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最美的文化人(随笔)

精品 【东篱】最美的文化人(随笔)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9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17发表时间:2021-11-03 07:52:08

【东篱】最美的文化人(随笔)
   我一直羡慕有文化的人,心里想着为学习文化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这是一个做铝合金门窗老板娘说的原话。
   去年冬天,我的女儿在校的板凳坏了,拿去维修。在别人的指引下,我到了学校后门的一个维修店。
   店面是一座青砖小平房,不大,六七十平米的样子。乍一看,这哪里是一个店呀,这分明是一堵开满花的墙,是一个“大花园”。
   店面的侧墙处有一块空地,宽,一米有余;长,一丈多。里面种了各种花草。高洁的兰花在抽着穗子,大朵的菊花在霜风中摇曳……外墙处还挤着几排大蒜和绿葱。一株“贺春红”扭曲着身姿从墙根处极力攀援而上,快速地占据着整个墙面。我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热烈的贺春红,丛丛簇簇,满树,满墙,满眼,像孔雀开屏,又如瀑布流泻,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顾欢天喜地地攀援着、灿烂着、鲜红着。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我忍不住羡慕着住在这里的主人了。虽一块巴掌大的地,却种下了日子的诗意,充满着生活的韵味,起居进出之间,无处不是“美”。
   不管主人什么样,我第一眼喜欢了这里。我想主人也应该是诗意的人,诗意什么样?尽管我说不清楚。
   我收回着眼光,望向了店里。
   店里上下隔着两层。靠墙处,紧贴着一架竹制梯子。估计上面那层是卧室,看上去只有一米多点,人在上面是不可以站立,只能弓着身子“爬行”。梯子旁边放着一盆炭火,围坐着两个学生榜样的人正在聊着天。店里,层层叠叠堆满了铝合金,放满了各种工具和家什,除了通道,便没有了下脚的地方。
   虽然拥挤,但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墙面刷得粉白闪亮,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墙角处摆放着一盆葱茏的绿萝。苍翠欲滴的叶片儿挨挨挤挤,占着空间,但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几条细嫩的藤蔓闪烁着光泽,仿佛在舒展着翅膀,欲飞,似乎每根茎脉,每一片叶儿,都在微动。我知道,那不是微风吹的,那是绿色增添了融融的情趣和生机。
   显然,住在里面的主人,一定有着较高的审美与文化品位。我敬佩这种对待生活,对待环境的自觉态度。
  
   二
   店门囗摆着正在加工的门窗,和两辆旧自行车,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给自行车补胎,中年女子拿着砂布在做着抛光工作。
   “这明明是加工门窗和维修自行车的地方,哪里会维修桌椅呢?看来是我走错地方了。”我轻声嘀咕着,再次望了望那一墙的贺春红,打算往回走。
   此时中年女子抬起了头看见了我,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儿对我微笑着说:“是修凳子吧?是我这儿。”
   中年女子个子不高,长相平平,皮肤黝黑起着皱,嘴唇焦灼、干裂,一双粗糙的手多处缠着创可贴,想必,上面该是布满着伤痕。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衣上面沾满了灰屑。可她的头发梳得很平整,用根发带高束着发苞,虽有白发裸露,但依然显得十分清爽。
   “多少钱?”我问。
   “不要钱。”女子友善地答道。
   “什么?不要钱?”我以为我听错了。
   “不要钱。”女子加大了音量确切地回答。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我心里暗暗想着。说是不要钱,完事之后这个费,那个费,理由多的是。这些年,我又不是没被一些不良商家坑过。记得赵本山出演的小品《乱收费》,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我心里盘算着,要是超过30块钱,我就不维修了,大不了去买条新的凳子。
   此时,在修补轮胎的男子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接过我手中的凳子,翻着个儿检查了一遍,说了声,可以修,你先等一会儿吧。
   正干活的女子再次向我投来友善的目光,“外面风大,你去里面烤一下火吧,等他把这两辆自行车弄好,马上就修你的。”说话间,女子又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不失礼仪地把我迎到了火炉边,搬来凳子示意我坐下,寒暄了几句,接着出去干活了。
