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饶北大溪水(诗四首)
◎饶北大溪水
一条河的上游通常只够资格称为溪水
童年的时候见过它成长为河
只在黄梅雨季节
汹涌的黄泥水像一条咆哮的巨龙
带走木桥、木桥上的妇女
两岸的庄稼和来不及逃难的鸡鸭
它更多的时光是消瘦的
我们用油藤熏晕水底的小鱼
捞走黄沙蚬
故乡来人说:
“如果还有旧时模样,多好”
◎小庙
不敢进去,是因为泥塑的菩萨
被手工不佳的泥瓦匠
弄得笑容狰狞
不喜欢,屋檐下的蝙蝠
长着老鼠一样的脑袋
但总有人会进去跪下
把头伸进菩萨脚底
把屁股翘起来
有一些男人在门口站着
看年青女子的屁股
◎溪子路
从前一边是小溪,一边是田
现在田没有了,变成了房子
好些时候,会有一辆特别的车开来
从这里拉走逝者
最后家人捧着骨灰回来
路面上,鼓乐队和鞭炮声
把看门犬都吓走了
我在这里送走了两个人
祖母和父亲
这之前,父亲送走了祖母
我对溪子路最后的感觉
“都走了,冷清了”
◎大斜坑村
沿着山涧水
朝西攀登三座山
半山两排竹篙屋就是了
我吃过涧水边的杨梅树果子
一株颜色通红,一株颜色鲜黄
但意识里红要比黄的甜
村路边有一座墓
那是母亲的养母,我读小学她就去世了
从前经过这里,我就会赶快跑开
怕她叫我名字
怕她从墓里跳出来抱住我
【编者按】读海林老师的诗歌,我很期待。就像小时候的冬天,我总是揣着手,站在家门口,翘首而望那个卖麦芽糖瓜的货郎。海林老师的诗歌是糖瓜,一直甜美到我的心底。◎饶北大溪水:一条河的成长,原来是要经过如此残暴,一个人呢?在他声名低微时,或许,就像那条河,消瘦,但我以为最适合孩子们玩耍,那条河丰满了,可能就不属于孩子们了。所以,我喜欢和诗人说一样的话,喜欢旧时的模样。◎小庙:庙小并一定无人去,但,不能不承认,那里的菩萨,那里的蝙蝠,都无法被塑造成像样的形状,可愚昧还是挡不住青春的脚步,拆掉那座小庙?我这样想。最好让那些眼睛去看看真正有价值的大千世界。◎溪子路:一条路,一片田地,一座屋舍,那辆车在不祥的日子里会出现在路上,这是怎样一幅画,是生生死死的轮回图。路还在,真正的生活应该如何建立呢?◎大斜坑村:我相信,每一个村子的名字都是一部史诗,大斜坑别看名字土气,一定也是诗人笔下的史诗。生活从这里开始,母亲的养母还在这里安息,小学时候那个细节,已经牢牢地打印在脑海,如今,再跳出,几多伤感,几多哀婉,哦,大斜坑,那里有着一个人的根,史诗式的根。总体说,海林老师的这组诗,特别暗色,但我知道,在暗色里,总会闪出光亮的,因为阳光会寻找缝隙,融化暗处的阴暗。我觉得,诗歌的本质在于帮助我们去发现,发现我们曾经也有过的细节或者情感。那条成长的河,那个可以拆掉的庙,那条生生死死相关的乡路,那个土气的村子,都似乎和我们的过去有着关系,起码是有着心灵的碰撞,碰撞出一段故事,或者是火花。如此说来,海林老师的诗歌在表达和内容上是最温暖的,我是这样看,你呢?【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2-26 09:25:43
有时候我是靠着童年的日子来感受当下的好的,海林老师大概也是吧,这些诗歌,一下子把握带入我的童年生活地,一切都像的复原的,这是诗歌的榆树魅力,也是我的多情善感吧,我喜欢这样的情感状态,因为这样的诗。非常感谢海林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创作更多精彩篇章,点缀东篱。遥握,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2-26 09:29:55
如果还有旧时模样——多好!想起那个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为何总是美好的,我并非恋旧,但一直也这么觉得,我自己想不出答案。或许,我也只能像诗人这样,感叹着,如果还有旧时模样……意犹未尽,所以在海林老师的页面上在啰嗦几句吧,见谅。
3 楼 文友:白玄 2021-12-26 11:54:44
海林老师的诗歌,捕捉典型意象,诗意浓浓,情趣盎然,能激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清新自然,不同流俗。问候老师,拜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