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冬日的麻雀(散文)
看着墙角蹲着的麻雀:灰白相间的羽毛,娇小的身躯,圆鼓鼓的小肚子,左右乱转的小脑袋……我不禁嘴角微微上扬,莞尔一笑。
这个季节,燕子回了娘家,知了躲到了地下。各种鸟儿,雀儿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天地间仿佛只留下了麻雀独自值守,独自装点这个世界。但见一个枝头,一片晾晒的玉米堆,但凡人声一过,便“呼啦啦”惊起了一群的小精灵。厌它,赶它,但又离不了它。真的很难想象,如果这个冬天少了它们的身影,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前段时间,我恰好看见了一则关于麻雀的知识,“世人都说,麻雀最难饲养——人小志气大。如果把它关进笼子,它会不吃不喝直至饿死。其实,换一个角度想?如果它们容易养活,可以关在笼子里饲养。那么,人人都会去捉麻雀饲养了,这对它们种群繁殖也是毁灭性的。”……反正小小的麻雀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真的很多。而我,也在不经意间回忆起了关于麻雀的一些过往。
【一】
记得小时候,也是这个时候,我们家里养了一只猫——现在的猫和人一样,娇生惯养的。现在的猫哪会捉老鼠?不让老鼠捉住就好了。然后就是当时我们家旁边正好有一片杨树苗圃,密密麻麻的栽在一起。每到晚上,稍一留神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麻雀晚上都会来此栖息。然后我们就想着捉几只麻雀喂养猫。其实,捉麻雀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一把手电筒。当我们来到小树林的时候,但凡发现麻雀的踪影,只需要将灯光牢牢地照到它的眼睛上,那些小东西便一动不动了,便任凭人伸手去捉了——颇有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当然,我们捉麻雀的目的只是喂猫,只是为了玩,捉三两只就好了。现在回想当时我们为什么那么“傻”?麻雀那么容易捉住,分明我们能再多捉一些的,但我们却没有。我想到的原因是: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都是很纯粹很善良的。很多时候,他们做的一些事,也许只是为了好玩儿,而无关利益得失的。
【二】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故乡》中写到,“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似曾相识,文章中提到的捕鸟情节,我们小时候也是常常经历过的。记得也是在下雪的天气,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周围都被大雪覆盖住了,鸟儿们自然没有了可以觅食的地方。然后我们就选择一片空旷的地方,扫出一片干净的空地,撒上一些玉米,然后就是准备一个大一点的簸箩,再找一根棍子拴上绳子(绳子要足够长,要能够一直延伸到我们躲藏的角落里)。最后就是“守株待兔”,等待那些钻入陷阱的猎物——我们等待的心情是既激动又急切的,总希望早一点可以拉响那个,“炸药包”上的绳子……但?但是可能就是小孩子心性吧,性子急。等到好不容易有鸟儿试探着走近簸箩了,它们往往是走两步退一步,左盼右顾小心翼翼的,才开始小心地吃了一两口粮食,但我们就急不可耐地拉扯起了绳子,然后就是“呼啦,噗”的一声:簸箩倒了,鸟儿飞了。然后就是再等好长时间,也不会再有别的鸟儿过来上当的……印象里,这样的“勾当”我们倒是经常进行,但却是极少成功的。
所以我就想,其实无论是捕鸟、捕鱼还是很多别的事情如果要达到成功,除了有正确的方法作指导,足够的耐心和定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
其实我印象里最深的,还是小时候我们拿弹弓打麻雀。小时候大概也是在这个时节,秋冬之交吧,那时刚收了秋,满街晾晒的都是玉米、花生等一些粮食作物。相应的,这个时候麻雀也最多,一群一群的,纷纷落到一起偷食粮食。也许,是一种“本能反应”吧,这个时候,我们也觉得玩弹弓,打鸟是最好玩的。
我们打弹弓的时间往往是黄昏快黑的时候,因为白天时间还要上学。然后我们打鸟的地点也通常是树枝上,而不是玉米堆或是别的粮食上,因为那样粮食溅的四处都是,是要被大人们骂的。我们打鸟的弹弓都是自制的,弹弓架子柳树枝或者枸树枝居多,然后是系上用来弹射的橡皮筋——用弹弓打了几只麻雀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倒是做弹弓时,那几根橡皮筋反弹过来打到手上或者弹到了脸上的滋味真的生疼。我不知道奥运会上的射击选手是不是小时候都玩过弹弓?但我们用弹弓打鸟的时候,绝对是“屏气凝神,一心一意的。”因为,它们绝不会给你过多机会的。但凡你弹弓打出去两三次吧,如果没有打中或者弹弓打出去弄出一点声响,那么树上或者别的地方的麻雀绝对是要“扑啦啦”飞走的。所以每一次打弹弓前,都必须认真地把握它的力度和方向。所以没一次机会,都需要认真的去把握。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无论用什么办法)捕捉麻雀都是一种错误行为,甚至可能触犯法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我们现在还想捉麻雀玩,恐怕也是很难得的:现在的树木都被砍伐的越来越少了,更何况栖息在上面的鸟儿呢?
家在北方,家在农村,关于麻雀的记忆太多太多,我想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麻雀的叫声也从童年一直唱到现在,一点也没变。亦或者?好像又变了那么一点点……一阵北风吹来,好像迷了眼,我的眼眶有些湿湿的,凝望着枝头的麻雀,“叽叽喳喳”。
记住过往生活的美好,感谢生活。
佳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