心笑得花枝乱颤,表面却云淡风轻。
天外筛来皎月光。相见恨晚,二哥竟成了圆桌宴上一道最品正气清的珍馐,甚至成了“四人帮”犊山卧谈的开心果。
佳人樱花雨梦,独我惝恍难眠,只因肚饥。
最可爱的是,二哥趁夜溜回了家,心有余悸地说是小岚溪想他了;可添趣的是,伊人姐姐的眼镜滑进了床头柜下,遍寻才得;随喜的是,我乃呆雁,荣名“呆呆”,或是太湖行偷窥之乐的果报?
四
太湖之滨,物阜民丰,人文荟萃,群星闪耀。
和西施双隐五里湖的范蠡《养鱼经》,东晋“画圣”顾恺之《女史箴图》,开创文人画传统“元四家”之一倪云林《容膝斋图》,“明朝第一”之誉王绂《墨竹图》,有“江南老画师”之称的吴冠岱,当代杰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著名画家吴冠中;瞎子阿炳华彦钧《二泉映月》,音乐家刘天华;文学英才也灿若辰星,唐李绅《悯农》,明代无锡文学家、书法家邵宝。海瑞老师顾可久,东林党领袖、学者文人顾宪成及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旅游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明代嘉靖年间的诗人画家王问《湖山歌》碑,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现代学者作家钱锺书《围城》,江南风情小说家吴翼民《枕河人家》……
涓涓之水汇成大海。逛地摊,泡茶馆,听巷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皆是多栖闲人凤鸣兄的日常。无锡奇才奇趣之多,正是得益于凤鸣兄的博闻强识和无私分享。日积月累,益脑增智,雁子和流年人也默记于心。
点煤油灯,打手电,挑灯捧读,围炉夜话,凤鸣兄嗜读的小故事不胜枚举。他自律自得的读书意识,既有父辈的家脉传承,也有“悍”妻的爱与理解,最多的还是太湖人文水乡的文明浸染。
不论是小文书,还是企业高管,凤鸣兄随身携带的多是纸本书。
凤鸣兄专业技能过硬,也精于文墨。将实战经验与管理水平整合提炼为江苏装备制造业的“共性鉴图”。一篇容器中注满青春的光和热、激情在电网中运行的青春之歌,鼓荡着海涛般激情,诠释一代电工人内化于心的奉献与担当。《锡机飞旋七十年》,谱写几代电工人闪光的生命足迹和报国精神,再现锡机行业七十年风雨历程,献礼江苏装备制造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以飨业界同行。
以人物立传为己任,穿梭于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寻访故居,翻阅典籍,研读史实,亲听老人回忆,主编《影响世界的无锡人》。
主笔《诗意顾毓琇》时,历时三年,涉读三十多册书,以梁溪居士顾毓琇几个生命时期的诗作为经,以“独立小桥风满袖”“拣尽寒枝不肯栖”“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织纬,串联艺术全才的一生成就。
诸项“任务”的圆满收官,源于凤鸣兄电工行业经验和电工理论的专业知识,也源于凤鸣兄浴血戎马的“夸父精神”和对第二故居、名人及其贡献的至敬至爱,更源于凤鸣兄勤读书,惜时积力,循序温理,知深行远的自清自醒。
克己律行,情牵民生,幽默底蕴,大度情怀,是凤鸣兄兰若之境的生命底色。
五
古有东坡,近有树人,今有锺书,皆诚实君子也。二哥效君子之风,把生活美化,把美生活化,凤鸣流年,将一腔君子之德诗化为一钵文学喜悦之“羹”。
家庭藏书之丰,读书涉猎面之广,江山文集红豆之多……凤鸣兄是江山文学网的绝品宗师,是流年家人中明心理智的精神富翁。
贪嗔喜恶怒,悲欢哀怨妒……于动感的、形象的、有色彩的“超验”世界,借幽默和写实的“修辞”美学,笔走乾坤,旁征博引,咏物寄兴,喷薄而出的亲情、乡音、乡亲、乡愁,汇为一股有力量的弹性势能,揭弊人性,德润人心。
2012年,路遇猴匪,啼笑皆非,挥笔而就散文峨嵋山猴匪记《江南》;滚滚红尘间,“忆昔板车载晓雾,曾想扁舟钓水烟”的同学谊,枪林弹雨中的生死之交,木枪拼杀、不赢不罢休的战友杨森,娓娓絮絮“沙场秋点兵”的军营趣事和军旅岁月;藤花旧馆,与情种苏东坡双向穿越,回窥历史,沧桑与共。二哥借一管凌驾于时空坐标的笔向这位政坛风暴中旷达荡拓的海燕致以泱泱臻意,更是一种以赤心民生的家国情怀为己任的述怀和言志。
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的历史文脉;黄埠墩的诗意,文天祥的爱国心志,存在《过无锡诗》中;古今大家、网红诗、虎妞妻、战友情、徒弟义、流年家人、包括自己,都是他信口成“诗”以打趣或自嘲的对象。爱意的涌动下,潜流的是生活的蜜糖与游戏般的愉悦,化育的是轻盈的心灵和人性。
对于现代诗歌,凤鸣兄也有独到的评论,水榭有专帖《关于现代诗歌欣赏与评品的几点体会》。
比如,视觉的月光竟然有动听的响声,而且与触觉相通,举起“秋的合唱”,而听觉形象的风,也披上了视觉的“发亮的羽毛”。这首诗,运用通感艺术,构成了一种奇幻的意境。这是对诗人丁芒的《月光,在林中喧响》一诗的精品。
