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卢湖老师(散文)
我爱家乡的卢湖,更爱家乡的卢湖老师!
卢湖,安徽广德的卢村水库,它由同溪和桃山两大支流汇合而成,这两大支流又有若干分支流交融汇集。它们连接着田沟、西村、石峻、石狮、高庙、石溪、九龙、中保、冯村、青乡、建平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村落,滋养着那里成千上万的百姓人家。走上堤坝,登高远望,周边山峦起伏,湖面波光粼粼,卢湖犹如青山环抱的一颗明珠。
这青山秀水处,散落着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间,人生舞台却在三尺讲台。他们就是这里的卢湖老师!卢湖老师并不是一个人的尊称,而是对这个地区从教老师群体的尊称。走近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的胸怀如卢湖般宽广,他们的知识如卢湖般深邃,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卢湖般清秀干净,他们的心灵如卢湖般美丽……
卢湖老师多半是从田地间、山冲里走出来的。他们对这片乡土有感情,也深深扎根于这片乡土之中。当年,他们应祖国教育之急需,填补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大缺空。他们都是怀揣着梦想进来的,但也没忘记做为一位农民教师的本分。他们脚踏实地,一边侍弄田地,一边教书育人,经年累月,辛辛苦苦,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有人说,地处山区的卢湖老师最擅长走山路,走坡路,走弯弯曲曲的鸡肠子路。这话不假!山里人走惯了山路,生活再苦,在他们的眼中,也被视为平路。他们的生活都不富有,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所承受的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要比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老师多好几倍!有好多老师是靠生产队的工分来计酬的,每年分到家的稻谷,根本保障不了一家人的正常口粮。艰难困苦,他们没有被吓倒,更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把为一日三餐和柴米油盐的“愁”,都硬生生地藏在心底,呈现给孩子们的依然是阳光、乐观、尽心的笑颜。
他们的从教之路,又何尝不是崎岖坎坷?!
路在脚下,他们不忘初心,起早摸黑,辛勤耕耘,在布满荆棘、充满挑战的农村基层教育事业上,努力开辟着一条条新路……
卢湖老师是带着泥土芳香的教书人,每位老师往往负责几门课,或几个年级的课;自家田地里的活,也是一大堆,没有人能够为他们分担,只能抽空忙活了。很多时候,早上天刚见白,他们就到田里先做一番活,搭田埂、打秧草、下肥料、打农药、起田沟等样样农活,都得抽空追着时间赶。每到庄稼成熟时,他们又得忙着抢收抢种了,割稻、打稻、挖地、整畦、播种等等,时节不等人啊!
耽误了地里的庄稼,也不能耽误给学生上课,这是卢湖老师的共识。他们亦农亦教,身兼两种职业,几乎都习惯备有两套“职业装”。在学校教书的是一套穿戴较为讲究的衣装,而另一套则是朴实的甚至还有补丁的衣服。他们到学校上班的时候是老师,回到家里或走进田间地头,又和当地的农民没什么区别。很多时候,他们要利用早晚和周末时间把农活赶出来,所以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他们常带着小跑赶时间,这似乎比真正的农民还要累,还要忙。
“跟时间赛跑的人”,用来比喻卢湖老师再恰当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徐亮老师被安排到离家一二十里的吉里小学任教。那个地方的路鬼得很,那段路崎岖难行,没去过的人肯定会被迷魂阵似的山势给绕进去而出不来。听老人说过,还真有人在那里走了两天两夜才出来的。徐老师每次都是天麻麻亮就动身走,即便是晴好的日子,等他走到了学校,浑身也是湿漉漉的,尤其是裤子,全被露水浸透了。有一次,他早起忙了一通,因为着急去学校怕迟到,就带着潮湿且卷着的裤腿径直去了办公室,结果被巡查的校长看到了“腿上还有泥巴星子”。不出意外,他被叫到了校长室说了一通,话语里多少带了点批评之意。徐老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欣然接受并表示改正。他明白,作为一名老师,身教重于也远胜于言教,自己应当保持良好形象和职业操守……
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滋润着广大师生的心田。卢湖老师坚持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真谛和博大情怀培育学生,细润师心,把爱洒向山乡,洒给孩子们。面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大势,他们在传承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路上,他们从不放弃努力,也从不亏待自己的学生,他们与留守儿童同吃同住,陪伴成长,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
岁月悠悠,痴心依旧。多少年来,卢湖老师耐得住寂寞,吃得下百般苦,他们熬过了清油灯、煤油灯、烛光灯和电灯,经历了木制黑板、墙壁黑板和电子白板,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渐渐得到改善。他们受过应试教育的累,更感受到素质教育带来的福,接受并践行着新的教育理念……
经过共和国七十多年的精心培养,卢湖老师已经形成了独具宽广的视野、深邃的眼光、宁净的心灵和坚毅的品质,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富有正能量的书。特别是在党的阳光哺育下,民办教师这个称呼已经成为了历史印记,他们也早已跨入了正规教师序列。现如今,他们具有了与学段相吻合的学历证、资格证,正满怀信心,意气奋发,人人争做学习楷模、时代先锋,争取为中华民族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我爱卢湖老师,一直从心底敬佩他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做着用汗水和心血滋润的平凡事业。他们的心就像卢湖一样的美!师如卢湖,湖映师心,做卢湖老师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