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烟囱(散文)

精品 【东篱】烟囱(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3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67发表时间:2022-02-21 10:47:51

【东篱】烟囱(散文)
   我有个很八卦的问题,把一栋房子比做一个人的脸,门是嘴,窗户是眼睛,那么鼻子在哪里呢?我想你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是烟囱。把烟囱看成是鼻子,真的恰如其分,如果把一栋房子当成一个生命体,那么,烟囱就是可以喘息的鼻子。
   我刚刚学习瓦工技艺的时候,师父就把一个烟囱的垒砌工作交给了我。一栋房子的烟囱并不大,可别小瞧了它,别看它小,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却极其丰富。四个角,四个面,每一个角度都要兼顾到,稍有一点不端正,就会被人一眼看出来。
   烟囱所伫立的地方,是一栋房子最为显眼的地方,当然是招惹人眼的。往往正在砌砖的时候,身后不远,已经有几双眼睛在那里瞄上了。这时候,那双拿砖的手,会不自觉地严正起来,原本还有一颗散漫的心,不由地收敛起来,全身心都绷紧了,砌砖的感觉也油然而生。
   不管你所学的是什么技术,都需要有一颗严谨的心。这一刻的严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无数次考量而来的。没有砌过烟囱的瓦工,可以视作是没有经历过考量的人,这样的人多半是不能通过瓦工技术考核的,他的心理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便很难担当重任。
   当一个烟囱堂堂正正地伫立于人们的视野之中时,一堆红砖已然从普通到不普通,进行了无与伦比的蝶变。那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转变,是一双妙手,把一件由立体直线构成的完美视觉标本,展现到人们的眼前。
   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正确的方向。一块砖落于墙面上,它的正确方向,来自于一颗心的安稳。安放下每一块砖,让它落在所需要的正确位置上,不差分毫,便形成了这世间最直的那条线。
   这条直线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可能因为它所存在的方式,与我们所要求的有些距离,它便显得自由散漫,或者漫不经心。它是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出没在田间地头。它是一条奔涌而下的河流,依靠沟谷的走向,自然流淌着。它还是一条雪线,勾勒出山脉的温柔曲线。不去强调它的存在,它便这样松懈下来。而一旦强调起这根直线的重要性,它会一下子绷紧起来。这根直线绷紧的一刹那,便是这个世间一丝不苟的公正。
  
   二
   我师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瓦工,远近闻名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他总有让人敬佩与信服的地方。在我们三道镇里,矗立着一根大烟囱,有三十多米高,那便是他的杰作。
   这根大烟囱,作为一个象征,是乡村迈向城镇的重要一步。这个标志性的建筑,也让师父从一个普通的泥瓦匠,有了一个质的飞越。从那以后,镇里的许多建筑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而起,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当初这个大烟囱的活计,能落到他的身上,还有一个小插曲。镇政府有关人员在建设大烟囱之初,便对山沟沟里是不是有人能够承担而产生怀疑。承担是什么?是要把大烟囱扛到肩上,并且能够举重若轻地走起来,一直走到该放置它的地方,把它直立起来。这个人一定要是个隐形的巨人,才能做到这一切。
   师父非常生气这个门缝里看人的人,他想都没想就签订了合同书。我想象他落笔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一定是投笔从戎般的壮怀激烈,说出的话,也是掷地有声。瞧不起沟里人,沟里人怎么了?沟里人个个都是豹子。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他就是这样争气的人。
   我和师父对大烟囱有着不一样的认知。我对大烟囱的认知,是往地下挖井。挖井是什么感受呢?一筐一筐的泥土要从地下运上来,才能扩展出空间来。为了多快好省,安装上一个滑轮,也是必然,这样才能把泥土给绞上来。砌大烟囱却是另一种挖井,所不同的是往天上挖。一筐筐砖绞上去,然后是一桶桶泥。
   往下挖井,我在下面,泥水洒落到我的身上。垒砌大烟囱,我还是在下面,也是泥水洒落,我无处躲避。他在上面,离我越来越远,深度在延伸,我都是在向上瞅,此时竟然想起了那只孤陋寡闻的蛙。
   师父却有着别样的舒畅,越来越高的感觉,只能是越来越好,他有时候还哼上两句,不过都是在嗓子眼里,听不出是什么旋律。他这么跟我说,有一天,你要是真的到了这上面,你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很不屑他的话,能知道什么?我实在想不出,可是,我也没打算问问,闷头去干自己的活儿,少打听事儿,一直都是师父喜欢的样子,我这个样子啊,我都没有想过,还有以后呢。
  
