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七律•登天心阁(古韵)
《七律•登天心阁》
平水韵•仄起•首句押韵•十五删
寥廓江穹岳麓山,霜林雁彻美溁湾。
铜钟警世悬苍壁,铁炮惊人锁玉关。
遥忆围城朝贵狡,空闻战阵献忠顽。
双金血浸归天国,两贼书传祸宇寰。
注: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区,属于南岳72峰的尾峰,海拔300.8米。
溁湾------即溁(yíng)湾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区,东起老码头,西接溁湾桥,南至橘子洲大桥通程广场,隶属于望月湖街道。这里曾是长沙古代最早形成的集市之一,至今还是河西老商业中心区,虽没高楼林立,却也十分繁华。
铜钟警世-----指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文夕大火”,是长沙古城历史上最惨痛的一幕。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攻陷湖南岳阳后直逼长沙,国民党湖南军事当局在“焦土抗战”政策驱动下,纵火焚烧长沙。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大火焚烧三天三夜,历经几千年缔造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一片废墟,三千余人葬身火海,数十万人顿失家园,公私财产损失无可数计。为永世祭奠“文夕大火”的伤痛,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下筑起一组雕塑,雕塑由两个巨大的断壁残垣造型和一口铜质大钟组成,钟高达二点七米,重为二点八吨,离地面距离为一点四米,是断壁残垣的点睛部分,反映出当时被火烧过的凄惨场景。
铁炮惊人------在天心阁古城墙上蹲伏两门巨大铁炮,其名为“红袍大将军”。据说,这两门巨炮是左宗棠拆除长沙原铁佛寺一座铁菩萨铸成,而今两门巨炮虽已锈迹斑斑,但仍让人望而生畏。
遥忆围城朝贵狡-----朝贵,即萧朝贵,“金田起义”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初期名将、军事家。金田起义后,萧朝贵于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清咸丰元年)二月被洪秀全拜为右弼正军师、前军主将,同年十月受封西王称“八千岁”,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太平军撤离永安,在攻桂林不克后,于四月挺进湖南,转战多地势如破竹,七月初三占郴州,七月初七,萧朝贵率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将领及数千太平军奔袭长沙。初九克永兴,十八日下安仁,十九日占攸县,二十日破茶陵,二十五日取醴陵,二十八日石马铺之战大破清军,斩杀西安镇总兵福诚、潼关协副将尹培立、宁陕营参将萨保等清军将领,再攻金盆岭,清沅州协副将朱翰逃走,太平军缴获军资枪炮无数。萧朝贵乘胜抵达长沙城南,驻扎妙高峰、鳌山庙等险要之处。七月二十九日,萧朝贵派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攻打长沙南门、浏阳门、小乌门等处。萧朝贵在妙高峰探查敌情,并指挥太平军炮击长沙城,以掩护曾水源等太平军攻城。清军从魁星楼开炮还击,击穿萧朝贵胸乳,到八月上旬某日不治身亡。太平军在长沙攻打81天,久攻不克,而清廷援军风起云涌一般增加,对太平军展开合围之势,企图将其全歼长沙城下。而此刻,太平军只好绕开长沙继续北进,太平军诸将猖狂回顾长沙城池不禁为这块啃不动的骨头汗颜,太平军自入湘征战以雷霆万钧之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城夺寨,但长沙却是座过不去的门槛。
空闻战阵献忠顽-------献忠,即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建立者。张献忠贫苦出身,聪明倔强,跟父做小生意,贩卖红枣,后进入体制为捕快,再入军队当边兵,生性刚烈,爱打不平,为此,几乎丧命。崇祯年间,张献忠暴动起义,组织农民军,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攻克武昌,自称大西王。明崇祯十六年五月(公元1643年7月)在武昌,张献忠登基九五,建立大西政权,年号大顺。其时,因北有李自成,东有左良玉,势力较小的张献忠选择南下。1643年8月15日,刚做皇帝仅仅一个月的张献忠突发虎威,率领20万大西军水陆并进杀往湖南。不言而喻,要说豢养军队武装,建立割据政权,肯定比做任何买卖都赚钱,更别说得手后的笙歌燕舞、香姬美妾、荣华富贵和世代罔替了。然而,干这种事儿风险自不必说,关键这种事儿比做任何买卖办公司资本运作都更费银子,而钱从哪儿来,一个字抢,两个字夺取。于是就可想而知了,大西军在张献忠驱使忽悠下,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所过之处皆为不毛,腥风血雨,旌旗蔽日,直到10月初四,大西军已兵临长沙城下。此时,腐败透顶的长沙文武官员闻风已作鸟兽散,唯有推官蔡道宪忠君爱国,歃血盟誓指挥抵抗。张献忠组织人员对长沙城内喊话:“军中久知蔡推官名,速降,毋自苦。”蔡道宪竟以“强弩射之”作答。谁料第三天头上,蔡道宪手下两个嫡系守城副总兵尹先民、何一德竟背叛祖国投降,吉王府左巫黄明治“亦潜送款迎贼”,于是长沙陷落。清朝汪辉《湘潭脱难录》云:“献贼破长沙,在城之民,杀虏逃亡者无算。