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六证”心诀(随笔)——细品《大学》经文心得之三

编辑推荐 【菊韵】“六证”心诀(随笔)——细品《大学》经文心得之三


作者:茆屋闲客 秀才,106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21发表时间:2021-10-30 11:46:34

当读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几句话时,我们就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用今天的大白话,其大意是说:知道了一生确立的理想,我们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
   对此,一些儒家大德将“止、定、静、安、虑、得”,概括为“六证”心诀、“六证”心法,我觉得非常好。大学之道,圣贤之教;“六证”心法,智慧满满;学以致用,大道至简。“六证”是儒家修炼心志总结的六个次第,六个层级。
   如何认识“六证”心诀,怎样把”六证”心法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下面,我想分别就我们“平常人”和“干大事的人”两种情况,分别谈点初步的学习心得。
   在今天,为啥总能看到有那么的孩子,上了高中甚至考上了大学,他们连最起码的学习,还没有自觉性,还要让父母操心奔波呢?为啥又有那么多的中老年人,好像整天这也不是,那也不好,满腹怨气,说个不停,总是心神不宁而忙乱不行呢?
   如果能领会到这“六证”心诀,我们或许就能很快找到答案。请先看看,在我们的心里,有没有“知止”。
   何为“知止”?作为平常人,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为和不当为,即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在家里,如果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在单位,如果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发展的方向在哪;在社会上,如果我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那我们可能就会像一只没头的苍蝇那样,说话做事没头绪,整天很忙乱,就会觉得杂乱无章,六神无主,内心空虚,心神不定,结果就会事事不顺而一事无成!
   如果我们弄清楚了这一生是干什么来的,又知道现在需要干什么、能够干什么,方向很明确,思路很清晰,那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定下身子,静下心来,就可以不再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更不会胡作非为了。
   作为平常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应当是遵循古圣先贤教导,扮好每一个应有的角色,做到敦伦尽分,行好“五伦大道”。
   作为子女,不管在不在父母身边,我们始终都不能忘记尽孝。如果因为工作繁忙,因为周围人都不孝,我们也是长时间置年迈父母于不顾,那么我们的身心,就不应该安宁,我们还可能会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百善孝为先,不孝百善无!
   小时候,我们就应当按照《弟子规》所要求的那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长大后,我们就应当在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慧上,全心全意尽到一个子女的应有责任。这就叫“知止”。
   作为父母,要懂得什么叫慈爱子女。一方面,千万不能把孩子当宠物养,千万不可百般地溺爱子女,要知道“溺子如杀子”的深刻道理;另一方面,做父母的,也不能为了自己过分的欲求,双双都跑到外边去发展,把小孩撒手甩给祖辈,或交给保姆,对小孩长时间放任不管,等到孩子长大出了问题时,我们做父母的可能就要悔之晚矣,就是争来再多的名利钱财,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家中,我们尽好“悌道”,做到“兄友弟恭”,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也是“知止”的应有之义,因为“兄弟睦,孝在中”。等我们长大成家后,处理好夫妻关系,又成了我们的一个中心话题与终身课题,对于婚姻,绝不可朝秦暮楚当儿戏,更要知道“知止”。因为那个另一半,是我们一生相亲、相爱、相守时间最长久的一个人;因为婚姻,不仅是夫妇两个人的终身大事,而且是两个家族所有人关心的大事;因为每个人能够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和谐恩爱的夫妻关系;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叶漂泊的小舟,只有那个温暖的家,才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干事创业,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也要“知止”。作为下属,我们要知道“止于”忠,忠于事业,忠于团队,忠于职守,要用过硬的本领,实在的业绩,回报领导的培养;有朝一日,自己当上领导了,我们就要知道“止于”仁,仁爱事业,仁爱单位,仁爱员工,仁爱客户,仁爱社会,仁爱国家,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长久地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如果我们是当老师的,就要“止于”教书育人;如果我们是当医生的,就要“止于”救死扶伤;如果我们是军人,就要“止于”精忠报国……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还会结交一些朋友。交友“止于”信,没了诚信,就谈不上真正的朋友,更没有良师益友可言。
   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知道了“五伦大道”,做到敦伦尽分,扮演好人生每一个角色,我们平常人,就能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身定不躁,心态平静,心安理得,我们就能智慧开启,识辨人事万物。正所谓“浮尘拂不尽,静水照大千”。无论处在什么位置,只要我们做到心静如水,就能清晰照见身外一切,就能清楚周围人的各种需求,就能正确地做出各种判断,在自己当下的小舞台上,尽情地表演出人生的小精彩。
   人不学,不知义;人不学,不知道。以上就是我对咱们平常人,应当了解掌握的“六证”心诀的一些心得。
   如果你的一生,立志要干大事,想成为经天纬地之才,想有惊天动地成就,那么,在“止、定、静、安、虑、得”这六个层级上的修炼要求,你就必须时时处处高于平常人。
   立志当存高远。要有大成就者,自古就当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宋朝宰相范仲淹,因他儿时就确立了“良相与良医可救人”的大志向,而终究成为北宋的一代名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留下的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爱民的真实写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十四岁时,公开示人的响亮心声。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如磐石的不改初心,终究成为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的好总理。
   只有确立了远大的理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才会有价值;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迷茫失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畏惧退缩。当学生时,读书再苦再累,都会以苦为戒,都会以苦为师,都会乐在其中,还需要父母整天追着压着学吗?不“知止”,这可能是当代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普遍缺失的重要钙质。干事业时,压力再大,挑战再多,都会勇敢面对,都会勇往直前,都会自问:舍我其谁?!不“知止”,这可能是当下企事业单位一般职场普遍缺失的灵魂要件。
   要“知止”,就得确立理想目标,就须“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既是奋斗者不能改的终极标准,亦是成就者不可变的核心内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善”而不是“恶”。一些知名高校的莘莘学子们,只有真正确立了爱党爱国为民服务终身的家国情怀,只有真正确立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才能拥有展示人生精彩的大舞台,才能成为让人们敬仰的国家级大师!反之,如果只囿于自家一亩三分地,只会敲打自私的小算盘,那他哪怕是高考状元,哪怕是世界级学霸,其结果至多也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弄得不好,还可能成为祸国殃民的“公知”“叛徒”“汉奸”!
   当今社会,出现的众多摩登大老板,出现的一批巨无霸企业,如果都能像任正非先生,都能像中国的华为那样,那我们的国家又该多么的强大啊!华为之所以能成为国人敬仰的民营企业,就在于任正非先生一直追求振兴民族产业这一“止于至善”的崇高理想;而近期被国家多部门接连处罚的几大知名企业,可能就另有隐情了!我想,这些与小商小贩都能争遍蝇头小利,若再有里通外国嫌疑的大资本家们,它们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吧!
   总之,不管是平常人,还是志向远大者,只有“知止”了,又能“止于至善”,长期坚持,善始善终,必能修好“止、定、静、安、虑、得”那颗“六证”之心。不谙此理,怎能活得明白?势必浑浑噩噩而枉度一生!
   (辛丑年九十二十五)

