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青原溪(散文)

精品 【东篱】青原溪(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8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477发表时间:2022-02-26 10:54:25

【东篱】青原溪(散文)
   在邂逅青原溪之前,我一心只想去看青原山。
   一下车,脸面顿觉滋润,眼前豁然呈现着一条亮眼的溪流。溪水清澈甘冽,真可媲美琼浆玉液。水底挤着的小石子在炫耀着斑斓。偶有鱼群穿梭戏水,似与我相乐。两岸有花始开,垂柳照影。
   我跨过“万善桥”,本能地朔溪而上,朝着更清丽的方向走去。
   溪流蜿蜒曲行,穿林击石,时而宁静平和,时而抚琴似咏,时而摇铃击磐,时而哗哗若笑……两岸参天的古树虽披一身苔藓,却依然枝繁叶茂,给人震憾。几株落叶的乔木蓄满着力量,抖落了一身的寒冷,鼓着尖尖的芽苞,正翘首以待春风的呼唤。一只鸟儿骑在了枝头,引吭高歌,我相信它在唱响着一首生命的赞歌!我一边走,一边看,内心感慨不已,涌起用文字来描绘这自然美景的冲动。
  
   二
   不知不觉,我来到“古钓台”。
   不知是哪一年,人们为了留住灵动的溪水,在山口筑起一座几十米高的拦水坝。潺潺清泉止步,形成了湖泊。人们在坝体中设有九个“龙头”泄水。龙头的水一泄千里,幻成条条白练,冲击山石,石挑练破,化作点点玉珠飞溅,与花草相吻,又在哗哗若笑中化作朵朵白莲的泡影,如同一片繁盛的梨花撒着欢,一番别样的梨花带雨啊,继而又欣欣然向外延伸一条溪流奔向远方。
   我带着对古钓台的啧啧赞叹,越过堤坝,兴致盎然地踏上通往湖心的木制长廊,来到“伴月亭”。我认为伴月亭不得月,亦得雅,亦得趣。有人说,古钓台湖泊是上游的溪水撑大的肚子。我说,是上天安放在山中的一面翠绿的镜子,照映着绿树繁花,天光云影,亭台榭廊,是镜子里的雕花。
   我倚在伴月亭的栏杆上,向湖面望去,只见那蔚蓝的天在湖水里静静地躺着,浮云在水中悠悠地飘着,水藻在云中微跃,游鱼在云间穿梭。可湖水依然凝然不动,用心泼染着光泽,斑斓的色彩;绘就着各种线条,万千形态。这里一切变得那么幽静、和谐、空远、飘逸。我以一种空灵的心境去体味着自然山水之美。这里,有西湖之诗情画意;这里,有桂林山水之甲秀。此时,我更相信这里是一缸浓浓的绿酒,在散发着醉人的香气。
   湖面不远处,静静地泊着数只船只。四面高山环抱,百里密林森罗,桃、李、杏始花,像铆着劲互映作画。褐色岩壁如刀削,缝隙间藤根参差,佳木弄影,苔藓、野花叠趣。有一块巨大的崖壁在几十米高处,一石陡然向旁飞突,饶有展臂抱云之气势,又有九霄日月可为邻的情怀。我面壁思之,慨叹人生之渺小,如沧海一粟,当我环眺远山之绵延,却又激发着向上之志。自然的魅力,在于调动人的遐想,激发出太多的向往,还有一股自然而出的冲动。我不以为是激动,更恰切地说,是无法抑制的踊跃。
   这山水自然的美,不仅仅给我感官享受和生理愉悦,也将我的精神融合于山水之中,在震撼心灵的基础上,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达到了物我相融的人生境界。
   此时,有游人踏上船只,缓缓摇着橹,湖水变得活泼起来,层层碧波伴着阳光跳跃,洋溢着一种无限喜悦的情绪。我看着所有的光泽在这里交织,所有的色彩在这里重叠。我听着湖水拍打着湖岸发出“咕咕”之声,听着橹桨划水的“吱吱”之声,听着人们谈笑之声,这所有的声音若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组成了一曲美妙的天籁。我觉得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陶醉在这质朴、恬静、圣洁的美中,我闭上眼晴,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我的思绪也随着风在远航。
  