红豆丛中,赫然有皇冠,一顶,一顶,又一顶,金灿灿的闪光。
凤鸣水榭,响在情深处。
凤鸣兄一有闲暇,就会亮相流年群——分享吴老新作,点评名家名作,眷注文坛动态,闲话民生万象……以文会友,妙喻嘉言,手持箭锋,每每先声夺人。
风来水榭,是一对老杠精的风水宝地。博学多才、官至教谕的江楼老师以《书中自有颜如玉》,抨击凤鸣兄一往情深的“颜如玉”与“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旧式读书人情结。
犹记,刚进流年时,我最喜潜水观战——凤鸣兄和江楼老师棋逢对手,捧逗抬杠,颇有点“打情骂俏”的意趣和会心。除了点兵元帅的趴“屏”看抬杠,就是我的胡乱“帮腔”,像个哈儿不着调。
凤鸣兄也曾坦言,血气的他也曾充当“段子手”,与水榭地主琉璃密谋结队,换穿马甲,施放暗箭,去真伪,辨是非,秒杀那些无理取闹者。吟啸声中,却有一股子文人的清气满怀。
义务美工,兼做水榭场上导师,说典故,挑毛刺,分享禅思,戏谈流年解语花,演讲五指管理、社团经营与管理,闲情雅趣,言之铮铮,却极富哲理禅悟的真意。
应圣女之邀,凤鸣兄从好心情迁徙江山文学网,以《正气歌》般的激情,督守逝水流年,一守就是十年。
于流年,凤鸣兄以友辅仁,是流年精神的定海神针。
流年十年,分分合合,遭受过了几次面壁与破壁的人员流失之痛与组织重建之艰。
危难之际,最见真情。圣女笃定前行,玫瑰姐强力支撑,燕子姐乐观面对,山兄温度以待,风姐姐默默耕耘,凤鸣兄更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肺腑真言,共情解读。
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一支过得硬、互让默契的编辑队伍,一个相对稳定的写手队伍,一个互为心理内援、有核心竞争力的社团形象,一个社团具备四个一,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凤鸣兄情理俱合,领引流年,援挺流年。
不是一条心的人,走散了一波,又一波。然,凤鸣兄在,圣女在,一群以心悟心的编辑和灵魂对晤的评论员在,一群忠实写手在,不争输赢、勤于留情的文苑温情在,华枝春满的流年就在。
江山峥嵘,逝水清流。
始终怀着一腔韧性的爱与温热的深情,书写流年,友爱江山,爱至亲惠及流年家人,一位潜沉于生命和流年的君子,凤鸣兄,流年二哥也。
谢谢落雪的解读与美按,辛苦了。
真善美,落雪做到了。
鸟儿不禁能坚韧御风的双翼,还有一颗明慧的心。
除了伊人姐姐,风姐姐是接引雁子的第二人。犹记,当年投稿细节,心中记着,迟迟不能成文,是呆雁愚钝。
风姐姐,擅以身边事身边人落笔,爬梳人事,提取神魂,写出来的作品深得二哥赞誉,也赢得雁子艳羡和学习。
——读芦汀宿雁散文《君子之风》随记
一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一柔一刚,合成道德,然后合成君子矣。
君子之风,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人格理想之风。
二
素描,是一种以线条和明暗对照的表现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的绘画。
本篇散文作者借用素描的手法,通过实虚两条线索,多侧面娓娓向我们道来流年二哥凤鸣的君子之风:克己律行,情牵民生,幽默底蕴,大度情怀。
我想熟悉作者雁子的人,一定会知道,这篇文章,用情用心用苦之深。
三
古有东坡,近有树人,当代钟书皆诚实君子。二哥凤鸣君子之风,把生活美化,把美生活化。
凤鸣水榭,响在情深处。
雁子文风,自成一格,别样精彩。
佳作阅读。祝贺祝贺!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一柔一刚,合成道德,然后合成君子矣。二哥配得上君子。为人为文,君子风。
只是雁子笔力不逮,写二哥读了论坛读了二哥作品大部分,还是抓不住二哥的神与骨,才有了多才而近妖之嫌(哈哈,树人说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明月哥,您的勤奋与博识,与狐仙嫂子的深情,也深得雁子敬重。待我有了点才,再写明月哥哈。
姐姐之字,出自真诚,最是动人。
素心留情,总是这么鼓舞人。
谢谢留情。
我会以轻舟大哥为榜样,努力写出真意。
从戍边卫士、普通电工、工会主席到企业高管的二哥,局里来,局里去,免不了沾上中国式“局气”。逸兴遄飞的戏谑中夹带一点邪,贴近生活又雅乐无限。
二哥竟成了圆桌宴上一道最品正气清的珍馐。
牛牛的笔力让人叹服,以上词句,无一不是落花印象,这些用词,无比喜欢。这个呆呆,大智若愚,世事通透,大赞!

太湖之行,观人赏景,暴走名胜,乐在其中。
只是饿了几日,成功减了肥。
谢谢花儿点评,殷殷鼓励,呆呆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