共 30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茆屋闲客老师又一篇经典佳作。可以看出,先生对经典《大学》具有很深的研究,接连的几篇论述,都是很有见地,很有深度的妙文!《大学》上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几句话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去树立理想,如何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从而得到良好的报应,实现胸中的理想。人的一生要有理想,有理想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所以历代儒家大德将“止、定、静、安、虑、得”,概括为“六证”心诀。闲客先生对“六证”心法,做了很好的诠释,对我们每个人都大有教育开导作用,对于我们“平常人”美好的人生,那的确是大有教益。“六证”心法,智慧满满;学以致用,大道至简。文章对比手法运用精道,从对做家长,做子女的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如何扮好自己应有角色,做到敦伦尽分,修炼心志、行好“五伦大道”。 作为平常人,作为子女,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家里,在社会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知止”,做到方向很明确,思路很清晰,不胡乱作为。要用“六证”心法,六个次第,六个层级来修炼自己,对家庭,对父母、对夫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建立温暖的家,才有永远幸福的港湾。干事业,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至关重要,要“知止于忠” ,忠于事业,忠于团队,忠于职守,回报祖国。若是当领导了,要止于仁, 仁爱事业,仁爱单位,仁爱员工,仁爱客户,仁爱社会,仁爱国家,让事业红火发达!做人要有本领,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想着人民!“浮尘拂不尽,静水照大千”。只要我们做到心静如水,就能在自己的小舞台上,表演出人生的小精彩。文章很是强调学习,人不学,不知义。立志当存高远,“止于至善”,必须在“止、定、静、安、虑、得”这六个层级上刻苦修炼,那就能成为非常之人。文章联系伟人的事迹,结合当代的事例,把人的修炼说得很是明白。我们都要好好学习茆屋闲客先生这篇文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用好《大学》之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经典美文,赏读不已,鼎力推荐!【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30 11:47:13
  我们都要好好学习茆屋闲客先生这篇文章,真正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用好《大学》之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典美文,赏读不已,鼎力推荐!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30 14:13:49
  谢谢黄老鼓励,我在初学之中。
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30 14:23:15
  叩开圣贤大门,沐浴智慧之光,是我多年来的一大梦想!黄老精道细致的按语,为拙文增色添彩了许多,更为我深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感恩致敬,文祺金安!
3 楼        文友:叶雨        2021-10-30 21:34:20
  跟着茆屋闲客读《大学》领会其精髓,确实学有长进。这“六证”心法,解读的好,融会贯通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30 21:46:20
  谢谢叶雨社长美评鼓励,我们共同学习探讨领悟圣贤大智慧!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