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东北】莺啼序•灭南朝刘宋者萧道成(古韵)

编辑推荐 【东北】莺啼序•灭南朝刘宋者萧道成(古韵)


作者:写手孙世元 白丁,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2发表时间:2021-11-17 17:00:49

《莺啼序•灭南朝刘宋者萧道成》
  
   词林正韵•第四部(仄声)•一组韵•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五仄韵——吴文英正体。
  
   兴衰六朝帝国,趁宫墙殿宇。
   大桥矗、滚滚长江,劈浪千舸争渡。
   瞻园廓、乌衣巷窄,浪掀燕子礁矶处。
   恰钟山竦峙,石头古城雄踞。
  
   牛首栖霞,鸡鸣灵谷,怅秦淮商女。
   莫愁滟、遗梦廊桥,朝天宫阙谁诉?
   阅江楼、朱楹碧瓦,报恩寺、暮钟晨鼓。
   紫禁城,败寇成王,反奴为主。
  
   南朝刘裕,北府寄奴,霸天登九五。
   国号“宋”、废除旧法,开创新规,薄赋轻徭,厚文重武。
   晚秋三载,初春五月,帝崩龙榻皇储继,任荒嬉、少帝阴曹赴。
   因缘宿命,义隆受玺登基,羡之服毒归土。
  
   元嘉共治,宋魏相争,叹两兄弑父。
   帝刘骏、惩邪除恶。变法维新,八斗才华,五车学富。
   诛臣子业,屠君刘彧,萧墙泰始徒生祸,纵刀兵、休范图皇祚。
   道成刘昱争雄,宋灭齐兴,既分胜负。
  
