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东北】七律·栖霞山怀古(古韵)

编辑推荐 【东北】七律·栖霞山怀古(古韵)


作者:写手孙世元 白丁,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06发表时间:2022-03-02 17:20:14

《七律·栖霞山怀古》
  
   平水韵·仄起·首句押韵·十一尤
  
   万里长江似此流,六朝帝气几曾收。
   栖霞古刹枕山腹,潤野灵泉漱石头。
   篡宋道成枯骨恨,夺齐叔达断魂愁。
   阴曹既遇难相认,阳世争雄未罢休。
  
   注: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古称摄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现属于国家4A级旅游区、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坐落着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公元484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山中多泉水,如白乳泉、白鹿泉、品外泉、珍珠泉,而栖霞古寺门前明镜湖,既由泉水汇集而成。
  
   篡宋道成枯骨恨------道成,即萧道成,南朝齐高帝,字绍伯,小字斗将,兰陵人,南朝齐开国皇帝,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萧道成出生。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是刘宋时期著名武将,至于萧道成则仪表英俊,风姿特异。据说,萧道成颡颈像龙,声似洪钟,遍体布满鳞纹。萧道成十三岁时曾就读南朝名士雷次宗设在鸡笼山的学馆,学习《礼经》、《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从军后,初为宋雍州刺史萧思话左军中兵参军。刘宋明帝末,官至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遗诏以右卫将军领卫尉,与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中领军刘勔共掌机要。后废帝元徽二年(公元474年),桂阳王刘休范反,自请屯兵新亭(今江苏省南京市)以当其锋,因平叛有功,迁中领军,进爵为公,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值决事,号为“四贵”。五年,杀后废帝,立顺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沈攸之反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反于石头(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领军刘韫、直閤卜伯兴反于宫廷,悉击平之。进位至齐王。公元477年七月七日夜间,后废帝刘昱被杀,之后,萧道成等于七月十一日拥立刘昱的弟弟安成王刘凖为帝,改元"升明",这便是刘宋最后一个皇帝宋顺帝。刘准继位时年仅10岁,由萧道成专权。萧道成经多年谋划,定于公元479年四月辛卯日逼刘凖退位。这一天,萧道成要刘凖到殿堂举行禅位仪式。刘隼害怕遇害,就躲到佛盖下面说啥也不去。萧道成死党王敬则带兵抬着板舆进殿,左寻右找才找到刘隼,硬是把他抬走。萧道成降封刘隼为汝阴王,迁居丹阳,派兵监管。五月己未日,监视刘准的兵士忽听得门外马蹄声杂乱,以为发生了变乱,就一刀将刘隼砍死。事后又谎报说刘隼是病死的。由刘裕开创的刘宋王朝,自公元420年立国,共经历5代8个皇帝60年,至此灭亡。华夏历史成王败寇再次重复,而一颗新的帝星如磅礴破晓旭日徐徐升起,萧道成篡位大获成功,于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建立南齐,改年号为建元,史称齐高帝。齐高帝执政后,接受刘宋政权灭亡的教训,一切务从俭约,反对奢靡,并以身作则,将宫殿、御用仪仗等凡用金、铜制作的器具全部用铁器替代,衣服上的玉佩、挂饰等统统取消。高帝萧道成在位时经常吊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可见他的提倡节俭与身体力行。