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收获】从一位健康长寿老人想到的(随笔)
一,爱与憎
现今九十岁的老人叫陈学顺,生于一九三一年,是我们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西城乡人。
他的出生正是战争年代,在他六岁时,日本鬼子侵占了文水县。东石侯村有位女教师,是我们中共地下党员,鬼子得知消息,要来抓捕她。地下组织得知后,通知她马上转移。在村民的护送下,她坐着牛车,装扮成走亲转移了。
鬼子到来扑了个空,顿时怒火冲天,把全村村民逼赶到戏台前,戏台上架着两挺机枪,声音要村民说出她的去向,否则会枪扫全体村民,或放火烧掉全村的房子。
村民们个个都说,村里根本没有此人,鬼子怒极了,走时真放火点燃了全村的房子,意思是让你们也生不如死,无家可归。
童年的陈学顺,亲眼目睹了鬼子的暴行。
日本鬼子的行径,在陈学顺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深的阴影。
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占领了文水县城,一个国民党军官对村民训话说,要村民对知情谁是共产党与八路游击队者,要迅速报告,知情不报者一旦查出,就要杀头,并株连九族。
东石侯村曾有四位被怀疑是共产党员的人抓去了。
张学顺的父亲得知后,找到抓四位被怀疑是共产党员的军官,把自己祖传的一枚金戒指,悄悄送给了这位军官,不久,真的释放了这四位被嫌疑的党员。
这四个人是真正的游击队员。
少年的陈学顺,懂得了父亲的正义,也看清了国民党的贪心。
张学顺也耳闻目睹许多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国民党的求荣卖国,他为父亲的正义感动,为日本鬼子与国民党的行为痛恨。也从此产生了有国才有家,自己要努力学习,去报效祖国。
二,技术是为国争光的基础
全国解放后,陈学顺参加了工作,进入了文水县农机厂。
张学顺刻苦努力学技术,他的努力不久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与赞扬。
那是一次县级会议,县长讲话讲的正上劲,天暗了下来,忽一声炸雷,很快飘泼大雨下了起来,这雨一下就是一天,县城积水了,水流进了院子,也有人家流进了房子,因刚解放不久,没水泵什么的抽水工具,县长便下令用脸盆排水。
张学顺得知解放时,国民党留下了一个坏了的废旧水泵,便请求县长他试试修一下,县长允许后,他拆开水泵,鼓捣了一阵子,修好了!
用洗脸盆排水的众人不约而同地鼓起掌,县长握住陈学顺的手,很久没松开。
手扶拖拉机,在当时文水县根本不听说,众人连想都不敢想,陈学顺凭着自己学的技术与钻研精神,终于制造出文水县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受到了县政府的奖励。
毛主席《农业学大寨》题示发表后,经县政府的批准,陈学顺就是开着自己制造的这台手扶拖拉机,开到了大寨,当年的大寨支书陈永贵,经人介绍得知阵学顺时,紧紧握住陈学顺的手:你也姓陈,咱是一家子,山西日报的记者,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并配报道刊登在山西日报社上。
三,发挥余热
陈学顺是一九九一年退休的,他并没有安享退休后的轻松生活,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东石侯村。
当他得知村里有一处五十亩的荒地,原先这块地是村里的砖厂,因制砖用土,成了很深的大坑,坑里因年雨涝,坑里常集着不少的水,天长日久,里面的杂物腐烂了,发出令人窒息的臭味。
陈学顺申请村领导们,自愿把这块荒地承包了下来。
阵学顺自己买来一台旧拖拉机,经过整修,他就是用这台拖拉机,从其他高处,自己一锹一锹装上车,而后填到坑里。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用铁棒磨成针,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终于填平了大坑。
陈学顺又卖了一台旧四轮拖拉机,废旧的犁,经过改修,凭着这台拖拉机播种收割,他从让别人帮忙农活从来是自己一个人干。
汗水没白流,如今这五十亩荒野,变成了喜人的良田。
阵学顺有着自己的退休金,还有着田里的收入,可他从没象现在的某些富足老人,享受外出旅游什么的。
四,爱的奉献
阵学顺曾收养了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细心的照料,一直把老人养老送终。
陈学顺拿出自己集攒的钱,交给村委会,自己当技术指导,把东石侯村的大街小巷都安上了路灯,每到晚上,可以说街上亮如白天也毫不为过。
如今,陈学顺九十岁了,他仍一人耕种着五十亩农田,收割也不用别人与儿女们帮忙,儿女们多次劝过他,让他休息,安享晚年,被他拒绝了。
陈学顺在村里,人们都说,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陈学顺健康长寿令人深思,他至今独自一人还开车耕种与收割,也令人震惊!
健康长寿有人说吃的好,玩的好!会享受,陈学顺却打破了这个认知。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生在世,不是吃好,喝好,有房住,有车行,有乐享就幸福,就健康长寿,而是一种善与爱的精神,为善与爱而忙碌地去追求,心中无任何私心杂念,善与爱坚定了生活的信念。曾听我父亲讲过他朋友的一个故事,说他的朋友遭遇车祸,名医院的医生说,生命超不过两个小时了!可这位朋友有着自己在国外工作,又深爱的女儿,他为见最后女儿一面,硬是挺了十七个小时,最后握着女儿的手闲上了眼睛。
人有坚强的信念可延长寿命,是否有科学之理?,权当参考吧!
信念与忙碌,也是健康长寿的因素之一,我是这样想的,也是陈学顺老人给了我的一点启蒙。
更感谢老师对文中错别字的修改与中恳的指点,以后发文时一定对错别字高度重视!
老师辛苦了!问好!祝创编愉快!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