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我的职业(随笔)
以前和朋友的朋友聚在一起,几句客套之后渐熟时,都要问我干什么工作的,我多一半回答无业,但不游。网友也一样,聊的第一个话题便问我在哪里工作,为撒谎靠谱点,我便说家庭主妇,一句谎言百句圆,我没有什么别的职业经验,怕长期下去兜不住。我不好意思说出我是一个理发的,除了职业的卑微,主要理发这一行业被社会所歧视。所以无业也比我的这份职业光荣点,尤其在这个社会上有优越感的人面前。“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不知这句话是对我们这一行业的褒还是贬,要我说出来肯定是自嘲!
我走上理发这行业并不是喜欢它,那时想要走出农村,要么学裁缝,要么学理发,我最讨厌穿针引线的活,只能把学理发定为上策。记得初学理发时也就十七八岁吧, 是脸皮最薄自尊心最强的时候,还有一份清高自傲。我启蒙学理发时在我们双城镇上,没有上下水,给顾客洗完头的脏水都要出门往外倒,刚开始往外倒时,羞臊的都能流下眼泪来,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下贱。为了自己脸上有点光,过春节时奋勇为理发店写对联,初学的书法涂鸦而已,只想证明农村女孩的不得已。如今想来我也和你们一样认为莫名其
妙,后来虽然没有这种莫名的心理了,但仍不敢毫无顾忌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一理发的。
古时称理发师为剃头匠或"待诏",我们这儿一些人偶尔背后还称我们为"待诏子",有一句俗语“死人头上学待诏”,比喻死板的模仿。剃头挑子一头热,挑子指走街串巷的剃头匠。我从事这个行业从初学到现在,断断续续 有三十年的工龄了,从理发员到理发师再到美发师。职业的名称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地位的提高。
清朝时期强硬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辛亥革命后,汉族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 ,剃头匠在那个时代见证了头发的革命与大变革。改革开放后初期,从广州开始一些发达城市,理发行业又走向败坏行业之路,一些发廊成了窝淫之地,还有以理发为名的洗头坊。记得2001年我去西安深造理发,在西安车站附近一溜排的发廊,紧闭的玻璃门窗上都贴着同色膜纸,门口坐着大长腿美女招揽客人。长居西安的朋友告诉我这些店的由头,当时听了我吓得不敢再回头看。
理发行业自身败坏了名誉,从社会地位的卑微下滑到被社会所歧视。虽不至于满城风雨,却也到处是风言风语。不止两三个顾客当面告诉我,她们的儿子因找的女友是理发的而坚决反对,找个理发的是很没有面子的,或者结婚后让儿媳妇金盆洗手不再干理发这行业。裁缝才是手艺人,理发认为是不正当行业。她们说这事之前都要说,小赵说了你可别生气哦。虽然明白自己堂堂正正靠手艺吃饭,自信灿烂地舞刀弄剪干好自己的营生,但这种自我调制的心态仍脆弱的像玻璃,遇到震颤随时都会碎。
曾经遇到一网友,聊天时见于他的真诚,我告诉他我是干理发的,他也爱好文学,因想结识一个文友就多聊了一些,结果被他老婆怀疑查看聊天记录,发现我是干理发的就坐不住了,在她的老公Q上给我发信息,说干理发的多数是婊子,说我想勾引她老公。当时看后虽然很淡定,她也许太高估我了,婊子这份职业比理发难干多了吧?可是仍深深地刺伤了我,于是我对网友大骂他老婆来泄愤,结果网友说,他确实是知道我是一个理发的,才想和我聊天的,自己也想找个情人,而且爱好文学的一般多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好寒心啊,真想放弃这份职业,这他妈的又是什么逻辑!拉黑删除后仍不能解我气。之后我更是不敢轻易告诉别人我是理发的。
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自己,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记得朋友拿我的长篇小说手稿,推荐给他朋友看,他看完我的长篇小说后要见见我,见到后他惋惜地 说;“写这么好的小说竟是个理发的!”我明白他的善意,但我为他的这句话由衷地高兴,我的虚荣得到了满足,我就是要让他们认可一个理发的并不简单,假如我有一份体面的职业我一样干的很好。在一次饭局上一个很有才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女友就是一个理发的,当时我和我的同行还替这个人抱不平和遗憾。真的,对于理发这行业一概而论的坏名声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包括我们自己!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我的理发行业,它不再是为生活勉为其难而接受,每当一个蓬头垢面的顾客,被我打理后,焕然一新地走出理发店时,我发自内心的开心。给顾客烫出一头漂亮的发卷时,或者设计出一款顾客满意的发型时,我便是一个雕刻大师,像是我精雕细凿的作品,我比他们还满意兴奋。如有事关几天店门,老顾客三番五次地候在我店门口等我开门。这种存在感很是让我惬意。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这也是我能力的证明。况且现在只有美发行业不受网购的冲击,电商的替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正蓬勃的发展。过去的"发之殇”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
今天在众多的网友面前,我大胆地公布自己的职业,是这份职业支撑了我的生活,给了我自强自信,再不会为我的职业羞耻,用一双勤劳的手获取劳动成果永远是崇高的。为自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