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名著·传经典】【流年】冰魄之爱(赏析) ——浅析红楼中人司棋
诗魂黛玉一眼甘露甜,憨湘云鹤影一江暖,冷宝钗热泉一脉香……闺阁柔心多服帖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情不情的名言。花容水色,但也不乏硬水女儿。
狂扇一掌、敢于呐喊、发出激愤之音的敏探春,哪怕隔了几百年时光,亦锵然在耳。怒倒箱箧,凶怼帮闲小丑的勇晴雯,谁不击节称快?提起抄检大观园,红谜还津津于那个直接受害人——可钦可佩的“家生女儿”司棋。
铁证当前,她像针尖叶片环护着一腔糖心的冰魄,保持一副其奈我何的沉默情状,连在场的凤姐都觉得可异。这沉默究竟藏蓄多少真正持久的爱之能量,从而撑起她为自由与爱一抗到底,呕血养糖心。
一
大观园是青春女儿国。青春之歌,最美好的莫过于春色流光中,赏花饮酒、结社吟诗。抱琴、侍书、司棋、入画、四春丫头之名,诗情画意,暗指闺门千金各擅胜场。
笔青文宴上,逞才斗酒的憨湘云,洋洋洒洒道画技的宝钗,凄凄惨惨吟葬花的诗魂黛玉,策划海棠诗社、书法遒劲与诗才大气的诗社掌门探春……
香菱有文化。父亲甄士隐是神仙一流人品的乡宦,母亲封氏深明礼仪,因知书达理的家教熏染,小英莲慧根深种。随小姑宝钗客居大观园,颠沛流离的香菱再次与诗书相亲,慕拜黛玉为师,勤谨学诗,一颗诗心的种子破土而出。
屈身侍妾的香菱,挖心搜胆,梦中得佳句,以才情荣入海棠诗社,于多舛的生命中觅得一缕诗意之光。
除了香菱,大观园中有文化的丫鬟就数司棋了。
元春省亲时,迎春奉命憋诗,一首“旷性怡情”的匾额和一首呈示命运的灯谜;身在诗社,号“菱洲”,挂个“监场”虚职;行酒令还错了韵,如此诗才平平的迎春,善对弈,说棋理,聊道学,却也浸染了一个随侍左右的大丫头司棋。
姥姥是邢夫人陪房,家生女儿司棋,就顺理成了迎春的首席丫头,坐上了副小姐之位。
于贴身丫环而言,随小姐陪嫁、收为通房、升做姨娘是封建婚姻中约定俗成的“美好”未来。可在“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的贾府,不愿做姨娘的丫环大有人在。比如绞发誓志抗婚的鸳鸯、故意遗帕意中人的小红,又比如追求自由恋爱的司棋。
大观园里,自由爱情,并非个案。情情的黛玉懂得“你放心”的知己之爱,爱博而心劳的宝玉明白爱的真谛:各人得各人的眼泪。
司棋粗通文墨,骨子里自带不循流俗的胆识和爱的自觉意识。司棋与表弟潘又安,在青春的时间,遇上了两情相悦的人,互定终身。
二
迎春是庶出,心活面软,不事张扬,人称“二木头”。成天捧着太上感应篇,能止恶修缮自利利他?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否定。
而现实桃园,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免不了有各种风潮暗涌、利益算计的家宅互斗。不同阵营的丫头婆子心头也有一本人情图谱。
于宝玉,贤袭人一个肚兜都亲力亲为何其尽心;之于黛玉,慧紫鹃情辞试宝玉,探出一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痴傻心;之于贾母,走一步路都离不了鸳鸯,一根不可或缺的“拐杖”鸳鸯是也;之于凤姐,平儿是一把审时度势、开合世情的总钥匙。贾府里,忠于职守,诚护主子周全者,比比皆是。
迎春是大观园最不必奉承的正经主子。主子被看轻,房里的奴仆、丫头自然低人一等,也不受人待见,自然糟心事会时有发生。
第五十八回,大观园的内讧就浮出水面。
偷虾须镯,藏玫瑰露,换茯苓霜,守夜聚赌……
大观园聚赌源头是迎春乳母。乳母敢聚赌做头家,甚至有恃无恐,偷把累丝金凤典当做赌资?
