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奎爷和他的树(散文)
奎爷是个老光棍儿,年轻时候,奎爷叫大奎,那时,他家人口多,日子穷。他是老大,人老实,模样儿又不济,等3个兄弟都娶上媳妇,他也30出头了。在他32岁那年,好歹说上一个老姑娘。婚后第二年,媳妇生孩子大出血,大人小孩都没保住。又过了几年,爹妈先后过世,他再也没有说上媳妇,孤身一人在爹妈留下的3间小房里过日子。
生产队那阵子,工分不值钱,他一个男劳力一天挣10个工分,才几毛钱,拼死拼活只能领出口粮。岁数一年比一年大,就更没有人提亲了,一来二去,他就断了成亲的念想。
后来,包产到户,大奎分了一块承包地,地的西边是一大片荒滩地,没有边际,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除了荒草就是荒草。
每当大奎在地头干活歇息时,总是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荒滩地发呆。多少年了,打他记事时起荒滩地就是这样。
大奎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动了要在荒滩地栽树的念头。他找到村长文武说出了自个儿的想法,文武一听,眼睛有铃铛大,他根本不相信大奎在那荒滩地能栽活一棵树!就说:“你栽吧,使用权归你,所有权归村里,不要你的承包费!”
大奎整个人都扑在荒滩地里了,他先砍掉荒草,然后拣石头瓦块,凸的地方平了,凹的地方填了,先开出一小块儿,然后一点点向外扩。春天到了,他扛着洋镐,铁锹去地里挖树坑。一镐下去,棒棒硬,两镐下去,还是棒棒硬,虎口震得又麻又疼。大奎是个倔脾气,认准的事儿,8匹马也拉不回。“吭哧吭哧”干了半天,挖成了8个坑,一天才挖成14个坑。第二天,他带足了干粮,咸菜和水,省下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多挖了3个,第3天又多挖了5个,手上的血泡也排满了……一个月下来,竟挖了许多“鱼鳞坑”。大奎笑了,眼里满含希望。他拿出多年积蓄,买来树苗,刚好下了一场雨,趁着雨水栽了树苗,又借着湿乎劲儿,挖了100多个坑,全栽了杨树。
树是栽上了,可一个多月不下雨,眼看树苗有枯死的危险。大奎急得嗓子肿了吃不下饭,咋办?只有一条路:挑水浇!他开始从村里挑水,村子离林子有2里地,往返4里多路。1个月下来,扁担磨断了,水桶漏底了……由于浇水及时,树苗全活了。转眼夏天到了,林子一片葱绿。大奎把树当成了自个儿的孩子,他整天闲不下来,给小树培土,拔草,剪枯枝,捉虫……当他坐在树棵旁歇息时,慈爱地看着小树。
第二年他又开了不少,第三年全都开出来了,一共栽了6000棵杨树。
过去的荒滩地,如今成了杨树林。10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奎成了奎爷,小树也已成材,有许多商家看好了奎爷的树,要花大价钱买他的树。奎爷摇头:“林子虽然是我开的,地却是国家的,村里的,由村里说了算!”有人说:“奎爷真傻,自个儿贴了钱,出了力,树应该自个儿卖!”也有人说:“奎爷心眼儿好,有眼光,奎爷这是给咱子孙后代造福哩!”
奎爷照常侍弄他的树,为了防人偷砍偷伐搞偷盗破坏,搭了窝棚吃住在林子。他怕树让羊啃了,让淘气的孩子撅了,让贼盗伐或失火……一刻不闲地看护,但还是让盗窃分子钻了空子。一天,瓢泼大雨下了一天一夜,奎爷没有出去,让贼偷砍5棵树。看着5个光秃秃的树桩子,奎爷大哭一场。
有了这次教训,奎爷加强了防范,路口安了监控摄像头,给犯罪分子以威慑。
树一茬又一茬长大,奎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天,奎爷病倒了,奎爷的心脏病犯了,一连三天水米未进,起不来了。弥留之际,村长文武来了,乡林业站的干部来了,乡亲们来了,人们围住了奎爷。昏迷中的奎爷在人们的呼喊中醒来了,只见他嘴唇蠕动着,艰难地吐出含混不清的话,村长文武俯下身,费了好大劲儿才听清:“看,看,看好,树……”
奎爷走了,他留下了一林子的树,还有一林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