   注:
   刘宋-----即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一个朝代,由开国皇帝刘裕创建,为了与赵匡胤建立的宋相区别,故称刘宋。
   萧道成----- 即齐高帝,字绍伯,小字斗将,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灭掉南朝刘宋创建南朝箫齐的开国皇帝。
   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乌衣巷-----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
   也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门庭若市,冠盖云集,曾走出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燕子礁矶------即燕子矶,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东北角观音门外,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燕子矶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称号,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故名为燕子矶。
   钟山-----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简称钟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石头古城----即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
   牛首栖霞-----即牛首山与栖霞山。
   鸡鸣灵谷-----即鸡鸣寺与灵谷寺。
   秦淮商女------即秦淮河上以卖艺为生的歌女。杜牧《泊秦淮》其中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感叹南唐陈后主因为骄奢淫逸而导致亡国的一段深刻的历史教训,借以讽刺当时晚唐的统治者。
   莫愁------即莫愁湖。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内,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
   阅江楼------位于南京鼓楼区狮子山巅,地处扬子江畔,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报恩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第二座寺庙。
   紫禁城-----即南京明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11-3号,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南朝刘裕,北府寄奴-----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诗人辛弃疾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之名句。两晋时期,因为曹丕跟儒生集团的妥协(九品中正制),导致此后数百年时间跨度,下层百姓失去了向上层阶级晋升的通道,社会严重固化,权力掌握在一小撮打天下坐天下的家族手中,也就是门阀大族。这群人遍及全国,并且控制着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各面,这些士族子弟从出生就可以依靠着家族的力量从而获取社会资源及公共资源(文化方面的表现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神童最多时期)。按此理,晋朝如果没有外部祸患,那么像刘裕这样的织席贩履社会底层之辈是很难出人头地的。但是,可是,偏偏在这样一个时代,因为晋朝王室的内乱给予了外族入侵机会,由此而产生了武人强权的基础,而刘裕就是在这样社会大背景下被裹挟到时代大浪之中。当时,前秦皇帝纠集百万大军正准备南侵而一统天下,而机会来了神都挡不住,刘裕就是在这个紧急关口参军的,他加入的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府军团,由此成为了他发迹的起点。
   霸天登九五-----刘裕从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大头兵做起,经过三四十年的军旅生涯,变成独当一面的大将,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所到之处,战必胜,攻必克,而“霸天”主要体现在他杀皇帝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谁也没有他杀的多。刘裕杀的第一位皇帝:桓楚的桓玄,第二位:西蜀的谯纵,第三位:南燕的慕容超,第四位:后秦的姚泓,第五位:东晋皇帝司马德宗,第六位:东晋皇帝司马德文,最终在他57岁高龄终于以宋代晋,成为刘宋政权开国之君。
   帝崩龙榻皇储继------刘裕执政期间,对江南经济发展,汉文化保护与发扬都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版图。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便因病逝世,执政不到三载,终年六十岁,位传太子皇储刘义符。
   任荒嬉、少帝阴曹赴-------刘裕死后,年仅17岁的刘义符继位,史称宋少帝。朝政由司空徐羡之、中书监尚书令傅亮等人主持。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本该为刚去世的父亲守灵,但他不仅整日与后宫嫔妃美女逍遥度日,不理政事,甚至还荒唐的效仿民间,在宫中搞了个集市,在里面充当买卖人。几位顾命大臣见此情况,对刘义符也不再报任何希望,便密谋废帝另立。公元424年,顾命大臣徐羡之、谢晦等开始行动。刘义符那天和往日一样嬉戏游玩,玩的疲惫沉沉睡去,还在香甜的梦中,徐羡之带兵闯入宫中,把刘义符左右卫兵杀死,将刘义符抓获并以太后名义废了刘义符帝号,降为营阳王,后徐羡之又派人前去刺杀,却因刘义符“力气绝人,善于骑射”而突围,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人用门栓击杀,年仅十九岁。纵观古今皇帝因贪玩把自己玩死的仅此一人。
   义隆受玺登基------宋少帝刘义符死后因无子,本该由刘义符次弟刘义真继位,但狠毒的徐羡之却认为刘义真不宜为君,于是乎徐羡之在废宋少帝刘义符之前就已经废刘义真为庶人,后又将其杀害。最后,在徐羡之授意下百官上表迎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宜都王荆州刺史刘义隆为皇帝,帝号文帝,改元元嘉。
