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智度山下,诸中的记忆(散文)

精品 【晓荷·奖】智度山下,诸中的记忆(散文)


作者:肖群 童生,83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1发表时间:2022-02-18 17:06:18
摘要:清风徐徐的朋友们,大家好呀!去年7月底,我发了篇写我高中学校以及老师的文章,点击量不少,转发也不少,因为我的读者多数都是我的同龄人,他们对我就读的那个学校,那个年代的事很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产生了一些共鸣。由于文章标注的是上篇,所以有老同学不断催我把下篇快些发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我一直没有动笔去写,原因是八月间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使我没有心情去作文。后来,又忙于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写点东西。总觉得各方面的事情是那么费心耗神。但这几天我还是努力完成了这篇文章。感谢朋友留言关注,说我有阵子没更新了,确实我好久没有续更公号了。也要谢谢大家没有取关,你们的陪伴让我很温暖,也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夜已深,就不多说了,赶紧睡了吧。   下期见哦。   ——2022.1.22深夜

一、
   陆逸老师个子很小,头发与衣服穿着一丝不苟,他给我们上生物课。因为是年级组的负责人,所以给人感觉比较严肃,当时很多同学远远地看见他就躲到一边,害怕与之碰个对面。陆老师讲话时习惯眨眼睛,有时讲一句话,要眨好几下眼睛。他在讲授人体构造功能时说,人的汗与尿的成分,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当时听了非常新鲜好奇。
   相对而言,钟嵩老师上课经常开个玩笑,课堂气氛非常轻松。一次提问,班上有位同学回答不出,傻傻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钟老师笑着说,我来替他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三个字,钟老师停顿了一下提高声音说,“不知道”,或者是……随后他降低了声调,一字一顿地说,“忘记了”,原来是这么个回答,同学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这我知道。在庞克拉茨监狱的这段松木地板上,我来回踱过不知多少次了。”在给我们讲授伏契克的巜二十七号牢房》时,钟老师用播音员一样浑厚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诵着课文,边朗读,边在讲台上踱来踱去,走过去是七步,走回来也是七步。
   钟老师的普通话说的非常棒,对课文的解词释义也非常准确。钟老师上课很有激情,他常会在课堂上喊同学朗诵课文,而且一定要用普通话朗诵。记得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戏剧《雷雨》的选段,钟老师就让几个同学各演一个角色,在教室里临场表演,大家表演完后,他像导演一样开心。据说他曾在什么大学当过讲师,怪不得普通话说的这么标准。我至今都有些纳闷,一个县城的中学居然有名牌大学来的讲师,这或许与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关吧。好像因为是拿掉了两根肋骨,所以钟老师走路总斜着身子,两只肩膀一高一低,私底下几个淘气同学给他取了个“重心不稳”的绰号。这样的绰号没有多少恶意的,无非是在枯燥繁重的学习中找点儿乐子。
   另一位语文老师叫赵华璋。赵老师身材高大,脸庞红润,因为缺了两颗门牙,所以讲话总有点漏风。赵老师改作文特仔细,错别字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如果写得好的句子,他会将文字用红笔一一圈起来。我的作文本常常被赵老师用红笔画上很多符号,评语有时也满满当当的。有次布置的作文,文章主题是勤奋好学。我晚上回家做其他作业,早上才想起来作文还没写,看来写一篇几百字文章恐怕来不及了,只好敷衍了事地临时写了几句“诗”凑合,说是“诗“总共也不过七八句,题目叫作《早》,意思大概是我们起的很早很早,校园的读书声惊醒了小鸟的睡梦,小鸟叽叽喳喳叫道:早早早……没想到作文本发下来,又是优十,这次赵老师给我的评语是“构思巧妙”。那天作文课上赵老师对我的“诗作”作了仔细点评,最后狠狠地夸了我一番。赵老师说我有写作的才能,是个当作家的料子,我听了激动不已。这句话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所讲的,对于我的鼓励可想而知。回溯上高中时,我的作文几乎每篇都被赵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从那时起我就滋生了一个文学梦。几位不同教学风格的语文老师,对我文学水平的提高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相信我现在仍喜欢写一点文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学时代受了几位非常好的语文老师的影响。
  
