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我的弟弟王森(散文)

精品 【东篱】我的弟弟王森(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11.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47发表时间:2022-02-16 04:15:33

【东篱】我的弟弟王森(散文)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我用周华健《朋友》的歌,为我的弟弟送别。
  
   一
   王新忠,男,舟浦人,小我两岁,是我唯一的亲兄弟,也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小时候,我妈给我取了个绰号,叫“火焙鸡”。因为我自一坠地就特别胆小,好像这个世界到处都潜行着豺狼虎豹似的,两岁以前一刻也离不开阿妈半步,但凡睁眼看不到阿妈就会歇斯底里地哇哇大哭。弟弟出生后,阿妈给弟弟也取了个绰号,叫“王森”。王森是村里的一个汉子,大猫胆,火炮性,天不怕地不怕,不认天王老子,脾气暴烈,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只要自己想干的事,就算是把天戳出一个窟窿来也不皱一下眉头。弟弟的性子像王森,顽皮,淘气,耐骂经打,大祸没闯过,小祸日日有。妈妈也是希望一改我的那个弱性,成为一个真正的汉子。
   “真是冇话讲,都是共娘胞胎生的,这两兄弟的脾气性格怎么会相隔恁大呢?”一直到我们长大以后,我妈还经常这样感叹,是不是名字决定了性格?未可知。
   在我们之前,阿妈已经生过四胎,全是姐姐。弟弟出生的时候,我的大外甥囡也已经出世了。在父母眼里,我和弟弟可谓是久雨之后才升起来的两轮太阳,真的很想好好疼疼我们这两个迟来的爱,但却又总是爱不起来。弟弟太淘气了,三天两头到处惹事,不是把隔壁妹妹的鼻子揍出了血,就是把旁头小哥的脚腿踢瘸了,旁山的阿婶刚刚跑来告状,路廊槛的阿婆又火燎燎地迈着小脚寻上了门,说弟弟爬到屋顶把她的烟囱给堵了。阿妈的气不打一处来,挥着竹丝就朝正在做弹弓的弟弟扑过去,弟弟见状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跟阿妈做鬼脸,“追呀!你追我呀!”气得阿妈只能在原地跺脚大骂:“王森啊王森,你这个短命儿!”
   一次,阿妈正在骂,恰巧王森叔挑着担子路过。他撂下担子,瞪着眼睛双手往腰间一叉,火药桶眼看就要开炸,我妈赶忙说:“他叔,我不是骂你,是骂我家里的那个鬼头刀。”王森愣了一下,眨巴着眼睛说:“噢,你是在骂小侄儿呀,嫂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看他挺好的,没毛病。”说着,他从箬笠斗上摘下一簇红得发紫的“国公”,朝躲在像间角的弟弟招手道:“小侄儿,过来,阿叔赏你国公。”弟弟听了,悄悄瞄了一眼阿妈,见阿妈把头别向一边,便吸了一口气,将挂在唇边的鼻涕回收到鼻孔里,然后像一只猴子窜过来,拿着国公一溜烟跑了。
   弟弟属蛇,但他不认,硬说自己是属龙的。他确实像条龙,小时候是小青龙,长大后是酒老龙。他很好生养,见风就长,遇雨就大,到了五岁,就长得跟我一样高了。现在每当我一想起他,他就会栩栩如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米八二的身高,英挺俊拔,五官精致,肤色红润,眼睛笑眯眯的,眼角有道又细又长的皱纹,他说那是凤凰的尾巴,而他的眼睛则是天生的龙凤眼。他一生打过铁、牧过蜂、做过糕饼、卖过包子、开过小酒馆和百货店,闯荡过不少地方,天南地北都留有他的足迹,那些脚窝里会开出飘仙的酒花来,给人的印象很深刻。蒙古人称他安达,广东人唤他靓仔,温州人呼他长人,本地人叫他高人,也有人叫他王森的,但很少,一般人不敢。他喜欢水浒里的英雄好汉,说自己是山东人,是从梁山来的。从小他就在屋后的菜园里练功夫,基本套路是翻筋斗,打飞腿,扎马步,吊树枝,捣鸟窝,追蝴喋,逐蜜蜂,练就了一身好力气,十五岁能挑得动二百斤重的田头谷,十六岁能提得起老屋的千斤石。我问他是梁山的哪条好汉?他说谁的酒量最好就是谁?我说是鲁智深吗?他说不是不是,鲁智深是个和尚,酒量太差,一喝就醉。我说是武松吗?他还是摇头,说如果我是武松,你是谁?我说你到底是谁?他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他的长相像浪子燕青,力气像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酒量像永远喝不醉的武松,反正他是从梁山来的。
