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母亲的菜园(散文)

精品 【流年】母亲的菜园(散文)


作者:惊涛拍浪 白丁,4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69发表时间:2021-12-31 15:12:52

2021年12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房间,洒在脸上暖洋洋的,又是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今天不值班,趁着天气晴好,回老家一趟,看看父母,顺便捎点母亲自种的绿色蔬菜回来。同妻子打了招呼,说走便走。由于女儿高三补课,只好携带八岁的儿子前往。儿子听说去瑞洪,欢呼雀跃,急匆匆披上外套,拿着水杯,蹦蹦跳跳往楼下跑,心早已飞到瑞洪老家,想着去找他堂弟玩去了。
   半个小时后,小车慢慢驶入通往村庄悠静的林荫道路。微风吹佛,路边纤细的枝条来回摆动,好像在向我招手,让我倍感亲切。我忍不住闻了闻窗外熟悉的乡土气息,心情无比舒畅。前方坡地上屹立的一栋房屋,是父母居住的老宅,透过树木的间隙映入眼帘。老宅斑驳的外墙,仿佛在诉说岁月飞逝。历经二十多年,开枝散叶,我大学毕业分在外地工作,后来回县城买了商品房,哥哥、弟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赚得一点积蓄,也另起了新居,可老家的房屋依然如故。远远望见母亲佝偻着身子在菜园里锄地,跟我想象的场景一模一样,母亲总爱在菜园里忙碌,一刻也舍不得停歇。
   我把车子稳稳地停在老宅的场院上。母亲抬头瞧见,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笑嘻嘻朝我走来,爽朗地招呼我。当看到孙子从车里钻出来,母亲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孙子回来了”,忙向前牵住儿子的手,问长问短,舍不得松开。
   母亲今年七十有三,已过了古稀的年龄。母亲苍老的脸庞爬满了皱纹,瘦弱的腰身日渐佝偻,蹒跚的脚步,干起活来大不如前。可母亲总是停不下来,喜欢侍弄门前的那点菜地。
   十几年前,家里的几亩水田被流转,旱地也被镇政府以搞旅游开发的名誉征用。没有土地耕种,父母被迫失业了。后来父亲凭着做事踏实、为人本分,在建筑工地谋得一份看管材料的活。母亲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突然不种地,即使年过六旬,也还是不适应。既然闲不住,她打算把全部的精力用在种菜上。在村庄前面坡地上,每户都分得两垄菜地,母亲嫌地块小,水路又不好,为方便种更多的菜,母亲便将自家房子西面一块旱地承租下来。这块旱地面积约有三分,是邻居撂荒的,土地肥沃,浇水便利,作为菜园最为合适。邻居举家迁至集镇,无暇顾及这三分地,便以一瓶菜子油为报酬转给母亲。
   荒地拿到手,母亲激动不已,就如何打理菜地在心中盘算了一夜,比如怎么把四周圈起来,划分几垄地,种些什么菜。打定主意后,第二天,母亲便早早起床,动手打理起菜地来。
   首先是筑篱笆墙,主要防止鸡鸭跑进菜园祸害地里的菜。母亲一手拿砍刀,一手拿草绳,在自家竹林砍了几十根毛竹,又到田间地头寻找灌木丛,砍了几捆灌木枝条背回家。母亲把背回来的灌木枝一根根摆弄好,围绕菜地扦插一周,再用毛竹固定灌木枝,为方便进出,中间留有一米宽的菜园门,如此篱笆墙便做成。
   其次是除草松土。撂荒几年的旱地杂草丛生,母亲用砍刀,先将齐腰的杂草放倒,再用锄头翻刨草根,一垛垛放置一旁晾晒,几天之后将干枯的杂草点燃烧成灰烬,俗称火土灰或草木灰,可作为种菜的肥料。杂草除干刨净下一步得松土,当年六十来岁的母亲身子骨还算硬朗,一锄头一锄头翻土、捣碎,一点也不觉得累,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三下五除二,只用了两天的功夫就把三分地块翻了个遍。
   再次是开沟起垄。地垄间距一般五十到八十厘米,地垄之间需要开沟挖槽,沟深一般十到十五厘米。母亲根据蔬菜品种划分地垄的大小,沿着分隔线开沟,将沟槽中的泥土一铲一铲往两边地垄上翻,为方便排水,使地垄干爽,母亲将沟底修整得平平直直,恨不得绣出花来。