   二、
   教英语的钱嘉镛老师,身材不高,却十分挺拔,一头劈开西发,发蜡擦得油光水滑,黑色的西装,笔直挺括,纤尘不染,看上去风度翩翩又不失威武。大概因为是他头发太亮,滴水不进的样子,顽皮的同学背后就叫他“钱鸭头”。
   钱老师是全校唯一用全英文上课的一位老师。每次上英语课时,刚坐下,还没等书本打开,钱老师叽里呱啦的英文就扑面而来,听得我云里雾里一头雾水。我们这些人,在初中阶段基本上都没好好学过英语,不懂得什么音标发音,少的可怜的一些英文单词,全靠标注了中文读音才死记硬背认识的,苹果Apple注音爱扑,教师Teacher注音梯切,英语English是英格里婿,新闻News为牛死等等。所以我们听钱老师的讲课好比鸭子听天雷一般,每次上课我都有些惶恐不安,生怕叫到自己名字,回答不出他的提问。钱老师边比划边说话,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教我们,教的人比我们学的人更着急。
   那时,好像肚子特别容易饿,有一次上午第四节课刚好是英语课,教的单词偏偏又是dessert(甜点心),钱老师一遍又一遍领读,我真是越读越饥肠辘辘,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半堂课下来我实在忍不住了,突然想起抽屉里还有早饭吃剩下的半个淡馒头,偷偷地拿出来咬了一大口,嚼的正香时,钱老师忽然喊我起来回答问题了,我满嘴的馒头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憋得我满脸通红,像喝了酒似的发烧,就那样呆若木鸡地傻站着。钱老师看着我皱了皱眉头,然后对我说“Sitdown,please”(请坐下),后面应该还有一句的,我猜想是上课不许吃东西之类的英文,反正我没听懂,我当时的狼狈样可想而知,我如释重负地坐下来,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可能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英语,几乎每节英语课钱老师都要叫我“Standup”(起立),每当听到他喊我的名字,我紧张得背脊冒汗,一紧张往往出洋相,我把free(自由)的发音,读成了flea(跳蚤),而钱老师使劲帮我纠正,他示范一遍“free”,我读一遍“flea”,钱老师有点无奈地摇摇头,突然冒出一句中文,“这么多跳蚤啊,快成跳蚤市场了”,惹得全班同学笑声一片,有人笑得捂住肚子,还有人眼泪几乎要笑出来了。
   七十年代末就用全英文上课的老师,真是领先时代二十年。后来才知道钱老师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经是海军某部的教官,影片《长虹号起义》便是以其所随的军舰为背景事件拍摄的。原来我们碰到了这么高级别的英语老师,只是当初浑然不知,也后悔那时英语底子太薄而无法享受他的授课,真的遗憾!当年作为教官的钱老师,怎么会到诸中来教书的?我不得而知。
   教英语的还有一位王继松老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教师。那时她大概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剪着齐耳的短发,脸庞白白的,一走上课堂,就用流利的英语宣布开始上课。
   她的英语发音很准确,吐词也清晰,板书更是展示了她的风格,或许是刚毕业的缘故,还不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她板书写得特别多,通常一堂课下来,黑板得擦上三四次,每次挥动胳膊擦黑板,她就鼓起腮帮把嘴唇抿得紧紧的,像是在阻挡那飞扬的粉笔灰,脸也因此涨得红红的。
   她不停地写板书,还要求同学们也不停地跟着她做笔记。有同学笔记抄累了,就给她提意见,她以后确实改进了不少。不过,我还是挺喜欢她的板书,她的板书整洁又秀气,也愿意跟着她的板书做笔记,这样子上课不分心,还是起到了强化记忆的作用。
   那时,我是被王老师课堂上叫起来答题次数较多的同学之一。很多时候,我答不出她的提问,背不了她要求的课文,到黑板上也写不出她指定的单词,在众目睽睽下,我显得很尴尬,而她没有一点生气和责怪的神情,每次只是微微点头示意,让我回到坐位。
