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外婆的甜米酒(散文)
又到一年重阳时,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和外婆的甜米酒。
我的家乡湖南新化县有一个习俗,每年的重阳节都要蒸糯米甜酒。除了刚蒸好时尝个鲜解个馋之外,主要是封存起来留到春节聚餐和招待客人用。糯米甜酒酒精度低,那种酥软透彻的甜腻口感,不仅大人可以喝,小孩子也能喝,老少两头都顾得上,所以很受大家的亲睐。这也给当时那平淡简朴的日子,添了丝丝甜意。
那时候,每逢重阳节,外婆总会用糯米酿甜米酒。那天一大早,外婆会把煤火烧得火红火红的,便把铁锅放在炉灶上,添上大半锅冷水,然后把蒸笼放在铁锅上,等把清水浸泡好的糯米滤干倒入后,再盖好蒸笼盖,并用毛巾封住边缘。忙碌完这些事后,外婆就坐在炉旁,时不时地添把火,火红的火焰在炉内欢快跳跃着,锅里的水“哧哧”跟着响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把糯米蒸熟了。香气从蒸笼里丝丝缕缕地钻出,在厨房里弥漫开来。我深深吸了几口,就像闻到了春天里野花盛开时散漫出来的芬芳,香极了!
外婆打开蒸笼盖,拿出刚蒸好的糯米饭,用嘴对着吹几口气,再捏成一个个饭团,给我们几个孩子每人一个尝尝鲜。在那个物资紧张,什么都得凭票供应的时代,这刚蒸出来的糯米饭团,对于我们这些贪吃的小孩子来讲,吃起来,就别提有多香有多美了。
外婆满脸慈祥地看着我们,佯嗔念叨着:“慢点吃,慢点吃!”接着就开始忙活起来,就见外婆把糯米饭舀到大团箕上,洒上适量的凉水后均匀摊开,等到热气散得差不多时,趁着糯米饭还有一点余温,再洒上酒饼药仔细拌匀,然后转移到坛子里。之后,把米酒抹平,中间留一个酒窝,再给坛子外面包上小棉被,放到屋内温暖的地方。
“最多一天就会有酒香味啰!”外婆笑容满面信心满满地说。
看着外婆高兴的样子,我好奇地问:“外婆,为什么要选重阳节蒸酒呢?”
“重阳节蒸酒是老祖宗传下的习俗。再说了,重阳节的天气不冷不热,很适宜蒸酒。如果天太热呢,酒容易发酸,天太冷呢,又不容易出酒。”
我明白了,并牢牢记在了心上。
果然,过了十二小时,就有酒香在空气里浮动。当酒香味越来越浓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喝上一碗。外婆说现在还不能打开,我们馋得真流口水,但也不敢乱动。两天过去了,滿屋子酒香缭绕,香气四溢,终于可以开坛了。在这两天里,我们就像一只只小馋猫似的,两眼时不时地盯着酒坛子,蠢蠢欲动,就是没敢动。
外婆打开坛子,糯米酥软,汁液盈盈,香气扑鼻。看到坛子中间的酒窝里盛着满满的酒酿水,外婆用筷子粘一点米酒放进嘴里尝尝,眉开眼笑地吆喝一声:“酒来了!”我们急切用筷子夹起来尝,吧嗒吧嗒嘴,香甜可口。那一刻,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如同一朵朵小花次第绽放。
当夜,我们的晚餐就有甜酒了。外婆用一个小锅烧了一锅甜酒,放一些片糖块进去,直到烧沸。滚滚开水,热气腾腾,糯米随着酒水一起翻滚,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一条条黄色的泥鳅,你拱我的背,我衔你的尾,玩得不知疲倦。眼神不好的,还真以为是不怕开水烫的“泥鳅”呢!最后再打上几个鸡蛋,搅拌均匀,慢慢倒入锅中,就成了蛋花美酒了。这时,妈妈端起小锅,用大勺子舀到碗里,全家每人一碗。闻到摆在眼前的甜酒蛋花香,我和弟妹们总是按捺不住,抓紧用小嘴巴吹,想凉得快些,早点慰藉肚子里的馋虫。
一口甜酒入肚,甜蜜顿生;多口下去,全身的毛孔都洋溢着舒坦和温暖。很快,我们的鼻翼上冒出细微的汗珠子。围坐在火桌边,一家老少东拉西扯,渐至夜深。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打着甜甜的呵欠,我们各自上床睡觉,睡梦里都弥漫着糯米酒香……
外婆蒸酒的技术在我们那儿,算是有点名气的。因为,她老人家在旧社会是靠酿酒为生的。解放前,外婆和外公结婚时家境不错,后因大家庭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外公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又没有挣钱的手艺,面对生活困境,养家糊口都很难。外婆跑到娘家去诉苦,说外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老外婆说,有一个丈夫坐在那里就是你的福气,能给你壮胆,没人敢欺负你!随即给外婆一点钱,叫她自己学着做生意养家糊口。
外婆回家后,就挑起了家庭重担,自己蒸酒自己卖。不但酿老人和妇女小孩都爱喝的甜米酒,也酿男人爱喝的高度酒——水酒和米烧酒。虽然起早贪黑,干活很辛苦,但也能勉勉强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外婆酿的甜米酒还是很受欢迎的,记得我哥哥结婚办酒席时,外婆把封存在坛子里已久的米酒端了出来。那米酒汁液浓浓,透着红色,酒香色美,纯正清爽,很受亲戚、街坊邻居及朋友们的喜爱,也为酒宴增色不少。
家乡的女人生孩子坐月子时,甜米酒也是不可少的。记得我生完孩子时,妈妈就叮嘱我:“甜米酒冲鸡蛋一定要喝啊,这甜米酒即有营养,又能让奶水充足呢。”为此,每天早餐前来一碗甜米酒冲鸡蛋,几乎成了我的固定食谱。
那时候的春节,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是必需喝甜米酒的。特别是三十晚上守夜时,把锅里熬好的腊肉捞出来,趁热将晶莹剔透、略带红色的腊肉切成大片摆上盘端上桌,再煮上一小锅香喷喷的甜米酒冲鸡蛋,每人一大杯,吃起来真是口舌生香,喜气洋洋,就连年味也因酒香变得浓郁起来。春节这几天里,每逢客人来拜年,也都会用甜米酒冲鸡蛋招待客人,让过年的气氛更热烈,更持久,更温馨……
过年喝甜米酒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多少年过去了,外婆和父母亲早已离我们远去了,而我已近古稀之年,也是儿孙满堂之人,日子虽然平淡,但也其乐融融。早些年,我也学会了外婆蒸糯米甜酒的手艺。儿媳生小孩时,我遵循老家的习俗蒸了糯米甜酒,让儿媳月子里每天早上都能喝上一碗甜米酒冲鸡蛋……
今年重阳时,我想起外婆,也想起外婆的甜米酒,于是信手写下一首《浪淘沙令·重阳》:“菊径溢芬芳,丹桂呈祥。登高望远又重阳。送爽金风翻稻浪,醉了心房。趁此好时光,酿酒飘香。诗情满满任徜徉。绕膝儿孙扬笑语,乐享安康。”那缕缕飘香的米酒里,有岁月的沉淀和亲情的味道!

拜读佳作,遥祝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