   弟弟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中的他却是很骨感。他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两门课,体育和美术,上其他课皆躺在桌子底下睡觉。班主任周老师对他也够好的,每逢弟弟在教室里睡觉,他都会在地上垫一层硬的纸板壳,担心地冷气寒,把弟弟冻着了,可谓是无微不致啊!然而,就这弟弟还不满意。一次,弟弟拿成绩单回家,途中嫌语文和数学老师太小气,仅给他打了一鸭蛋,就自个在后面又各添了一个鸭蛋,并在前头竖了条小棍子。阿妈看了,心花怒放,立马赏了一个咸鸭蛋给他,遇到周老师,还千感谢万感谢。周老师开始一头雾水,得知原委后,便将真相告诉了阿妈。
   次日,弟弟就在教室里摆起道场做法了。他的道行不够,学不了打䍿师公的“打七塔”和“吊九台”,便垒起三张课桌“打三塔”,把周老师当作万恶的“周扒皮”硬生生地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顽皮是汉子的天性,老师和母亲读由着他,那是希望他“浪子回头”,大人都觉得这样的孩子一旦有了悟性,就会翻然悔过,成为好孩子的,且无人能敌。
  
   二
   我的故乡舟浦是一个处在黄坦盆地东缘的古村落,枕山临水,古道枫红,溪流九曲,风光不好也是好。因为,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呢?
   那时候,我家住在一座名叫“柳溪别院”的老屋里。老屋门前是柳溪,溪边有个小沙滩,叫溪沿坦。大门口有个“八”字形的小天井,天井的上首是路廊槛,下首有一口井,井边站着一棵大枫树。隔岸是水碓,还有几间老屋基,水碓被碾米厂的柴油机废了,屋基坦变成了种菜的菜园。菜园躲在人高的墙坎里,像谜但很好猜,不是种菜就是种瓜种豆。隔岸望去只能看得见墙外的金针花,缠绕在墙上的金瓜、刺瓜和天罗瓜,还有就是站在顶端摇曳的狗尾巴草了。
   老屋的门台是木头的,门上有对生锈的铁环儿,没有锁,大门始终坦坦荡荡地敝开着,性情随住在里面的人。跨过老掉牙的门槛往下三级石阶,就到了一个偌大的用鹅卵石铺成的天井,天井中央是条路,五六米长,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浃塘(池塘),右手的塘边长有一棵白桃丁,水面浮绿萍,水下潜游鱼。左手的塘边长有一棵葡瓜梨,还有一些紫苏,葱蒜什么的,塘底有鱼鳅和锅勺柄大的黄鳝。过天井,便是正屋了。正屋架着七条横梁,一条梁一间,七条梁就是横开七间。当中是像间,穿过像间的后门,有三条路,往前走是上坦屋,沿着屋边向右走十步左右的石板路,就是我家的大门口。门口也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浃塘,一边挨着石板路,一边贴着一堵石头墙,墙上爬满墙络藤,还有一株腊梅,一丛胭脂花和一棵枇杷树。
   这样的环境给了弟弟发疯弄狂的空间,弟弟不远去,可这样美好的环境也被弟弟糟蹋得够呛。多少婶子无奈地对着弟弟叹息,并用好话哄着弟弟说,看好这块宝地,不能让人坏了我们这块的风水,弟弟也“乖”,似乎风景成了他的独有,谁坏了风景就对谁不饶。
   我家的房子很宽敝,从像间边一直透到老屋的水沟边,又从水沟边一直绵延到菜园边。水沟内是正屋,水沟外是矮屋,合起来足有六七间。正屋的楼下有两个睡间,一个四斗屋直通的大间,大间的中央竖着一条大木柱,灶台设在与郎牙公隔壁的楼梯边。灶台上置有大中小三口铁锅,两个汤罐,小锅炒菜,中锅煮饭,大锅烧猪食。左壁边摆有一溜凳椅,前壁边放农具,右壁是菜橱和石水缸,饭桌摆在木柱旁,鸡鸭猪牛羊全部待在矮屋里。楼上有一块空的“地板坪”,地板坪边隔着两个小房间,走上两个台阶,是谷仓和大房间。大房间是“龙榻”,父母的,小房间睡着龙女和龙子,是我们兄弟姐妹的。我和弟弟的房间挨着矮屋,俩人同寝在一张“竹榻”上,床边搁有一只大酒缸,四周都是木板壁,一扇吱吱呀呀的门,一个风吹就响的木门窗,除此之外好像再也没有什么了。
   我和弟弟在这张竹榻上一起睡了十五年,也与三层楼背上的老鼠们整整相亲相爱地相处了十五年。每个晚上,我俩刚想睡,楼背上的老鼠们便开始“嫁囡”了,“吱吱吱”地闹个不停。竹榻原本是“小龙榻”,老鼠如此猖狂,岂不成了“老鼠榻”?弟弟当然不干。他先是“喵喵喵”地学猫叫,接着“噢噢噢”地大声吆喝,然后用脚“嘭嘭嘭”地踢板壁,最后拿着木棒爬到上面与老鼠们展开白刃战,弄得整座老屋的人都睡不好觉,叫苦不迭。后来,他见强攻不行,便改智取。一次,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只老鼠夹,就等夜里看老鼠们的笑话。不料到了黄昏时分,不见老鼠哭,小姐姐却哭了,老鼠夹把爬到楼背上取家什的小姐姐的脚给夹出血了。
   陋室虽陋,但有了弟弟,却也有趣。窗外是菜园,春天,我俩把头探到窗外,看菜花,看蜂飞,看蝶舞。夏夜,我们歪着脑袋,看萤火串串,月牙弯弯,星星点点。下雪天,我俩并肩立在窗前,看雪霰子像米粒般在青瓦上欢跳,雪花像鹅毛一样在天空纷纷扬扬。积雪的时候,望着窗外的树,弟弟说,树胖了。雪融的时候,他说,树又变瘦了。
