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家乡的荠荠菜(散文)

精品 【丹枫】家乡的荠荠菜(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409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7发表时间:2021-11-13 21:44:08
摘要:丹枫原创首发

【丹枫】家乡的荠荠菜(散文)
   一
   总以为荠荠菜是春天才有的一种时令野菜,没想到在这个即将入冬的深秋时节,也能看到田埂上、树荫下长满了嫩绿莹莹的荠荠菜,这让我如获至宝,惊喜连连,情不自禁地采挖起来,并将荠荠菜的诸多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它的趣闻轶事一起捣鼓出来,以飨所有吃过或没有吃过的各位朋友。
  
   二
   发现田埂上和树荫下的荠荠菜,完全是一种偶然。
   入冬前的那几天,回了趟老家。今年秋季的雨水实在太多,回去的前三天,天空就没放晴过,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在家一会看看书,一会看看手机,要不就是干干家务,说说闲话。直到第四天的早上起床时才发现,雨竟然停了。东方的天空开始放晴,一轮朝阳正在努力地冲破云层,把万道金光洒向大地。
   我和妻子顿时愉悦起来,心情如这东升的旭日,激情燃烧,红霞满天,恨不能即刻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温暖阳光,欣赏大自然的深秋美景。
   吃过早饭,我们怀着极度放松的闲散心情,沿着村口的一条小路,漫无目的地向北走去。
   这是我儿时不知走过多少回的小路,如今已成为村村通的水泥硬面道路,走在上面,如同走在干净光滑的柏油马路上。两边,是一块块、一溜溜、一行行各种各样的绿化树苗:有女贞,有松柏,有银杏,有石楠,有梧桐,有冬青,有紫薇,有红枫,有红豆杉,有黄山栾,有金桂花,有丁香花,有南天竹,有小叶榕……疏密不等,高低不同:有一米间距的、有半米间距的,有一丈多高的,有一米多高的,也有不足一米的。但不管高低,不论疏密,该绿的依然使劲得绿,该红的已经红到了家,该黄的开始随秋风飘落,该谢的早已花落枝头。
   走在这样的乡间小道,很难有一种田野风光的感觉,倒像是走进了一个看不到边际的植物园。
   我知道这是农村实行市场经济的结果。在种粮早已无法收回成本的年代,经济作物才是最好的致富之路。虽然也如炒股赌博一般存有风险,但和辛辛苦苦的种粮相比,不管怎样计算,也要强得多。
   我们就这样边走边欣赏,边欣赏边思考,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阳光普照下的深秋景色之中。
   突然,路边的一处田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便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近前细看。
   这是一块早已收过玉米棒的闲置空地,干枯的玉米秸秆或站或倒地胡乱歪斜着,犹如一个年久失修又被人洗劫一空的破败老宅,一片狼藉,只有那茂密的泛黄杂草,高昂着狂傲的头颅,肆无忌惮地掠夺和霸占着这块肥沃的土地。
   不知是诱惑还是出于好奇,我便蹲下身子,看那泛黄的杂草下面绿绿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看不要紧,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大叫起来:“呀,荠荠菜。”只见一棵棵嫩绿莹莹的荠荠菜密密麻麻地紧贴着地面,隐藏在杂草之间,茂盛地生长着。
   听见喊声的妻子,急忙走过来细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我急忙提醒:“你蹲下身子看。”
   她这才蹲下身子,拨开杂草,果然看见了那些隐藏极深的荠荠菜。
   我们随之查看了周围的所有杂草,结果发现:凡杂草茂密的地方,荠荠菜就多,且鲜嫩青翠;凡杂草稀疏的地方,荠荠菜就少,且瘦弱干瘪。
   看着这偌大的一片闲置空地,我们兴奋地竟不知如何是好。挖吧,没带工具,也不知这深秋的荠荠菜是否能吃;不挖吧,这满地的荠荠菜丢了又十分可惜。
   犹豫之间,我便掏出手机,百度一搜,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秋季吃荠荠菜,清香浓郁,开胃下饭。
   我赶紧念给妻子。妻子也高兴地催道:“那就快点取工具吧!趁着天气好,挖点包饺子。”
   幸好距家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的路程。我以最快的速度取来小铲和袋子。踩着潮湿的土地,拨开带有露水的杂草,一棵一棵地挖了起来。那一站一蹲,一挖一装的姿势和动作,真如我儿时和伙伴们麦地里挖野菜的情景。
  
