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绿野】坎坷的记者生涯(情感小说)

编辑推荐 【绿野】坎坷的记者生涯(情感小说)


作者:树勋 童生,97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04发表时间:2021-08-13 11:42:18

刘琦今年22岁了,毕业后被分配到龙山日報社记者部工作。年轻帅气的刘琦朝气蓬勃,满怀理想,滿怀激情,滿怀对未来的执着和希望,意气风发地走进了社会。
   接待刘琦的是记者部主任王含,刘琦进记者部的第一个月,是由老同志带领熟悉工作。主任王含亲自帮带,刘琦算是王含主任的入门弟子了,刘琦不禁欣喜若狂。第一天就由主任带领着走访了一个活动,第二天主任对刘琦写的一篇消息稍加修改,就签发到编辑部。第三天主任又带着刘琦去山区进行釆访,路途较远,中间隔着一座大山,刘琦年轻气盛,看着主任气喘吁吁的挪动着脚步,急忙过去搀扶着爬上了山顶。“真是年轻呵,精气神足,身体倍棒。”刘琦顿时高兴起来,自豪地讲起了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弦耀地表演着自己健康的体魄,逗的主任哈哈大笑。
   第四天是周五,主任带刘琦釆访市委的一个重要会议,在刘琦面前,主任永远保持着那种高贵,而又富有教养的气貭。森严幽雅的市委常委会议室里,许多市委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和主任打招呼,显然主任是采访市委重要活动的资深记者。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六点才结束,会议刚结束,主任的新闻稿就已经写完了,并送交市委秘书长审核完毕后传至报社。之后,主任又向秘书长介绍了刘琦,刘琦顿时感到一阵温暖,周围的领导马上对刘琦热情不少。
   周一早晨,主任刚安排完一周的工作,就当着同事们的面对刘琦说,“今天你跟我去外县出差,我要了辆车,一会儿就出发。”刘琦心里一阵激动,能和主任在一起工作,这是最大的愿望。在外县采访的三天里,跟着主任学习到了不少的工作技巧,从选题到拟定采访提纲,从如何切入提问,到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刘琦学东西很快,第二天就能主导釆访一个企业家了。主任在旁边只听不插言,采访完毕后,主任高兴的说:你的悟性很高,接受新事物很快,是天生做记者的料。刘琦很感动,觉得主任身上有一种东西,让人着魔,而这种东西是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具体是什么东西,却又说不明白。在和主任一起出差的三天时间里,刘琦的心里,充满了莫名的幸福感,还有不知所措和兴奋,不时还有几分忐忑。
   在随后的三个星期里,刘琦刻苦学习,勤于观察,多方借鋚,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掌握了撰写一般的新闻稿件,而且在主任的亲自指导下,独自写了一篇人物通讯,被报社编委会评为当月最佳新闻稿。刘琦的进步让主任很高兴,经常在全体人员会上表扬,指出刘琦的学习态度和勤奋的执着精神,是大家的学习榜样,惹得几个同事,总是用嫉妒的目光仇视着。又是一个周末下班前,主任把刘琦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刘琦拘谨地坐在主任的对面。“刘琦呵,祝贺你锻炼期已经结束了,这一个月,你的学习态度挺好,可以说是非常优秀,我很满意,下周开始你就可以单独活动了。”刘琦高兴极了,一再向主任表示感谢。“我觉得你是一个悟性和素质都很高的人,在同龄人中,你属于佼佼者。"刘琦心里一阵激动,不知说什么才能表达出对主任培养的谢意。
   由于主任出色的工作成绩,他被调到省宣传部去了。记者部原来的副主任于飞,接替了主任,主持了记者部的全面工作。
   刘琦觉得自己独自出去采访,心里总是有些发述,但还是顽强的控制自己,那些事件性新闻釆访完,都能及时交稿,对此新主任还是比较满意。
   从工作中,刘琦深刻体会到了,写稿真是个辛苦的工作,当时报纸由鉛印变成了胶印,但还沒有告別纸和笔,记者写稿都是用手写,统一的圆珠笔,统一的新闻纸制作的稿纸,编辑改稿子都是用红色的毛笔,然后再用手抄,写在统一的稿纸上。
   这一天,刘琦被于飞找到了办公室,“刘琦,我看了你今天发来的稿子,写得不错,语言简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文笔流暢。"刘琦急忙谦虚的说“请主任多指点”。回到办公室后,就立即埋头于一篇新的稿子。
   突然间桌上的电话猛然间响了起来,“龙山日报社新闻编辑部刘琦,”这是老主任在任时强行规定的,接电话时必须首先说明,自己的单位及姓名,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刘琦,你好呀,我是王含呀”老主任来电话了,刘琦高兴极了,立即诚惶诚恐的回答,“老主任你好,谢谢你还想着我。”
   “你在忙什么呢?”刘琦急忙回答:“正在忙着写一釆访。”
   “呵,好呵,我沒事就是想和你唠唠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听到老主任的话,刘琦内心非常感动,主任都已经离开我了,还想着帮我。“我要告诉你的是,每天蹲在办公室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好作品,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你一定要记住,多抓鲜活的新闻,才能写出好作品,工作中一定要扎实,要沉下去,千万不可浮躁。”刘琦高兴极了,这都是老主任的多年工作经验,太宝贵了,他工作那么紧张,还不忘帮带我这个徒弟,