贾母严加追责乳母,自然累及大房邢夫人、迎春和司棋诸人。
姑娘虽不怕,我们是做什么的?敢是我们就中取势了?哭诉的绣橘,识大体、明理不在司棋之下。
绣橘、前来求情的王柱媳妇吵成一团,撑着病的司棋也力争劝架,情形堪忧,直到探春出手,事态才得以控制。迎春一旁闲读,置若罔闻,还招出了黛玉一则以典故揶揄之趣。
紫菱洲里,主子没有主子款儿,奴仆也没有奴仆样,乱嚷嚷一团麻。好端端的闺阁净地,变了赌窝,出了刁奴,谁之过?
三
作为首席丫环,司棋不但身形高大丰壮有气势,而且杀伐决断,炼成了在其位谋其职的胆气与行动力,也滋养了眼空似箕、跋扈乖戾之气。
因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小红)便赶上来问道:姐姐,不知道二奶奶往哪里去了?司棋道:没理会。
第二十七回。初亮相的司棋,系裤带不害臊,答问话不礼貌,一股不拘细行的俗味,粗鲁而傲狂,确然有失女儿雅态。
第六十一回。
晴雯吃面筋炒芦蒿,芳官也有清蒸鸭子和腌制鹅脯,汤还是虾丸鸡皮汤的越级优待……宝玉生日,怡红院要什么,主事柳家嫂子都不计成本,小意殷勤地白送,全然一副损公肥私的嘴脸。
上次“打发”馊豆腐,现又故意推脱不做鸡蛋羹,还咕噜了一堆牢骚……这个柳家嫂子看人下菜碟,公然不给副小姐司棋脸面。
比之二小姐的懦弱与隐忍,司棋有胆识也有成算。府内伙食各有“分例”,若要加菜,即使主子也得“先拿了钱来,另买另添”。探春与宝钗“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送了五百钱;琏二奶奶请大伙吃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也是当众吩咐厨房“在我的帐上来领银子”。一个簪缨世家,家有家规,厨房也有厨规。她何尝不知?小厨房主事一职,大有油水。她又何尝不知,自己站队大房营垒(本家姑娘迎春、婶娘秦显家的、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为园门上夜的婶娘声援,也是当尽之责。
有了莲花儿的学舌在前,性烈如火的司棋,哪里咽得下这份无礼与轻慢,又哪里容得下眼皮子下的“假公济私”?
因老太妃薨逝,贾母、邢、王、尤等几代主子入宫随祭,贾府三位闺中姑娘临时管理,两房陪房、林之孝家的等贾家老人各为私利,扩张抢夺,免不了按下葫芦浮起瓢。还是平儿干预,秦显家的卷包而去,柳家的赢回主管之位,一场风光恣意的闹剧才告一段落。然,荣国府长房与二房的派系与权争之战,渐次明朗化了。
为一碗鸡蛋羹,司棋带着丫头不由分说地怒砸小厨房,大耍“副小姐”威风,柳家的赶做、送来的蛋羹,她连碗并羹直接泼倒了。转借玫瑰露事件发酵,觊觎小厨房主事一职,差一点也砸掉了柳家嫂子的饭碗,阴谋与贪欲何以自圆其说?
司棋的积习成性,大半归因于迎春的授权和放任,一小半则出自盲目的自我膨胀和姥姥王善保家的兜底。
王善保家的是荣国府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代掌邢家家私,得势便张狂,挤兑晴雯,专管生事,一个行止粗鄙、心思恶毒的腹黑奴才。
主谋抄检大观园,最富讽喻喜感的就是王善宝家的,横遭晴雯怒顶、白挨探春一记耳光和一顿痛骂,又气又臊,不但当众自打老脸,还阴差阳错地成了摧毁外孙女的重炮手。
逐司棋,撵入画,害晴雯,斥芳官,裁四儿……一场自杀自灭的“肃清”之风,这些与公子小姐休戚与共的丫头先后离园,加剧了家庭内耗、主角悲剧的预演;随着三个镇山太岁的解体,本就混乱无序的管理进一步失控,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宅斗也日益白热化,客观上加速了贾府的衰落与败亡。
四
贾母生辰,阖府上下一派喜忙。
在人来人往的大观园,偷闲的司棋私会潘又安,被人撞破。不幸之万幸,撞破私情的是闺蜜鸳鸯。
且看司棋反应——一把拉住鸳鸯,便双膝跪下,满脸红胀,又流下泪来、还拉住苦求,哭道:“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第七十一回)
白马王子成了“别腿马”,溜之大吉。
鸳鸯守口如瓶。亲厚不过闺蜜。尽管鸳鸯又是宽解,又是发誓,一片情痴的司棋恼也不是,心灰也不是,倒底抑郁成病。
春宫绣锦囊被傻丫头拾到了,再经邢夫人之手递转王夫人,引燃夜抄大观园事件。
男人鞋袜、同心如意、情书是私相授受的“铁证”,司棋自然就成了绣春囊合理的“主人”。
紫菱洲里,念情书,当众受辱,“犯事”的司棋只是“低头不语”,连凤姐倒觉可异。
光风霁月之爱,何来畏惧惭愧之色?悲乎,泣乎!