   男子非常麻利地把自行车修好了。围在火炉边的两个孩子起了身,来到男子身边,非常恭敬地说了声,谢谢大伯。男子拍了拍其中一个孩子的肩膀说着不用谢,好好读书之类的话。孩子涨红着脸,“嗯”了一声,骑着自行车走了。
   男子接着跑进里屋,拿出了“百宝箱”,翻找出几个大小不一的螺丝,蹲下身子认真地修复着凳子。他在四脚松动处与靠背的地方,用焊枪分别点上了焊点,此时,蓝光闪烁,焊花飞溅,空气中弥漫着尘雾及焊接的烟尘味。在完工之后,师傅摆好凳子,取下手上脏兮兮的手套,用一双结满老茧的大手在凳面上按压着,并来回挪动着,确保着凳子的牢固性。
   我拿出手机,问男子多少钱。男子憨憨地朝我微笑着,摆了摆手说,真的不要钱,都是小事。说完,男子转过身去,忙他的门窗去了。望着男子干活的背影,我的脸上一阵发烫,为刚才自己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感到万分羞愧。
   这是劳动所得,不能亏待。我四下张望,试图找到收款的二维码。可是没有,我只好低下头,拉开身上背包的拉链,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可是没能找到现金。我尴尬地望向这对中年夫妻。这位女子反而安慰着我:“大妹子,您就别在意了,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情。”
   “这怎么好意思呢?”我难为情地答着。
   女子面带诚恳地说着:“告诉你吧,我们没有什么文化,心里一直比较羡慕有文化的人,商量着来这里开店,只是想为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她的眉宇之间透着遗憾,也挂着暖意。
   这是已经超越了打工赚钱养家的生活目标,我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人!靠文化的地方近点,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这样直接的因果,显然不能完全成立。我实在无法理解他们夫妻的行为。
  
   三
   此时,正在门口择菜的隔壁老奶奶朝我微笑着搭着话:你还不知道吧,这对夫妻在这里开店已经有七八年了,一直免费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修理着自行车和桌椅板凳,这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我们都知道。老奶奶说完,继续低头择着菜,可见老奶奶对这对夫妻的助人为乐,早已习以为常了。
   哦,干活挣钱,为孩子们干活就免费了。
   我惊叹,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里,还有着如此默默做着好事的夫妻。我的脑海里快速地算着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这所学校我是清楚的,我的女儿就在这所学校上学,高一到高三少说也有4000余学生,哪怕修桌椅板凳不要算,光算修理自行车,一年要修多少回啊……我恍然大悟,原来刚才围炉烤火的那两个孩子,是过来这里修理自行车的。
   这对夫妻的形象在我眼前顿时高大起来了。是的,他们的长相确实平平。瞧这位男子,背部明显有点驼,瘦削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飞霜,眼睛充血,但我知道,那是长期烧电焊落下的“电光性”眼。一双青筋暴露的手长满了茧子。可见,他们的工作并不体面,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有着得体的大爱精神,在我的心中,这对夫妻的双手比那些白皙嫩滑的手更美丽,这是一双给无数孩子带来十分温暖的手。
  
   四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的是连续八年坚持做一件好事,而且夫妻同心,还要一直做下去。我不知道,有几人能做到。而他们理由又是多么“可笑”和纯粹啊,“我们没有文化,我们一直羡慕有文化的人,只想为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做点什么。”
   他们的文化的核心是“善良”,他们懂得善良的价值,对心灵,对商业。谈到这一点,那个朴素的女人说,我们这里就是赚个人来人往的人气。我觉得这就是文化的深层魅力。文化也是人格的魅力,当然这个美丽是源自个人的精神修养的。
   “文化”,这个词深深地触动着我。文化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很难定论,但我敢说,它一定包含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情操等,是一个蕴含极广的字眼。近年来,不知多少打着“文化”的幌子,昧着良心赚大钱。什么饮食文化,住房文化……层出不穷暴出了“天价”。不能否认,它们有的确实是有着特殊的风格,有的确实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其中免不了“品牌效应”,“文化效应”,但那“天价”,真的就是物有所值吗?真的就没有掺杂着以“贵”为荣的“怪象”吗?
