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土鸡蛋里的母爱(散文)
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大堆土鸡蛋珍藏着,每当想到这里,就会激发出对母亲浓浓的敬爱。
那是1972年的夏天,我在部队当兵的第三个年头。在一次夜间军事演习的训练中,我的腰意外受伤了。我住在部队的146医院里,躺在伤员床上盯着天花板发愣。我埋怨自己不争气,没有完成好训练任务,感到对不起连队首长和打配合的战友。连队通讯员小陈来看我,转告连长的安慰,要我安心养伤,临别时递给我带来一封家信。小陈走了,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信是两千里之外的母亲托人写来的,信中说:家乡还是处于贫困,家里生活开销很紧张,全靠母亲养的十几只土鸡下蛋来换取油盐钱,需要我给予一点经济援助……
我含着泪花,想到在家艰难度日的父母兄弟,特别想到我那勤俭持家的母亲,母亲已是40开外年纪,头上的白发开始繁密起来。可是我一个小兵,每月才八元津贴,哪里有钱给母亲寄去呀?越想越觉得对不起母亲,我多么想回到母亲身边,为她分担一点忧愁,可是我在部队,身不由己,哪里能说回去就能回去啊,想到这些眼泪簌簌地流下来。
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睡梦里似乎回到家乡,回到母亲的身边,我高声地叫喊着:“妈。我回来了!”梦中感到有一只大手在抚摸着我。我惊醒过来一看,是连队的指导员坐在床边,手里正拿着我母亲寄来的家信。
我急忙要挣扎着爬起来,指导员微笑着对我说:“你的情况我们知道了,你的母亲很想念你,你就借住院的时机回家一趟吧,看看母亲,转达我们连队的一点心意。”指导员说话间,把100元人民币塞进我的手里。“我和连长商议了,决定允许你探家兼养伤。”连队首长的关怀,使我再一次落泪。
在战友的护送下,我搭上返家的火车。
回到家里,见到母亲正在吆喝着鸡群。我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
母亲先是惊讶,接着就是高兴。她关好鸡棚,就来拉我的手。嘴里吐出一句:“哎呀,儿子你黑瘦了!”话语间看得出母亲很是心疼我,“你在部队,不知把饭吃到哪里去了,这么不壮实……”
母亲一边给我煮面条,一边嘟噜着:“找点什么把身子补起来呀?”我看到母亲着急的样子,心里觉得自己回来得不是时候,就说:“妈,不怕,我挺得住,伤慢慢就好了。”
过了一天,母亲高兴地对我说:“我找到最好的药方了,你必须按照我的话做,把身体早日养好。”接着又说,“昨天我赶集,专门去问了一个老中医,老中医说,喝生鸡蛋能补身子,你必须坚持每天早晚喝两个生鸡蛋。这样在你回部队时就能红光满面了。”
我在部队医院里,也是天天吃到鸡蛋的,对母亲的话毫不在意,就说:“妈你的鸡蛋卖钱,我不会吃鸡蛋的。”没有待我说完,母亲就不依不饶起来,“我不管那些,你必须按照我的话做,每天喝下两个生鸡蛋,生鸡蛋最能补身体了。”
我回答说:“生鸡蛋不好喝,我不喝的。”
母亲一听更加着急,她把脚朝地上一顿,说:“你不喝不行,生鸡蛋又不是毒药,你喝下两次就习惯了。未必要我给你灌才行吗?”
面对母亲的固执,我不好再拒绝。每到早晨起床,母亲就把生鸡蛋洗得干净,递到我的手里:“我看着你喝下,喝了就吃早餐。”说着还把一杯糖开水递来,“喝下生鸡蛋,再用糖水一压,就不恶心了。”
母亲见我还在迟疑,就把生鸡蛋抓过去,在锅台上一磕,剥出一个小孔往我嘴边塞。面对母亲的执着关爱,结合我只记得身体。我想到:“就算是扛枪上战场吧,革命战士死都不怕,还怕喝生鸡蛋吗?”
我张开嘴巴一吸,只感到那个生鸡蛋清和着蛋黄就滑进了喉咙,连牙齿都没有挨着。母亲在一旁哈哈笑起来,说我喝生鸡蛋就像抓俘虏一样的利索果断。以后的每一天,母亲都要在饭前为我洗好生鸡蛋,监督我像喝药一般地把生鸡蛋喝下去。我知道,母亲真是听信了那个老中医的话,把喝生鸡蛋当成了补身体的良药。而我呢,也觉得喝生鸡蛋要比喝药还难受。但是为了母亲的安心,我不得不按照她的要求去天天喝。
就这样,在母亲的监督下,我喝了二十四天,一共喝了四十八只生鸡蛋,感觉到生鸡蛋的味道总不那么好,也没有觉得我的身体就强壮起来。但是母亲感到很踏实,他继续从鸡棚里捡拾着土鸡蛋存放着。我的伤也是自然恢复了,还有十来天,假期就要满,我就要回到部队去了。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妈看到你就行了,你回部队去好好干,不要担心妈和家里。”看得出,母亲这时的心里真是很舒坦的。
母亲给我收拾了一个包裹。她用衣服紧紧包住一个纸盒,塞进包裹的中间,叮嘱我一路小心,不要碰撞纸盒。我不知母亲玩的什么戏法,只好答应照办。回到部队,我小心地打开包裹,拆开那个纸盒,才发现全部是土鸡蛋。母亲把那些土鸡蛋一个个用草纸包好,分上中下三层一个个排放在纸盒里。我数数鸡蛋,足足一百个。我顿时感动起来,没有想到母亲竟然想出这个办法,把这些经不起磕碰的鸡蛋也随着我进入了两千里之外的军营。
真是母爱盈怀啊!一个乡下土生土长的母亲,对于儿子竟然有如此博大的情怀。这朴实而厚重的母爱,就像这一个个排列的土鸡蛋,表面并不很光洁,但内心却是那么晶莹剔透,那么纯净,那么纯真无瑕,让儿子找不出一丁点杂质来……
【2022年2月11日卧薪斋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