第五十四回,贾母就借题发挥,“才子佳人”不入流,闺阁女儿怀春尚且丢脸,何况一个私定终身的婢女?
明末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私传信物,幽会偷情,有违礼教,司棋被逐已成定局。
只道是“事关风化”,纵是不舍的迎春既不求情也不挽留,只是垂泪。
迎春无能管,宝玉也管无力,司棋也是哭求不舍的,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紫菱洲。(第七十七回)
假若,司棋持身自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等待时机,他们的爱,是否可以像红芸遗帕传情,终成眷属?
假若,迎春庇佑司棋。同心伴嫁,争管家大权,促妻妾成双,主仆连成共同体;托情关系,为夫家谋一个官衔……恩威并施,举案齐眉,哪来不堪的虐待、羞辱乃至殒命?
可叹,没有假若。司棋,死棋也。
司棋一去,谁是可靠的发声之人?毫无成算的迎春啊,就是个有气的死人。迫嫁中山狼,一退再退地忍辱,终把自己逼上了“一载赴黄粱”的悲途。
但凡沦陷情海的女子,不羡富贵,不慕虚荣,孤注一掷,并非智商情商堪怜,只是比男子更情勇罢了。
酸损秋纹、痛赶坠儿、敢顶敢破闶阆弟子、私帕传情、病补孔雀裘的晴雯,与宝玉有纯洁的平等之爱,却因恃宠、撩爱而结怨、屈死。
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身做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就是他一辈子不来,我也一辈子不嫁人。他到那里,我跟到那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
司棋也是情勇可嘉。潘又安逃走之初,她也有过怨与恨,却无半点悔愧。那些表白的字帖儿、私织的锦带袜、缎鞋、同心如意一并留藏于箱底深处,一腔柔肠只为爱而守候。哪怕继续为奴为仆,也要和心上人相伴走天涯。
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爱之宣言,铮铮在耳。在司棋的认知里,一旦爱了,就一往无前,互通“情书”,月下幽会,乃至于情难自禁而偷尝禁果。这段义无反顾的情事,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也算得上风流之爱。
“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母亲苦逼,谩骂,只有势利。
心上人回来了。司棋盼嫁,母亲硬拒。
“那知道司棋这东西糊涂,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流出,竟碰死了。”(续本第九十二回)
生于末世运偏消。丢工作,失脸面,没了女儿身……主仆情断,亲情缘尽,爱情不可期,了无生趣的人生……司棋以命相酬的爱捍卫女子的尊严和自由,并策引爱人又安自刎,牺牲了自己,亦牺牲了情人。
续本一波几折,续出了自由之爱的高光。
于女子而言,一份倾心之痴,指涉的是某一男人个体,是一种属己的身体快感和心理安适度,又或是一种为爱而爱的精神自赎?
司棋爱的自觉与真情不悔的骨性,与《金瓶梅》中韩爱姐一脉相承。然,视爱为女子唯一的生存砝码,用整个生命去搏爱,于人于己,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香案上,一棵双头冰魄兀自出神,血红的糖心像一道青春的伤口,越是娇艳,越是刺痛。
辛苦,上茶。
出现在红楼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偶然,都有他出现的道理,初读只道是命运,再读姐姐的评析,读出了命运共同体,读出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整个贾府的序曲。
听雪拜读学习!
个人觉得,人的命程,会在渐进中迂回、更新,不可能一成不变。
谢谢听雪一直来读拙文。
有姐姐真好。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