齐高帝任用寒人掌权要,推行检籍法,严令整顿户籍,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然而,齐高帝刘宋之宗室王侯子孙,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扑杀灭族。宋武帝刘裕当年为了让刘氏子孙能坐稳江山,把东晋司马氏斩尽杀绝。正所谓世道轮回,60年后,他后代的命运和司马氏一样悲惨,除争夺皇位自相残杀外,萧道成受禅建齐之后,立即将刘氏子孙赶尽杀绝,没留下一个活口。然而,上天是公平的,同样的命运照样落到萧道成头上,萧道成死后,他的子孙几乎被屠杀殆尽。萧道成在位三年,56岁时去世,共生有儿子19人,其中第九、十三、十四子早夭,未取名。剩余的十六个儿子被侄子齐明帝萧鸾杀掉九个,此是后话。再说萧道成长子齐武帝萧赜,字宣远,小名龙儿,南齐第二位皇帝,生母为昭皇后刘智容。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萧赜被立为皇太子。建元四年(公元482年),高帝萧道成驾崩,太子萧赜即位,年号永明,是为齐武帝,在位12年。萧赜早年仕宋为寻阳国侍郎,出为赣令。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举兵讨伐前废帝刘子业,称帝,萧赜不从,被南康相沈肃之囚入郡狱。后经族人萧欣祖、门客桓康等破郡救出。讨平刘子勋后,被征为尚书库部郎,历任南东莞太守,越骑校尉,刘韫抚军长史,襄阳太守,转宁朔将军、广兴相。此后,屡经征战,历任州郡,在讨平桂阳王刘休范、荆州刺史沈攸之以后,转散骑常侍,征虏将军、江州刺史,封闻喜县侯。旋为尚书仆射、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萧道成封齐公、齐王之后,萧赜为齐公世子、王太子。公元479年,萧道成受禅称帝,萧赜被立为皇太子。萧道成病死,齐武帝萧赜继位,遵先帝遗诏,以司徒褚渊录尚书事,尚书左仆射王俭为尚书令,车骑将军张敬儿为开府仪同三司。萧赜在帮助他父亲取得帝位的过程中积累了统治经验,对刘宋所以致亡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位期间,劝课农桑,减免赋税,重视教育,恢复百官俸禄,与北魏相安无事,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史书记载,称他“刚毅有断,政总大体,以富国为先。”萧赜与他父亲一样,注意崇尚节俭以改变宋末的奢风淫俗。他在临死时曾下诏说:“凡诸游费,宜从休息。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不得出界营求,相高奢丽,金粟缯纩,敝人已甚,珠玉玩好,伤俗尤重,严加禁绝。”公元493年7月,萧赜病死于建康延昌殿,终年54岁。遗诏皇太孙萧昭业继位,百官尽心辅佐,丧礼从简,不准出家为道,造建塔寺。葬景安陵(今江苏省丹阳县东)。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齐武帝。萧赜有子二十三人。裴皇后所生文惠太子萧长懋先武帝而卒。萧赜死后由皇太孙萧昭业继位,是为郁林王。齐武帝萧赜还是个多子多孙的皇帝,生有儿子23人。其中第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子早夭,未取名字,其余19子皆拜王封爵。长子萧长懋被封为太子,36岁时因病去世。次子萧子良封为竟陵王,永明末年曾卷入夺位之争,35岁时去世。四子巴东王萧子响被幕僚诬陷谋反,起兵后兵败被杀,时年年仅22岁。三子庐陵王萧子卿(26岁)、五子安陆王萧子敬(23岁)、七子晋安王萧子懋(23岁)、八子随王萧子隆(20岁)、九子建安王萧子真(18岁)、十子西阳王萧子明(17岁)、十一子南海王萧子罕(17岁)、十三子巴陵王萧子伦(16岁)、十四子邵陵王萧子贞(15岁)、十六子临贺郡王萧子岳(14岁)、十七子西阳王萧子文(14岁)、十八子衡阳王萧子峻(14岁)、十九子南康郡王萧子琳(14岁)、二十子永阳王萧子珉(14岁)、二十一子湘东王萧子建(13岁)、二十三子南郡王萧子夏(7岁)皆被齐明帝萧鸾杀害。回过头来,再说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次子豫章郡王萧嶷。萧嶷,字宣俨,早年曾辅佐父兄代宋建齐,封豫章郡王,父亲萧道成在位时期历任尚书令,扬州、荆州、湘州刺史,司空等职,齐武帝萧赜时期历任扬州刺史、太尉、大司马、中书监等职。