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鱼虾满仓(散文)
一、一叶孤舟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舅舅们还未成年时,姥爷惯于一人行舟。家庭的重担没有压垮他宽厚的肩膀,但一个人的海阔天空也写满了孤寂与无助。天地间飘摇的捕捞生活,充满了危险与挑战。一叶风帆鼓起的是全家人生活的希望,也是姥爷与风浪搏击的动力。白帆上落满了补丁,犹如永不言败的旗帜,带着姥姥的叮咛、牵挂与平安的祝福,迎风破浪驶向海洋深处。
二、鱼虾满仓
鱼虾满仓的场景,那鲜活的记忆始终闪着光跳跃在我的脑海中。
弓着身子弹跳的大对虾,如游龙般闪着银光的大带鱼;张牙舞爪的大螃蟹,举着那高傲的大螯,嘴里吐着白沫,随时准备攻击那只倒霉的手指。一旦被夹住,绝不撒爪,即便人痛得甩掉了它的大螯,也要与来犯者相持到底。
我准挑那红眼的大青蟹来逗。用一根尼龙线戏弄着它,看它警惕地挥着双螯,紧紧夹住细线,被我吊在半空中戏耍。姥爷通常是不许的,因为掉了爪的蟹子会跌价。
三、逗河豚
最有趣的是逗河豚了,它的真名应该写作“河鲀”。它本就长得头圆,口小,生气或害怕时,肚皮就会鼓起来,更如一个巨大的球了。我对它又爱又怕。以至后来产生恐惧。
宋代梅尧臣在诗文中这样描述河豚的样子:“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其意是说,春天,满天飞花时。正是河豚鱼上市之时,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河豚的样子足以让人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这幅怪模样很是吸引我。只要拿一小棍子一碰它,不一会儿就鼓成圆球。白肚皮鼓胀到要爆,嘴巴愈发显得小了。绝不用担心球状的河豚会憋死,姥爷说看它的鳃盖开着,就说明它们在呼吸了。
姥爷说,河豚鼓肚子是它的防御手段。大概气到七八次,河豚就没有力气再鼓胀了。生气的河豚很消耗元气,所以姥爷不让我逗它太久。河豚被逗“睡”了,就卖不上价了。
四、最毒河豚
姥爷说河豚最强的防御手段是它的毒素。因为河豚是一种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有毒鱼,它身上的一些组织器官,哪怕经过高温烹饪也不能将毒素全部分解。一条有毒的河豚能够让30个成年人致死。
中毒以后,一开始嘴唇会有点麻,然后手指、最后是全身麻痹,呼吸系统瘫痪。但吃河豚的历史颇为久远。“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头杨柳路。马踏春风去。快趁两三杯。河豚欲上来。”
不难看出人们对吃河豚的热爱。淡水河豚与海河豚的毒素一样威力无比。姥爷再三叮嘱,无论谁家有河豚,好孩子千万别吃它。其实,姥爷处理河豚是个高手。但姥爷为了我的安全,他从不允许家里人吃河豚。后来读了梅尧臣的诗,更是理解了姥爷爱我的心。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先生困惑地很,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是啊,河豚的毒性比毒蘑菇厉害,比眼镜蛇的毒性高30多倍。但买它的人却络绎不绝。人们总喜欢满足舌尖上的欲望,“此鱼只应天上有”的美味让不少人冒险品尝它。
梅尧臣先生对人们喜爱吃河豚的事耿耿于怀,忍不住探究与求证,内心不解和对于生命的珍惜也流露其中:“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他去请教南方人,那些人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在他看来,怕死就尝不着河豚的美味,而尝过河豚美味的人,则大有不怕死的人在。
五、姥爷的伙计死了
我对河豚鲜美味道的认知,是从姥爷伙计的描述中获得的。
“我说老张,那叫一个嫩啊,到口就化,鲜到屁门。”说完,还回味无穷地砸吧一下。令我诧异不已。
后来,姥爷的那个伙计吃河豚死了。多少次的侥幸终究没逃过那一次的疏忽。姥爷面露悲伤,自言自语道:“啥时候都不能大意啊。老伙计,你咋就那么心急不弄干净就上口啊。”
直到今日,我才更深的理解梅尧臣的那句:“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其他,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明代李时珍也这样评价河豚鱼:“修治得法益人,修治失法杀人”。所以在加工剖割河豚时,必须将有毒部分除净,要做到专人、专地、专用工具、专业剖割处理,专职烹制,才能确保安全。
六、会喷水的河豚
虽然我对河豚多了一份恐惧。但孩子追寻快乐、探究世界的天性始终让我放不下对河豚的喜爱。
河豚喷水极为有趣。只见它鼓起腮吸入许多的水,嘴巴嘬成一个极小的洞,如同要下蛋时的鸡屁股,接着活像水枪biubiu地一下把水射出去,就能喷出藏在沙子里的猎物,或者把猎物身上的泥沙吹掉。
它的这种本领是如何练就的呢?
姥爷说是因为河豚的贪吃,让贝壳把腮给撑大了。
后来我查阅资料,的确如此。河豚常常吞食贝类,所以经常被噎着,就要想办法往外吐。它们的脸部肌肉越来越强,脸变得越来越大,不知不觉就练成了喷水的技能。
如今市面上有了许多养殖的河豚。日本专家说河豚本是无毒鱼,致命的毒素是来自河豚食用了海星、贝类、海藻等。我不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河豚毒素也是大有作用的,能够降血压,镇静解痉,还可以做为局部麻醉药品。
梅尧臣先生说“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这令我又爱又惧的河豚啊。既能害人性命,也能为人解忧。世界就是如此矛盾的吗?
如今爱吃河豚的人为数不少,但我总是不敢触碰。或许是姥爷的话始终在影响着我。爱的力量是绵长久远的,它会随着时间一起生长与深厚,融在生命的脉轮里。
(经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