   “很多亊情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去做的,一定要远远的离开,但是心里一定要时刻提防,说话做事一定要有分寸。”激动的心呯呯直跳,老主任对我太好了,“报社里人事复杂,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你刚来,千万不要掺杂进去,任何一派你都不能靠拢,只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任何人都不能得罪,就走中庸之道好了!”刘琦急忙点头答应,心里很温暖,决心用自己的优异成绩,来报答老主任对自己的关心。第二天刘琦写完了昨天的采访新闻稿,马上去于飞主任的办公室交稿。主任的办公室里只有于飞主任一个人,他马上把刚写好的稿子,交给于飞。于飞简单的看了一下,就接着说:"你昨天写的那篇稿子我看了,写的不错,这一类的领导专访,一般都是按照模式化去写,往往落入俗套。我看了你的却是耳目一新,作为一个新人,能写到这个程度,出乎我的予料,我一个字也沒改,这篇文章很有老主任的语言风格,这篇文章社长要看。”刘琦非常开心,其实在老主任带领的这一个月里,刘琦几乎认真的看了他的所有稿子,不知不觉中,就模仿了他的文风和语言风格。于飞主任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我看你是个肯上进的人,在报社里和在机关坐办公室不同,报社是靠业务吃饭的,机关里主要是玩人。报社的记者,除了会玩人,还得学会玩文字。”
   这时我突然想起来老主任的一句话:咱们做党报记者的,一定要讲政治,什么叫政治,领导满意就是最大的政治。当刘琦想到报社的社长,要亲自审阅自己的稿子,他顿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向自己袭来。回到办公室后,心神不宁地坐了半小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要他马上去社长办公室,他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社长召唤,可不一般,不知道社长对稿子是否满意。于是刘琦放下电话,急忙去社长办公室。
   推开社长办公室的门,社长正坐在高大的黑色皮转椅里,面前是象乒乓球桌那样大的一张老板桌。社长见刘琦进来,面无表情,目光深沉地看了他一眼。“社长你好…”,刘琦规规矩矩的站在社长面前,他被社长的威严震慑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社长接着低下了头,认真的看起了稿子,仿佛刘琦不存在似的,刘琦此时不知道如何是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室内很静,静的只听见落地挂钟的摇摆声。社长很专注的看着稿子,手里拿着一支笔。老主任曾经说过,社长是从市委宣传部调过来的,现在还兼着宣传部副部长职务,文笔了得,很有思想的一个人,当年也是市委出名的一支笔。想到这里,刘琦头上的汗,不受控制的流淌下来,心里沒了底气,不知道社长会如何发落这篇稿子。一会儿,社长抬起了头,语气低沉的说话了。
   “刘琦,这篇稿子是你自己写的?”
   “是的,是我自己写的,”刘琦谎忙回答。
   “于飞帮你修改了沒有?”
   “沒有,于主任说他一个字也沒有动,”社长点燃了一支烟,往椅子后背上一靠,嘴里喷出一股烟,随之吐出两个字“还行。”
   呵,谢天谢地,刘琦松了一口气,社长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拿起稿子掂了掂说:“看来你和王含一个月沒白跟,很有收获,这稿子的语言和思路,很有王含的风格,"社长提到了王含,刘琦顿时很激动,“王含主任对我的帮助很大,亲自给我改稿子,亲自给我指点写文章的思路,”社长最后在稿子上签了字,将稿子交给刘琦,“你直接交给于飞,让他送总编室就行。”刘琦拿了稿子,发现上面沒有署作者的名字,于是刘琦工工整整的在作者那一栏写着:本报记者于飞,刘琦。这是报社的规矩,不管稿子是不是他写的,只要是领导和你一起去了,一般是要把领导的名字署上,而且是署在自己名字的前边,这也体现了执笔者对领导的尊重,于是把名字写好后交给了于飞。于飞接过稿子后,忽然兴致勃勃的大谈起来了:这一阶段咱们报纸上,总是不断的登载你的文章,还别说经常是大块头的稿子呢,有的还是头条,写的不错,文笔很流暢,文采很好,有的文章写得很有思想,很有深度,很有政治高度,看得出来,你很爱动脑筋,爱琢磨,刚参加工作就有这样的成绩,不错,好好干,我是很看重你的。
