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两串蘑菇引发的悲剧(随笔)
初冬的一天早晨,王老汉和往常一样来到公园晨练,晨练过后,他来到公园附近的一个早市儿,想给宝贝外孙儿买几只大虾。因为疫情,该早市儿关闭了两个多星期,今天重新开放,人特别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把街道挤得满满当当。叫卖声、吆喝声、炒货铁器相互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纷乱嘈杂,刺人耳膜。
王老汉买完大虾,正准备回家,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吆喝声:“卖蘑菇喽,正宗的野生榛蘑!”他循声望去,只见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一个身穿黑色羽绒服,虎背熊腰,长着一个冬瓜般大脑袋的中年商贩,胳膊上挎着两串蘑菇,手里攥着一沓钱,正在大声叫卖。他身旁,立着一个木头架子,上面挂着十几串蘑菇。
王老汉走近前,见蘑菇品相不错,便搭讪道:“蘑菇咋卖的?”
商贩打量了一眼王老汉,见他穿得稀松平常也不是个什么有钱的人,就爱搭不理地说:“二十块钱。”
王老汉以为是二十块钱一斤,心里窃喜:这个呆大头真是不懂行,这么好的蘑菇才卖二十块钱,真是便宜到家了。他心里这么想,可嘴上却说:“不值,不值。”说完,他拿起一串蘑菇,装作很内行的样子闻了闻说:“这不是当年的蘑菇,至少也得放两年了,是陈货,不值这些钱。”商贩见王老汉不买货,还挑挑剔剔说些不中听的话,气不打一处来,乜斜了他一眼说:“不买别动!有眼不识金镶玉,我自己家的货,好赖不比你清楚,你往市场里头走走,看哪家的货能能比上我家的质量。”
王老汉见商贩动了气,就嬉笑这说:“哎呀!你这个人岁数不大脾气可不小,买卖俩心眼儿,哪有买东西不看质量不讲价的。”
“我这儿就不讲价!”商贩回怼道。
“好,好,好!不讲价就不讲价,看你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挺实在的,就在你家买了,来,给我称两串!”
商贩见王老汉不是光砍价不买货的胡搅搅,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本冷落的脸一下子变成了桃花,那速度比川剧变脸还快。他满脸堆笑说:“还是您老识货,这是咱自个采的,纯天然野生,无毒无害,放心吃吧!”
商贩过完秤,乐呵呵地把蘑菇装进塑料袋递给王老汉。王老汉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商贩。商贩接过钞票马上变了腔:“哎呦,老爷子,开什么玩笑那!这蘑菇是二斤一两,一两不算了,就算二斤,二二得四,您得给四百块钱!”
“什么?四百块钱?”王老汉见商贩要他四百块钱,知道上当受骗了,顿时火冒三丈,跟商贩争吵起来。
“你的心也太黑了!两斤蘑菇要四百块钱,比金子还贵呀?这哪是做买卖,简直就是明抢!”王老汉气呼呼地手指着商贩斥责道。
“您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买我卖,两厢情愿,嫌贵就别买呀!话别说得那么难听,啥叫明抢,我也没上你兜里掏钱。”商贩摇晃着滚圆的大脑袋反驳道。
“我问你多少钱你说二十,一转脸就变成四百了,这不是明抢是啥?”
“对呀!二十块钱一两,二斤要你四百块钱不对吗?吃不起就说吃不起的,别说卖得贵。”商贩眯缝着小眼睛讥讽道。
“你!”王老汉被商贩戗得嘴唇直哆嗦,胸脯剧烈地起伏着,脖子上的经脉抖抖地立起来,脸涨得通红,从脖子一直红到耳朵后,那样子就像一个愤怒的关公。
“你把钱还给我,我不买了!”王老汉气得脸煞白,把塑料袋扔在地上。
“你说得倒挺轻巧,蘑菇都被你摔碎了,这损失你得赔!今天买不买钱也不能给你退,权当包赔损失了。”商贩一脸无赖。
“还没王法了呢!我今天倒要看看是你的蘑菇值钱还是我的命值钱!”说完,王老汉突然摘下头上的棒球帽,挺着花白的头撞向商贩。商贩没料到王老汉会来这一手,慌乱中本能地用手推了一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推竟惹来了一场人命官司。
王老汉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基础性疾病,在与商贩争吵过程中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脑血管破裂,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由于商贩有推搡老人的动作,法院判其负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入狱,并承担相应的死亡赔偿金。
两串蘑菇引发了一场悲剧,令人扼腕痛惜。但是通过这件事也不难看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涵养,缺乏修为。宋人朱熹有言:“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由此可见,涵养可以提升人的修为,增强人的能力,提高人的品味。
话复前言,如果当初两个人都多一点涵养,理智、宽容一些,矛盾就不会升级,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但这件事告诫我们,遇事一定要冷静,尤其是老年人,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争吵、打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有损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