   我想起很多关于“文化”的论述。我记得最深刻的要数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我相信“修养”两个字,多少文字去定义都显得蹩脚,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他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他们的修养,出自善良的本性,而非读了几句心灵鸡汤才有了修养。
   这对夫妻一直坚持着对知识对文化的敬重,一直坚持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算不算有文化的人?这个答案很明显,算,太算了。
   我还想起了龙应台对文化的诠释其中就有——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这对夫妻忙这忙那,根本没有时间烤火,却生了一盆的炭火,就为方便他人取暖。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礼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而那一墙的贺春红,那泛着光泽的绿萝,都不正在诠释着眼前这对夫妻有着较高的文化涵养、文化品位(味)吗?是的,这对夫妻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学馆、画室、音乐厅,而且他们的住房也很简陋,甚至可以用“难堪”二字来形容,可他们的内在精神和修养以及外在的表现,早已达到了文化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他们是最美的文化人,他们是文化的传承人,文化的建设者。我坚信,这所学校的孩子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染一点儿也不比书本的少。
   此时是寒冷的冬季,迎面吹来了寒风,那一墙的贺春红仿佛开得更加热烈了,散发着阵阵的花香。这里犹如弥漫着春风般的温暖。
   贺春红,是花的名字。自从看了这间作坊外的贺春红,我的心中一直认为,是他们夫妻和这间作坊的代名词。
   我对着这对朴实的夫妻深深地躹了一个躬,心里默默地说着,我会想你们的,我会用文字和行为告诉我的孩子,怎样才是最美的文化人。
   多少次,每每走到这间低矮的房子,我的心就激动起来,忍不住往门口看,我希望看到他们夫妻的身影,我要从他们的身上读出文化这个观念更深的含义。
  

共 39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常言道“有文化”,文化的概念怎样定义?不是读了书就有了文化,我读本文,觉得言之在理,文化是一个人的修养。作者就遇到了一对夫妻,一对极有修养的夫妻。他们开一爿修理店,是靠做修修补补养家的。作者看到这个小店,最先有好感的是,店外的墙壁上长满了贺春红,诗意的所居啊,喜欢花的人,人品应该差不了。作者是去修一个凳子,观察了店里的情形,也感到主人很会装扮生活,绿植在屋,生机盎然。作者看到两个孩子在修理自行车,修好,主人没有要钱,孩子骑着车子走了,作者问修凳子,主人还是不要钱,作者满屋找微信付款码,很惶急的。这家店的主人在这里经营店铺有七八年了,以诚信和善良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生意也应该很好的,靠人品去经营店铺,才长久。于是作者思考了文化这个概念,联系当下的一些负面现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文化的内核就是善良,就是修养。作者由此想到了作家龙应台讲述的一个故事,为他人,不计较,就是善良,就是文化。作者再次欣赏店外的贺春红,那束藤蔓,蓬勃地爬着,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是给这爿小店最好的象征。作者也是诗意的,今后,她的心中没有这个小店,有的是“贺春红”。这篇随笔,写得很有着生活,亲历的故事非常生动,紧扣主题,表达了什么是文化的主题,给人醒目的感觉。文章叙述事件具体,描写得当,情感表达也很贴切。尤其是文章的主题,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内涵,不去说理,就用故事来明理,作者驾驭这类文章是轻车熟路,很有分寸感。文章的构思也颇有特色,文中的贺春红,有着一花双意,打破了一般的随笔枯燥说理的局限,使文章丰富鲜活。好文章,推介之,赏读为快!【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0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1-03 07:54:31
  文化是什么?不是书本上的几个字,而是一种善良的品性和人格修养。多么深刻的表达啊!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问候作者,谨祝秋安。遥握。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1:22:43
  深谢怀才老师精心编辑,费心润色,辛苦了!深谢一路来对湘莉倾心扶持,用心呵护!怀才老师更是最美的文化人!遥握问候,谨祝老师每天都有欢快的笑声!
2 楼        文友:岚亮        2021-11-03 08:21:34
  那一对夫妻,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最美的文化人。这篇散文悦目、悦心、悦人。行文极为简洁、明快、凝练,可谓该徐则徐该疾则疾,行云流水和高山流水就是说的这种。美好在哪里?还是有首歌唱的好,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月光里。在哪呢?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就在那无私的奉献里。最近,我愈发觉得,东篱的巾帼优于须眉啊!非常喜欢这篇正能量满满且清新自然、隽永深刻的文字,为老妹子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1:47:16
  非常感谢老哥到访留墨。说句实话,一直很钦佩老哥,你要工作,可写文,你一直是高质高产,不知你是怎样做到的?感恩遇见,你是我的榜样!遥握问候,谨祝一切都好!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3 08:55:42
  文中的这对纯朴善良的夫妻,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追名逐利的人太多了,而像这对夫妻有着高贵品质的人太少了。他们才是最美的文化人 ,美在修养,美在善良!文章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感人,满满的正能量,给人以深邃的哲思和启迪。美文佳作,大赞!问好湘莉老师,遥祝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2:51:28
  深谢如菊老师百忙为小文留墨。你的点评满溢赞美之词,那是对湘莉莫大的鼓励,也是给我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候,谨祝秋安!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11-03 10:37:11
  窥一斑而知全豹,修一回凳子便可看出这一对夫妻是最美文化人。莉莉目光犀利通透,能全面观察,用心判断,深情入墨。从这家店的经营环境——满墙满院的贺春红可以看出,主人很有审美情趣,红艳艳的花开得热烈奔放,彰显着无尽的生命力,衬托着主人的热情待客,也有生意红红火火之意,还有春光满园之感。一对普通的夫妻,做点小生意,从不赚昧心钱,心存善良,无私帮助学生,给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却不收取任何费用。他们说很羡慕学文化的孩子们,想沾文化人的光,所以将店开在了学校旁边,同时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可见他们自身有着不俗的品味,尊重文化,呵护孩子们,这一份刻在骨子里的对学文化的尊崇,大爱至善之举,感天动地,动人心扉。莉莉描写细腻,文笔灵动,表情达意淋漓尽致,给人以无尽的美感,耐人寻味的好文,大赞!问候莉莉创作愉快,晚秋大吉!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4:18:42
  香香老师的点评总是那样细致温暖,给人感动与鼓励!感恩遇见,感恩一路不离不弃,送花花。遥握问候,谨祝工作顺利,一切都好!
