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凉粉,俺家的味道!(散文)
腊月二十八,正做凉粉,邻居隔窗探头问我在干啥。我说做凉粉呢。她说,你还真是渑池人,天天凉粉凉粉的,难道凉粉就这么好吃?
是呢,我是地道的渑池人,爱吃也离不开凉粉,从小就这样。因为,凉粉是我们渑池特有的一道硬饭食。在渑池,上到耄耋老人,下到三岁毛孩,没有人不爱吃凉粉。每顿饭少了一盘其他的菜尚可谅解,若没了凉粉那就是个极大的缺憾了。因此,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的第一顿饭,必是软滑Q弹的凉粉汤。以前是妈妈给我做,如今我早已成家立业,于是就变成了我给我的孩子做,我想这也算是传承吧。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大年初一早上放过鞭炮以后,就能吃到飘着肉香的凉粉了。凉粉可热炒、凉调、还可以是炒过又加水烧开的凉粉汤。一碗飘着油花,热乎乎香喷喷的凉粉汤下肚,头上立刻冒出热汗,精神也为之一振。于是就穿上新衣,欢欢喜喜地开始给长辈们拜年了。
那时候招待来家拜年的客人,喝炒凉粉汤是必须有的饭食。妈妈会把早早准备好的粉切成小丁块放在一旁备用,热油锅先爆出葱姜蒜的香味,然后炒上一些平时难得吃到的肉沫,再放上一些大料粉和精盐,入味后倒入高汤等待锅开,放入切好的凉粉丁,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炒凉粉汤就做好啦。
过年的那些日子里,妈妈每天早上都要做一大锅凉粉汤,然后一家人围着火炉说着、吃着、笑着,那温馨的场景随着凉粉汤的热气和香味氤氲升腾起来,与各家各户凉粉汤的香味合在一起,把整个村庄都渲染成热腾腾的欢乐味道,一年美好的愿景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在家乡,能用来做凉粉的有土豆淀粉、荞麦淀粉,最常见最普通的还是红薯淀粉。土豆因为淀粉少,磨的人家就少。荞麦因为性凉,吃多了不舒服,做起来工序也繁琐,所以做的人家也少。最受欢迎的还是红薯淀粉。有一年,家里收了红薯不够过冬吃,这可让妈妈做了难,眼看着年关快到了,妈妈就和爷爷商量做荞麦凉粉给我们姊妹几个解馋。这事必须得跟爷爷商量,因为在我们家,荞麦还有别的用处。得到爷爷同意后,妈妈就紧锣密鼓地忙开了。她顶着寒风在院子里把荞麦淘洗干净,待水略干后,就用石磨将荞麦磨成粗粒状,然后摊放着晒,妈妈说这需要两天时间,期间还得就不断地用手去捏荞麦粒。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捏它,妈妈说是等它醒呢,醒过之后磨出来的粉干净也会更多。我问,那怎样算是醒好了呢?妈妈说要是抓在手里说干不算干,略有潮湿的感觉就是醒好了。醒好之后要放在石磨上推成细面,然后用准备好的干净小布袋子装起一点儿,扎紧口,放在盛水的大盆里用双手反复搓洗,直到没有白色的乳汁样流出来就算洗好了。再然后倒出袋子里的渣,再装一些继续搓洗,等把一大袋子荞麦粉洗好,妈妈早已累得腰酸背痛,手也因为在凉水里浸泡得太久而冻得通红麻木了。
看着妈妈又苦又累的样子,我心里的稀奇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疼和怨愤。一边抱着妈妈的手一边埋怨:“我不要喝凉粉汤了,也不要你受这个累了!”
妈妈把我的手放进她的怀里,却把自己的手贴在还冒汗的脸颊上取暖。她笑着对我说:“妮子知道心疼妈了,妈受多大得累也愿意。”
妈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为了一家老小,没白天没黑夜地操劳。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眼馋别人有的凉粉,妈妈硬是把别人没做过的荞麦做成了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荞麦凉粉。为了做凉粉,妈妈的手背上布满了冻伤皴裂,我知道那滋味不好受。我的手上只有几道皴裂都疼的钻心,妈妈的手背上全是,可她依然忍着疼给我做过年穿的新衣服新鞋子。那时候我还小,帮不了妈妈多少,还只会发牢骚。可妈妈明白我为什么发牢骚,所以她回馈我的不是责骂而是安慰。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多年后,我也变成了妈妈的样子,我也像妈妈那样疼爱我的女儿。到了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
大年三十傍晚,是妈妈做凉粉饼的时候。我自告奋勇要给妈妈打下手,美其名曰,帮妈妈分担家务劳动。妈妈也很乐意把这项艰巨的工作交给我。她亲自帮我兑好了水和粉,然后就交代我要慢慢搅动,别弄洒了。一开始我还能耐下性子,可听着外面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嬉笑打闹的声音,我的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开始有点心慌手抖了。一不小心,就听“噗”的一声,白花花的粉汁弄得灶台上到处都是,这个时候妈妈说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一心二用还能干成啥大事呢。”我问妈妈:“你咋知道我搅洒了呢?”“听着你用勺子的声音就不对,忽高忽低的,会中?”我由衷地赞叹:“妈,你真是个神探!”
冲妈妈做个鬼脸之后,我赶紧收拢心思。心想着妈妈做粉时候的艰难,那是要经过两遍过滤才有这又细又白的细粉,我却丝毫不珍惜,任由着自己的脾气糟蹋浪费,真是太不应该了。想到这些,我的心静了手稳了。渐渐地,粉汤里起了透明的“小鱼儿”。看着那鱼儿跟着勺子的指挥晃悠悠的东游西荡,我的心也跟着快乐起来。不一会儿,黏糊糊的鱼儿不见了,眼前是一锅透明又冒着热泡的蛤蟆嘴。我一说蛤蟆嘴妈妈就知道凉粉熟了,她走过来告诉我要注意别被热气泡烫伤,还要更勤快地搅动,避免糊锅。
和妈妈一起把凉粉一碗碗地盛好放在桌上,妈妈告诉我等到凉透了就算大功告成,到了初一早上就能吃了。初一的早上,妈妈早早做好了荞麦凉粉,让我先端一碗送给西院的大娘尝个鲜,然后我们才可以吃。滑溜溜的粉汤浸润我的唇角,QQ弹弹的粉块在我的舌尖跳跃。吃完一碗,咸香四溢的味道让我们回味无穷。至今我还记得那天的那碗凉粉的味道,因为那是我跟妈妈一起做的凉粉。那个味道绵远留长,始终萦绕在我心头,也刻印在我的灵魂深处。即便后来我成了离开家乡的游子,也不时的会被那个味道勾起思乡之情,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也是俺家的味道。
“妈妈,凉粉汤做好了吗?我都馋得不行啦。咦,妈妈你怎么哭了?你是不是想姥姥了,我给姥姥打电话去。”不知何时,可爱的小女儿站在我面前,她稚嫩的小手抹着我被泪水打湿的脸颊。她的暖心之举也让我忍不住别过头去,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凉粉,俺家的味道,是那缠绕村庄久久不愿散去的思念,是那在味蕾间打架在心底翻腾的甜蜜,是那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叮咛,是那一张张笑脸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是一代代人习以为常又日夜牵念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