49岁时去世,追赠假黄钺、丞相、扬州牧、太傅等,谥号文献。萧嶷有16个儿子,大多以文学见长,比较有名的如萧子恪、萧子质、萧子显、萧子云、萧子晖等人,皆在文学上造诣颇高。萧嶷一支未遭萧鸾迫害,大多得以善终。萧道成三子临川王萧映:萧映,字宣光,早年辅佐父兄代宋建齐,封临川郡王,父亲萧道成在位时期历任荆州、湘州、扬州刺史等职,齐武帝萧赜时期历任荆州刺史、骠骑将军等职。永明七年(489年)去世,时年42岁,追赠司空,谥号献。萧映擅长骑射,通解音律,而且左右手都能写书法及射箭,他的死让南齐朝野上下深为惋惜。萧道成的四子长沙王萧晃:萧晃,字宣明,小字白象,早年曾辅佐父兄代宋建齐,封长沙郡王,历任南徐州刺史、中书监、丹阳尹等职。萧晃擅长武力,颇受父亲萧道成和皇兄萧赜的宠爱,31岁时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威。萧晃的后代史书上记载有两子,一子继承王位,另一子在南齐灭亡后举家逃往北魏,后事不明。萧道成的五子武陵王萧晔:萧晔,字宣照,生母为罗太妃。早年出仕刘宋朝廷,起家冠军将军,后任征虏将军。齐高帝萧道成在位时期,任会稽太守;齐武帝萧赜即位后,进号左将军,不受齐武帝宠爱,历任江州刺史、左民尚书、中护军,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曾支持皇太孙萧昭业即位,因此深得倚重和信赖。隆昌元年(494年)去世,年仅28岁,赠司空,谥号昭。萧道成的六子安成王萧皓:萧皓,字宣曜,生母是任太妃。萧皓性情随和,体弱疾病。萧道成继位后,封安成王,除冠军将军,历任都督江州豫州之晋熙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齐武帝继位后,进号为征虏将军,历任左卫将军、侍中、领步兵校尉、中书令、祠部尚书、领骁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散骑常侍、秘书监等职。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去世,享年24岁,赠抚军将军,谥号恭。 萧道成的七子潘阳王萧锵:萧锵,字宣韶,萧道成建立南齐后,受封鄱阳郡王,齐武帝时期历任雍州刺史、左卫将军、侍中、丹阳尹、江州刺史、领军将军等职;郁林王萧昭业在位时,改尚书左仆射,任宰相,不久改骠骑将军;海陵恭王萧昭文在位时,进位司徒。萧锵威望颇高,但行事犹豫不决,延兴元年(公元494年)被萧鸾杀害,时年26岁。萧道成的八子桂阳王萧铄:萧铄,字宣朗,南齐建立后,封为桂阳王。历任南徐州刺史、散骑常侍、中书令,度支尚书、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萧铄喜好名理,但体弱多病,常常病卧在床。海陵王萧昭文即位不久,鄱阳王萧锵被杀后,萧铄很紧张,亲至东府拜诣宰相萧鸾,当夜三更,萧鸾派兵至萧铄家杀死萧铄,萧铄时年25岁。萧道成的九子,未命名,早亡。萧道成的十子始兴王萧鉴:萧鉴,字宣彻,南齐建立后,封为广兴郡王,后广兴郡更名始兴郡,萧鉴因此又称始兴王,历任益州刺史、秘书监等职。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去世,时年21岁,追赠散骑常侍、秘书监、中军将军、左卫将军,谥号简。如果不是萧鉴早逝,想必也会遭到萧鸾的诛杀。萧道成的十一子衡阳王萧钧:萧钧,字宣礼,7岁时出继伯父衡阳王萧道度。历任江州刺史、征虏将军、骁骑将军、左卫将军、中书令、侍中。萧钧聪明好学,精通四书五经,而且十分孝顺。曾亲自手书“五经”,置巾箱中,以怕遗忘,一时间诸王争相效仿,“巾箱五经”自此开始。他为官清率,言未尝及时事。海陵王萧昭文继位不久,萧钧被萧鸾杀害,年仅21岁。萧道成的十二子江夏王萧锋:萧锋,字宣颖,小名阇梨,南齐建立后,封为江夏郡王,历任南彭城平昌二郡太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侍中、南徐州刺史、秘书监等职。萧锋文武双全,深受堂兄萧鸾的忌惮。他虽然慨然有恢复皇权之志,但因为典签掣肘,最终无法实现。萧昭文继位后,萧鸾杀戮诸王,萧锋写信诘问指责他,萧鸾的近侍不敢转交。不久,萧锋被萧鸾派人斩杀于太庙,时年20岁,同时被杀的还有桂阳王萧铄、衡阳王萧钧、建安王萧子真、巴陵王萧子伦。萧道成的十三子 未命名,早亡。萧道成的十四子 未命名,早亡。