贼众四掠,名为讨马。所谓“讨马”其实就是讨要养马的钱,张献忠打此“讨马”名号“贼众四掠”,不仅仅是讨要几个养马钱,而是公开抢夺洗劫金银财宝。《湘潭脱难录》云:是年赤旱千里,贼所过境,血染枯禾。堆手如山立,剐桩二三百,无一桩未剐人……”所谓“剐人”,就是凌迟。信奉“杀”字当头的张献忠攻下长沙后,杀戒大开。据《明史•蔡道宪传》记载,蔡道宪被抓后,张献忠用官位利诱他,蔡道宪咬牙切齿骂不绝口。张献忠要手下为蔡道宪松绑,请蔡坐上座,蔡坚不肯降,还是骂。张献忠威逼说:“汝不降,将屠城尽杀百姓。”蔡道宪大哭说:“愿速杀我,毋害我民。”张献忠知道蔡道宪气节如虹,铁骨铮铮,绝不会有丝毫改变,逐将蔡道宪绑在剐桩凌迟处死。张献忠不但抢劫还放火。明朝统一中国后,打天下坐天下的朱元璋曾封诸子为王到全国各地建立屏藩。1370年,封第八子朱梓为潭王,在长沙城正中首建藩王府。此后随着藩王府的更新换代,王府建设其规模越来越高大上,即高标准,大规模,上档次。1457年,明英宗封第七子朱见浚为吉王。吉王府在潭王府故址上锦上添花,壮丽辉煌,当时吉王才两岁,等到1478年吉王朱见浚20岁正式就藩长沙,这位英姿勃发的藩王立即对原有王府再一次大规模扩建改造,“工役浩繁,财费巨万”。新建的吉王府“广袤若干里”,以至“城内地方半属王府”,使昔日阿房、大明两宫相形见绌。《湘城访古录》云:“考明藩邸制,五殿三宫,设山川社稷庙于城内,城垣周以四门,堂库等室在焉。总宫殿室屋八百间有奇,故省会几为藩府占其十之七八。”藩府在城中占地如此之大实属罕见。明长沙王府仿北京明故宫的形式,亦建有紫禁城,在长沙城内形成了一个城中之城,且在王城之外还有相应的建筑。其时,在明朝众多藩王中,长沙“吉王最富,抛掷几十万金”。到了张献忠攻打长沙时,正值第七代吉王朱慈煃。这个贪生怕死的皇家贵胄首先考虑的是逃命要紧。朱慈煃哪还顾得什么钱财。于是,当大西军兵临长沙之际,朱慈煃早已会同荆州逃难来的慧王朱常润双双逃命去衡阳了。张献忠进入长沙城后,对吉王府地毯式的搜罗一遍,接着,便学项羽火燎阿房宫,一把大火昔日庄严雄伟象征无上权威的吉王府顷刻化为灰烬。张献忠在长沙毁坏的建筑远不止吉王府,还包括天心阁一带部分城墙,以及岳麓书院等一系列规模建筑。张献忠在湖南主要是“谋财”,“嗜杀”只是手段,于是当张献忠占据长沙后迅速向湖南全境辐射,由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很快就攻取衡州及其所属州县,明朝衡州桂王朱由楥逃离时将其宫殿桂王府付之一炬。但桂王府正殿幸获保存,张献忠将其拆掉运到长沙,欲给自己建个西府宫殿。11月底,张献忠经宝庆(邵阳)攻占永州,兵威所震,使广东南雄、韶州属县的官兵“逃窜一空”,明朝分巡南韶副使王孙兰吓得自缢而死。年底,张献忠占领常德。早在湖北谷城时,张献忠曾遭遇常德籍明朝将领杨嗣昌父子的重创,使大西军锐气大挫,张献忠威风扫地。谁料风水轮流转,张献忠这次攻破杨嗣昌老家常德府武陵县后,毛发倒竖,眼珠子血红,立马对杨嗣昌父子及其家族所有沾亲带故成员进行清算。张献忠发的令牌曰:“照得朱(诛)贼杨某,昔年曾调天下兵马,敢抗天国天兵,某幸早死于吾忍(刃)矣。今过武陵,乃彼房屋土田,坟墓在此。只不归顺足矣,为何拴同乡绅士庶,到处立团。合将九族尽诛,坟墓尽掘,房屋尽行烧毁;霸占土田,查还小民。有捉杨姓一人者,赏银十两;捉其子孙兄弟者,赏千金。为此牌仰该府。”于是接踵而至的血雨腥风弥漫天空,杨姓一族被消灭殆尽。张献忠在长沙盘踞时间总共不足半年。次年4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下北京,同时,张献忠攻打江西被左良玉击败,迫于压力,张献忠接受谋士江兆龄建议,决计放弃长沙杀回四川,“然后兴师平定天下”。于是,张献忠带领大西军赶在大顺军未到长沙之前,满载金银财宝车辚辚马萧萧地杀回四川老巢。
双金血浸归天国-------双金,即一金为广西贵港桂平市金田村,太平天国起义之地,二金为六朝古都金陵,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登基后将其改名天京。天京喻“天国京师”之意,谓之“金陵小天堂”。作者用双金血浸之句代指太平天国爆发在金田,灭亡于金陵,祸乱中华十四年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至于太平天国如何兴起,可一直追溯到1843年,洪秀全与同学冯云山、洪仁玕在广东花县创立的拜上帝教。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新华镇福源水村,客家人,7岁在村中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洪秀全第一次到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遗憾的是,等洪秀全到广州参加府试竟一下子名落孙山。次年,洪秀全因家中拮据,只能一面从事农业劳动一面自学成才。这期间,洪秀全阅读一些史书以及杂七杂八之类奇异书籍。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洪秀全因其初浅学识被聘为本村塾师,开始农村教书生涯。乡中父老却一致看好洪秀,断言这个青皮后生必能考取功名获得顶戴花翎从而光宗耀祖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让洪秀全打脸却是,他三次广州院试都以无缘龙虎榜而告终,第三次落榜对洪秀全打击最大,绝望之中的这个青皮后生已经不再怎么青皮,洪秀全已25岁,在那个年代实在属于老大不小就差没胡子耷拉地,于是洪秀全回家后羞愧得大病一场,几度昏迷不醒。