   三
   荠荠菜,农村最常见的一种野菜,而且这种常见,主要是在春季。
   在物资匮乏、缺吃少穿的年代,荠荠菜可是一种最好吃的时令野菜。每到麦苗返青的时候,放学后的我们,一个个提着篮子,拿着小铲,或两人一组,或三五人一群地走进麦田,猫着腰,低着头,如猎鹰寻找食物般的认真搜寻,仔细捕捉。如果发现隐藏在麦苗跟前的荠荠菜,便猛扑过去,以最快的速度铲掉,装入篮中。如果两人或三人同时发现,同时向前扑去,同时出铲,同时听到“啪”的一声,一课鲜嫩嫩的荠荠菜便毁于一旦。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挣得面红耳赤,也往往埋怨得互不相让。
   那个年代,也许是挖荠荠菜的人数实在太多,出去一趟,能挖个一把两把就很不错,大部时间都是空着篮子出去,空着篮子回来。既是不是空着篮子,里面装着的也并非荠荠菜,而是一些不能食用的野草和假荠荠菜。因为,空着篮子回去,实在叫人看不过眼。
   尽管如此,挖回来的那点荠荠菜,也被母亲当成难得的上等蔬菜,摘去黄叶,清水洗净,在打搅团或做面条的时候,做成菜汤,放上油泼辣子和蒜泥,其清爽可口的浓浓香味,真比吃上一顿大鱼大肉还要过瘾。
   如果运气好,挖的荠荠菜多一些,就能好好地改善一次生活。开水一煮,热油一泼,辣子一放,蒜泥一调,就着粘稠的包谷珍一吃,那可真是上等的美味佳肴;若和鸡蛋一炒,肉末一搅,做成馅,包成饺子,就更和过年不差上下。
   因此,春天的荠荠菜,对每一个乡下人来说,就是山珍海味,就是稀世贡品。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时令蔬菜占据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大鱼大肉摆上了餐桌,曾经被人们看好的荠荠菜也就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对荠荠菜的认识便也更加的模糊不清。只知道它曾经是儿时玩耍的一道风景,餐桌上难忘的一道美味。
  
   四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荠荠菜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回到了调剂搭配餐桌上大鱼大肉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的城里人,不仅仅是为了吃个新鲜而追求绿色野菜的食用价值,更多的是看重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管是春天的荠荠菜还是秋天的荠荠菜,是炒着吃、煮着吃、凉拌吃、做成菜羹吃,还是做成馅包饺子吃,都是清香可口的营养滋补品。因为在这些鲜嫩青翠的荠荠菜里,丰富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对于大脑的发育很有帮助。
   特别是它的药用价值,更为人们所看重。大量的粗纤维成分,可增加大肠蠕动,促进排泄,进而加快新陈代谢,缓解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病症;丰富的胡萝卜素成分,可有效地缓解干眼病和夜盲症等病状;荠菜酸、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等成分,对于止血和降血压有着不可替代的治疗效果。
   有一次几个朋友聚会,点菜时有人专门要了盘荠荠菜。问他何故,他便一股脑地说出了荠荠菜的种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听得我既惊讶又敬佩。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不敢说对荠荠菜情有独钟,最起码也知道它是乡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野菜,至于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谚语:“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也略知一二其价值和含义。但要我说出荠荠菜的药用价值究竟是哪些,还真不如这位从小生长在城里的朋友说得具体。
   由此可见,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营养、药用、健康的饮食追求,才是荠荠菜再度成为上等佳肴的主要原因。
   正因如此,不但春天的荠荠菜遍布田野,被人们广泛采挖,就连秋天的荠荠菜也是遍布田野,同样被人们广泛采挖。因为深秋的天气渐渐寒冷,各种各样的疾病纷至沓来,这个时候常吃荠荠菜,更具有养肝清火、补钙明目的最佳特效。
   这就不难想象城里的菜市场为何一年四季不缺鲜嫩青翠的荠荠菜?不就是因为荠荠菜有如此之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吗?我要是菜农,也会看重这一点:大棚种植,常年不断,既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追求,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荠荠菜的历史渊源,前世今生,以及它众多的有趣故事,待我空闲下来,再慢慢研究。
   总之,此次回家的最大收获,就是发现了秋季的荠荠菜,采挖了秋季的荠荠菜,真正懂得了秋季的荠荠菜。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共 32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乡下,有很多野菜可以食用,可是随着生活的提高,许多的野生菜也淡出了人们对视野,而作者在入冬前回到了老家,与妻子散步中发现了田埂上的野生荠荠菜,不由得喜出望外,与妻子的配合一挖一装中,想起了儿时往事,那份吃荠荠菜的快乐如在昨日,并由衷感叹,现在的人们注重营养价值和健康,荠荠菜是现代人的绿色健康追求,更令作者情有独钟!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野生蔬菜,绿色健康,实属难得,引人向往!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15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11-13 22:35:17
  身在农村,却忽略了如此珍贵的野生荠荠菜。感谢老师让我懂得了荠荠菜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家价值!期待好文继续奉献!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11-14 09:15:19
  谢谢社长老师编辑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