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利川“牟记香”粽子:香飘万里映“春辉”(杂谈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利川“牟记香”粽子:香飘万里映“春辉”(杂谈随笔)


作者:盛开的泥土 童生,99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89发表时间:2021-11-24 07:15:11

“牟记香”粽子的创始人牟辉勇先生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从今年的哪个时候开始,他一大早起来,就会去门面卖粽子。或许是在端午,也许是在端午之前,他就开始了这个习惯。
   他去门面卖粽子,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卖产品,毕竟他还没有需要数着铜板才能感到实在那么低俗。而是为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听南来北往的顾客,在购买粽子时的议论或者说法的,他需要了解的是,武汉的高朋说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口味;重庆的盛友聊他们偏爱哪种口感;甚至于还会听到,今天的粽子煮得有点硬了,和昨天的酥软相比,稍微欠缺一点火候。
   对于顾客无意之中说出的意见,他都会当作至宝。“虽说我们对食材的要求相当严格,对每一道制作工艺都有细致的要求。”牟辉勇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会适合所有人的胃口。我们需要反复的试验和改进,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牟记香”粽子之所以能够做到现在这个地步,成为利川粽子行业的领军品牌,和创始人牟辉勇的亲身经历,是融为一体的。外号“牟二毛”的牟辉勇,初中还没有毕业、年仅17岁就开始漂泊江湖。起初在南京一个石料厂打工,顶风冒日,却赚不到几文钱,年少时的轻狂,被石料的碎片硌得生疼,可人生的梦想却因为青春的汗水的浸泡而慢慢发芽:当一个人无法主宰命运的时候,总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改变牟辉勇命运的,是某天下班后在电线杆上看见的一张招聘广告,“看到一个粽子厂招学徒,我决定去试一试。我当时就想,在石厂耗下去,虽说可以挣点血汗钱,‘磨骨头来养肠子’,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他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其实也不是什么厂,就是一个制作粽子的小作坊。我当时去了之后,老板对我说,‘如果三天学不会包粽子,你就滚蛋’。”为了不被辞退,牟辉勇用沙子代替糯米反复操练,最终如愿以偿。
   在粽子厂里干了一段时间之后,牟辉勇有了自己的“野心”:学成手艺,自己开厂。梦想和现实,往往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一个人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抱负,就会一步一步去跋涉,慢慢地接近自己的梦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牟辉勇然后去了国内最有名粽子生产基地——浙江嘉兴。在那里卧薪尝胆,勤学苦练逐渐掌握每个环节的重点。然后,牟辉勇去了福建。从此,福建有了一家利川人开的“牟记香”粽子。
   “说是工厂其实就是两间民房三口锅,老板员工都是我一个人做。”牟辉勇说起当初创业的艰辛,依然感慨万千,“最开始是沿街叫卖,一天下来累得脚趴手软,还不够本钱。随后我想拿到店里去寄卖,人生地不熟的,没有人愿意接受我的产品。最后还是一家路边小店,禁不住我软磨硬缠,收下了二十个粽子。”没想到的是,当天卖掉十三个。也许,这十三个粽子,就是点燃牟辉勇希望、辉映“牟记香”粽子的火种。
   在牟辉勇的坚持下,“牟记香”粽子在2001年初具规模,生意红红火火。2009年4月14日,“牟记香”商标申报注册成功。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核定使用商品(第30类),将本厂生产的粽子、馒头、花卷、芝麻茸、包子、年糕、饺子、八宝饭、糕点、元宵共十个产品纳入“牟记香”品牌旗下。
   2015年,已近不惑的牟辉勇,在外闯荡20多年,更是思乡情切,决定回乡创业。七月流火,岁月流金,利川市春辉苑民宿旅馆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5月19日,开始营业。2017年,“牟记香”粽子从福建搬了回来,在“春辉苑”安家落户。“回到家乡,才有了家的感觉,做什么都才踏实。”牟辉勇感慨,“在外面打拼,无论走多远,都是漂泊。”
   酒好不怕巷子深。“牟记香”粽子虽说搬回了利川,但是以其舒适的口感、良心的食材、精致的工艺,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从2017年到2019年,“牟记香”粽子的销售额,呈15%递增。“牟记香”旗下的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多个大城市。最让牟辉勇兴奋的是,“今年有不少嘉兴来利川的游客,都在我这里带了粽子回去。”能让自己的产品得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的游客的认可和赞扬,怎能不让人欣慰呢?
   “牟记香”在做大自己的同时,还推动了利川粽子产业的良性发展。今年端午期间,利川一家粽子厂的负责人感叹,“以前还买不到一万块钱,今年卖了近十万元。若是没有‘牟记香’的带动,是不能做到的。”
   在“牟记香”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同时,还让人们记住并回归到了吃粽子的传统文化上来。“现在很多工地,很多企业,都会在‘端午节’,或者是年终的时候,给员工们发粽子。”“牟记香”的一位销售人员说,“粽子的本身不仅是一种礼品,还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精神传承和一种信仰延续。”
   由小作坊到厂,再到形成一个品牌。从路边寄卖,到大批量的给商场供货,再到实现真空包装,可以通过物流快递。“牟记香”一直都在追求的路上,一个品牌的形成,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砺,还需要岁月的沉淀。“牟记香”在做好产品本身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无论是给柏杨坝镇文化音乐节赞助,给雷家坪村老年活动中心买炉子,还是吸纳了近二十名乡亲们就业,每年发放50多万元的工资。牟辉勇都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是啊,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的命运,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总归是渺小的萤火,只有投入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才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和光芒。一个人有了担当,就会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一个企业在有担当的人的带领下,自然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责无旁贷的既往来来。
   说起未来,牟辉勇更是信心满满,除了以工匠精神来将“牟记香”打造成成利川的“老字号”之外,还将建立工厂,在车间里有现代化的流水线。也许,再过三年五载,在你经过小白杨岔路口时,你看到“牟记香”已经不是原来的“牟记香”,但你买到的“牟记香”产品,还是原来让你“流口水”的味道。

共 2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牟记香”不但占有很大市场份额,同时,让人们记住并回归到了吃粽子的传统文化上来。“现在很多工地,很多企业,都会在‘端午节’,或者是年终的时候,给员工们发粽子。”“牟记香”的一位销售人员说,“粽子的本身不仅是一种礼品,还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精神传承和一种信仰延续。”牟辉勇以工匠精神,将“牟记香”打造成成利川的“老字号”,还将建立工厂,在车间里有现代化的流水线。再过三年五载,当你经过小白杨岔路口时,将会看到不一样的“牟记香”。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坚守的执着,其情其境令人感动。刻画入木三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朴实无华,文脉顺畅严谨,描摹细腻生动,主题明确集中。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