   最后是播种栽培。母亲有的蔬菜自己育苗,有的蔬菜在集市买苗。白菜、菠菜、萝卜就是母亲自己育的苗,先把地垄的泥土打碎找平,做好苗床,播下蔬菜种子,覆盖一层薄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铺盖地膜,几天后种子便会发芽。像辣椒、茄子、黄瓜需苗量不多,母亲一般到集市买苗直接移栽,省工又省钱。大蒜播种比较简单,为了出苗快,长势好,母亲会把大蒜种子放在尿水中浸泡两三天,捞出晾干后,一颗颗插入预先做好的苗床,上面铺盖一层稻草或豆箕,然后定期浇水保湿即可。
   通过半个多月的辛勤劳作,母亲的菜园让人眼前一亮,四方形的篱笆墙,整齐划一的地垄,木桩和毛竹搭设的黄瓜、豆角架子,还有那嫩绿的菜苗,格外赏心悦目、充满生机。新移栽的菜苗,在母亲每天早晚定期浇水之下由黄返绿,茁壮成长。由于菜园就在老宅旁边,浇水极为便利,母亲在菜园的角落放置了一个大水缸,接根水管伸进水缸里,浇菜之前先抽水灌满水缸,然后再一瓢一瓢浇到菜蔸上,当然也可以抽水直接喷洒在菜上,后者方便省事,但效果不如前面的好,也浪费水。
   提起种菜,我有提水浇园的经历。小时候,我家在村前坡地上有一小块菜地,浇菜用水要跑到山下去担,有三四百米远的距离。那时,我的个子比水桶高不了多少,担着水上坡,水桶总不时磕在山坡上,摇来晃去,总会洒掉不少,到地头只剩下两个半桶水。为此不得不多跑几趟,母亲总会叮嘱几句,“慢点,别急”。想起当时的狼狈,现如今倒是觉得十分可乐。
   村里的老人喜欢坐在一起闲聊,母亲不喜欢闲坐瞎扯,一门心思赴在菜园里,锄草、松土、间苗,做完这个忙那个,乐此不疲,还经常废寝忘食。
   菜园里菜的品种繁多,时令蔬菜数不胜数。冬季主要有白菜、菠菜、萝卜、大蒜、卷心菜、红菜柳,夏季主要有辣椒、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空心菜。母亲种的菜自己吃不完,大部分拿出去卖。通常太阳落山时,母亲便会去菜园摘菜。傍晚摘菜可以让第二天要卖的蔬菜,尽可能新鲜。那些在菜园子里长势喜人的蔬菜,母亲采摘完毕,把它们挑回家,剔除枯枝烂叶,冲洗干净,绑扎装筐,再将箩筐放入门口的三轮车上,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母亲的菜,直接卖给菜贩子,所以母亲要比摆摊卖菜的人起得早。她一般四点钟起床,骑上三轮车,披星戴月,赶往四五里远的农贸市场。
   母亲个性要强,宁愿辛苦自己,也不给子女增添负担。母亲卖菜所得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开销,父亲在外做工也有点小入,所以母亲从来不用子女的钱,我们给她钱,她总是说现在还能动,等她什么时候动不了我们再拿钱给她。过年过节,母亲总是叮嘱我们不要给她买衣服、礼品,说她的衣服穿不完,东西吃不了多少,买多了浪费。去年春节妻子给母亲买了件衣服,母亲虽然喜欢,还是唠叨了半天,说我们乱花钱。每次回老家,因为给钱母亲不要,我寻思带点米和油回去,也就一两百块钱,母亲总是变着法子贴补回来。几年前有一次母亲骑三轮车急拐弯,车子侧翻,扭伤了脚,我带她到县城中医院拍片拿药花了几百块钱,她硬是要将看病的钱塞给我。
   十几年种菜卖菜,如今母亲年龄渐大,我们姐弟五个也曾劝过母亲,劳累了一辈子,该歇歇了,以后生活费我们出。可母亲仍然不听劝,把我们给的生活费全部退回。
   2018年邻居回村做房要用宅基地,于是把菜园收了回去。没有了菜地,母亲暗自伤心。本以为母亲会就此收手,不再种菜,可几个月后,当我回到老家,发现母亲把自家房前的晒场开垦成了菜地,原本宽敞的院子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园,我决定要找母亲好好谈一谈。我说“妈,你种点菜可以,但不能种太多,更不能起早贪黑去卖菜,你年纪这么大,眼睛又不好,路上万一出个什么事咋办?”后来母亲也意识到自己年纪确实大了,不服老不行,渐渐地,去卖菜的次数越来越少。
   菜不卖老两口吃不完,母亲就把多余的菜,晒干腌制成咸菜。将豆角切成小段,晒干之后用矿泉水瓶装好,放置阴凉处储存一段时间,随吃随拿。我最喜欢用母亲做的酸豆角炒回肠,鲜美的味道在我有余音绕梁的感觉。母亲将芥菜晒至半干,加入食盐揉搓,再塞入陶瓷坛压紧。等到春笋上市,放在一起炒熟,那是一碗上好的下饭菜,吃得我满口留香。母亲还会腌制辣椒、茄子、娃娃菜,数也数不清。厨房里堆满了坛坛罐罐,装的都是母亲腌制的咸菜。
