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我能接受别人优秀(随笔)
目前网上有一句最流行的话,我希望你(亲戚同学或战友)过得好,但绝不希望你比我过得更好。但我不认为这种观点,我的观点是,别人优秀,我有失落感,但我能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混得不好,要怪只会怪自己不优秀或怪自己无能。
说到我能接受别人优秀,我说说自己与罗敏(外号眯子)的故事。读小学时全班大约十七八个同学,我语文成绩只是及格水平,但数学我一般是第三、四水平。第一名是我村一个比我小两岁叫罗敏(外号眯子)的同学,第二名是南田村一个女孩,数学他们一般都98-100分,我一般是95-97分。后来,女同学初中考取卫校小中专,我与罗敏同时考取县高中,当年从各公社招了两个高中班。
我们两个人都有叔叔婶婶在街上。刚进县中时,按“中考”成绩罗敏分在高一(1)班,我分在高一(2)班。初中很多同学比我学习好,我能考取当年县中本身是超水平发挥。我们到高中后才开始学英语26个字母,罗敏记忆能力好,英语自然也好,英语老师是上海俩夫妻,每年过年都要罗敏帮助照看家。因为,当时报大学英语才计30分,如果报考中专,只需要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与化学”四门,英语不需要考,因此英语我只学了26个字母,而罗敏因为英语俩夫妻对他好,他英语成绩每次都第一、二名。
我通过补习一年考取了中专,我考取中专后,罗敏又报了补习班,我清楚记得,在九江读书时,我买过三本高考复习资料寄给三位高中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复习资料也许没起任何作用,但表示了自己的心意。后来另外两位同学分别考取中专,但罗敏却又没考上。第三次补习时,他“疯”了。后来他顶父亲班参加了工作。再后来,他大儿子考取北京某名牌大学,后来分配在北京工作,并且在北京买了房,他小儿子读书也非常好。而我儿子却买了个高中,考了个大专,现在只能在民企打工。虽然后来眯子两个儿子后来都考取名牌大学,但他现在还是老想不通,一生都有精神病。
说句真心话,我对罗敏与他儿子读书优秀从头到尾没有过妒忌心,儿子工作不好,要怪只怪自己儿子读不得书。长期以来,村里有一种说法,说是会武(我)是遇到一位好叔叔,眯子没遇到一位好叔叔。为了不让村里人骂我忘恩负义,长期以来,我对"会武遇到一位好叔叔,眯子没遇到一位好叔叔"的说法一直保持沉默。
父亲过世后,我开始讲真话,实际上,我考取中专和罗敏没考取中专与两位三叔没什么关系。表面上确实是三叔对我很照顾,有一年放暑假,父亲硬是逼迫我去街上三叔家看书。补习这一年,父亲又安排我在三叔家吃住。对于父亲的安排,三叔是不好拒绝的,因为全村人都知道,三叔九岁没了父亲(我爷爷),我爸爸为了让三叔上高中考大学,硬是要自己长子(我哥)从初中退学回家与二叔种田。但对于我来讲,暑假把我关在街上,我非常难过,在街上三叔家我是真没读半页书。
后来,我对三叔说到,我读高一、高二总是在学校吃住吧。实际上,我在高一(2)班第一个学期就考过全班总分第一名,这个情况三叔知道。但我成绩不稳定,后来成绩保持在高一(2)班前五名。读高二时,按成绩重新编班,我调整到了高二(1),这个情况三叔也知道。实际上,高中阶段,我成绩与罗敏差不多,我能考取中专,主要得益于我高考时改写了初中同学刘小勇写的一篇同名作业《在雨中》。初中语文老师李怀壁把它当范文在课堂讲,高考时,我改了地点、人物、时代背景(此时已分田到户),这就叫临场发挥。有次夜晚偷支书家李子,支书婆拿竹杠来操,一个个都往树下跑,只有我在树上一动不动,这也叫临场发挥。我这个人就是情商低,别人不给机会,我机会我能发挥。
我曾对儿子说,有家庭夫妻生活和有一双儿女(一双女儿也行)是一个成年人幸福与否的重要组织部分。但随着儿子找女朋友很困难,从这个现实出发,为了给儿子减压,我又多次对儿子讲,只要你觉得幸福就行。我说,释明心长得帅,还有公务员工作,但觉得做和尚幸福,我也能接受。又到说,你是学计算机网络的,毛星云你总知道吧,毛星云百万年薪,在城市事业、有房、有车、有妻、有儿,最后选择跳楼自杀,既然选择自杀结束生命,肯定是不幸福。还有一则报道,武汉某大学生刚结婚,刚买了房买了车,最后从大桥上跳下结束一生。也许这样心境,儿子反能快点找到女朋友。
我有点庄子思想,我觉得人有点象鸟儿,麻雀有麻雀空间和快乐,黄鹂有黄鹂空间和快乐,燕子有燕子空间和快乐,大雁有大雁的空间和快乐,昆鹏有昆鹏的空间和快乐,中国的母亲总希望自己的麻雀、黄鹂都去做大雁甚至昆鹏,这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