   三
   以后的日子里,让我确实没有想到,我真到有站到上面的机会。尽管,我对垒砌大烟囱的认知还很肤浅,可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毕竟我是经历过的,尽管没有参与到垒砌当中,却是了不起的经历,有这个就足够了。
   我所在的三道煤矿工程队便接到了建设大烟囱的任务。家属区的供热设备急需扩建,曾经的铁皮烟囱,已经不能胜任沉重的工作量,建设一个大烟囱势在必行。
   这个大烟囱需要三十米高,将有我们来完成。工程队的孟经理是个勇于担当的人,他怎么会让这个工程旁落呢?平时找财神都难,这回财神自己找上门,岂能让它空身而过呢?
   不知道他是在激将,还是在作战前动员。他说矿上有人质疑我们工程队的业务水平,根本就无法胜任这份工程。这是在公开跟我们工程队叫板呢,我们要坚决迎战,而且还要打赢这场战斗。人家在质疑工程队的业务水平,工程队把什么工程干得十分漂亮过?妄称个工程队,垒砌个鸡窝都能倒掉,怎么不让人怀疑,还能去垒砌大烟囱。
   我到工程队上班,无疑是给这里注入了新鲜血液。我觉得自己是一针兴奋剂,让孟经理精神焕发,一扫往日的颓废。我被理所当然地推到最前沿阵地,直接与强敌刺刀见红。我想起师父的那个大烟囱,他当年签订合同的时候,是不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呢?他的壮怀激烈是一口气,把他顶到了风口浪尖。他是无路可退的,面临绝境,常常会迸发出内心潜在的能量。我此时有什么能量,能够迸发出来?完全是一个待宰的鸡,将喷发出一腔热血。
   烟囱在一天天地增高着,每天都在收口,可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最初的地面上,还可以有两米高的进程,到了二十几米以后,便慢慢减少下来,一天砌不到一米高了。
   上料的滑轮转动时,会把整个烟囱都带动着摇晃起来,摇摇欲坠的感觉一天比一天深重了。我们的孟经理几乎每天都会来,转上几转,原本很魁梧的身材,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肉球,在地上滚来滚去。
   每天在晃动之中生活着,我在想象着。这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体,在茁壮地成长着,成长的植物不会因为风吹来,而在四下摇晃,生长的本身就在晃动着,因为那是一个生命体啊!一天天长高了,视野开阔了,心境也变得轻巧了。每天都在长高,每天都会有新的认识,我这才想起师父所说的话,有一天你站在这个上面,什么都知道了。
   生活因为热爱而富于生动,生活因为注入生命的活力,而充满了激情。生活每天都在生长着,一天一个高度,一天一个模样,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态度。生命只有这一次,不能用它来悲伤。我在那个高度上,便有了那个高度的快乐。参悟到生活的本质,是因为所在的高度不同而已。
   人生要有一个高度,一直是我们企望的。烟囱,我觉得是一个我们值得参照的坐标。
  