关键他在高烧不退病危之时所产生的幻觉有意思,照说这种情况产生的幻觉一般都是黑白无常两位鬼差奉阎罗之旨手执脚镣手铐前来勾魂索命,然而,洪秀全产生的幻觉竟然是缉拿鬼魂的黑白无常换做一位鹤发童颜脚登祥云头罩金光的拄杖老者,这位慈祥老者非但不索命追魂反而郑重其事或者正儿八经地对洪秀全说:“在下奉上天旨意,命你到人间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洪秀全翻阅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突然被宣扬万能上帝的基督教教义所启发,萌发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其观念。于是恍惚之中洪秀全竟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受到上帝耶和华亲自委派下凡人间斩妖除魔为己任的,于是这东西一口气抛开孔孟之书,放弃儒生不做而改信上帝甘为圣子。与此同时,洪秀全把家里孔子锦袍玉带高筒皂靴乌纱官帽金铛翅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至尊牌位弃之如敝履,从而虔诚敬畏地换上了个赤条条裹块布并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受难像。洪秀全虽然未曾读过一章《圣经》,但这个不怎么青皮的青皮后生逢人便宣传其对上帝的独特理解,那就是他洪秀全是上帝次子,也就是他是上帝的老儿子,论排行属于耶稣基督一奶同胞的亲弟弟。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洪秀全和同窗好友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不久,洪秀全便返回广东,冯云山留下发展,一来二去当地信徒日益增多。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初,洪秀全在广州一所基督教堂学习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洋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认识肤浅而将其拒绝,于是洪秀全便自行施洗,我是上帝老儿子我怕谁。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10月,洪秀全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洪与冯在高坑冲的信徒卢六家建立起拜上帝教领导机构,随后健全组织,发动信众,并向其他宗教和神权发起挑战。洪、冯首先拿香火最盛的象州甘王庙开刀,将甘王偶像砸碎,并宣布其杀母、藐视上帝等十大罪状。不久之后,洪秀全在冯云山协助下,于广西桂平金田村正式建立其“拜上帝会”,同时吸收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2000余人为会员,并制订和完善拜上帝会约法规条。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为反清加紧准备,其所属武装团营指挥部就设在金田村,当时便下达团营一号令,要求各地拜上帝会员变卖田产到广西金田集中,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头目主持下,实行男女别营,开展军事训练,而各地会众所携带的钱物概交“圣库”,衣食全由“圣库”供给。不久,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平南县花洲密划金田起义事项,遭到清军会同团练围困。广西平南人拜上帝会头目蒙得恩闻讯率领壮士数百人,回攻花洲,直捣敌营,花洲拜上帝会会众同时杀出,清兵两面受夹击,阵脚大乱,击毙清将伊克坦布和秦川司巡检张铺,花洲随即解围,洪秀全、冯云山、胡以晃等被迎入金田,这既是太平天国史上有名的“迎主之战”。道光三十一年(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岁诞寿,举行隆重的祝寿庆典,万众齐集金田村犀牛岭,誓师起义,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颁布简明军律: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无犯;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1月13日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东山大湟江口,开始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革命拉开序幕。太平军首先夺取安城,即广西梧州市蒙山县,是座繁华坚固的中型城市。太平军攻下城市后,洪秀全一家于十月一日进驻原知州衙门。城中的富豪人家被抄家,抄家所得被纳入“圣库”,以资军用。在永安城,太平天国建立起整套制度,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原前军主将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称八千岁,原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称七千岁,原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称六千岁,原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这次敕封授衔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永安建制”。