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邂逅云霄金牌水面(散文)
黄昏,斜阳慵懒地流泻人间,在湖里公园,与几树羊蹄甲花邂逅,一树树紫色温和不失艳丽,衬得一旁的几竿翠竹略显素淡。踏着星星点点的落花走至湖里公园东门。看到斜对面有一家云霄金牌水面馆,欣然停住。
云霄,地属漳州,离厦门不远。喜欢“云霄”这个地名,诗意盎然,仿佛看到朵朵白云在青山绿水间浮动。易被万物的名字所吸引,比如西兰花,本不爱吃,寡淡无味,只因它的名字不俗,竟然爱上。不可理喻。云霄小吃在厦门鲜见,倒是莆田小吃多,随意走进一条街巷,就会看到一家莆田卤面馆。我在想,也许是因莆田的名气比云霄大,地方的名气会带动当地的小吃。就如杂酱面,本属平常,若是冠以北京二字,就大不一样。北京杂酱面,那是何等名头。
素来爱吃面,西北拉面,泉州牛肉面,厦门沙茶面,武汉热干面,统统来者不拒,尤爱厦门的沙茶面,那股特立独行的味道对舌尖是一种诱惑。却始终难以爱上莆田卤面,黏黏糊糊,面条与配料纠缠不清,像一场扯不开、理还乱的情事,一扯一拉之间越发混乱不堪。
云霄水面让我好奇了。水面,悦耳动听,念起来嘴里如含绿茶,水汪汪的,让人如跌入江南的水乡里,周围有小桥流水、白墙黑瓦、小船摇荡和管弦吱呀。我凝望那店招,米色的楷体字镶嵌在黑色的木牌上,简约大气,不失江南风范。总觉“金牌”二字多余,若只叫“云霄水面”更雅。金牌,虽大气豪迈,却有张扬之嫌。或者,在饮食行业,张扬是一种广告效应,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入店,一色土黄色的桌子和黑色的靠背椅,稍显质朴、低调,和店名的张扬背道而驰。正是饭点,店里却无顾客。我打量了一下,见门口的左边墙壁上贴着一张纸,写着各种汤面、拌面、冬粉、炸五香和各色丸子汤的名称等,想来都是云霄特色小吃。云霄金牌水面的菜单被郑重贴于另一面墙壁上,以显示它非凡的地位。一个年轻的女孩接待了我,淡淡的笑很真诚,问我要吃什么,声音柔柔的。我本为金牌水面而来,自是要了一碗。
选了一个靠墙的位置坐下,墙是一堵透明的玻璃。这个位置视野极好,不仅能饱览店外风光,也可把店内的一切尽收眼底。人行道上的行人不多,路上车流却极为汹涌。对面是仙岳山,仙岳山不高,也不见得多美,但每天上山的人却络绎不绝。我边遥望四周边安心等待,什么都不必操心,等着吃饭的感觉真好。虽然过日子离不开烟火味,但偶尔逃离,也是一种从容的生活姿态。
店里依然不见有人来,这份安静倒是称我心思。不喜小吃店人多,害怕喧嚣。每次去一家重庆酸辣粉店,人声攘攘,常常找不到位置,只得打包而归,悻悻然。对打包食盒向来存抵触之心,那种白色的一次性塑料饭盒,毫无美感和品质,再美味的食物,若装进了这样的饭盒里,似鲜花落于牛粪,让人顿生遗憾。美食须配美器,就如佳人得配才子,落花得配流水,天生一对。当然,小吃店需要热闹,否则,如何生存?