共 27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刚学瓦工时,师父就把一个烟囱的垒砌工作交给了“我”。烟囱所伫立的地方,是一栋房子最为显眼的地方,也是招惹人眼的地方,往往正在砌砖的时候,身后已有几双眼睛在那里瞄上了,让一颗散漫的心不由得严谨了。是啊,不管学什么技艺,都需要一颗严谨的心,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是很难担当重任的。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正确的方向。“我”的师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瓦工,在镇子里矗立着一根三十多米高的烟囱,那便是他的杰作。这个标志性建筑,让师父从一个普通的泥瓦匠从此有了质的飞越,镇里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筑,都与他密不可分。当初这个大烟囱的活计落在师父身上,镇政府有关人员还怀疑这个山沟沟人是否可担当此重任。师父想都没想便签订了合同,他就是这样一个好强争气的人。砌大烟囱,“我”在下面,师父在上面,烟囱越来越高,他哼着小调,心里有着别样的舒畅。他说,有一天你要是真的到了这上面,你就什么都知道了。“我”所在煤矿工程队接到了建筑大烟囱的任务,“我”被推到了最前沿的阵地,“我”想起师父的那个大烟囱,他当年签订合同的时候,是不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呢?烟囱在一天天地增高着,每天却在收口,上料的滑轮转动时,会把整个烟囱都带动着摇晃起来。摇摇欲坠的感觉一天比一天深重。每天在晃动中生活着,“我”在想像着,这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体,在茁壮地成长着。一天天长高了,视野也开阔了,心境也变得轻巧了。每天都在长高,每天都会有新的认识,“我”这才想起师父所说的话,有一天你站在这个上面,什么都知道了。本文有着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主题,可以说谋篇布局那是匠心独运。语言朴实,用字得体、凝练、透辟,富有深刻哲理,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启发着读者深层的思考,令人读罢受益匪浅。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221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2-22 07:51:21
  能气定神闲地知悟生活的感觉是一种非常境界,能不矜不躁叙议穿插人生的故事是一种文字体验,这里有作者的文笔特色,有作者的艺术风格,当然还是作者的精神素质拓展出的文学态度使然。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1 楼        文友:枫桦        2022-02-22 12:59:03
  文学是一种态度,表达出这种态度,需要人生的经历!感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祝春安!
1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2-23 06:30:14
  人生的经历是一个生命的过程,过程人人有,但能用特别的语言表达出来却不容易。这又涉及到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话题了。纯自然主义的文字记录是一种写法,如果没有文学创作的艺术设计就缺乏内在的张力,就没有外在的穿透力,这一点还是需要枫桦朋友体会并继续探索,当然我明白你很看重自己的经历。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2 楼        文友:枫桦        2022-02-23 14:22:50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我非常推崇这句名言。对于写作者而言,这些经历无疑是一个宝藏。写文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当然,这里更需要天份,同时,还需要有水泼不冷的热爱。谢谢老师说的这么多,非常喜欢与您的交流,再谢!
13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2-24 09:29:05
  其实我是最不喜欢“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这句伪鸡汤和伪励志了。苦难不是我们想要的,是被强加的,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生存接受。为此我们诅咒苦难!人类一直在追求幸福,一直在设法摆脱苦难,苦难让大多数人失去了奋斗的希望,苦难使许多有才华的人失去了施展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好幸运儿十亿次的投胎机会,但人人都可能成为一闷棍下的苦难人生。为此我们诅咒苦难!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未来的人们没有苦难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祈祷幸福!祈祷光明!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3 楼        文友:枫桦        2022-02-24 13:51:26
  我赞同老师的观点,人生的起点不由谁左右,写作的难点是什么?人生历程的开始,如果不是写作,就不去谈论了。因为要写作而去历数人生的履历,鸡汤是什么,是你自己的经历,谁都拿不去啊!因为拥有曲折的人生经历,才有美丽的企望,好像并不矛盾。如果一个人出身富贵,不一定会有励精图治的感受,养尊处优而淡漠了向前的动力。人生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拼搏,是因为进取,才有那般美丽的光环。当然,与写作而言,已经是渐行渐远。坚守是文学的态度,物欲横流还有许许多多虚虚幻幻,只是过眼云烟,真正的文学,永远都在,一直要有我们这样的人去坚持。老师的中肯令人感动,为老师点赞!
回复13 楼        文友:枫桦        2022-02-24 13:55:30
  我的苦难是那个岁月留下的,不是我想要的,谁喜欢这个呢?我说这些,不知道老师是懂不懂,那是人生的烙印,永远都无法修复的!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