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冯云山中炮身亡。后折入湖南道州(道县),在此整顿队伍,增修战具;制备军火,并作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决策。8月10日,弃道州东进,占郴州,建立“土营”。9月攻长沙,萧朝贵阵亡。12月占岳州(岳阳),建立水营。1853年1月攻下武昌,震动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船1万余艘,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洪秀全随即派太平军两支攻占镇江、扬州,与天京形成犄角之势。太平军攻占江宁后不久,清军即赶来堵截。钦差大臣向荣率万余人在天京城东建立江南大营,阻扼太平军东出苏、常;钦差大臣琦善率万余人在扬州外围建立江北大营,遏止太平军北上中原。同时拟南北配合,伺机夺占天京。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固守天京,同时派兵北伐京师,西征长江中游。1853年5月13日,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领2万余人由浦口出发,奉命“师行间道,疾取燕都”。太平军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河北)长驱北上,于1853年10月29日进抵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镇,驻守待援。清廷震惊,以胜保为钦差大臣,后又任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随后北伐军陷于清军重兵包围之中,时值隆冬,军资缺乏,援军不至,处境日艰,被迫于1854年2月5日突围南走束城,旋至阜城,清军紧追不舍,北伐军再度被围,1854年2月4日,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等统率太平军北伐援军,从安庆出发,经皖北、苏北,直入山东,旋遭胜保部围攻,27日在南退途中全军溃散覆灭。1855年3月7日,连镇被僧格林沁攻陷,林凤祥被俘。随后,僧格林沁南下会师胜保军猛攻高唐,5月31日,冯官屯在僧格林沁引水浸灌下失守,李开芳被俘,北伐军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战略上却犯了孤军深入之兵家大忌,终致全军覆没。而在太平军北伐同时,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步军两三万人,由天京溯江而上,开始西征。意欲夺取皖赣,进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武汉等军事要地,以屏蔽天京。10日西征军占领安庆,旋进围南昌,攻城80日未下,撤围北返。石达开至安庆主持西征战事,于1854年1月14日攻克庐州后,继续西攻,于黄州大败清军,再占汉口、汉阳,进围武昌。同时分军两支向鄂北、湖南进军。与曾国藩所率湘军战于岳州、湘潭和靖港,失利退出。湘军乘势陷武汉,并突破太平军田家镇、半壁山防线。1855年1月,曾国藩兵锋直逼九江。为阻遏湘军攻势,石达开率军驰援,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水师,一举扭转不利战局。旋乘胜反攻,再克武汉三镇。清廷为挽救败局,调集兵力围攻武汉,西征军与湘军在武汉周围激烈争夺。1855年10月上旬,曾国藩自江西遣军援鄂,武汉形势危急。石达开又率部西上,败湘军于咸宁、崇阳,并乘虚挺进江西,连占7府40余县,困曾国藩于南昌,西征军事达到巅峰。1856年3月,石达开奉命率主力回救天京,西征作战结束,基本实现预定战略目标。话说回来,任何农民性质起义都会面临一个绕不开的宿命,打天下时可以同甘共苦,坐天下时却不能同享富贵,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府、东王府等重要天国核心成员的府邸纷纷建立,太平天国局势一片大好。但就是在这种“蒸蒸日上”的背景下,这个传奇政权的“内乱”开始,而主角便是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出身贫农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不识文字。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加入上帝会,翌年假托“天父”下凡,逐渐取得拜上帝会的主导权。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公元1851年1月)参与发动金田起义,拜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永安建制之际受封“东王”,称“九千岁”,节制其余五王,其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他在太平军中运筹帷幄,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定都天京便是按照他的意志而决定。定都天京后,杨秀清更是架空洪秀全,成为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的太平天国实际领袖。