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收获】秋天的悲与喜,在赏秋人的心中(外一篇)
一《秋天的悲与喜,在赏秋人的心中》
今年的天气,奇了怪了,已是秋天的节令,前些天却还有三十六七度的高温,可没两天的工夫,气温便跌破十度,且伴绵绵秋雨,天儿一下就冷起来了,它似乎急急忙忙地赶着去适应节令。
店门口的金桂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香气隐隐传来,沁人心脾。望着这满树的金黄色小花,我想,秋天如果有颜色,那一定是黄色。可若秋天有情感,那会是什么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旧时文人的眼里,悲秋似乎是秋天的主旋律。读《红楼梦》有关秋天的诗词,最著名的一首当属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开首,寓情以景,悲切切,惨淡淡,一个满是愁绪女孩儿的心思跃然纸上。
不难理解,林黛玉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从小寄居在外祖母家,身体体弱多病。一个秋雨的夜晚,辗转难眠,愁绪满怀,怎不感从心来呢?她又是有着玲珑心的诗人,又怎不将这一腔的愁绪诉诸于笔端呢?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蜡烛怎么会是有情物呢?不过是能照明的一个物件罢了。可自古以来,蜡烛被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冠以了悲伤离愁的情感,例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等,又想起我小时看过的一部电影《红烛泪》,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那电影画面却深深记在脑海里。一支红色的蜡烛燃烧着,燃过的液体似一滴眼泪附着在蜡烛上,一个美丽的红衣女子,脸颊上挂着泪珠,凝望着眼前燃烧的红烛。
此两句,“抱”,“不忍眠”,“移泪烛”,娇弱悲愁的黛玉似乎从诗里走出来了,泪眼盈盈,令人叹惜。
人终有别,而蜡烛也有燃尽的时候,这更增添了诗人离愁别恨的感怀。望向窗外,“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这秋风秋雨,湿了小女子的心啊,天下虽大,可何处没有离愁呢?
就这样,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更漏已残,天将拂晓,灯伴垂泪,又是一个无眠之夜。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雨不知何时已停了,点点滴滴的水珠还在稀疏的竹林与半开半掩的窗户间回响,可坐于纱窗前的诗人泪迹却未干。这满怀的愁绪,似窗外的薄雾,从心底弥漫。心里哀愁,眼中所见全是悲。
哎,这多情的让人怜爱的女子啊,她心中纵有万般凄苦,又与何人说!
我在这样阴雨寒冷之日,读这样的诗文,美到心碎,美到心寒。紫娟,燃起红红的火炉,为你的主人暖暖身子吧,将她心底的寒意烤一些出来吧。
店外的雨还在一点一点地落,雨落千年,千年前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悲情的黛玉,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从黛玉悲秋的情怀中走出来,一声长长的叹息。庆幸我们不与黛玉同一个时代,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尽情地欣赏秋天的美丽。
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秋天的情感,在于我们写作者、看风景的人心里啊。我们把忧伤写进秋天,秋便是伤感的,我们把喜悦写进秋天,秋便是高兴的。赏秋的人,是什么心情,秋天便是什么心情。
我不是黛玉,我希望我心里的秋天是多彩的。鸟儿驮着斜阳,风吹来花儿的清香,那满山遍野的红黄斑斓啊,是我心里五彩的希望,就连那雨,是伴我入眠的呓语。
秋不着悲喜,遥遥地向我招手,待雨停天晴,去和秋天约会吧,去写我心里的秋。
二《珍惜真正对你好的人》
珍惜真正对你好的人,这世间,唯有真情最难得。
红楼梦十二又副册中,我最欣赏黛玉的丫鬟紫鹃,最想和她做朋友。
十二又副册有:晴雯、袭人、鸳鸯、司棋、紫娟、小红、莺儿、金钏、银钏、麝月丶茜雪丶柳五儿。她们个个都很出彩。晴雯、袭人、鸳鸯,这些排名在前面的姑娘,与她们做朋友都不错。为什么我偏爱紫鹃呢?
紫鹃性格亲切柔和,这样的人容易亲近。她不像晴雯,爱冒尖儿出风头,容易得罪人,她也不似袭人,表面看着温柔,实际上小算盘打的一套一套的。她跟随黛玉,事事都为黛玉想,甚至比贾母都想的周到仔细。
黛玉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她知道黛玉对宝玉的心思,所以她试探宝玉,“林姑娘要回老家了”。通过试探,她明白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她想趁着贾母健在,把黛玉的终身大事定下来,这样黛玉也能有所依,否则等到贾母辞世,谁还会真心关怀黛玉的幸福呢?不过是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人了事。至于黛玉,这个娇弱但冰雪聪明的女孩儿幸福与否?谁会真正的关心呢?黛玉其实也明白,可她一个姑娘家,又寄人篱下,怎么说得出口?只有天天相伴的紫鹃,深懂黛玉,才会舍身处地的为黛玉着想,这份情谊何其珍贵。
她尽心服侍着黛玉,黛玉出门,天刚下雪珠,及时送上小手炉;黛玉想到父母双亡,伤心,她劝姑娘,“姑娘吃药去吧,开水又冷了”。“如今身体慢慢变好,但还没有大好,要自己珍重,如果哭坏了身子,叫贾母看着添了烦恼”;听薛姨妈笑言把黛玉许了宝玉,抓住时机,请薛姨妈禀告老太太成全;抄检大观园到紫鹃屋时,她几句笑言就把几个老婆子问住了;宝玉成亲之时,王夫人派林之孝家的要紫鹃去搀扶宝钗出嫁配合演出,她断然拒绝“林奶奶你先请吧,等人死了,我们自然出去的,哪里用这么……?”
勇敢、智慧、有主见,性格安静的紫鹃,她其实是神一样的队友。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这么一个人,如此真心的待你,或者说曾经这样待过你,你感受到吗?你又珍惜了吗?一生中,我们或许不会只有一两个朋友,儿时有孩提朋友,读书时有少年朋友,工作中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我相信不管是哪个阶段,这些朋友都是真心待过你,彼此一起打发了许多快乐或忧愁的时光。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但渐渐的,由于生活的忙碌,工作的变迁,环境的改变,有些朋友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少于联系或者失去了联系,我们一边走,一边结识新的朋友。
我们被朋友间那种纯真的情谊感动过,我们被所谓的朋友算计过,我们也被朋友背叛过,失信过朋友,这些都伤害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已不知不觉地穿起了心灵的防弹衣,谨防伤害也不敢付出真心。
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有那么一个人,即使不联系,他却一直关注着你,你的悲喜,你的成功,你的失意,他不打扰你,他一直把你放在心上,他会在你不堪生活重负的时候发来关心的话语。那个瞬间,你忽然泪流满面。这个世界,你的身边,一直有真情在,生活从来没有放弃过你。
谁的生活没有烦恼,谁又不是负重前行?懂得朋友的苦,真心的为朋友着想,这样的朋友,我们不能辜负。
黛玉死后,紫鹃出家做了尼姑。她看透了人世间的悲凉,她为她的主人悲伤,黛玉质本高洁,紫鹃又何尝不是一个高洁的人?她俩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说,是闺蜜。闺蜜之间的情感,有时候是爱人间的情感无法替代的。
人世间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都难得。
留意你的身边,如果有那样一个真心待你,一直默默关注你的如紫鹃一样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