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收获】秋夜闲游上海外滩(散文)
这一次到上海外滩去看夜景,倒显得有几分从容和闲雅。相较以前,我的身体好多了,心情开朗了许多。我和妻在医院附近旅店里住下后,略略休息,吃了晚饭,就迫不及待地向外滩进发。
去外滩看夜景,这是我来检查身体时就计划好的。时值深秋,不过,天气温晴,气温不高不低。我盘算着,外滩夜晚风光肯定不错。
没有坐地铁,也没有坐公交或打车,我们是徒步前往外滩的。这里是上海南京西路,距离外滩不是很远。金茂大厦抬头可见,在上海新世界马路边,向外滩方向张望,可隐约看见东方明珠塔。步行,正好可以看看上海夜景,领略“魔都”风釆。
城市太过喧嚣,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上海是国际性大都市,摩天大楼一座又一座,遮天蔽日。到了晚上,灯火辉煌,灯光迷人,色彩斑斓,霓虹灯闪闪烁烁博人眼球。我们途经上海新世界、上海第一百货大楼、南京步行街,来到外滩。
外滩,我已来过两次。白天的风光领略过,夜色欣赏过。外滩面积很大,值得观光的地带很多。我作为外地游客来这里观景,也只能是脚步匆匆,浮光掠影。更何况,那时身体十分虚弱,怕风寒,很疲惫,在户外不能久滞。这次,我就是冲着外滩夜色而来的。
外滩夜色很美,很迷人。即使晚上,也游人如织。到这里观光,我总是心旌摇荡,舒心极目,流连徘徊。
我长期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小镇,日子过得很平淡。镇上没有高楼,户外就是田园。这里没有“胜景”,但我喜欢。乡下,空气清新,原野广阔,春麦青青,夏禾碧绿,秋谷金黄。到了城市,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对我的感官和内心冲击不小,常常使我恍惚、迷离,有虚幻之感。
外滩的观景台平坦、宽阔而狭长,设立在黄浦江畔。铁栏杆绵延数里,蜿蜒曲折。沿岸华灯齐放,点点成行,照彻观景台,游客面容清晰可见。江边游人来来往往。他们看起来个个很兴奋。或倚栏赏景,或拍照留影,或漫步闲观。这里人声鼎沸,十分喧闹。
外滩东面就是黄浦江,西面是万国建筑博览群——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集中地。1844年,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租界,后来,法国抢占外滩建法租界。它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上海辟为商埠,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外滩黄浦江对面是浦东开发区陆家嘴,这里有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东方明珠塔地处黄浦江畔,背拥陆家嘴地区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夜幕降临,塔上灯光开启,变幻不同的色彩,美丽、神秘而迷人。沿江岸漫行而望,即使在不同的角度,也能观赏到塔的姿色。东方明珠塔塔身是球体结构,造型美观、独特。游人隔江眺望对岸,此塔成为人们的视觉中心,给人一种壮美的自豪感。
凭栏东望,陆家嘴的建筑群仿佛矗立在江面上。其高楼林立,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风格独特。楼体上,霓虹灯闪烁,色彩纷呈,倒映江上,流光溢彩。黄浦江面色彩斑斓,风吹浪涌,激起层层涟漪,格外动人。
这是深秋十月,风吹在脸上,并不觉得寒意。其实,今晚的风不小,近岸的江水起浪,浪拍岸石,回声有致。不过,这声音湮没于嘈杂的人群,没有那种特别的喧响。
江上游轮不时地从眼前穿过。游轮是外滩的夜一道亮丽风景,它们身披彩灯,在江上驰行。游客们乘游轮观光,不知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没有坐过游轮,难以想象那种惬意和畅怀。游轮成为我们岸上游客的风景。忽然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观景台西望,就是万国建筑博览群。建筑群在夜晚灯火辉煌,金黄色成为主调。高楼大厦在灯光映照下,通体金黄、透明,仿佛玛瑙石堆砌。这样的背景色,让夜晚的黄浦江楚楚动人。
万国建筑群,融东、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展示建筑的精髓。这里有各国留下的古老建筑,代表了不同的风格。上海外滩,曾经是十里洋场。租界,成为洋人的聚居地。外国人在这里享有特权,他们在这里开银行,办钱庄,有舞厅、酒店等娱乐场所。租界成为近代上海的耻辱。上海沦陷时,中国人逃难到租界,寻求外国人庇护,真是匪夷所思。
近代,上海外滩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这里,洋人多,帮派多,官匪勾结,沆瀣一气。票子、金子、银子、妓子,在外滩风行。灯红酒绿,夜夜笙歌,这里沦为腐朽、堕落的黑社会。
现在,这里成为上海金融中心。不过,走在这里,我们总会想起旧上海滩的影子。
黄浦江是上海的血脉,生命的源泉。它曾经风云暗晦,硝烟弥漫。日寇入侵上海,将舰艇驶入黄浦江,炮击上海,使繁华的都市成为人间地狱。为抵御日军,上海军民同仇敌忾,用生命守卫上海。浩荡的黄浦江,怒涛汹涌,它见证了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斗争史。
外滩的夜,美丽、温馨、浪漫、祥和。此时此刻,我仿佛沉浸在梦幻之中,情思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