萧道成的十五子南平王萧锐:萧锐,字宣毅,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封为南平王,历任散骑常侍、骁骑将军、左民尚书、南中郎将、湘州刺史等职。萧锐对朝政勤勉谨慎,多年来不曾因病请假,深受齐武帝的赞赏。萧昭业继位后,萧锐被萧鸾诛杀,时年19岁。萧道成十六子宜都王萧铿:萧铿,字宣严,永明元年(公元483年),与萧锐一同获封,封为宜都王。早年曾任游击将军,历任左民尚书、持节、都督南豫司二州军事、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等职,奉命镇守姑熟。郁林王萧昭业即位后,进萧铿军号为征虏将军。萧昭文继位后,萧铿被宣城郡公萧鸾所杀,时年18岁。萧道成的十七子 未命名,早亡。萧道成的十八子晋熙王萧銶: 萧銶,字宣攸,齐武帝萧赜之弟,生母陆修仪。齐武帝永明四年二月己未(公元486年3月18日),封晋熙王。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除骁骑将军。隆昌元年(公元494年)齐郁陵王萧昭业继位後,出为持节、都督郢、司二州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延兴元年(公元494年),齐海陵王萧昭文继位後,进号征虏将军。延兴元年九月乙未(公元494年11月7日),萧銶被宣城郡公萧鸾所杀,时年十六岁。萧道成的十九子河东王萧铉:萧铉,字宣胤,永明四年(486年),封河东郡王,历任骁骑将军、南徐州刺史、中书令、镇军将军、卫将军等职。萧铉之母张淑妃是齐高帝萧道成宠妃,而萧铉又是萧道成幼子,因此深受宠爱。萧道成临终之时,将其托付给长子齐武帝,因此武帝对其也是宠爱有加。萧鸾诛杀诸王时,萧铉当时只有12岁,所以未遭加害。萧鸾篡位后,以王晏谋立萧铉为名,免去萧铉官职,幽禁府第。永泰元年(公元498年),萧鸾病重时,将萧铉杀害,年仅十九岁。萧铉尚还在襁褓之中的两个儿子,也一同诛杀。纵观南北朝时期,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的血泪史,统治者们为了皇权之争,屡屡对宗室血亲举起屠刀,直至屠杀殆尽。正印证了那句话,自古无情帝王家!齐高帝萧道成建立南齐后,将刘宋子孙几乎赶尽杀绝,而齐明帝萧鸾却追随相仿宋明帝所为,尽杀萧道成子孙,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削弱了南齐王朝的统治基础。接下来说说南齐第三任皇帝,郁林王萧昭业:萧昭业,字元尚,小字法身,齐武帝长孙,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即郁林王。公元493年7月,齐武帝萧赜病死,以皇太孙继承皇位,年号隆昌,在位仅1年。容貌俊美,喜好隶书,受封南郡王。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册封皇太孙。武帝死后萧昭业即位,年号隆昌。在位时肆意挥霍,赏赐动辄百数十万,库储钱数亿垂尽。时朝政大小皆取决于镇军大将军萧鸾。后来,萧昭业猜疑萧鸾有异志,企图将萧鸾外放至西州,用事不复关咨,不料反被萧鸾下下手为强,逐引兵入宫将萧昭业弑杀,并假借太后之令,追废萧昭业为郁林王。南齐第四任皇帝,海陵王萧昭文:萧昭文,字季尚,齐武帝孙,文惠太子第二子,历任辅国将军、济阳太守、南豫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隆昌元年(公元494年)七月二十五日,萧昭文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延兴。任命萧鸾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文武官员赏赐官位二等。延兴元年(公元494年)十月,晋封萧鸾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给予特殊的礼遇,进爵号为宣城王。萧昭文虽然身居帝位,但朝政大权掌握在萧鸾的手中,萧昭文的起居饮食等事项,统统都要征询萧鸾准许后才可以进行。一次,萧昭文要吃蒸鱼菜,太官令说没有得到萧鸾的命令,竟然不给他吃。延兴元年(公元494年)十月初十日,萧鸾以皇太后名义下诏,以萧昭文年幼多病,不明政事,难当重任为由,废黜其皇帝之位,诏命萧鸾入宫继位,并降封萧昭文为海陵王。随后,萧鸾以太后名义废黜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同年11月,萧鸾以萧昭文患病为名,派御医将其害死于宫中,终年15岁,可怜萧昭文在位不足3月,便被萧鸾废杀,谥号恭王,史称海陵王。