   她的表情和态度,让我惭愧万分,感觉自己的表现,有点对不住她,于是就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有好的表现,不致于让她太失望。就这样,在一次次决心里,学完了高中英语第二册。我的英语学习虽说没有令人十分满意的成绩,不过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听说王老师是上海知青,被推荐上的师专。怪不得她平时说话时,会冷不丁跳出一两句上海话来,“老好格”、“倷能”、“弗来赛”总是挂在嘴边。王老师身上有一种小城女人没有的,并且学也学不会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现在我才知道这种东西叫做气质。当时作为副班主任的王老师不知什么原因,她会选中我去参加文艺表演的,我对表演向来缺少艺术细胞,绝对的人生短板。那时候她住在智度山上的一个四合院内,当时那里是一处教师宿舍。于是,我们四个同学放学后就去她的住所排演“三句半”。王老师挺有耐心,一遍遍地教我们念台词,做动作。这是我高中时代唯一的一次登台表演,老师同学反应不错,好像还得了个什么奖。同台演“三句半”的其他三位同学,一位后来在农行入职,另一位当兵回来进了卫生系统,还有一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三、
   母校的模样是学子最深情的凝望,而美好的学生时代,是我生命历程中最绚烂的一段记忆。不知道为什么,记忆里紧张学习的场景并不多。也许那样的状态都习以为常了,也或许自己那时并没有真的如老师父母认为的那么努力。有时候几个人在教室熬到半夜两三点,也不记得都学了些什么。
   尽管觉得学习枯燥,但趣事也不少。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看电影,一学期交两毛钱的电影费,几乎每月能看一场包场电影,几乎都是革命战斗片。年代久远,全然忘了当时那些电影说了些啥,只依稀记得时常念叨的电影里几句精典的台词:“你啊,黑不溜秋靠边站”、“阿米尔冲!”、“亲爱的老牛同志”。
   条件好的同学,看电影时会买五分钱一包的葵花籽吃,往往电影没看完,瓜子壳倒是吃得满地都是,那个年代都那样,没有谁吃瓜子文明的不把壳吐地上。看啥电影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能在看电影后又疯玩半天。
   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教室窗户玻璃并不全,总有几块玻璃坏了,迟迟换不上,临时用塑料膜遮一下,但挡不住小风从缝隙“呼呼”钻进来。反正当初班上什么样的同学都有,有个坐窗口的吴同学就把雷锋帽的护耳放下来,捂得严严实实,这样做可能就是不想听某老师讲课了。那天,钟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课,突然无厘头的冒出一句话,“今天教室里可是北风呼啸啊”,大家一愣,不知道咋回事?等看到那个把帽耳放下,木知木觉地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吴同学后,全班同学顿时捧腹大笑。
   当初班里是男生女生交叉着安排座位。这样子课堂纪律出奇好,课堂上别说小声讲话了,针掉下来都能听到。或许是粮食紧张粗粮搭配,番薯萝卜吃得太多屁也多,不过放屁总是一种不雅的行为,很多时候有屁也只能憋着不敢放,唯恐又臭又响弄出尴尬。班里有个调皮男生特别爱放屁,放屁似乎成了他一种不良嗜好。他常说一句话:“屁是肚里之气,那有不放之理,哈哈”。又说,“每当我看到别人闻到我放的臭屁,捂着鼻子逃跑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因此得了个“臭屁虫”的绰号。
   臭屁虫放屁,他最喜在人多安静时进行,把右手举起比成手枪模样,“哺哺”看他放屁后得意洋洋的神情,全班笑尿,老师也哭笑不得。放屁有时也有放屁的好处。一次英语考试,临时由隔壁班的女老师代替监考。那老师尤其认真,一脸懵逼端坐在讲台之上,两眼放光地盯着下面同学的风吹草动,想看下答案也逮不住机会,正当我们几个英语差生一筹莫展时,臭屁虫终于发威了。“噗”的一声,像是轻移凳子的声音,几秒钟工夫臭味便蔓延到了讲台边女老师所坐的位置。我发现女老师有点反应了,她先翘起鼻子来闻了又闻,觉得好像是屁臭。“布…”这次臭屁虫换了一种类型放,好似用力扯破布的响声,比上次明显响了许多,有人小声说谁放臭屁,女老师似乎听到了,说了句“后面同学严肃点,注意考试纪律”,仍坚持坐着没动身。“哺…”臭屁虫接着又放了一个大屁,有点像憋足气息吹大喇叭的声音。女老师终于坐不住了,捂着鼻子跑出了教室。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哈哈哈!