   一张小小的床,一头挨着窗,一头挨着里面的大酒缸。六月,弟弟让我睡在临窗的一头,他说窗门边光线好,便于我读书。冬天,他让我睡在里头,说窗门边风大太冷了。我说你就不怕冷?他说我是练功夫的,不怕冷,怕冷的,是你们读书人。我妈是一个非常慈祥而又思想的人,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皆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从小她老人家对我们的家教十分严格。每天早上,挂在楼下木柱上的广播喇叭开始唱“东方红”了,她见我们仍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便拎着竹丝来到我们的房间,掀开被子抽。每次,竹丝都会落在弟弟的身上,因为,每次他都会挡在我的前面。阿妈走了,我问弟弟疼不疼?他锁着眉头说:“我早就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这点痛算什么!”。
   弟弟是我们的开心果,但却是有点怪味,唯独我喜欢这个味道,因为弟弟的坏和顽皮衬托了我的乖。长大以后,我觉得自己是欺负了弟弟,曾说起,弟弟一笑了之。
  
   三
   我爸有一个绰号,叫江南。开始,我还以为村人夸他是江南才子,后来才知道是大家在嘲笑他。阿爸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爷爷是个私塾先生。阿爸小时候长得白白净净的,读过书,在戏台上演过小旦,苦命的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爷爷抛下膝下的二子三女撒手西去了。阿爸是长兄,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便挑起了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在村里难免遭人欺负。因而,他的性情就有点软弱。相比较而言,南方人的个性没有北方人那样强悍刚猛,所以人们就叫他江南了。
   在我家里,真正的主宰是我妈。我的性格像我爸,胆小,怕事,懦弱。弟弟有点像我妈,不惹事,也从来不怕事,当然,他的尺度没有我妈把握得好,我妈是该一是一二是二,凡事都退让一步,如果太欺负人了,也决不退缩。
   十岁的时候,有人想欺负我爸,弟弟就不干了。一天,生产队在宫前割稻分谷。放学后,我和弟弟赶去帮阿爸担谷。一到打谷坦,便听到村里的头号浪荡子“秧地鸭”像疯狗般骂我爸。原因很简单,我爸是生产队的记工员,他管分稻谷,稻谷是按人头分的,当天人均可以分到三十斤,秧地鸭一家三口,他偏要分一百斤。这当然不可以,他就骂我爸,骂我爸是吃狗奶的。弟弟听了,不由大怒,抓起一把烂泥,瞪着大眼,鼓起腮帮子,像愤怒的哪吒一样跑到秧地鸭的对面。秧地鸭惊愣了一下,咧嘴道:“王森,你想干嘛?”弟弟说:“你再骂一句试试!”秧地鸭抽了一下嘴角筋,说:“我还怕你个娒儿不成,老子就骂了,江南,你这个吃……”未等秧地鸭的狗嘴把狗屎吐完,但听“啪”地一声,弟弟将手中的一把烂泥不偏不倚地砸进了秧地鸭的嘴里。“秧地鸭,你是吃狗屎的!”弟弟说。秧地鸭哪能受得了这个,顿时暴跳如雷,嚷嚷着要把弟弟给撕了。这时,我和阿爸俩人都走向了前,众人纷纷过来劝架。秧地鸭被人拖走了,临了,他朝弟弟张牙舞爪道:“王森,你他妈的居然给老子搞突然袭击,你等着!”弟弟脑袋一歪,往地上呸了一口,说:“屁!”晚上,阿妈听了此事,不笑也不怒,只是说:“我的王森长大了,妈晚上蒸蛋给你吃。”弟弟说:“要蒸两个,哥一个我一个,加糖的。”
   仔细想想,我这一辈子仅跟人打过一次架。是我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在县城工作的二姑妈给我家捎来了一小袋苹果,我与弟弟各分到了两个。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吃苹果,心里美啊!苹果圆圆的,外面红彤彤的,里面雪白白的,啃一口,脆脆的,甜在嘴里,美在心里。我在家里吃了一个,将另外一个带到学校,寻思着在同学们面前显摆。
   舟浦小学是由王家老祠堂改建的,处在村尾的一个缓坡上,脚下有条流水是从国公岙流下来的,叫国公溪,溪上有座小桥,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那天,也许是我过于兴奋,急着想要显摆那个红苹果,走到小桥上,我便把那只苹果从兜里拿出来给同学看。那是一对兄弟,小的和我同龄,大的长我两岁。我一拿出苹果,小的眼珠就发绿了,喉结不断地在滚动。突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手中的苹果抢走了,张口就啃。我回过神来,就上前去夺,两夺三夺,双方就打了起来。说实话,个对个,我还可以勉强应付,糟糕的是他哥哥也介入了,我立马处于下风。眼看我就要沦为他们的阶下囚,就在这时,弟弟像救兵般赶来了。他甩掉书包,大喊一声,从地上高高跃起,在空中朝那个大的胸膛上飞了一腿,对方便“扑咚”一声掉倒了桥下的水潭里。接着他摆了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摆动着抬在空中的腿,朝小的说:“来啊!打劫贼,让你尝尝我的飞毛腿!”