5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11-03 10:56:18
  莉莉姐笔下的文化人,美在纯朴善良的品格,美在默默贡献的精神,让人无限感动和敬佩的文化人。莉莉姐的文笔生动优美,细腻贴心,读后给人启迪与深思,给人满满的正能量,也是最美文化人。好文,点赞,问深秋安好!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4:20:51
  深谢太阳妹妹到访,你的点评是我前进的动力。好久不见,愿你安好!遥握问候,谨祝秋褀!
6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11-03 12:38:47
  在这对夫妻身上,我们感受了文化的魅力,看到了文化的核心。他们身上闪现着一种温暖而动人的光芒。该文对文化的诠释深刻,见解不俗,读来很暖心,颇有获益。点赞佳作,问候湘莉老师深秋好。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4:24:41
  深谢明月老师到访留墨。你的炊烟文我读后很感动,一直想写一篇“炊烟”文,由于才学浅疏,无能下笔,读到你的“炊烟”,算是了却了我的心病,很是感谢!遥握问候,谨祝深秋吉祥!
7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11-03 12:40:15
  默默去做,默默去奉献,这对夫妻的善举让人感动,绝对的社会正能量,值得去讴歌!这段时间,湘莉老师改变了行文方向,感觉文字更加感性了,也更加生动了。拜读!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4:28:25
  深谢孤独老师百忙抽空留墨鼓励,你的点评是我前进的动力。一直很钦佩你对文字的热爱,写长篇又短篇,不知你是怎样做到的?太佩服了!遥握,谨祝写作愉快,万事如意!
8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1-11-03 15:53:18
  湘莉老师的文章,读来亲切质朴温暖感动。文化的含义是多元的,文化人的形象是多维的,但其核心和本质是善良是诚信。此文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或体验,描写一对平凡夫妻,善良高尚的人格行为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16:15:31
  深谢东方老师抽空雅评!您的点评给了湘莉莫大的鼓励。再谢!期待老师佳作点缀东篱。遥握问候,谨祝万事如意!
9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1-03 18:22:08
  极具深度的好文,没有文化的人,努力在做中华文华的精粹。他们身上那种舍利而取义的价值观,是物欲横流社会中最为宝贵的,用行动温暖着这儿的师生。如同贺青红一样热烈。老师的文富哲理性思考,文化是什么?是念了几本书还是人格的修炼?唯利是图还是奉献社会?作家的使命是挖掘和宏扬这些正能量。老师写此文很有意义,向老师致敬!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22:29:46
  深谢鸿雁老师留墨鼓励!感恩遇见,你的雅评湘莉权当鼓励。再谢!遥握问好,谨祝秋褀!
10 楼        文友:白玄        2021-11-03 21:42:59
  文章叙事具体实在,描写生动细致,故事感动人心,这对朴素的夫妻虽然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但羡慕有文化的人,想为学文化的孩子做点什么,为学生免费修理凳子、自行车,店面虽小,布置简洁,并恰到好处地摆上绿萝、外墙有大蒜、大葱、兰花、大菊,还有贺春红,很有诗意,很有品味,无处不是“美”。他们的善行和美德正是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内涵,礼仪、语言、行动、环境布置,雅俗有致,他们是高层次的“有文化修养”。构思巧妙,哲思深刻,震撼人心。好文章,赞一个!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3 22:32:11
  深谢白玄老师深情留墨鼓励!你的雅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好,谨祝工作愉快,一切都好!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