   三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游览、游学,在这挥亳泼墨,抒情写意,留下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宋代诗人杨万里、黄庭坚;明代大学士解缙;地理学家罗洪先、徐霞客,以及学者方以智、施闰章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和脍炙人口的诗文,仅《青原山志》中就收集了500多篇文章,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唱。
   在古钓台的不远处,伫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书有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诗句。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在诗歌上“独立门户”,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立,其存诗1900多首,内容丰富,风格奇拗。据记载,黄庭坚于元丰四年(1081年)赴江西太和(今泰和)任县令一职。在任职其间,曾多次至青原山一游,并与友人多有诗文唱和,曾为友人周寿作诗。周寿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子。友人王子骏以绢帕付黄庭坚,黄氏即书诗予之,子骏惊喜之余依墨迹本镌刻于青石板。我望着眼前石壁上的诗文,心想,这也许是以他墨迹本镌刻的吧。诗文行笔开合纵横,浩逸雄伟,骨力劲挺,意态横出,隐隐现出野逸苍遒、自由无碍的情趣,与这四周奇绝山水交相辉映,形成优雅的气质、纯正的趣味。
   四时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南宋至今虽逾千年,但望着眼前的诗文,通过揣摩品味、联想想象的展开,依然可以拉近了彼时与此时的距离,依然可感古人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我一直认为,一个景区,不仅仅有景观价值,而其跟自然资源相关的人文遗产与人文精神尤为重要,那是景区的灵魂。旅行的真谛,不仅仅是感受大自然赐予的风光,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获取一种人文精神的滋养。
  
   四
   我依依不舍离开古钓台,走上修在山头的青石栈道上,登上了青原山之巅,在我环顾群山之时,一湾碧水,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绿色翡翠,镶嵌在群峦之中,以无比的淡雅、清丽,无比禅意的样子涌入我的眼帘,我怀疑是天上的瑶池藏入人间。我更觉得她犹如一个锁在深闺的绝世佳人,她就那样静静地与山相依。水波不兴,水聚云落,两岸的峰峦倒映,如诗般静谧安宁,叫人不敢大声呼吸,生怕打破了这片宁静。可谁曾想,这里是溪流的源头,是她哺育了峡谷间奔腾的万涓之水,组成一个覆盖吉安河东三分之二的农田灌溉体系,为发展农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吉安人。早在东周时期,吉泰盆地就成了战国的著名粮仓,有了“山水福地”之美誉。水是生命之源,水更是生存之血脉,溪水淙淙,泛于我心,想掬一抔,表达我的深情,我给溪流弯下了腰。
   在青原山山口,有一座青原山庄,那里设有“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基地,设有天然的游泳池。
   人们依山就势,截一段溪流,开启一个偌大露天游泳池,建有10条泳道。溪水从池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终年不断,清洁卫生,人们投入其中,那是接受蓝天、碧水、鲜花的拥抱。我敢说,城里那些五花八门的“水上乐园”“千蒸房”“恒温馆”与这里是无法媲美的。
   想到这些,我再次用眼睛深情地抚摸着躺在大山深处的那湾碧水。
   这里的一番美景,人在其中,实难离开。
   青原溪,一溪的诗,是水做的诗,洗濯了我的俗,漾着我想象的舟。我爱青原溪。
  

共 26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未到青原溪,但读了这篇游记,我的确想亲临以观了。溪,从来都是有着灵性和雅致的,就像琴曲高山流水遇知音,青原溪,也是遇到了作者,于是变得美妙起来。万善桥,观溪之吟唱;古钓台,赏溪之飞珠溅玉。坐伴月亭,对镜看妆。依栏杆,不敢拍遍(梁衡语),生怕惊动了静水游云,生怕这一潭酒香无端溢出。繁华叠开,缤纷万千,如此美景,令人遐想,不必感慨,生一日,得此境也足矣,不必耄耋了。在船曳桨橹,于水中开怀畅笑,将思绪带往远方,身在此,而意八极,多么美妙也!一处风景,是否精品深邃,就看人文色彩是否浓厚,无疑,青原溪吸引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作者重点介绍了黄庭坚的一段留字赠诗的佳话,让我们真的想亲临目睹其笔迹,观其笔健。换一个角度,在群山之中,再管溪流,又是不一样的观感,尤其是看看吉安的大片沃土被这深情的溪灌溉而成粮仓,作者将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一下子喷涌奉出。喜欢作者结尾说的“水做的诗”,是啊,这是灵性的,带着平仄之韵的,有着缠绵情调的,含蓄而令人沉醉。这篇散文,笔法轻盈,热情饱满,辞采华美,不失精准。文意畅达,层次明晰,脚步换景而动,思绪凌云而飞,达到了崭新的创作境界。文章内容充实,涉及的负面很多,不但状其溪美,还写出了人文之色,当今之变,极尽美词而不失其真,写出神韵而令人赞叹。力荐游记佳作,一饱眼福,以慰情怀。【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2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秦之送        2022-04-01 22:55:41
  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是散文又有诗的意境,好文。拜读了。
回复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4-10 06:20:50
  深谢老师关注小文,您的美评充满了鼓励之情,给人温暖。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春好!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