然而,随着太平天国对清军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之时,太平天国高层被江南纸醉金迷的生活消弥了斗志,丧失了砥砺前行的进取初心,尤其是天王洪秀全其后宫生活越来越糜烂,光早膳就格外奢侈,每次都一下子用24只金碗盛装水陆美味佳肴,而且吃饭时还必须有人奏乐,就连其王冠都是由纯金制造,重八斤,金制项链一串重八斤,龙袍上有金钮扣,生活日用品非纯金的不用,甚至撒尿的夜壶竟也是黄金打造的。如此奢华的起居生活和日用装备,使得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们纷纷效仿,谁要是不用黄金制造的器皿,让人知道后特别没面子。据历史资料记载,洪秀全对女性也是超乎想象地痴迷:早在起义初期,刚取得一点成功的洪秀全就给自己选了15个妃子,等到太平军在广西发展壮大时,洪秀全又迎娶36个妃子,再到定都天京,天王封赐的各路大王竞相用美女进献天王,使洪秀全的后宫不断充盈。于是,洪秀全开始效仿皇帝建立三宫六院,为建筑一座举世无双且金碧辉煌又豪华奢侈的天王府,洪秀全不惜派出军队差点把江南的古建筑给拆个精光,就连南京的大明朝故宫也被拆得只剩下一座门。在这座建造得比北京故宫还大的天王府里面,没有太监和男人,洪秀全将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女官部队放置到府邸内,除这些女官之外,天王府中有王后、爱娘、妙女、娇女以及代替太监的女司,总计有2000多名女子日夜陪伴着天王,洪秀全就这样在这两千多名女子的石榴裙下逍遥十一年。 再说杨秀清,这个名份上天国的二号人物其排场讲究程度也丝毫不逊色。据《天京游记》记载:每天早上八点,有将近800-1000名穿着体面的女子跪在杨秀清门口听后吩咐,而杨秀清出行时的奇葩行径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为显示自己显赫地位,杨秀清他的小农意识发挥到了极致。人称“如赛会状”,其中光仪仗队伍就多达数千人,走在最前面开路的是举着锈有龙凤鸟兽的数十面大旗,数十对人敲着大锣,后面跟着一群人舞着一条约数十丈的五色龙,高十多丈,接着是杨秀清坐的大轿,他的轿子由五十六人抬行,轿后跟着数百名属官,全部戎装。队伍的最后面,仍然有一条数十丈的长龙收尾。这样的排场行走在大道上,炫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显示自己乃是真龙天父而不是一般的真龙天子,不但尊贵无比,就连天王洪秀全也可以随意教训。由于杨秀清其权势越来越大,自然对洪秀全天王的至高权利产生窥视与幻想,于是终于酿成 “天京事变”。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清廷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击溃以后,杨秀清加快了取代天王洪秀全的步骤,从而一出由杨秀清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在其东王府里紧锣密鼓地拉开序幕,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而粉墨登场,召天王洪秀全赶赴东王府,洪秀全一听天父有请立马屁颠屁颠地来了,二人见面后开始了一段精彩对白——杨秀清问洪秀全:“你打江山数年,多亏了何人,才有你的今天?”洪秀全答:“多亏东王杨秀清。”杨秀清问:“你既然知道东王功劳如此大,为何他只做了九千岁?”洪秀全硬着头皮回答:“东王打天下,大功盖世,当称万岁。”杨秀清又问:“东王称万岁,那他的世子呢?”洪秀全答:“东王是万岁,东王的世子也该是万岁,东王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万岁。”杨秀清很满意,一出逼封自己为万岁的大戏圆满落幕。不过随自己而来,天王洪秀全不得不向群臣宣布:今后遵天父圣旨,东王改称万岁,东王世子也要称万岁。同时,洪秀全昭颁天下,定于八月十七日杨秀清生日这天,太平天国举行东王杨秀清加封万岁的典礼。不过话说回来,洪秀全就如此心甘情愿与杨秀清平分秋色吗?当然不。洪秀全之所以沉住气,答应称杨秀清万岁之封,只是缓兵之计。洪秀全很清楚自己处境,他这个天王基本上形同虚设,杨秀清一巴掌扇过来他根本没有还击之力,而要瞅准时机干掉杨秀清就必须找帮手才行。于是,洪秀全立即想到两个人,一个是翼王石达开,另一个是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只是对杨秀清称万岁不服,而北王韦昌辉却对杨秀清恨之入骨。对韦昌辉来说,诛杀杨秀清不仅是辅助天王,更是为自己报仇雪恨。原来太平天国起义后,在永州天王洪秀全共封五大王,韦昌辉被封为北王。后来,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超贵相继战死,这么一来,北王韦昌辉便成为仅次于东王杨秀清的天国领袖。公证地说,攻克南京建都初期,韦昌辉是有功的。那时他主管军事,在北王府搭建高高瞭望楼,一旦敌军攻城,韦昌辉就亲自登上高楼指挥,白天以吹角摇旗为号,夜里则以悬灯为令,将士们就以号令出击,力战清军。然而让人不解的是韦昌辉越是战功卓著,东王杨秀清就越是处处压制他、羞辱他。杨秀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韦昌辉兵权,下令韦昌辉将军权转交给翼王石达开,然后将保卫国都天京的指挥部由北王府改设于翼王府。不久,杨秀清又将韦昌辉调离天京,派他到湖北任督师,刚出京城,又被调回,改派石达开前去。杨秀清所做第二件事就是追查韦昌辉失职,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二月“韦昌辉部下张子朋乘船上犯湖北,张子朋性情凶狠,因为争船只,责打水营多贼,造成众心齐叛。”