萧昭文死后,萧鸾以齐高帝第三子名义入继皇统,是为齐明帝。南齐第五任皇帝,齐明帝萧鸾:萧鸾(luan峦),字景栖,小名玄度,齐高帝萧道成次兄始安贞王萧道生之子,公元494年10月自立为帝,年号建武、永泰,在位共5年。萧鸾即位后,猜忌他的同宗,信任典签,叫他们监视每个王侯。尤其令人恐怖的是,萧鸾肆意屠杀同宗血亲,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几乎都被萧鸾诛灭。萧鸾每当杀害一个藩王,总是于夜间派兵包围其住所,然后翻墙破门,灯笼火把大喊而入,将其家产操封没收。江夏王萧锋,德才兼备,萧鸾曾经对他讲道:“始安王萧遥光极有才干,可以委以重任。”萧锋回答道:“萧遥光之于殿下您,正如殿下之于高皇帝一样。卫护宗庙,安定社稷,他确实可以寄于厚望。”萧鸾听萧锋话里有话,竟被萧锋点破心事,不禁大惊失色。等到萧鸾大杀诸位藩王之时,萧锋派人给萧鸾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嘲讽、责斥萧鸾治国无道,嗜杀成性。萧鸾因此而害怕萧锋,不敢到萧锋住所直接将其抓获,于是指派萧锋在太庙任祠官之职,随后,萧鸾再派兵去庙中将其捕获。萧锋从太庙中出来,坐到自己车里,那些前来杀他的兵士也要上车同乘,但萧锋早已看出端倪,于是奋力阻止兵士上车,可想而知,尽管萧锋气壮如牛,打得好几个兵士倒地不起,然而好虎抵不过群狼,最后还是被杀。随后,萧鸾派典签柯令孙去杀建安王萧子真,萧子真吓得钻进床底下不肯出来,柯令孙连拉带扯将其弄了出来,萧子真面如死灰,磕头如捣蒜,乞求免于一死,并情愿为奴,但照样被杀。萧鸾再指派中书舍人茹法亮,前去杀巴陵王萧子伦。萧子伦性情英勇果敢,时任南兰陵太守,镇守琅邪。琅邪城中有守兵,萧鸾担心萧子伦不肯轻易屈服,任人宰杀,就问典签华伯茂如何办,华伯茂说:“大人您如果派兵去收拾他,恐怕不能很快达到目的。如果把这事委托与我办理,只以一人之力就可以办妥。”于是,华伯茂就亲自手执配有毒药的酒,声称为御赐,逼使萧子伦喝下去,萧子伦理正自己的衣服、帽子,出来接受诏书,并且对茹法亮说:“先前,太祖灭宋而自立,杀尽刘宋宗亲,如今的情况,也是天数所定,在劫难逃。你是曾奉事过武帝的老人了,受指使而来当是身不由己,奉命行事而已。这酒绝非是平常饮宴之酒。”说完接过酒杯,一仰饮之,受毒而死。萧子伦死时年龄仅十六岁,茹法亮以及周围的人无不感动而流泪。齐明帝萧鸾追效宋明帝刘彧所为,自翦宗枝,结果适得其反,无异于自毁长城从而削弱了齐朝的统治基础。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崇信厌胜之术等道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永泰元年七月三十日(公元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安陵。南齐第六任皇帝,东昏侯萧宝卷:萧宝卷,字智藏,齐明帝萧鸾次子,于公元498年继位,年号永元,在位3年。萧宝卷凶暴嗜杀,真乃有其父必有其子,执政期间科敛无度,穷奢极欲。起初,萧鸾担心萧宝卷心机不够,将来驾驭不了那些宗室叔伯兄弟们。萧鸾以阴谋手段篡夺帝位后,滥杀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以巩固帝位。萧鸾临死之时,告诫萧宝卷“做事不可在人后”,必须果于诛杀,以免重蹈当初没有果断谋杀萧鸾的废帝郁林王萧昭业的覆辙。萧宝卷对此牢记心头并融化在血液里,登基之后立马落实在行动上,实属于集骄奢、荒淫、残暴于一身五毒俱全的皇帝。永元元年(公元499年),萧宝卷封潘妃之侄女潘玉儿为贵妃。萧宝卷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不喜欢跟大臣接触,常常出宫闲逛。每次出游,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后宫失火被焚,就新造仙华、神仙、玉寿三座豪华宫殿。并且大量赏赐臣下,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南朝皇帝大多奢侈腐靡,萧宝卷尤甚。萧宝卷极其吝啬钱财,特别喜欢干屠夫商贩之类的事情。曾在宫苑之中设立市场,让宦官杀猪宰羊,宫女沽酒卖肉。潘妃充当市令,自己担任潘妃的副手,遇有急执,即交付潘妃裁决。