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起始(散文)
一
年的光影逐渐远去,带着风的寂寞和雪的彷徨,渐渐淡化在正月里。
大红灯笼高悬在门的两旁,对联和福字营造出红火圆满的氛围,也坚守着家的温馨。满面春风的孩子带着欢喜和委屈而来,迎接他们的是父母的怀抱和疼爱。各种颜色的车流,分拣着属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们的心,欢乐地奔向温暖的家,奔向慈爱的爹妈,欢聚不断地上演着。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圆满和幸福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矿上的人上班了,手套厂的人也上班了。从遥远的城市里回乡的年轻人,尽管心中有万般不舍,然而终究还是带着沉重的行李和重复了许多遍的叮咛迈出了家门。各种颜色的车流顺着来时的路返回,向四面八方而去。整齐的街道还保留着孩子们的眷恋,化作积雪上一道道车辙的痕迹。
由年而起的团圆,渐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句号,既代表着结束,也代表着起始。因为从这时候开始,回家的人,又要离开家各奔前程了,父母又要送走远行的儿女,从此又要变成了父母心中对下一个团圆日到来的期待。白雪是大自然留给父母留给春节的信笺,就是让儿女们在上面描摹出真挚的情怀,描摹出厚重的爱意和思念。这洁白的信笺,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飞过高山大海,来到平原大地,与虎年一起,踏进一个新的时代。
那些在奶站上班的人,过年时就没有打算停下手中的活,拉草,攉料拌料,喂牛,还是一样地忙碌着。人,可以停下其他的任何活计,也要把牲口喂好,也要让自己饲养的牛呀猪呀也过一个好年。这就是人的本性所致,虽有追利的因素,更多的是对另外一种生命的呵护。好的饭菜可以晚做,晚吃,但牲口不行,这是人类圈养它们的一种责任。圈在围栏内的牛,有的卧在地上,有的从容漫步,有的怔怔地看向远方,大大的眼睛定格在院墙灰色的线条上,思绪定格在墙体的混浊里,冥想着外面的世界。自由,与风儿一样的潇洒成了别人的风景,它们习惯在这个小小世界里的安然。大地浓缩成了数不清的围栏,围栏上空吱吱呀呀的麻雀,将一个有关时间变迁的信息飞扬成了一只动听的曲子。
喂完牛的人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奶站,心便似飞向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带着倦意的身影从奶站的方向过来的时候,基于内心的善良和怜悯便会蒸腾起来。他们迟缓了电动车的速度,面对路人好心的问候,内心平静得如一汪春水。
二
虽说久经风霜,而此刻他们的灵魂就像掠过面部的柔和春风。若将岁月之笔探向他们的面容,挑开头巾触摸着有些牛的气味的白发,就见那些脸上的皱纹,有些粗糙又缺乏圆润,正密集地向自然述说着他们的年龄。为人父母,后为人爷奶,一个个攀向岁月峰颠的称呼,让他们想努力多收入一点,也为儿女、为子孙增添一点自己的力量。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一个个平凡的身影在太阳、星光以及街灯下往返穿行。对儿女的牵绊化作心中的执念,随着时光的绵长不断伸展。从年的氛围中冷静下来的人,出于对自身的考虑,出于对家和收入的考虑,又想踏入新的目标与征程。然而,对于岁数大一点的那些人,像年轻人那样在厂矿上班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就选择了做小工。只要不待着,只要有收入,少一点也行。这不,一些人就去邻村摘香菜。到了这个节气,摘香菜就是在冷库里,那可与冬天在家不一样。冷库里的温度一般都在零度左右,在那样的环境里干活,落下毛病也是常见的事。而干这些活的,大多是五十多岁的人。年过去了,早早出来挣钱比在家里呆着好,人多了能聊天,挣了钱心里更高兴。