   于飞的鼓励让刘琦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了,虚荣心也有了一定的满足,他连忙谦虚的说了一通:主要还是自己不太成熟,还需要在实战中学习,于飞不禁又大加贊赏一番。从此以后,刘琦好象受到了魔法的催使,开始了疯狂的工作,不断受到于飞的夸奖和表扬。同时,刘琦的名字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报纸的四个版,除了四版是广告,其余的三个版,都有刘琦的重头稿子,记者部的同事们,看他的眼光滿是佩服的。当然尊重来源于实力,持别是在报社的笔杆子里边出威望。不会写稿,在记者里边,根本就无法立足,也就沒有人把你放在眼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琦已经在报社工作一年了,同志间的友谊,已经愈发浓厚了,可是他却觉得,于飞主任见到他的时候,眼神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意味,可是具体要说是什么意味,他也说不清,反正觉得很别扭,有时感觉于飞的眼珠,经常充滿了智慧和机敏,或者说是狡猾和灵动。这天刘琦刚刚拿起笔来,准备写一篇稿子,于飞就风风火火地跑来,社长让你马上随他去采访。对于记者,会经常遇到这种紧急采访的事情,自从上次刘琦写的一篇人物专访的文章,受到社长的好评之后,社长有什么重要的人物专访任务,都要带着他,这让同事们和于飞都很羡慕。刘琦不敢怠慢,急忙收拾东西来到楼下,赶紧上车,坐在副驾的位置上。社长和办公室主任坐在后排。社长见刘琦上了车,急忙告诉司机快开车,随后对刘琦说,“刚接到市委宣传部通知,中央管宣传的一位领导,到我市做调研,省委宣传部领导陪同来的,在本市话动三天,你要全程陪同,搞一个釆访扎记。”刘琦用恭敬的目光,看着社长连连点头“好,好。”
   之后,社长就开始了闭目养神。刘琦早已习惯了这种场合,做工作时,进入角色快,适应性很强,当他拍马屁的时候,总是一幅很认真思考的模样,并说出自己附合的理由和见解,让对方知道这是心里经过一番论证,才理解了对方的想法和意图,才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才心悦诚服的赞扬。这样领导的心里会更受用,会觉得你在认真听他的讲话,在吸收,在理解,而不是敷衍塞责。
   到了座谈的会议室里,市委书记,市长,宣传部部长,都来了,刘琦急忙在会议室的一个角落里找个位置坐下。抬眼悄悄的打量,突然看到老主任王含坐在对面,王含轻轻地对他笑了笑,于是开始认真的做记录,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会后才知道新闻处的赵处长也来了,王含是随同赵处长来的。赵处长是一个温文而雅的中年男人,四十多岁,白白净净的,言行举止都很沉稳,给人的印象很好,是一个很面善的领导。这时王含快步的向刘琦走来,并愉快的交谈起来了。
   下午,中央管宣传的领导要去下边的县里去调研,省里是赵处长和王含相陪,市里则是市委宣传部长、副部长,外加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陪同。这位中央的领导要去山区看看,于是,一行人陪着向山区行去。刘琦的任务是把中央管宣传的领导调研的事情,写一个通讯,要反映出中央对我市经济及社会各项事物发展的重视,以及这位领导说话中的语言闪光点。刘琦全力以赴的集中精力,开始了记录。在一起的二天时间里,刘琦时间很紧,精神也高度紧张。第三天下午,安排了爬山活动,宣传部长单独把刘琦留下了,要求在中央领导临走前,把稿子写出来,交中央领导审阅后,才可以在当地媒体上发表。这样刘琦的一个下午,都开始了紧张的爬格子,任务紧张,时间又紧廹,而且这次报导对文笔的要求也很高,大家走后刘琦使出浑身解数,趴在写字台上,打开釆访资料,开始了奋笔疾书。刘琦这一阶段养成了一个习惯,工作起来相当专心,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因为文章的架构和内容,早已经琢磨的差不多了,所以写的时候,就是把材料进行了整理,合理布局,並穿插进自己的一些观点,兩个小时后,刘琦长出一口气,把笔一丢:哈哈,写完了…。
   反复又看了一遍,确信沒有什么问题了,只等大家回来了就可以交稿了。到晚上五点钟,走廊里传来了同志们的说话声,刘琦急忙拿着稿子,给王含送去,王含惊讶的看着手里的稿子,“这么快就写完了,那就随我一起给赵处长审阅,再给中央领导看。于是二人向赵处长的房间走去。赵处长待人很随和,看到王含领着刘琦进来,急忙热情地招呼起来。王含急忙把稿子交给赵处长:刘琦一下午就把稿子写出来了,请您审阅,赵处长二话沒说,接过稿子就认真看了起来。大约二十分钟,赵处长看完了稿子,抬起头,不看王含,却看着刘琦,“你叫刘琦,不错,很好的名字,文字功底不淺呐,参加工作几年了?”

共 997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22岁的刘琦毕业后被分配到龙山日報社记者部工作,他朝气蓬勃,满怀理想,滿怀激情,滿怀对未来的执着和希望。然而江湖之大,无奇不有,优秀就是一种过错,出色的工作能力往往招致算计,不但落个处分,而且扣发工资,还要写檢查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检讨。故事一波三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完整妥帖。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21-08-13 12:50:32
  很好的小说,题材独特,人物鲜活,欣赏拜读。问好树勋老师。
秋心如水
2 楼        文友:青竹        2021-08-13 20:28:27
  文章语言表达细腻,自然优美,如行云流水欣赏学习!
一个人要么做个好人,要么效仿好人......
3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21-08-13 20:37:06
  你的学识渊博,你的才气逼人,这世间有你这样的男人,真的是万物皆动情,江河皆仰目,给树勋点赞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