杨秀清以此追究韦昌辉失职责任,将韦昌辉打了数百杖,几天都不能起床。杨秀清所做第三件事是逼韦昌辉杀其兄长,由于韦昌辉的哥哥与杨秀清的妻兄为争夺房屋发生争执,作为大舅子杨秀清很生气,决定杀韦昌辉的哥哥,而且还不亲自动手,要求韦昌辉亲自治其罪。韦昌辉被逼无奈,给自己哥哥定了个五马分尸的死罪。然而,让人极其佩服的是韦昌辉越是受到东王压制和羞辱就越是对东王杨秀清毕恭毕敬百依百顺,也就是韦昌辉越恨东王杨秀清咬牙切齿牙龈出血而表面上就越装出一副奴才相。韦昌辉有两副嘴脸,一副用来迷惑杨秀清,另一副则给天王洪秀全看。在天王洪秀全面前,韦昌辉时刻表现出对领袖的忠诚和爱戴,以博取信任,尤其是当杨秀清假托“天父”附身要杖打洪秀全时,韦昌辉舍身要代替受罚。于是,洪秀全越是深受感动就愈发信任韦昌辉这个心腹北王。可要命的是,韦昌辉和石达开还没商议妥当如何对付杨秀清,而杨秀清就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杀气,而顺手来个釜底抽薪,杨秀清先命令韦昌辉赶赴江西任督师,再命令翼王石达开赶赴武昌任督师。这样以来,杨秀清既瓦解了对方联盟的力量,又让危险远离自己身边,而更关键则是,北王和翼王的离开,杨秀清就可以放开手脚加害洪秀全,除掉天王,然后再回头收拾韦、石二人,从而拿下太平天国统治大权。不料让杨秀清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策划伺机夺位谋害洪秀全时,竟然被自己的心腹陈承容给出卖了。陈承瑢广西藤县人,以御车为业,短小精悍,识字不多,有权谋。参与金田起义,与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李开明、罗大纲等同任将领。天京事变时,陈承瑢地位仅次于豫王胡以晃,谁知杨秀清鬼风吹得似的向他显示威风打击他,曾因秦日纲牧马案件的小事,杨秀清命人把陈承瑢五花大绑逮捕,并责打其二百杖,造成陈承瑢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丙辰六年(公元1856)五月,杨秀清强迫天王封为万岁,并要杀天王而夺其位,可是杨秀清这个傻瓜竟然忘记了他以前是怎样对待陈承瑢的,更要命的是杨秀清在需要帮手情况下竟然傻透腔了把陈承瑢引为心腹,并把夺位计划和盘托出。于是当年七月,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说杨秀清要杀天王而夺其位,并自告夺奋勇愿担负扫除奸党的责任。再说得到陈承瑢告密的洪秀全终于下决心,密诏将韦昌辉、石达开以及燕王秦日纲速回天京,共诛东王杨秀清。韦昌辉接到诏令率领三千精兵火速从江西赶回天京,与此同时,秦日纲也从江西赶回并与韦昌辉会合一处,密谋行动。丙辰七年(公元1857年)7月26日夜,韦昌辉、秦日纲等人马进京。这时候,陈承容奉天王密诏已经带来一批人马躲在城内接应。虽然守卫天京的是东王的直属军队,但陈承容是东王的心腹,韦、秦二人又有天王的诏旨,因此没人起疑,也无人阻拦。韦、秦的人马很快控制城内重要地带,并领重兵将东王府四周围个水泄不通。可怜东王杨秀清太大意了,此时他还在梦中,而韦昌辉的兵士已经杀入东王府,并立即将东王府变成一片血海,杨秀清早已身首两段。然而,这场残酷的杀戮才仅仅是开始。韦昌辉意识到要想获得更大权力乃至解除后患之忧,那就必须将天京内外东王杨秀清的部属以及将士全部消灭。于是,韦昌辉假传一道天王诏令,即由于他和秦日纲滥杀东王亲属,天王责罚他俩服刑四百军杖,并要求东王杨秀清部下前来监督。于是,东王杨秀清的部下来了五千多人,并交出随身武器观看现场杖打韦昌辉和秦日纲。此时,早已等得不耐烦的韦昌辉部队突然开始围攻和屠杀,五千将士血染校场。接着,韦昌辉下令,对天京城内与东王有关的其他人员进行屠杀,不分文武、男女老幼,包括婴儿也不放过。这场大屠杀持续两个月,从天京城门推出的太平天国文武官员、将士等两万多具尸骸,顺江而下,把长江染得血红,整座京城变成鬼哭狼嚎的死亡世界。就在韦昌辉大肆屠杀之际,石达开回到天京,他要求洪秀全立即制止韦昌辉乱杀行为,不料却被洪秀全断然拒绝。而石达开显然没有料到这一点,他还天真的以为洪秀全会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所以竟然没有带兵就进城。然而,当石达开与韦昌辉见面后即刻发觉己身临险境,从而急忙跳城脱身。此时,面对已经撞破铁笼逃虎豹洪秀全仍然没有答应石达开“诛杀韦昌辉以谢国人”的要求,反而以“反顾偏心罪”悬赏捉拿石达开,并且将作为通缉令的天王诏旨传遍了天国各地。然而,石达开在天国军民中威望极高,完全是洪秀全没有料到的,天国军民拿着捉拿石达开的悬赏圣旨当草纸,各地军队纷纷支持石达开举靖难之旗,讨伐韦昌辉一党。于是,石达开向天京洪秀全发出通牒,再次公开要求杀韦昌辉以顺民心,同时声称如若不然,将提靖难之师打回天京以清君侧。此刻,眼见借韦昌辉杀石达开的计策落空,洪秀全只得清理门户,表现下自己的“正义的姿态”。夏历十月初五,洪秀全亲自带兵,借城外翼王石达开大军之声势,向乱党韦昌辉发起进攻,韦昌辉根本无力抵抗,到最后,死命追随他兵马只有二百余人,被全部杀死,韦昌辉被活捉,其父亲韦元玠及全家老小全部被杀,只有他弟弟韦俊此时在武昌与清军作战得以幸免,后韦俊投降清军得以保命。而韦昌辉被活捉后,洪秀全下令将他五马分尸,并割下他的首级送到翼王石达开的军中,以进接石达开回京。为一泄天国军民之愤怒,天王再次下令:将韦昌辉的尸体剁成肉块,每块两寸见方,悬挂在天京城内格栅示众,上面标明:“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随后,韦昌辉死党秦日纲及告密者陈承容一并被诛杀,然而,谁是幕后的真正黑手呢?答案肯定是洪秀全。