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有趣的灵魂(随笔)
一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话出自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关于有趣的灵魂,我想说,詹海林老师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我与他不是万里之遥,而是近在咫尺,我感受得到他有一颗鲜活的灵魂。
认识詹海林老师,是未见其人,先读其书。十年前的某一天秋日午后,我流连于番禺新华书店书架上一本《破碎的点滴》,翻开第一页第一篇文章是《夏日荷梦》。多么亮眼的题目,不由眼前一亮,读下去。
我这么喜爱荷花,全因此生与荷结下不解之缘,荷是我缱绻的旧梦……
读完整篇文章,我感觉我与书的作者仿佛有一线牵连着,不是骨肉,而是灵魂的牵绊,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我觉得如果我找不到这个人,一定是因为我不够诚心。我激动地拿着书去柜台结账。当晚,我沉浸在《破碎的点滴》里,爱不释手,心跳不已。书里大部分游记是我熟悉的风景,都是番禺周遭的名胜地,足迹遍及顺德、从化、增城……其次是写家乡。我被作者的文笔与深情惊呆了,灵动飘逸优美的文字,引领着我,无法自控,不眠地追读下去,用了两晚,看完了二百多页整本书。那些文字如一只只小蝌蚪跳进了我的脑海里,再也跳不出来了。而且,这些蝌蚪一样的精灵在不断长大,似乎开始了鸣叫,成为我理解家乡的引领,很多时候,我无法说出我对家乡的感受,因为书中早就写清楚了,我会翻到某页,重温那些叩击心弦的文字,醉上一会。我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一恍十年过去了。这本书是我的宝贝,读书不一定记住什么,但最好记住是哪本书影响了我。这是我的观点,这本书就这样陈列在我的脑海的书架上。
灵魂受到碰撞,全因此书。海林老师的文字,就像抚摸我情感的小手,温柔而带着温度。我也知道,我对这本书已经投入了情感,灵魂有了所依。
二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缘,真是妙不可言。两年前的七月,一个细雨霏霏的早上,我去番禺博物馆听一个文学大师讲课。还未开始上课,我遛达到博物馆院里的荷花池。斜雨飞丝,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娇艳欲滴,美态万千。仿佛南国夏天的雨都是为了荷花准备的,也仿佛是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和荷花多情起来。荷花在雨中迷蒙,雨亲吻着荷花,不急不缓,也不在乎我们这些赏荷赏雨的人的眼光,一点也不害羞。我又想起了那本书所描写的“荷之美”,沉浸在别样的赏荷的氛围……
我没有打伞,站在拱桥上痴痴地观赏。突然耳边响起一个声音:“这就是写作的好题材啊!”我循声一望,一个带着眼镜非常儒雅的男子站在几步之遥,指着荷池自言自语。也许是说给我听,我自得起来,也乐了。与我同来的大石街干部德哥忙不迭介绍:“这是詹海林老师,番禺作家协会会员,番禺图书馆馆长,番禺作协副主席。”我一听名字,藏在脑海里的《破碎的点滴》浮现眼前,那些一长串的头衔似乎没记住,倒是他的文集里的叙述描写都一股脑地从脑子往外挤,忙惊喜地说:“十年前我买了你的书呢,写得真好,我珍藏了。”我还没有上升到崇拜人的程度,但被文字征服了,我的话直言不讳。海林老师一听谦虚一笑:“哦,那是我不成熟之作呢,改天我再赠你几本。”记住了海林老师“再赠我几本”的承诺,我经常发微信向他请教写作方面的问题。探讨交流文学令我们的关系更近了。
隔了段时间,海林老师赠了我两本书,一本是现代诗歌《并非现实》,一本是古韵《云落山溪》诗画集,还有一幅荷花画。我如获至宝,夜里捧读《并非现实》,被海林老师走上文学之路的心路历程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精神的充实,全赖有一剂良药,文学书籍是先苦后香的药汁,支撑了我一小片蔚蓝的天空。在童年缺衣少食的日子,它是我赖以活命的粮食;在求学的时光里,它是阻止我随波逐流的岩石;在打工的岁月里,是我暗夜里一颗亮晶晶的星星。我发现,纵然在青春的时光里没能找到这颗星星,那么人到中年找到它也为时未晚,所以我在通往梦想的天空之路上,默默搭建梯子,我要去文学天堂欣赏星星……我要去文学天堂欣赏星星,这是一句多么执拗又满怀理想的抱负之语,它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同在文学这条潺潺流动的小溪里,甘之如饴。只是我还在山脚下仰望高处的风景,而海林老师凭着爱,凭着孜孜不倦地写作,已经一骑绝尘。
这些想法,接近了我,文学地说,是撞击和激发了我的欲望,这种欲望里有一个影子,那就是成为一个作家。
我对写作的比喻,特别喜欢的是“写作如小溪跌汀,而不是融入海洋”这个说法。当初我理解都不深,觉得仿佛是说我的身份,一个文学青年,只有爱好,拿出来的东西也自诩是个性化的,那个“小溪”的比喻,就像击中了我的心尖。我也是有着个性的人,一定可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我给自己打气。
再捧读《云落山溪》诗画集,海林老师说:若有余闲日,丹青寄性情。看作者在观龙岛、沙田、英德写生,落笔栩栩如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两者浑然天成,真是笔墨淋漓韵满襟!最让我心悦诚服的是步韵杜甫秋兴八首七律,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读来有飞动流走的快感。云落山溪,诗情画意,怎一个妙字了得!一个诗书绘画都到了境界的人,才可以用文章来表达“诗画”文论观点的微妙关系的。之后我读海林老师的文章,常常眼前现出他的画,相得益彰,也好像是那些画作跑来做那些诗文的注解。