萧宝卷在位的时候,他一月中有20多天要出外,有时白天,有时夜晚,“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他又不愿被人看见,谁遇上就要被格杀。因此地方官员时刻留意,每见他出宫立即奔走呼叫驱逐百姓,使道无行人,铺存空屋,一时“工商莫不废业”。 萧宝卷禀承父训,对宰辅大臣稍不如意立即加以诛杀,逼得文官告退,武将造反,京城几度岌岌可危,齐宣德太后的懿旨中曾如此指斥他。萧宝卷杀害许多当朝大臣,即位之后便杀害顾命大臣右仆射江祏、司空徐孝嗣、右将军萧坦之、领军将军刘暄等人。正由于萧宝卷如此昏暴,导致发生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与平西将军崔慧景的先后起兵叛乱,但都兵败被杀。萧宝卷平定叛乱之后更加昏暴,除了与爱妃潘玉奴、佞臣梅虫儿等人日夜玩乐之外,并派人毒杀平定叛乱最力的尚书仆射萧懿,结果导致萧懿之弟雍州刺史萧衍发兵进攻建康,并扶植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称帝。而萧宝卷整日与侍从、官人们在华光殿前演练军阵,用以取乐,对城外的兵马却不放在心上,萧衍的军队已攻打到城外,当他听到城外的鼓声传来时,竟穿上大红袍,登上景阳楼屋顶看热闹,流矢几乎射伤了他的腿脚。宠臣茹法珍跪在地上请求他赏赐将士,他仍旧不肯,还说:“反贼难道就只捉我一个人吗?为什么偏偏向我要赏赐?” 萧衍联合齐将攻入建康城的那一夜,萧宝卷在含德殿签歌作乐才罢。还没有睡熟,守城将军北徐州刺史王珍国率兵夜入皇宫,萧宝卷听到军队闯进来的声音,连忙从北门溜出,宦官黄泰平举刀砍伤了他的膝盖,他摔倒在地,骂道:“奴才要造反吗?”另一名宦官张齐不由分说一刀砍下他的头。指使行刺的是负责保卫建康的兼卫尉张稷和王珍国等,他们随后派中书舍人裴长穆把萧宝卷的首级送到萧衍那里。萧衍攻进皇宫大殿后,处死潘玉奴及萧宝卷宠臣共41人,并授意宣德太后王宝明褫夺萧宝卷的帝号,贬为涪陵王,后依汉海昏侯故事再贬为东昏侯,但陵墓以皇帝的级别修筑而成。南齐第七任皇帝,齐和帝萧宝融:萧宝融,字智昭,齐明帝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弟。萧宝融初封随郡王,后改封南康王,督荆、雍、益、宁、梁、南秦、北秦七州军事,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荆州长史萧颖胄奉萧宝融举兵,以雍州刺史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以萧颖胄为右将军、都督留守诸军事。宣德太后诏令,封萧宝融宣城王,为相国、加黄铖。萧颖胄进号镇军将军,萧衍进号征东将军。公元501年3月,萧宝融在江陵被萧衍立为皇帝,年号中兴,在位1年。 随后萧宝卷被杀,建康平定,宣德太后令萧衍为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公元502年1月,宣德太后临朝。2月,萧衍进爵为梁王。3月,萧衍派人迎萧宝融至京城,行至姑孰(今江苏省苏州市),被阻不能进,被迫逊位于梁。萧宝融逊位以后,萧衍原来打算以南海郡为巴陵国,让萧宝融迁往居住。征求范云意见,范云俯首未对。随后,萧衍又征求沈约意见,沈约认为应当消除隐患,“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于是,萧衍立即派遣郑伯禽前往姑孰进金使萧宝融吞服自尽。萧宝融叹息说:“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饮酒之后,即被郑伯禽拉折致死。葬恭安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郊)。追谥和帝,史称齐和帝。萧宝融是南齐最后一个皇帝,其被废杀后南齐随之而亡。历史按其周期律,萧衍粉墨登场受禅而称帝,建立南梁,是为梁武帝。

共 35656 字 8 页 首页1234...8
转到
【编者按】栖霞山,作为金陵第一明秀山,风景秀丽,颇具美誉。这首诗以此为引,道出了栖霞山上气势磅礴的景象,山中拥有的古刹、灵泉、奇石等等,也牵出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整首诗歌气势强大、笔墨浓重,读来令人震撼、动容,足见诗人文字功底之深厚。问候诗人,创作辛苦了,倾力推荐!【东北风情编辑:彧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