不过这场史称“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巨大的损失却已无法弥补。话说回来,杨秀清不是斗不过洪秀全,只能说天京事变,杨秀清没有防住。而杨秀清之死,也令石达开愤怒离京。石达开虽然不喜欢杨秀清,但是石达开恩怨分明,觉得不应该波及无辜产生内乱,为此,洪秀全甚至还想杀害石达开,导致石达开离开天京独立门户,造成太平天国在东王杨秀清被杀后出现二次分裂伤害,最终导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而告终。实际上,太平天国只是表面上冠冕堂皇地代言社会底层百姓,造成太平天国运动包裹一层非常淳朴的外衣,以至于大多数人单纯地将其视为农民起义,而需要注意的是,1850年洪秀全聚众起义时,打的旗号是“拜上帝教”,其后天国也几经改名,其中就包括“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这样一来,太平天国一下子就充满西方宗教色彩,在近代中国土壤上,让人感觉不伦不类。其次,再看一下天国领导层,主旨推行绝对平均主义,不鼓励大家拥有私人财产,可以说除了老婆以外,其他东西都是大家分享,而天国高层却极尽奢侈糜烂,在洪秀全还没发际时就有15个老婆,天国的天王们个个富可敌国,甚至欲求不满,欲壑难填,天京事变实质上是诸王之间对于权钱的斗争。可以这么说,除了石达开等少数真正为底层民众而起义的人以外,太平天国领导层根本就是一滩烂泥,他们利用宗教与百姓诉求,煽动民间反清情绪,而时间一长便充分暴露其真实目的——打天下坐天下,贪图权力,迷恋荣华富贵,而他们宣扬的“天下为公”以及“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乃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平均主义思想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十四年中从未兑现。尤其是对人的基本生理要求更是采取灭人欲政策,上层高管将领可以随便淫乱,但对于下属士兵实行男女分营制,天平天国军队攻破南京之后,天王一声令下直接将所有居民分为男馆和女馆,所有男性住男馆、女性住女馆,夫妻两人也不能同居,母子、兄妹之间的正常见面必须经过批准。然而,太平天国的王爷们,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女馆中随意挑选美女作为自己的后宫。太平天国另个纲领就是均田地、均财产,天王集团创立了一个圣库制度,意思就是大家的钱放在一起,一起挣钱一起花。其实这只是一种蒙人的宣传,实际情况则是只有军队里面掌权人,才能使用圣库里面的钱,普通百姓及士兵只有往圣库里面放钱的份儿,一分钱也别想取出。另外,太平军中军将大都出身草莽,尤其洪秀全虽说喝过半瓶子墨水儿,但由于他邪恶的洋教立场更加敌视中华传统文化,除极少数他所需要的东西保留之外,其余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扫荡,像什么寺庙、书院、古迹、文物,或者烧掉毁掉,或者改作兵营、仓库。南京大报恩寺塔等文物古迹被炸掉,扬州文汇阁和镇江文宗阁珍藏的《四库全书》,被太平军一把火烧掉。读书者斩,收书者斩,买书者卖书者一块斩。仅仅保留《天条书》、《天父诗》等迷惑群众的一套东西。而那些从官府、大户人家抢来古董字画大都被糟蹋掉,只有女御史傅善祥喜好古代玉器以及钟鼎瓷器等古玩。东王杨秀清为讨她欢心,便命自己部将注意收集这些东西给她,故此一些古董得以保全。从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来看,洪秀全提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理念很得人心,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难以贯彻下去。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仿效封建统治阶级模式,建立了一套“贵贱以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即权力越大其享受的特权待遇就越大、越多。太平天国从1851年1月至1864年11月,历经14个年头,使中国人口由4亿减到2.4亿,减少40%之多。死亡人口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空前大劫难。洪秀全自诩上帝教徒,所以对于其他的宗教,一律打击。只要不合心意的,都要被冠上妖人之名处死,其所杀之人,最多的是所谓“妖人”、清朝官员、满族百姓、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医生、店员、艺人,皆被视为妖人,掳掠屠杀不在话下。“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皆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或不胜刑掠自承为妖杀,或竞捶楚以死。”对于满族百姓,更是不分男女老幼,一概杀光。不少汉族大小官员、绅士、读书人,逃不掉又不愿死在太平军手里的,全家便一同自杀。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死亡就多达七千万。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受到的打击也最惨重,以至于后来杨秀清患眼疾时,满天京城悬赏却找不到一个医生,因为全城的医生都死光了。