三
作家王小波说:“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有趣味,是我认识了海林老师本人两年来的深刻印象。甚至,我产生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有趣味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人生最美妙的人。他把对艺术的投入、真爱发挥到极致,这种极致不是堆砌辞藻完成的,而是用趣味感知世界,让我们获得世界的印象,这个印象是主观的,但又是带着温度的,走进我们的视野,站在我们的心上。永不枯竭的写作灵感,源自锤炼,所以他每天画画、练书法,如此才做到了炉火纯青。早上睁开眼睛浏览朋友圈,就会看到他发表一幅书法作品、一幅画、或几首诗。对生活的热爱,跃然纸上;对艺术的追求,已抵忘我境界。刹那间,我感到生命是这么的美好。我想起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的一句话:“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詹海林老师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灵魂,他深深感染了我,与文人共处一圈,如入芝兰之室,愿与之同化!
值得庆贺的是,海林老师刚刚出版了一本中篇小说《夕阳东下》,因工作关系,未能及时拜读,我会尽快抽时间拜读。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说:“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一样,有呼也有吸。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送回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了生机。它缺少空气,它会受难、枯萎。”读书、写作已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的空气,是我的养分,更是我对生命美好的追求。感谢詹海林老师的艺术对我的熏陶和影响!
詹老师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番禺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
他的美术书法作品每年都有入展省、市、区镇的展览,曾获广州市文化馆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全国庐山杯书画大赛银奖。
这些,他是不喜欢去介绍的,他说,最希望有人去发现寄存在这些东西里的灵魂。是的,我觉得他的灵魂很有光彩,我不能不被这些光彩迷住。
四
詹海林老师对文学的追求永不停步。他现在还非常活跃在各大小的文学平台上。更成为诗歌平台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积极参加各项征文比赛活动,总是毫无悬念抱鼎而归。近日,他去番禺石基天星学校主讲《享受阅读,传承经典,品味人生》文学讲座,细述他的文学发展史。我很感兴趣的是海林老师介绍自己的书柜。
他说——当我真正拥有自己的小书柜的时候,是我十五岁读初中那年因为家庭困难我休学了半年,去了一个粮食加工厂打工,用赚下的零用钱,骑着十几公里自行车,去饶平老县城的新华书店,购买了《古文观止》《欧洲中短篇中短篇小说》《1978年中国优秀短篇小说集》《席慕容诗集》等书。如饥似渴把书读完,世界向我敞开了一扇窗,为我了解文学、成为作家打下了基础。
他说,从那时起,好像找到了可以寄存灵魂的地方。虽然是一个简陋的木头架子,但却藏着说不清的文字,每一个字里都珍藏着作家的灵魂,他想握住灵魂的手,一生不再松开放弃。
一个人有一个高雅的爱好,而且能坚持一生,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一旦坚持就能受用无穷,在你长大之后,可以充实你的人生,帮助你化解各种来自生活的压力,提高你的生活品质。所以,同学们,但愿你们也培养一个高雅的爱好,伴你一生。人的一辈子,财富、青春、亲人、朋友、同事,都会有一天离开你,独有艺术爱好不离不弃、终身相伴。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同学纷纷积极参与互动,广大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现在,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活跃在文学网络平台。他选了一个寄托灵魂的地方,那就是江山文学网的东篱采菊社团。我先来此,海林老师和我有着不约而同的契合,也许这是灵魂的相遇,也许是一个缘,这个缘一定是因为灵魂里有着不俗的追求。鱼聚渊薮,云出山涧。还有别的理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么!文学是有魅力的,一颗文学的有趣的灵魂是能够吸引人的,这样的灵魂,就像磁铁一样,永远带着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