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痕】剥豌豆(征文·散文)
剥豌豆,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对于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而言,却是平生第一次的新体验。
大年初六,带坏坏去超市买菜,他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拿。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不停地跟我说:“奶奶,新鲜香菇是我喜欢吃的,我也爱吃豌豆。”见坏坏愿望如此强烈,我不忍拒绝,荤的素的买了两大袋,回到家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小家伙还真是不打诳语。从广州来到南昌,坏坏有些不适应,近日咳嗽,我有意做些素食,但怕平时喊着:“我要吃肉肉”的坏坏没有胃口,我努力在色香味上作文章,把香菇、西红柿、菠菜煮在一起,再滴点芝麻油。坏坏喜欢说话,表达也很到位。那天吃饭,他跟我说,“奶奶,这是我要买的新鲜香菇吧?我说过我喜欢吃。”一边说,还一边“呜哇,呜哇”,夸张地大嚼起来,让我大快朵颐。
昨天下午,午睡过后,坏坏正玩着,突然说:“奶奶,我想吃豌豆了。”我很惊讶,小家伙一定还记得他提议购买的豌豆还没吃呢。我说:“好哇,不过你要帮奶奶一起剥豌豆哟!”“好!”简短刚脆的回答,是他的口头禅,遇到我们要求他做什么,而他又愿意时,总是如此爽利明了。
豌豆荚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我拿出来放在客厅的大茶桌上,另外,拿出一个竹制的小笸箩也放在大茶桌上。我喊一句“剥豌豆了”,坏坏就走了过来。他比桌子高出一头,我见他手举起来架在桌子上,有些吃力,问他要不要坐在高椅子上,他说:“不用。”于是,他就那样站着,摆出一副认认真真的样子。
坏坏从塑料袋中取出一个豌豆荚,试图把它折断,无奈力不从心,来回扯扭了几下,豆荚仍未开口。我说:“奶奶帮你!”于是,我从中间把豆荚掰开,并告诉他:“你看,豆荚上面有缝缝,就是缺口,你用点力,它的嘴巴就张开了,它就会把豆子吐出来。”
剥完一个,他又拿出一个,问我:“奶奶,从哪条缝缝把它剥开呀?”我说:“哪条缝缝都行。”我习惯从豌豆拱起的背部下手,但跟一个二岁多的孩子解释清楚,太复杂,况且也没有一定之规,非得强求一致。
坏坏把豆荚竖放在左手,学我的样子,用右手大拇指对着缝缝用力,还是因为力气太小,豆荚不为所动。我怕他气馁,一边赶快鼓励他,一边把豆荚先剥开个口子放在桌子上。
我把豆荚剥开,很快就完成任务了,余下的事情全留给了坏坏。只见,他把豆荚分开,把豌豆先是一粒粒“捉”进笸箩,如此操作了三五次,居然会沿着豌豆排列的方向从上到下把它“刮”进笸箩。虽然提高了效率,豌豆多数进了笸箩,但也有不老实的蹦跳出来,有的滚落在桌上地下,有的竟然就从坏坏与桌子齐平的领口钻进了衣服。有一回,同时有两个豌豆开了小差,一个落在地上,一个钻进了坏坏的领口。我以为只落了一个,就说:“在地上,在地上。”坏坏说:“还有。”于是,他扯出扎进裤腰的衣服,还跳了几跳,那个碧绿的豌豆才在褐色的地板上打了几个滚停下脚步,坏坏欢快地走上前去,捡起来在我眼前晃了晃,才把它放进笸箩。
他低垂着眼,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豆荚,重复着剥开、刮下、放进的动作。我想增加点现场教学内容,问:“坏坏,豆荚里有几粒豌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我数不清了。”俨然是一副我忙不过来,不屑的样子。
渐近尾声,没剥的剥了的混在了一起。坏坏连续几个剥空后,不急不恼,慢慢学会把豆荚拿起来,先用手在外面捏一下。遇到连成串的两个豆荚,他先剥一个,再剥另一个,绝没有遗漏,豆荚里的豆子也捡择得很干净,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况。
我在旁边观察欣赏,剥豌豆的过程大约持续了二十多分钟,最后,坏坏拿两个空豆荚绕茶桌环行一周,最终完成了他剥豌豆的最初体验。
晚餐,青翠的豌豆端上桌,坏坏一阵欢呼,格外兴奋,也许他体会到了劳动收获的快乐。他又一次“呜哇,呜哇”吃得津津有味。我心生欢喜,无比满足。
米宝也喜欢肉肉。问:最喜欢吃啥?又又。除了又又呢?又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