共 963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生兄弟一生情,手足情深贯苍穹。岁月漫漫,时光悠悠,烛火依然,令人遗憾的是,再也回不到美好的从前。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文章,作者岚亮老师以优美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叙述了关于弟弟的一些往事,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一幕幕生动的生活场景描写,就像电影中的一帧帧画面,鲜活饱满的弟弟的形象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弟弟小时候顽皮淘气,天不怕地不怕,到处惹祸,让母亲非常操心,弟弟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做过各种不同的职业,走南闯北,生性豪爽讲义气,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弟弟重情重义,看到父亲和哥哥受到外人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家人遮风挡雨。兄弟情深,当作者生病之时,弟弟无微不至地照顾,甚至把最喜欢的酒都暂时戒了。弟弟生病时,身为哥哥的作者,极力坚持手术,哪怕能让弟弟多活一天,兄弟之间这种深厚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弟弟嗜酒,大半生都带着酒香,在觥筹交错中也结交了很多朋友,但因为喝酒太多,给弟弟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四十二岁时,被诊断为晚期肝癌,做完手术的弟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打破了医生只能活半年的预言,这和弟弟乐观向上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但五年之后,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弟弟宝贵的生命,弟弟弥留之际,对哥哥充满了千般不舍和万般依恋,作者对弟弟的英年早逝,更是伤心欲绝,痛彻心扉。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和弟弟一起住在老屋的生活场景,和弟弟在一张竹榻上一起睡了十五年,肩并肩一起站在窗前,春天看蝶舞蜂飞,花开花谢,夏天看荧火,看星光,看月亮,冬天,看雪花飘飞,作者和弟弟不仅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也是最知心的朋友,作者把对弟弟所有的思念都融进了唯美的华章。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灵动,情真意切,情感真挚感人,文笔潇洒自如,文采斐然,妙笔生花。弟弟有太多的优良品质,率性,阳光、轻财重义,博爱、担当等,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感人肺腑,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倾诉了对弟弟的无尽思念,唯美而忧伤,令人感动到泪目。那些回不去的时光,留下了生命中最美的感动。深度佳作,倾情推荐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22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白玄        2022-02-16 20:55:20
  上楼“文章信手拈来”,打错了。
回复11 楼        文友:岚亮        2022-02-16 21:37:58
  不奇怪,正常的事,我经常打错的。
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2-27 07:05:57
  想不到岚亮老师还有这么一段伤心过往。读到最后,眼泪直流,人间最苦,生离死别,手足情深,感天动地。老师也要少喝酒,注意身体。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