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被冷落的黑豆(散文)
黑豆,呈黑色,豆科大豆属植物。豆类中璀璨的明珠,广受人们的青睐!
黑豆的营养价值丰富,是医、食两用的“保健品”,也是煲汤的绝佳材料。
黑豆的好处很多,它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宠儿,更是父亲的“宝贝”。父亲在世时,就多次向我提及它的好处,把它说得神乎其神,多次极力推荐。对于过度夸张的做法,我向来嗤之以鼻,说多了反而心生反感。
父亲对于黑豆的极力吹捧是有原因的:一是黑豆的确有保健的作用,这是人所共知的。二是父亲的性格决定了它对黑豆的“忠诚”。父亲是属于那种认准了,不管对错,都要一头走到黑的人。
记不得是哪一年,一根筋的父亲和老实的大哥一起从铁山乡禾梨坪村打中稻回来后,父亲就失去了以往对黄豆的热情,把爱好的对象转投向了他的“新宠”——黑豆。
说实话,那时候的我,对于豆类这样的农作物仅仅限于黄豆、绿豆、秋红豆、四季豆、豌豆、长豆荚(缸豆)、禾米豆(扁豆)等等,黑豆对我来说,完全是像从外空上飞来的新物种,觉得颇为稀奇。我特别好奇,在好奇的心理驱使下,当时我就问父亲:“黑豆长什么样子?难道是黑色的豆子?”他回答道:“是的,黑豆是黑色的,而且还是漆黑漆黑的,虽然样子长得和黄豆相同,但看起来油光发亮的黑,像是从非洲走来的!”他怕我听不懂一样,反复强调黑豆的“黑”。听到他的描述,我有点迫不及待,于是央求大哥拿一些给我欣赏欣赏,大哥应允后,进入中堂后面的杂物间去取黑豆,而父亲则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黑豆的诸多好处。“这黑豆啊,可是个宝贝!它和猪肚子一起炖,可以治夜尿频繁,补虚损,健脾胃,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汤……”,父亲口水四溅地说着。他的那股子较真劲儿,不得不让人佩服!而我的魂儿早就被黑豆这“小子”给勾走了,哪里听得见父亲的热情洋溢的“演说”!
看到了黑豆的真容,我马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既然黑豆的样子和黄豆一样,圆鼓鼓的,无非就是长得黑了一点,那它的树苗是否也跟黄豆一样呢……
因为第二天要上班,带着种种疑问,那一次,我匆匆地回到了黔城自己的家。
时间会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也会考验你的耐心。带着那种想一睹黑豆树苗芳容的期待,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年春天,父亲把从铁山乡带来的二、三两黑豆种全部播种了下去。播种豆籽(方言音:liàojǐ)不麻烦,只要在地里挖出一排排小坑,撒上一点复合肥,薄薄地盖些土,把肥料盖住,再在上面点上2~3粒种子,最后覆盖上薄薄一层土,这样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豆籽身上发生奇迹……
当年“五·一”劳动节,学校放假,我有空回到老家,一是看看父母,二是想一睹那心中一直牵挂的黑豆,想看看黑豆苗到底长啥样。
回到老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大哥刚好在家午休。跨进家门,我便迫不及待地问大哥:“今年的黑豆籽种下去了吗?种在哪里?”“种在‘运生’家的田里(当时有很多良田荒芜),就在我们屋背后的车路坎下(方言音:kuànha)。”大哥吸了一口烟,慢悠悠地回答。
“我想去看一下!”“那我陪你去!”我们兄弟俩有意无意地说着,大哥关好门,我们一路直奔栽种黑豆的田里走去。
穿过屋旁的柑橘园,翻过矮矮的杨梅山,横穿新修的水泥路,趟过长满茅草的田间小路,大约十几分钟,就到达哥哥所说的地方。站在像饺子一样的黑豆田田埂上,将近半亩的田中央,一垄绿油油的,有筷子那么高的豆苗,从脚下一直延伸到里面的田坎,甚是壮观!我蹲了下来,轻抚着有点毛糙的豆叶,满脸疑惑地问:“哥,这不就是黄豆苗吗?”“不是黄豆苗,是黑豆!”大哥斩钉截铁地纠正着。“怎么跟黄豆苗一模一样?”“黑豆苗的样子是和黄豆一样,但结出来的豆子不一样,这种豆子是黑色的。”此时黑豆苗还没有开花,也没有结出果实,我无法辨别,看来只有等到下次再来时,黑豆成熟了,我才能看一看它是否真如大哥所说的那样。后来,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回家看黑豆是怎样“炼”成的,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当年,黑豆十分受欢迎,价钱也不错,父亲很高兴!过年回老家时,他就喋喋不休地向我吹嘘他的“成绩”,并信誓旦旦地说:“明年,我要种更多,争取卖个四五千块钱!”“别种太多了,到时卖不掉,你还白费力气!”我有点担心地劝他。
第二年,父亲野心勃勃,果然把留下来的五斤多黑豆种全部播种了下去,当时哥哥曾劝过他不要种那么多,但他不听,还说:“不关你的事,到时我卖得好价钱你莫眼馋!”