同时,导致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太平军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导致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天津、北京,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洪秀全对参加起义者进行全面控制。太平天国有一整套条规、措施,进行人身、家庭、财物的全面控制。造反之初,要求入会者“贱售家产”,将“田产房屋变卖,易为现款,交给公库”,卖不掉的旧房则放火烧掉。于是,一人参军就要全家参军。后每占领一地,就以鸣锣集中“讲道理”的办法,将没有逃跑的百姓,不论愿不愿意,悉数收编为太平军。收编之后,凡是财产没有全部交出,私藏银子五两以上的,“即是邪心,即为妖魔,其罪极大”,而超过21日背不出洪秀全的“天条”的,两次无故不听“讲道理”的,都是严重违反禁律的大罪;凡是不肯无条件服从,不愿做驯服工具的,发牢骚说怪话的,都叫做“妖心未化”;凡是不能忍受而夜里开小差的,叫做“三更”;凡是违反天条、命令的,叫做“变妖”,对以上种种罪名的处治,都是一律斩首。太平天国完全没有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同胞,更多的还是当作自己的统治工具。外加整个太平天国内部权力争斗,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众数万人被杀,韦昌辉也被处死,翼王石达开率精兵负气出走,太平天国的有生力量被严重消耗,整个内部乱作一团,其残酷统治迅速灭亡也就不足为怪。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从1851年开始到1864年结束,太平天国只存在了短短十四年,但它还是给中国历史留下浓墨重彩之一笔。如果说,太平天国对于商业的破坏还可以慢慢恢复,那么,太平天国对于农业和土地的破坏,则是史无前例的悲剧。江南的鱼米在明清时,供养大半个中国,每年从运河沟通南北的粮食,养活庞大的人口。然而自从太平军占据江南,当地农业生产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太平天国本来是农民运动,在起事之初就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解决土地问题,让耕者有其田。但是,太平军占据江南后,从上到下忙于盘剥,压根没施行过这套土地制度。他们一边张榜安民说要秋毫无犯,一边横征暴敛,甚至破门而入搜刮财产。他们不但从未想过恢复农业生产,对失修的运河也从未清理。太平天国结束后,苏属四府一州的荒地不下二百万亩,以至于昔日富庶的江南之地一度鲜有人烟。对农业的损毁,导致一系列商用品的奇缺,就连豆腐之类的普通食品价格也飞涨了几十倍。这对于一个主要依靠农业的国家来说,是极大的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而农业欠收后,太平天国非但没有着急恢复生产,鼓励百姓耕作,反而担心居民会空耗钱粮,于是直接将手无寸铁的数万老幼逐出城外,任其自生自灭。毋庸置疑,农民起义战争之所以能够兴起并且形成一定气候,肯定说明当时社会环境非常黑暗农民们活不下去了,而作为起义的首领则代表了这部分贱民的生存诉求,然而这是一种死循环,作为奴隶造反得手后再压迫曾经拥护自己的奴隶,太平天国之所以像放烟花一样唰地没了,无外乎起义的奴隶变成奴隶主,随后堕落腐化分崩离析,最后自己把自己给打败了。哲学家冯友兰评价说: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历史学家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而洪秀全在最后日子里已经神经不正常,从一个农民到皇帝,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让洪秀全彻底疯狂,于是在太平天国末期便全部爆发出来。1863年12月,李秀成鉴于湘军围困甚严、天京弹尽粮绝的现实,向洪秀全提议向别处转移,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天京上。这个建议应该说非常可取,但洪秀全却嗤之以鼻,认为李秀成贪生怕死,而洪秀全自己都死到临头了仍然妄想狂似的放大话道:“朕的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国藩)妖者乎?尔怕死,便是会死,政事不与尔干。”就这样,洪秀全对政事和军务已无半点心思,整天沉浸在上帝的美梦当中,认为自己有上帝相助一定可以击退清军。当时,天京已被清军团团围困,天京城中粮食极其匮乏,百姓不断地逃出城,而洪秀全却大言不惭地说:“各遵朕旨,多备甜露,可食饱长生,不由尔奏!“洪秀全所谓的甜露其实就是各种野草,洪秀全也不管能不能吃,就叫百姓吃了充饥,百姓不吃,他还带头吃,估计最后死亡也与误食有毒野草有关。洪秀全临终时,精神已经彻底混乱,虽然大限已至,他还不忘记忽悠众人,振振有词地说:”大众安心,联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定能保固天京。“遗憾的是,洪秀全灵魂还没到天堂,就被曾国潘大炮轰得灰飞烟灭。1864年天京城破,李秀成带着洪秀全儿子天国幼主洪天贵福突围失败,最后被清军俘虏年仅16岁。幼主洪天贵福在大清牢狱里不断地向清政府低头示弱、乞求饶命,可是清政府对他毫无怜悯,一个月不到就在南昌将他凌迟处死,至于洪秀全整个家族皆被悉数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