   午饭过后,母亲像往常一样,开始为我准备往回拿的新鲜蔬菜。白菜、菠菜,大蒜、萝卜,各样一大捆,还顺带几罐咸菜,两个鼓鼓的编织袋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我在驾驶室坐定,母亲把她的孙子送上了车。关上车门后,母亲从窗户把头探进来,面容慈祥,眼神里透着留恋,一面挥手一面不住地叮咛。我狠狠心,摇上窗户,发动车子。从院子转上大道前,我从后视镜回望了一下母亲,只见她朝着车子远行的方面站立,寒风扬起了她的头巾,斜阳打在她的身上,显得特别孤寂。
  

共 33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的菜园》一个很平常的题目,聚焦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作者把母亲勤劳善良吃苦能干细述得十分到位。这样的母亲是中国传统母亲的典型形象,一辈子无怨无悔,只是付出,不求回报。母亲养育了5个子女,到了70多岁,本该颐养天年了,可依然拚尽力气不给子女增加任何负担。这样的母亲养育出来的子女一定讲究孝道,但“顺”是孝的重要前提,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也只好顺其自然。母亲也懂得顺其自然,近些年力不从心了,还侍弄园子里的菜,但不拿出去卖了,就分给子女及众人吃,更多的是制成咸菜,成为儿女们餐桌上的最爱。这种血脉凝聚的爱,不需要额外的语言表达,一举手、一投足,就都包含在里面。年事日高的母亲那份爱恋无需渲染,就都在一言一行当中了。真情散文,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10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12-31 15:40:27
  越来越有进步了,多读多写,相信来年会有更大收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 楼        文友:惊涛拍浪        2021-12-31 16:20:19
  谢谢大姐的鼓励。母亲虽然平凡,但在子女心中却是伟大的,文笔有限,只能用平实的语言叙述母亲的点点滴滴。
2 楼        文友:风逝        2022-01-03 22:27:42
  勤劳的母亲,要强的母亲,宁可自己苦也不愿给儿女添累,为儿女付出心甘如怡。似乎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读着作者的真情文字,眼前出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的形象。很入心的文字,引发着读者感情的共鸣。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惊涛拍浪        2022-01-04 08:29:33
  谢谢老师的褒评,期待有机会向老师学习写作。
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1-04 11:52:03
  这篇散文贵在情真。写母亲种菜卖菜的场景,因为是亲见或耳闻,感觉异常真实和饱满,母亲的勤劳善良、关爱子女从文字里呼之欲出。佳作欣赏。
闲云落雪
回复3 楼        文友:惊涛拍浪        2022-01-04 16:56:42
  谢谢老师点评。同所有母亲一样,平凡、勤劳,为子女甘愿付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1-06 21:53:0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惊涛拍浪        2022-01-07 08:27:42
  谢谢社长!社长高屋建瓴,为流年的发展劳心劳肺,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一如既往品偿流年里优秀的作品,丰富和提高自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