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三棵泡桐树(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三棵泡桐树(散文)


作者:石梁松 布衣,10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17发表时间:2021-08-22 22:52:47

每一次从外地回家,闲睱的时候,我总喜欢顺着公路去学校湾那边转转。
   学校湾以前叫洞子岩,后面的峭壁上有一狭长的的天然石窟。清朝同治年间,白莲教在川北兴起时,当地民众利用地势筑了一道石墙在洞口以防御教乱,这便是洞子岩的由来。至今还能清晰可见錾在洞口石柱上的联语:峻我壁修我墙,我非畏彼也;逞尔干比尔戈,尔其如予何?
   学校湾的名字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叫的,那个时候生产队在这里建了公棚,后来又挨着公棚建起了村小学。这所学校真的是很小,一共就两间教室,一间是利用公棚的二楼,另一间算是专门为办学而修筑的土坯房。房子的后面紧挨着农田,前面有一块四五米宽的平地,算是操场了吧!操场上啥也没有,甚至都没有进行硬化。一块硕大的石头突兀在一角,紧临石头生长着三棵泡桐。听大人讲,当年生产队的一个社员脚受了伤没法下田干活,正好这时候公社里从外地引来了一批泡桐树苗,生产队便指派他去领了几棵栽在这里。泡桐的生命力真是强大,不出几年就长得郁郁葱葱,巨大的树冠交织在一起,覆盖了整个操场。树下的大石头便成了人们夏天纳凉的好去处。
   等到我进校读书的时候,这所学校已经办了好几年了。由于只有两间教室,学校里是复式班的教学方式。一年级和三年级在一间教室;二年级和四年级又在另一间教室。读完四年级时,孩子们都大些了,就可以去乡中心小校上学了。教复式班的老师特别辛苦,一节课的时间要分别给两个年级讲课。于是有的时候把我们的课讲完了,老师也会给点时间去教室外面自由活动。说是在外面自由活动,可又没有什么体育设施,只能自己找些活动的方式,男生们找一块巴掌大的小石板,爬上泡桐树下的大石头最上面,然后把这块石板垫在屁股下,顺着大石头的坡面滑下去,然后又嘻嘻哈哈的抱着小石块从旁边爬上去,周而复始地玩。我们把它叫作“梭溜溜”,在那块不大的地方,也就只有梭溜溜和斗鸡还能给我们带来些乐趣。
   我读三年级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师。他中等的身材,穿一身中山装,红润的面庞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他就是教我们一、三年级的付老师。村学校里的老师什么都得教,除了要上好语文、数学两门主课,还要教自然、品德、音乐、体育等辅课。那种条件下,音乐课还能教我们唱会几首歌,至于体育课根本没法上。学校里没有一个蓝球,甚至连一副羽毛球拍,一副乒乓球拍都没有。跑跑步又没有大的场地。后来付老师找来几个石匠,用几块大石板搭建了一个简陋的乒乓球台,又在原来的晒谷场上挖了一个土坑,发动我们去河边背了些细沙填在里面,算是有了一个可以跳远的沙坑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付老师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一项爬竿运动。记得有一天我们去上学的时候,教室外摆放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斑竹竿,大家都不知道付老师要用这根竹竿做什么。空闲的时候,他便操起借来的篾刀把竹节处削得光溜溜的,然后又在竿头结实处对开了两个孔。等到第二天我们去上学时,付老师已经用铁丝把这根竹竿悬挂在大石头旁的泡桐树上了。从那天开始,一到了下课的时间,我们就两手攥着、两腿紧夹着在这根竹竿上爬上爬下,享受着这种闻所未闻的乐趣。付老师就站在旁边,给我们指点爬竿的技巧,叮嘱大家要注意的安全。二三十个孩子围聚在一起,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竿上的人一下来,争先恐后地伸出痒痒的双手,总想把竹竿抓入自己的怀里。这时付老师便组织我们排队等候,可等到课间十分钟结束时,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一次机会。总有一些人恋恋不舍的回到教室里,然后透过窗户瞟几眼挂在泡桐树上的那根竹竿才会心里稍安的开始上课。付老师见大家都热爱这项运动,没过几天他又去农户家里再寻来了两根竹竿,如法炮制地挂在另外两棵泡桐树粗大的枝桠上。从此以后,原来那根泡桐树下不再那么拥挤了,人分散到了三个地方,也就能够满足每一个孩子的期盼了。
   读完四年级我们去了乡中心小学,付老师又在这里教了两年便调走了,后来学校的生源也不多,学校便被撤并了。原来的教室改作会议室矗立在那里,三棵泡桐树继续着它们旺盛的生长,从公路上路过的人们有时也会朝那边瞥上一眼。当会议室不复存在的时候,它们更显得孤零零的屹立在那里。
   上次回去的时候我又转到学校湾,猛然间发现这三棵泡桐树不见了。后来询问后得知,它们已经被村里变卖了,被一家农户劈成了碎柴送进了灶膛。就这样,寄挂着我们童年乐趣的三棵泡桐树化为了灰烬。

共 17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标题《三棵泡桐树》牵引出来的是一所学校的故事,学校的老建筑,当年学校里的那些人和事,好像无数美好的镜头都在作者缱绻的文字里闪耀着无限乐趣的光芒,如此值得令人回味悠长。那些走过的时光终究是渐行渐远渐无书,我们都在成长中失去……那些童年乐趣也只能永驻心间,梦里追寻。这篇文章切入的角度很好,娓娓道来叙述得缠绵悱恻,非常煽动人的情感记忆。欣赏美文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1-08-22 22:54:52
  泡桐树不见了,当年的那些人相信也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从联系无从见面,唯有那些经历镌刻在记忆深处,婉约成了生命里的一道风景。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石梁松        2021-08-22 23:35:56
  呜呼!就这样,寄挂着我们童年乐趣的三棵泡桐树化为了灰烬。
石可破,不可摧其坚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