终于,店里进来一对老人,手牵手,应是一对恩爱夫妻。老人选择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然后彼此轻声商量着要吃什么,妻子要了一碗牛肉水面,丈夫也和妻子一样。看来平日里丈夫的喜好是随着妻子的。
随后又进来了三个男孩,青春飞扬,为小店注入了一股生机。他们很痛快地各自点了一碗金牌水面,看来是常客。
店里的安静虽被打破,但我却感到欣慰。
女孩捧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向我走来,走得气定神闲,姿势甚为优雅,仿佛捧着的不是一碗面,而是一束花。面放置于我的桌前,我好奇地观察,无比惊喜。配料很丰富,有海虾、花蛤、海蛎、剔骨肉、猪肝和猪腰,还有牛肉丸、虾丸和青菜。粉色的虾,一向骄矜,如今一只低调的偏安一隅,一只谦卑地藏于面条之中,露出几根轻盈的触须。几个丸子,块头不小,虽被搁置于一侧,却自有一股霸气,牵引着人的眼光。猪肝、猪腰在餐桌上存在感向来偏弱,如今在云霄金牌水面里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被虾、丸子等众星捧月般围在碗中央。水面,细细的,似碱面,却更为纤细,呈象牙白,美美地浸泡在汤汁里,等待着我一亲芳泽。碗很漂亮,内壁是红色,外壁是黑色,有古朴典雅之美,撩我心弦。美食,美器,甚合我心。
先喝了几口汤,鲜香之气盈满口腔,是猪骨头熬制的,非别家面馆的汤底可比。汤的味道让我想起外婆熬的猪骨头汤。家乡并无喝汤习惯。但在每年年底,家里杀年猪,一半用来做腊肉腊肠,一半拿去市场卖。大骨头那时无人买,外婆就统统放在一口大锅中,注满水,用小火慢慢煨。煨熟,让我们几兄妹坐于锅边啃。那是最幸福的时刻。我们啃得吧唧吧唧响,边啃边喝猪骨头汤,痛快而过瘾。外婆坐在竹椅上看我们吃,两颊的笑如菊绽放。边笑边对我说,燕子,多吃点,你太瘦了。每次想到这句话,内心仿佛有阳光喷薄而出,暖意融融。
我断定熬汤的猪骨头新鲜,不是冻品,此汤也没有被五花八门的调料祸害,否则熬不出如此味道,颇感欢喜,还有感动,老板的情怀和心思都在汤里了。汤,是一家面馆的灵魂。有好汤,才能让面绽放光彩。凭着这汤,就不负金牌美名。
我又挑了几根面来吃,入口柔滑、筋斗,有骨头汤的鲜美。汤好,面爽口,配料也惊艳味蕾,剔骨肉酥软,入口即化;猪肝、猪腰煮得恰到好处,鲜嫩无比;虾、海蛎和花蛤既保留着海鲜独有的鲜味,又散发着骨头汤的香;小白菜碧绿生青,很是鲜甜;丸子QQ的,颇有嚼头。这是一碗清淡可口的面,我吃得有滋有味。在口味上我具有兼容性,热爱重口味,但也喜欢清淡口味。
吃了几口,抬头。
那对老夫妻也在吃面。丈夫把自己碗里的牛肉都夹到了妻子的碗里,眼神尽显柔情。他们边吃边轻声低语,仿佛怕打扰谁。大多人在公共场合有一种从众心理,理直气壮地喧哗,毫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对老夫妻让我肃然起敬。
那三个男孩吃得山呼海啸,吃相颇为诱人食欲。
店里客人始终不多,加上我不过六个人。味道好,分量足,老板做得如此用心,却生意冷清,令人不解。从多年来在外面吃小吃的经验中,我发现一种现象:味道一般的小吃店反而食者众,味道好的小吃店反而食者少。家附近曾有一家长汀米粉店,汤底是鸡汤,你可以在汤上面看到一层漂亮的黄油,味道真心不错,舌头是不会欺骗你的。可是那家店却门庭冷落,开了半年就关了门,让我遗憾。难道是我的口味与大众不一样。我不禁为这家店暗暗担忧。
我把一大碗面条和配料一扫而光,汤也喝得一滴不剩,连汤里的肥肉都不放过,肥肉来自猪骨头,酥软,不油腻,亦是美味。我庆幸,在这个黄昏,遇见了云霄金牌水面,它此后将成为我生活里的一个精彩情节。那个时刻,我懂得,所有的遇见,都是缘,哪怕是与一碗面的相遇。
再次光临此店,亦是黄昏。店里人满为患,不禁为之欢喜。
要的依然是金牌水面,配料照样丰富,只是汤底今非昔比,不是骨头汤,和我吃过的别家面馆味道相似。那是一种让你无法品出是什么食材熬制出来的汤,似骨头汤、牛肉汤,又像羊肉汤,仿佛融合了很多食材的味道,又什么都不是,滋味复杂,鲜得古怪,但不香,可是你的舌头却难以拒绝。我知道,这家店沦陷在了千万个面馆中,面目变得不再清晰,不会再牵扯你的舌尖记忆,不再给你带来任何温暖和感动。
勉强吃完那碗面,内心被惆怅填满。
离店,回望。夕阳的余晖衬得“云霄金牌水面”六个大字在蓝天白云下闪闪发亮,我想我不会再来。
二0二一年十二月二日首发于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