   羡之服毒归土-----宋文帝刘义隆登上皇位后,这个羽翼未丰的皇帝,眼前是根深蒂固的四位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和檀道济,以及残留着兄弟宋少帝刘义符鲜血的龙椅,更有面面相觑的满朝文武,如何谱写替两位兄弟刘义符和刘义真复仇的历史传奇,对宋文帝刘义隆来说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刘义隆的智慧与决断促使他必须韬光养晦,经过一系列精心准备后,刘义隆决定把杀死他两位兄弟刘义符和刘义真的四位辅臣分开处理,他先用爱国主义的大义名分稳住了手握重兵的檀道济,然后再以徐羡之、傅亮以及谢晦等三人阴谋给自己下毒为由,将刘义符和刘义真的死亡真相公诸于天下。不久后,刘义隆先逼迫徐羡之到西明门外朝见,徐羡之明知大事不好也只能默默坐车出城,当行至一陶土窑灶中服毒自杀。接着,刘义隆又逼迫傅亮朝见自己,傅亮找借口说嫂子重病,没有去,结果刘义隆亲自派中书舍人拿着诏书到傅亮家,对傅亮说,“只要你死了,我就保证你儿子们不被株连。”傅亮悲痛欲绝,直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后,乖乖地接受刘义隆的召见,最终被杀。傅亮死后,刘义隆将傅亮的妻儿流放到了建安。由于徐羡之自杀不算伏法,所以徐羡之的两个儿子被诛杀。谢晦听说了傅亮和徐羡之死讯之后,本以为檀道济有军权,必定会也跟着被诛杀,结果,檀道济不但没被诛杀反而来征讨自己。此刻,刘义隆再次下诏公布徐羡之、傅亮和谢晦杀害刘义符和刘义真的罪状,同时宣称:“谢晦据守长江上游,不会立即伏法,朕将亲率朝廷大军前往讨伐,令中领军到彦之为先锋,派征北将军檀道济作后卫,命雍州刺史刘粹埋伏截击,切断谢晦逃跑或潜伏道路。”谢晦别无退路只有抵抗一途,可想而知几仗下来,谢晦全军溃败,他自己在逃亡途中为官军所擒获,直接押回京城建康,以弑君谋反罪,押赴法场,连带其弟弟,孩子家人一并开刀问斩。元嘉八年,杀害刘义符和刘义真的最后一个凶手檀道济率军攻魏,连战多捷,进至历城(今山东济南),粮尽而返。进位司空,还镇寻阳(今江西九江)。宋文帝刘义隆忌其威名,而且旧恨难消,终于将其召而杀之。檀道济被行刑时,脱下遮掩发髻的巾帕摔地上怒叫:“汝乃自毁万里长城!“至此,宋少帝刘义符时代彻底结束,宋文帝刘义隆专总朝权,势倾天下,实行一系列的治国良策,史称元嘉之治。这一时期,刘宋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发展,谢灵运、刘义庆、鲍照、裴松之、范晔、颜延之、祖冲之、何承天等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的名人都活跃在这个时代,建康文学史论在这一时期发展到巅峰,《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等旷世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就是说元嘉之治开创了魏晋以来最好的社会局面,也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而宋文帝刘义隆也被史学家赞为两晋南朝难得之明君。
   叹两兄弑父-----公元429年(元嘉六年),刘义隆因病由其弟彭城王刘义康执政。刘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进位大将军。此时,刘义康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已初见端倪。公元440年(元嘉十七年),刘义隆决定剔除这一心腹之患,于是他先诛杀拥戴刘义康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再罢斥刘义康,将其改授江州刺史,又将刘义康废为庶人,一套组合拳干净利落。公元451年(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大军南下,隔江威胁建康,刘义隆担心刘义康在后方趁机作乱,遂下令将其诛杀,由此开启了南朝刘宋王室自相残杀的序幕。公元453年(元嘉三十年),刘义隆长子刘劭与次子刘濬因事遭到刘义隆责骂。刘劭怀恨在心遂唆使女巫严道育雕刻一尊刘义隆石像,并将其埋入宫中含章殿前,诅咒刘义隆早死。不料巫蛊之事被告发,刘义隆大怒,欲废刘劭太子位,并将此事告诉了潘淑妃。潘淑妃将此事告诉儿子刘濬,刘濬转报皇太子刘劭,刘劭赶紧与亲信的东宫将领萧斌研议应对之策。而此刻,身为刘义隆心腹大将的萧斌,居然建议刘劭弑父自立。刘劭豺狼成性立即点头同意萧斌建议并与弟弟刘濬着手谋划。三月十六日深夜,刘劭与萧斌趁夜起兵叛变,而刘义隆正秉烛与尚书仆射徐湛之讨论废太子之事,刘劭部将张超之闯入合殿中阁,刘义隆本能反应举凳子自卫,五指都被砍下,最终宋文帝刘义隆被张超之弑杀,享年47岁,仆射徐湛之亦死于叛军之手。
   帝刘骏、惩邪除恶-------帝刘骏,即武陵王刘骏,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文帝刘义隆被害之时,刘骏正统率军队在巴口(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征讨境内叛乱蛮族。刘骏其部下董元嗣从建康逃回巴口并将刘劭弑杀文帝的消息告知刘骏,刘骏听闻父皇被杀大哭不止,随即从江州起兵讨伐刘劭、刘濬两位哥哥,大军先后攻克南洲,溧州等地,顺江东下直扑京师建康。刘骏还向天下发布讨逆檄文,以"千古未有之大逆"为名痛斥刘劭弑父篡位之罪,于是各方军镇纷纷举兵响应。四月,刘骏大军已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修建营垒击败刘劭军。刘骏随即在沈庆之、柳元景、宗悫、刘秀之、朱修之等诸将的劝进下,于四月二十七日(453年5月20日)在新亭称帝,帝号孝武。六月,宋孝武帝刘骏攻下京城建康,擒杀刘劭及二兄刘濬,并大赦天下。
   八斗才华,五车学富-------宋孝武帝刘骏文章华敏,才藻甚美,所作诗文菁华璀璨。有文集三十五卷,今有部分诗歌文疏传世。其在位时取得了孝武改革、削藩平乱、青冀并镇及血战青州等一系列辉煌成果,同时,孝武帝更热衷于对皇族宗室成员的滥杀。刘骏在位十二年,除平定早年叛乱的刘义宣外,先后诛杀血亲及弟兄南平王刘铄和武昌王刘浑,而竟陵王刘诞、海陵王刘休茂皆因叛乱罪名被杀,至于南平王刘铄则被刘骏怀疑其有异志而被赐鸩药毒死,最可笑是武昌王刘浑,竟因与仆从戏作檄文,自封楚王被泄露,孝武帝刘骏大怒,先命有司将其免为庶人,绝属籍,再逼令其自杀。刘骏晚年奢靡腐败,居傲自满,大兴土木,扩建宫室,墙上和柱子上都用锦绣装饰,又倾尽府藏,大行赏赐宠爱的妻妾和臣属。史书称刘骏晚年“终日酣饮,少有醒时”,经常是伏在案几上昏睡过去,有时外面有急事呈奏,他才抖擞精神,整理好容装,批改公文。大明八年二月十六日(464年3月9日),刘骏在建康的玉烛殿驾崩,时年三十五岁。遗命太宰刘义恭、尚书令柳元景、始兴公沈庆之、尚书中事颜师伯、领军将军王玄谟,五人担任辅政大臣,辅佐太子刘子业登基称帝。

共 1286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首词依然以景入手,大桥、长江、千舸、古城等等,在气势上掀起层层浪潮,引入入胜,以牵出曾经的故事,成王败寇、反奴为主;接下来以此为核心展开描写,各种纷争的画面,涌入纸端,令人唏嘘、慨叹。然而所有的历史,都将化作尘封的故事,与文字载入史册。感谢作者赐稿,推荐阅读!【东北风情编辑:子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