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工作,还是考研(随笔)
工作,还是考研?是大学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婉转纠结的一件事儿,纵观横览,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我侄女大学毕业了,确切的说是我丈夫的侄女,她微信发给我她的毕业照,照片里笑的花团锦簇,可是电话里听起来却声音疲惫,唉声叹气。
学校里给推荐了一个工作,各方面都不错,可是那个公司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所以希望孩子近两年不要考研,要心无旁骛地工作。孩子却很想趁着年轻,精力分散少,继续学习,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这可能是大学毕业的孩子们最热的话题,也是又一次抉择。
到底应该先工作,还是先考研?多数人都左右思虑,难下决断。
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个人,家庭的问题,也已经延伸为一种社会现象。
为什么呢?
考研原本只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短期内的生活方向的选择,不论选那一步都各有利弊。所以,不是一个可用非黑即白的来论断的事。
我表弟就曾面临这个问题,表弟想继续趁热打铁,一举拿下硕士学位,舅舅认为,现在有一个难得的好单位的就业机会,应该把握大好机会,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这一度上升为家庭矛盾,舅舅和表弟意见不统一,战火熊熊。
最后表弟仍然选择考研,然而,毕业后寻寻觅觅,最后仍然选择了考研前的那份工作,只是待遇高了许多。
经过了近两年的物是人非,父子俩也都有了对彼此的理解。
舅舅拍着表弟的肩膀说:“考研还是有点用的!”
表弟却有点不好意思,说:“转了一圈,又回原地。”
毕竟近年来就业压力持续增加,选择考研,保守些的父母担心,考研不一定成功,如果不成功,同样的学历,数年后还能找到同等条件的工作吗?
选择不考研,直接工作,可是工作选择是双向的。很多好的单位,招工最低学历要求虽然是本科,可是研究生文凭确实更有含金量,而且就业后,待遇也明显不同,这也是很多孩子选择考研的原因和动力。这显然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社会需求问题!
所以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难以预知的未来本就迷茫,没有经历过风雨,面对这样似乎可以决定人生方向的抉择,自然摇摆不定,十分痛苦。
我有一个同事,青医本科毕业后,非常顺利的进入我们这个还不错的三甲医院,成为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医生。可是,她男朋友却直接考取硕博连读,不打算再回我们这个小城,让她也考研,否则考虑分手。小姑娘并不喜欢再读书,而且刚刚上岗,理论与实践需要强力磨合融汇,也并不轻松,可是和男朋友分手确也是锥心之痛,父母也喜欢那个好学的男孩子,催促她学习考研,于是不情愿的拿起书攻读,然结果并不遂人愿。第一年没考上,于是男朋友和家长鼓励,再努力一年,可是那种心底抵触与各种压力的角逐,终于导致了她精神的崩溃,重度抑郁,住进了jsb医院。虽然男朋友在女孩家人的软硬兼施下,毕业后返回小城与小姑娘完婚,并在同一个医院就职,但是小姑娘的病情却总是反复,想来男孩子心中也有很多委屈吧。
与她差不多时间进来的许多年轻人也是本科毕业,他(她)们工作稳定之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慌不忙,从容面对,也断断续续不断有人考取了硕士、博士,这样工作没丢,眼界和素质也提高了。
也有人放弃了考研,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业务也在不断精进。
所以我觉得,看事做事一定不能太急,不能太过勉强,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管选择是什么,都应该顺应当前的形势,努力过就好,不要太看重付出之后的收获。毕竟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不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
在这里呢,作者想给孩子们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看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定。
如果家里条件还不错,父母身体状况好,工作也稳定,对于你再啃两年老,没有抵触,甚至还很欢迎,那你就踏踏实实放下一切,好好学习,一心一意准备考研。
如果家里经济较紧张,父母工作也不稳定,即便父母很支持你继续学习考研,怕是已经是成年人的你,也不忍心继续让父母养着,也更难以安心学习吧。
第二,如果机缘给了你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前景也好。你就要想想自己上学的初心是什么?如果是找一个安心的工作,那么你就没有必要较真,非要放弃眼前的优渥,而去奔赴不可知的未来。但是,如果你还有更崇高的理想,还想好好的充实自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而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你的学识也有更高的要求,那么你就要放下所有的顾虑,一心一意的去学习。
第三,如果你总是难以抉择,你的亲人帮你选了一条路,而这似乎也不是你理想中的那条,那你就要明白:人生不能定制,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是无法完全按预想走完一生的。最后给你成功硕果的,不一定是你最初栽下的那棵树。
总之,不管选择了那个方向,希望你们一定不要瞻前顾后,精神上摇摆不定,这种困扰真的能毁掉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幸福。
未来可期,不管当前是否如愿以偿,只要付出了真诚的汗水,定能浇灌出你意想不到的花朵,给你意料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