我忽然想起了老辈人常说的那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这道理谁都明白,可一旦做了父母,一旦想到自己的儿女,就都把这句话扔到了脑后。当父母的老了,做不了遮风挡雨的树,于是就把心思用到了别处。钱,还是要多挣点的。这,不是为自己,就想着能补贴一下孩子。
如今的孩子们,累啊!大家一边干着一边聊着,心里的话跟身边的老哥哥老姐姐说说。其实,大家都是一个心思。咱们自己累点没事,就想着补贴孩子,让他们少收点累。只要你能够吃苦,就能够挣钱。一帮要当爷奶的人一致认为,活着最高兴的事,就是挣钱补贴孩子!而自己呢?融入到正常生活当中,就像晚秋时枝杈上最后的那片叶,已感知到风撕扯的力量越来越大,但就是舍不得离开。因为,总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还能坚持,也总觉得自己给儿女的太少,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没替儿女做完。他们都忘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只是还不能早早退出生活的激流,尽管已经被激流推到了岸边,但他们还想再努努力,还想成为儿女的依靠,就像当初刚做父母时一样。
已经被时间封禁在一抔黄土下的亲人呐,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福祈祷着孩子们的前程吧!我不敢把更多的情怀寄往那里,就连吃喝都成问题的那个年代,我真的害怕手机的铃声会刺痛他们的神经,会勾起岁月烙印在他们心头的伤痕。我相信两个不同世界的心依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亲情与爱的暖流回荡在天地间,从未断绝。
三
轰隆隆,熟悉的柴油机响声是邻居家发出来的。刚过初十,他就耐不住性子要去干活了。衣服穿得厚些吧!刺骨的风,肆虐在田间面目狰狞,并没有丧失冬天的冷峻。再戴上口罩和风帽,潜伏在玉米秸子里的风尘,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坚忍,会以更强烈地的愤怒将他包围。而他,却不拿这些当回事,谁会拿司空见惯的事和撒了半辈子汗水的土地当成战场来炫耀自己的勇气,谁又会把风霜雨雪当成对手呢!对土地对上苍只有感激,因为这土地这上苍养育了一代代的人,也养育了一代代人的儿女们。
种田的苦不想让儿女品尝,如今儿女们都有出息了,都去了大城市工作,再也不用和他一样土里刨食了。想到这些,他心里就美得不行。别说寒风冷硬,也别说时候还早,庄稼人就得下苦力,不吃苦哪来的甜!问他咋不让儿子多留几天,也尝尝这份苦。他笑着回答到,儿子有出息,天生就不是下苦力的人。你瞧吧!他的那份得意和满足怎么也拦不住,也让他脸上的年轮又叠加了一圈。我很想问他,年过五十了,难道还没感受到岁月的压力吗?其实,这是多此一问,如今年过五十的人,呆在家中养老的没见到几个,倒是有不少人都要迈起豪迈的步伐,向平原、大海,向高山峻岭飞奔而去……
他们是在寻找心中的敦煌和桃花源吗?还是奔向自己梦想中的天堂呢?那里有年轻的梦想和希望!那么多的身影在这个时间段,从这个村庄走向四面八方,感慨就像长空的风云一样。这是一个被称做故乡的地方,是每个人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也是终将被抛在身后却又记在心头的地方。这是让人梦回百转,柔肠寸段的地方,这是能让你敞开肚皮吃到再也吃不下的地方。
这里,故乡是一年一度的团圆的终点站,也是一年一度的新的起始点。
无数的人在这起始点和终点之间奔波,一次次地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圆形轨迹。每个人都是这些圆形轨迹的主角,或许眼前奔波的就是你,是养殖场里的喂牛者,是手套厂里的小工人,也是辗转在田野上滚滚烟尘中把玉秫秸化为草块的铡草人……
我们都在这些天踏上了新的起始点。一群麻雀飞过,在阳光下自由吟唱着新一年的歌,歌声飞过院落,飞过门前的杏树。我看到了杏树上小小的芽孢,原来它们也和我们一样,也有了新的起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