   正是青葱岁月,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美的憧憬和追求如早春二月含苞欲放的桃花、在暗地里萌芽涌动。其实我当初什么也不懂,那时我们男生和女生基本不多说话,如果哪个男女同学稍微热情点,多说几句,会被别人笑话的,现在想来有些好笑,但当时确实就是这样,对漂亮女生只是心里默默喜欢罢了,这种心动根本算不上爱恋。
   当然那时学校也有传递情书之事发生,那只是年纪稍大、胆大包天的几个同学的杰作。我呢,我自己知道,打小见女人就心生胆怯,当然更不敢对女生有非分之想了。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当时暗恋过谁,我就会把我记得的美女同学一一奉上,其实这不算暗恋,只是一种淡淡的欢喜,一种对美色自然的向往。
   当然,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年,有些朦朦胧胧的爱意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清楚地记得班上有位男同学,每次放学总要尾随漂亮的班花回家,看她走出校门,穿过大街,越走越远,然后拐进石板小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小弄堂的尽头。第二天又在女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傻傻等待她的出现。我已忘记了他的名字,也不知道班花现在在哪?最后嫁给了谁。往事尘封四十年,如今想起仍然新鲜。
   二十几往后,工作之后的生活反而变得乏味无趣。作家村上春树说过: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我渐渐相信村上春树所说的话来,其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平平淡淡。
   我在诸中一共度过了两年时光。1979年的夏天,在经过最后一次略显伤感的回望,我跨出校门,走向传说中的社会。那一年,我刚满15岁,正是青春年少时。一别经年,我已然是个年过不惑、有妻有女的中年人。在我离开诸中多年后,也即在我女儿上高一那年,当我再次踏进这所学校校园时,往昔的记忆,都在我走入校门的那一刻颠覆了。除了那座叫智度山的小丘陵,那棵依旧枝叶扶疏的大香樟树,原有的老校舍几乎全部被拆除重建,依山又平添了好几幢新楼。所有记忆中的母校容颜,皆已焕然一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是《管子.权修》中的名言。在我重返母校那一刻,我就认定这所学校的老师,自创办的那天起,几十年如一日用心做着传道解惑、教书育人,这样一桩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践行“执着、创造、协作”的校训。时隔多年,我在学校的很多事情已经淡忘,但还是有一些人和事铭记在我的内心深处,现在我把它写出来,并把它献给我在诸中的老师和同学们。

共 54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诸暨中学的校区内,有一座特别具有书香氛围的山叫智度山,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两年美好的校园时光。在学校,除了老师就是同学,作者围绕几位风格气质迥异的老师展开回忆:严肃的陆逸老师,风趣的钟嵩老师,严谨的赵华璋老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风度翩翩的钱嘉镛老师,还有一位来自上海的英语老师王继松,她知性优雅,发音准确,板书工整秀气。这些老师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采和敬业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责任感、有良知的好老师,有这了些纯朴可爱的好同学,还有那种美好的情感,才让作者发自内心地感慨:“母校的模样是学子最深情的凝望,美好的学生时代,是我生命历程中最绚烂的一段记忆。”作者饱含深情,用细致朴实的文笔将我们带到了那个美好纯真的校园时光。感谢作者创作分享,期待更多精彩!【编辑:亭上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2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2-18 17:32:53
  学生时代是最美好的,我一直记得初中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都是最新最美的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老师的文章让我们重温了一下美好的校园时光,因为那个时候最单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尤其是智度山,诸暨中学这些有着厚重历史底蕴和名气的地方,的确让人留念和回味。从文中看出肖老师大概是1964年生人,学生时代的细节都记得这么清楚,可见记忆力非凡!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2 楼        文友:肖群        2022-02-18 18:08:09
  多谢老师编辑并精彩点评,辛苦了!遥握
3 楼        文友:何叶        2022-02-28 08:33:15
  恭喜精品。奖励五元红包已发,感谢老师对社团的大力支持。晓荷有你更精彩!希望老师继续支持社团,敬茶。
何叶
4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2-28 14:27:25
  祝贺老师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2-03-01 00:38:1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