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天柱山之行(散文)
一
盛夏,烈日炎炎。我带着家人、朋友一行六人游览了江南第一山——天柱山。
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为国家五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是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峰海拔一千四百多米。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历天柱山留下千古名句。天柱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它以雄、奇、秀、险著称。
山比较高,同行的有老人和孩子,所以我们选择乘坐缆车上山。缆车向上“滑”去,脚下的青山在缓缓后退,游客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之上。向下望去,山谷幽深,一只白色的大鸟伴着缆车飞行,嘴里发出“啊,啊”的尖叫声,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乘坐的缆车离天柱山主峰越来越接近。孩子们对着窗外欢呼,大人则不停地拍照。
远远看去,山顶云雾缭绕,恍如降临蓬莱仙境,巨大的“仙桃石”栩栩如生,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它的神话传说。听导游说当年孙悟空在蟠桃园里偷吃仙桃时,咬一口就扔,特别浪费,其中有一个仙桃正好落在这里,化成了“石桃”。
“看,那仙桃石下还有一个缺口呢!”导游指着仙桃石说,“那就是孙悟空咬的。”
我们一看,眼睛瞪得大大的,果然有。孩子们笑了,大人也笑了。
过了仙桃石,不远处有两个山峰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们一前一后,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龟兔赛跑,楚楚动人。
“龟兔赛跑的故事我知道。”女儿说。
“我也晓得。”七十多岁的母亲这么一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嬉笑之余,我不禁感叹道:“人们的想象真丰富啊!天柱山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文化的元素。”
二
十分钟之后,我们下了缆车,这里是缆车的终点站。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接下来只能步行上山。山高林密,到处是青翠的奇松,有的高大粗壮,树影斑驳,宛如巨人一般,顶天立地,彰显阳刚之气;有的苗条秀气,亭亭玉立,宛若窈窕淑女,举手投足,一笑一颦,尽显阴柔之美;有的伸出双手在欢迎客人,热情大方,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有的挤在狭小的石缝里顽强地生存着,这不禁让人想起郑板桥的《竹石》。这里的风景果然与众不同,难怪明代李庚有诗云:“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山上除了奇松还有怪石。这里的石头千奇百怪,只要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你就会陶醉在奇妙的石头世界里。它能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震撼。一块块巨大的石头独立成峰,有的直插云霄,如山间竹笋,倔强地生长着;有的像刚开笼的馒头,热气腾腾;有的如大象,高高地举起鼻子,“举棋不定”,仿佛在思考“人生”;有的几块巨石交错互缠,搭成阴暗的“凉棚”,给劳累的游客带来片刻的清凉;有“擂鼓石”,像一个巨大的石鼓,我仿佛听到了那快而有力的鼓声,这铿锵的鼓声震颤山谷。
山上的小石头也随处可见。这里最有名的石头叫“飞来石”,一块长而扁的石头,如河蚌一般,仿佛从天而降,稳稳地顶在高高的山峰上,着力点很小,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掉进万丈深渊。同行的朋友不禁感叹:“万一它掉下来可不得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它已经历了成几百万年的考验。
关于“飞来石”也有一个传说。相传乾隆皇帝游天柱山时说它并不是从天外“飞来”的,天柱山怒了,瞬间地动山摇,“飞来石”跃跃欲飞,仿佛要砸下来。乾隆吓得立即改口:“飞来必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若是飞来又飞去,缘何当初要飞来?”
此外,这里还有元宝石,象征着招财进宝;还有葫芦石,8字型,凹下去了,里面积了些许的山泉,手捧一抔清水,抹在脸上直透肺腑,一种清凉之感顿时让人精神百倍……导游说这是幸运之水,一定要洗洗脸,它会给人带来好运的。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三
几经攀爬,牵拉提拽,我们累得气喘吁吁,腿脚酸痛,终于来到了山顶。这里是云雾缭绕的世界,乳白色的浓雾犹如穿着白衣的仙女款款而来,袅袅婷婷,举手投足间尽显温柔之美。浓雾将人们带入虚无缥缈梦境,它变幻莫测,群山也变得朦朦胧胧。山顶对面的山峰犹如害羞的少女用面纱遮住了脸庞,时而露出明亮的小眼睛,斜睨游人一眼,时而朝游人莞尔一笑。雾在山间游动,仿佛画家在挥毫泼墨,在山顶四周绘成了一幅幅丹青。
山顶上有个较大的平台,这里热闹非凡,游客们说说笑笑,以雾作背景,纷纷摆好POSE拍照,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趴着的……他们不在乎山顶的“简陋”,大胆想象,随心所欲,“放浪形骸”,让自己与大自然来个最亲密的交融。那欢快的笑声随浓雾渐渐飘向远方。浓雾缓缓散去,蓝蓝的天空呈现在我们眼前,白云依岫,天空变得非常明朗。不远处山石突兀,青山亘亘,连绵起伏,登高鸟瞰,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
在山顶上大约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两点开始步行下山。途径古炮台,仿佛来到了元末明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据说这是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的地方。顺着“一线天”陡峭的山路踏级而下,70度的陡坡向下看去让人不寒而栗,少数胆大的小伙儿,噌噌噌,几步就下去了;大多数人,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都得用手抓紧护绳,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往下走。走下来,喘口气,再仰望上面,下山的人们形成了一条彩色的丝带。过了小桥流水处,山势渐缓,石径上林遮树掩,树影婆娑,野花灿灿,芳草萋萋,竹林幽深,鸟鸣虫吟。累了,坐在石头上小憩片刻,山风习习,酷似母亲轻柔的手抚摸着婴儿白嫩的肌肤,温馨惬意。
走走,停停,总感觉快到山脚了,其实不然。再过龙吟虎啸崖、飘云瀑、天书峰、降丹峰、霹雳石,最后终于到了山下。
天柱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名著,值得细细品读。天柱山之行,我不仅欣赏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如奇松、怪石、云雾等,还读懂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