黑豆涨籽时,我刚好回了一次家。父亲看到我回家,特别高兴,就连讲话的声音都提高了1倍。没等我放下东西,就急不可耐地对我说:“今年我栽的黑豆长势特别好,株株都结满豆角,密密麻麻,粒粒饱满,不信的话,我陪你去看看。”“黑豆长得这么好,明天我打算摘一点去安江卖,下午你帮一下我的忙……”父亲不管我同不同意,就开始安排事情。
第二天,父亲起了个大早,担上昨天下午摘的几十斤黑豆角,大踏步地走向黄狮洞水电站等电站职工接送车(开往安江)。那走路的姿势,雄棒棒的,非常自信。那样子,好像红彤彤的100元票子已经不断地往口袋里涌一样。看到父亲远去的身影,我那颗忐忑的心开始悬了起来。
下午,太阳落山后,父亲才迟迟地,几乎原封不动把黑豆又担了回来。看到他的样子,像霜打的茄子,蔫耷耷的!父亲拖着沉重的步伐,跨过门槛,走进了灶屋。看到他进来,我漫不经心地问道:“爸,今天的黑豆好卖不?”“好卖个屁,像卖臭狗屎一样!就是刚去时卖掉了2斤多黑豆角。后来没人问!”他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后来,我看到人家剥好的豆子好卖,我也试着剥了一些,可人家看到豆子黑不溜秋的,以为是坏掉了,看一眼转头就走,我到现在还没有吃中饭,快点弄(做)饭,饿死我了!”父亲没好声气地催促着。
父亲的倔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这我清楚。听他的说法,我可以想象得到——可能是剥出的嫩黑豆表皮绿黑绿黑的,没有碧绿的嫩黄豆好看,加上他又不灵泛,还不肯放价,怕吃亏,所以,好卖才是怪事!
没有出现他想要的、开心数钱的热闹场面,是他始料未及的,这让他深受打击,非常沮丧!
见他这样,在灶屋外洗菜的母亲开始数落:“当初我就劝你不应该野心太大,不该抱太高的希望,你还不信,你看,现在卖不出去了,你这一肚子火朝谁发呀?自己一时热血冲头,一种就是那么多,动不动就说可以卖多少钱。这种想当然的做法本来就不好……”我怕母亲继续说下去会激怒父亲,所以接着母亲的话说:“爸,去年你栽的黑豆好卖,并不代表今年也好卖,每年的行情不一样。你想卖更多的钱,这是好事。可你想过没有,市场价格不是按照你的意思来的,你看,我说的没错吧,现在结果如何……”我和母亲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父亲听到后,一时语塞,没有了脾气。这时,他的嘴角只是微微地动了一下,好像是要说什么似的,但最后却没有说出口。看到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
我知道,父亲为了这一季黑豆,从播种到收获,寄予厚望,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能不叫人心寒吗?
母亲虽然开始不怎么愿意,但在他的鼓动下,还是种了不少。黑豆成熟时,父亲大获丰收,共收得黑豆400多斤,母亲也不赖,打了100多斤。
每次回家,看到母亲为那么多销不出去的黑豆整日愁容满面、经常唉声叹气时,我的心也跟着难受!我心疼母亲,怕她老人家一时想不开,万一把病又弄翻了,那如何是好?
无奈之余,为了解决摆在中堂里堆积如山的黑豆,我可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
一、利用我的人脉优势,把黑豆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销售。起初反响还不错,很快就把同事们预订的四、五十斤黑豆处理妥当。可是,由于我自己没有车子,运送很不方便,接下来的黑豆订单不能按时到位,因时间拖得太久,热度早过,黑豆销售也就没了下文。这对于有几百斤黑豆的父母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二、联系安江镇的一些大超市,批发给他们。可是,父亲嫌超市收购的价格没有去年的多,觉得划不来,任我这么劝说,就是死活不肯卖,我拿他毫无办法。而母亲同样觉得自己种黑豆太辛苦,价钱低了不合算,所以,也舍不得卖。他们的辛苦我何尝不知道,不能变成钱,那就会成为负担。这一点,当时的他们并没有感觉到,一直到了第二年春天,母亲才开始着急,让我再想想办法。
三、实在没辙时,就劝父母亲把黑豆榨成油,榨好的油可以卖,也可以留着自己吃,榨过油的黑豆饼还可以做饲料或肥料,这样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母亲听我这样讲,很无奈地答应了。第二天,我便把母亲的黑豆装好袋,运往榨油坊榨成了“黑豆油”。
对于用黑豆榨油的这一办法,父亲开始是不同意的,他说:“一斤豆子才出豆子2两多油,出油量太低了,不划算!”还说:“我把黑豆打成粉,留给自己吃!”听到他的这种态度,我的头马上“大”了,心想:“吃黑豆粉,几百斤,要吃到什么时候啊?你吃莫嫌(不厌)吗?”
父亲就这样犟着,每天泡一些黑豆粉吃。到后来,自己也吃嫌了,就拿来喂鸡,可是鸡却不领情,连看都不看一眼。这让他很无奈,最后只有让大哥帮忙,运到榨油坊榨油了事。
经过这次打击后,父亲再也没有提起那让人揪心的“宝贝”黑豆。从此,黑豆被冷落了下来……
另外,文中“安江镇”,是袁隆平院士曾任教过的安江农校的那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