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半仙之体悟人生 ————赏读朱光荣先生漫画有感/介非
半仙之体话人生
——赏读朱光荣先生漫画有感
文/介非(张士勤)
生活是道复杂而难以分解的哲学课题,但很多事情如果能早点悟得透彻明白一些,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就会自觉的修为提高自己,少走许多弯路。朱光荣先生的13副《开心漫画》里,蕴藏着让余生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品味品味吧。
《知足图》
世上多少烦心事,
懂得知足烦变喜。
不与别人比富贵,
压力都是自找的。
欲壑难填,欲望无穷,是永远也不能满足的。永远不知足,是一种流行病。一般来说,普通人都容易患这种流行病的。曾经看过“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传说典故。我们仔细观察看看,身边基本没有知足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或许,每天醒来,静下心来自省,让自己“知足”三分钟,真心地对自己说,“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该是知足的时候了”,我们就会渐渐地拥有最初、最本真的笑容。
《幸福图》
幸福,与地位无关,
幸福,与财富无关,
幸福,与拥有无关,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富人说:悠闲就是幸福;乞丐说,有饭吃就是幸福;病人说:能活着就是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不一样的幸福”。
关于幸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有一千种幸福的模样,有一千种幸福的感觉。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生活没有标准的答案。幸运与否,由上天而定。幸福与否,由己心而生。
找寻快乐也好,追求成功也罢,或淡泊求静心无贪欲,或志在必得只为名利,都是为了活得舒心,都是对幸福的一种理解,一种感悟。
《娃娃老汉牴头乐》
你牴我,我牴你,
爷孙拼力争第一。
和谐之家多乐趣,
幸福就在欢笑里。
林语堂说: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土炕上。“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狗窝。”二是吃着父母亲做的饭菜。“山珍海味,不如母亲做的家常便饭。”三是听爱人给你说着情话。“野花哪有家花香?,路边的野花莫要採!”四是跟绕膝孙子们做游戏。“爷爷孙子两兄弟!”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方才明白:
天伦之乐是最平凡而又千金难买的幸福。人生漫漫,最重要的只不过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一家人的整整齐齐,欢欢喜喜的笑脸。
《大西瓜》
大西瓜,沙又甜,
想吃西瓜没有钱!
闹着爷爷掏腰包,
爷爷心疼脸却笑。
小时候真好,天真烂漫,没有尊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伪装出笑容,痛了就哭一场,累了倒头便睡,有什么伤心的事,有什么不满的事,全部都会说出来。不像现在,藏着掖着,装着捂着,假装斯文,生怕别人看出来。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懂明白:
人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小时候再好,也回不去了,长大了再难,也要走下去。
《快乐人生》
快乐的人生并不是因为得到的多,
而是期望的少。人活着的终极目标莫过于是追求快乐,享受快乐,享受生活。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期盼的少。
一个欲望满满的人是很难得到快乐的,最终不是被欲望所害、累倒,就是被欲望吞噬、累死。
《老同学》
昔日两个老同学,
一个是清高恃才,
一个是笑口常开。
二十年后再相见,
似曾相识燕归来,
差点儿没认出来。
岁月不只是一把杀猪刀,有可能还是一包催老剂。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方才明白:
最真最纯的人应该是当年的发小伙伴、同窗好友。不管现在的身份地位如何,资产多厚,一定不要把这份情感给忘记了,同学之间,一定不要谁在谁面前摆着身份架子或者脸谱模样。否则便是人格虐待,是友谊的叛变!
《按摩员》
同甘共苦几十年,
知情知意知冷暖,
轻捶重按总舒坦,
赛过专业按摩员。
少为夫妻,老来伴。过一辈子能吵半生。天天打嘴仗,随时就翻脸。吵过闹过之后,却仍然是原来的旧模样。该做饭,该洗碗,该买油,该买面,打发日子照样干。初见初恋于昨天,相依相伴到今天,白头偕老到明天。吵过之后仔细想,既包容又退让,夫妻之道红夕阳!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老了,你就是我最大的依靠和避风的港湾。你不嫌我瘦,我不嫌你蛮。愿与老伴白头到老,相爱一生。愿晚年幸福快乐,身体康健。
《新发现》
人生道路无直线,
曲折后退都进前。
劝君常要回头看,
也许还有新发现。
路有无限长,走到了这个远方,还有另一个更远的远方。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向前走时,别忘了停停脚步,回头看看。也许,回头就是新风景。
《香甜味》
一日按时吃三餐,
荤也香甜,素也香甜。
粗茶淡饭最保健,
布衣饭菜,可乐终生。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方才明白:
日子,是在忙忙碌碌中平淡,生活,是在粗茶淡饭中生香。
宋代词人黄庭坚在《四休导士诗序》中写道:“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粗茶淡饭最养生。
《寻乐子》
待人记恩不记怨,
三五知己常聊天,
相聚谈古又论今,
见面说地也说天。
生活,没有什么标准定律,也没有绝对的大道理可言。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过日子,就是一种心情,用好的心情去生活,累也不说累,苦也不言苦。
感恩,知足,微笑,简单,这样方能赢得开心大世界。
《插秧图》
手把秧苗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既要有前面的世界,也要有后面的世界,前后都有风景线。有的人只知道前面的世界,只晓得向前迈进,却不知后面还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懂得给自己留个退路,遇事才有转圈的空间。如果处处将自己锁定,将永远都走不出自己所设置的死胡同。
《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难得今日一身轻,
尽享人间好时节。
眼睛很小,看不见脑后;胸腔虽大,装不满当下。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候方才明白:
享受当下,就是最幸福的人。即使生活欠缺你40分的时候,又能怎样?就在自已得到的60分里面,尽情享受挥霍吧!
《老伴》
人生犹如登高山,
登得高来看得远。
功名利禄过眼云,
是非成败似轻烟。
滔滔江河东流去,
世间至爱唯老伴。
老伴,见过你年轻时期的青春靓丽,也见证了你日渐沧桑的邋遢容颜,却仍然把你当块宝,捧在手心,揣在怀里。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朝夕相处,谁也离不开谁。
别等到古稀之年半仙之体的时方才明白:
父母会先你而去,子女总会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空间,能陪你走到最后,一路不离不弃的人,就是老伴。
退休离岗后的日子,过的是一种心情;
退休离岗后的生活,要的是生活质量!
退休离岗后的工作,做的是自己所好,
退休离岗后的身体,保的是本金生息!
写于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