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筷子涅槃(随笔)
筷子是我们的“国粹”,代表了华夏饮食文化。
自从大禹发明了筷子(著),历经四千多年沿用至今,虽然外形、材质多有变化,功能却从未改变。华夏子孙除了先会吃奶,后会走路,第三项技能就是用筷子,所以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基础工具。
有关方面突然发现,这是一项专门的技艺,不可小觑,必须引以重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于是,经过调研、论证、上报、审批,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筷著研究中心。
经过专业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的辛勤工作,努力拼搏,终于有所成就,发现:使用筷子,可使肩、肘、腕、眼、弘二头肌、三角肌、肱三头肌、斜方肌、腹肌等多个关节和60余块肌肉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同时还能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促进大脑发育,增强大脑的灵活性。
使用筷子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达到每天用筷一小时,幸福生活五十年的功效。
对筷子的使用功能和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筷子是手指的延伸,可以对食物进行夹、拨、扒、挑、剪、切等等。延伸功能有:可以平放当尺子使用,可以加工当木楔使用,可以集结当数字棒使用,孩子犯错可以当惩罚工具使用,洗碗池堵塞可以当疏通棒使用……功能之强大不一一列举。
使用方法有:夹法、叉法、切法、捅法、单手运行法、双手组合法等等。
综上研究,该工具实属民之根本,必须开发利用。于是,上报科研成果,并建议成立综合开发实体。不久,筷子开发公司成立(新的世界500强即将诞生),依据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利用,从事筷子的生产、销售。细化划分为:木质筷子公司、金属筷子公司、竹质筷子公司和贵金属筷子公司,每个公司分两个生产部:日常生活部和工艺礼品部。
为了规范筷子市场,顺应管理需求,首先对筷子进行外形规定:长25.2cm,粗细为0.8-1cm,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二、实行授权专营,禁止无证销售;三、成立综合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筷子生产的资金管理、人事招聘、培训、综合管理、卫生管理、环境评估以及法律、法规的承上与启下的制定、执行;四、成立筷子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对筷子生产、销售、使用进行监管;五、成立质量管理部门,对筷子生产的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进行制定和监督检查;六、为确保筷子渠道纯正,成立专业运输公司;七、在全国各地设立筷子检查站,确保正品筷子的合法运输管理……
根据筷子使用情况,成立筷子回收利用发展部门,对使用后报废回收的筷子进行合理回收利用。为了确保监管执法大队的合法、公正,成立了纪律纠察大队。
至此,关于筷子的民生事业基本功能全面,更多职能机构仍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