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三月不知心底事(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三月不知心底事(散文)


作者:别似幽居人 举人,34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60发表时间:2022-03-04 20:58:13
摘要: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如果有山,将会是多美的景致,没有山,我就把诗句改成“三月”。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最美的音乐是慈悲”。我在这首诗里读到了水墨画一般的清远,却又有着油画的深沉质感,我读到了桂花在天地之间沐浴细雨散发香味,我读到了为爱奋不顾身孤注一掷的勇气,只为分辨每一朵灵魂的芬芳。

【晓荷】三月不知心底事(散文)
   走出办公楼,方知下雨了。三月的午后已给人“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之感,虽然我是因为办公才下班。春天的雨,万物随之而生发,那细细的雨丝,飘在头顶,飘在衣角,不觉沾衣欲湿。
   步行回家,走在经常行走的路上,穿过楼房,穿过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辆,我来到樱花大道,由此可以穿过整个西湖回家。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如果有山,将会是多美的景致,没有山,我就把诗句改成“三月”。三月的第一场细雨滴落在湖面,搅动一池涟漪,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对美丽的野鸭一前一后相拥觅食。因禁渔令保护生态,湖中已有大鱼扑腾欢跳。
   这里有庄子的三条鱼吗?庄子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意思是说北冥有条很大的鱼,能变成一只大鸟,遨游千里。但就是这样大的鸟,也需要凭借风才能飞行。历史上的圣德之人列子能驾风行走,轻盈美好,他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一个人再强大,也需要凭借外物,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随心所欲,基本是不可能的。功名富贵,能让你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这些东西终究是外物。风水轮流转,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而有人一生为外物所困。真正的自由一定来自内心的充实与觉悟。
   庄子又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人有自己的意志,自然有自然的意志。尊重天道,跟着自然的节奏行动,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只有经历荣辱得失,才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洋溢在脸上的微笑,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炫耀的。
   这是濠梁之鱼吗?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下面游得多么悠闲自得。”惠子答:“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个人活得怎样,说到底,只有自己知道。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选择活在别人眼里,曲意逢迎,小心演戏。而实际上,你的悲欢,从未在别人眼里。活在别人眼里,是面子,自己活得漂亮,才是里子。
   楚王请庄子去做官,庄子指着污泥里的乌龟问使者,我不喜欢当寺庙里供奉的龟壳,只想自由自在的在污泥里摇尾巴。庄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喜欢别人趋之若鹜的富丽堂皇。人生百年,不要活在别人眼里,要活在自己心里。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江湖之鱼吧。《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两条鱼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放弃彼此的恩怨,给彼此一条生路,是一个人的通达。
   鲁迅曾写: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苏轼也曾说: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是一种纠缠和绑定。相濡以沫,是一种温柔,却也是一种束缚,耽溺在这种温柔里,只能慢慢等死。仇深似海,是一种绑定,更是一种无解的纠缠,倘若不能放下,一辈子就只能活在仇恨里。
   庄子在《大宗师》里讲: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与其称誉尧仁慈而非难桀残暴,就不如恩怨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困在泥潭里,相濡以沫。不如去海里,去天空。人要有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格局,着眼于未来,去看更大的山河,去见更广阔的人间。不断清空自己,不断开拓自己。经历未知,充盈自己,才能迎来更精彩的人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细雨亦随风起舞,飘在盛开的花上,使所有的花都有了清丽的颜色,这花,是王阳明的那朵花吗?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寂然,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一样东西,没有进入你的视野,你的内心,就不存在意义。换句话来说:万事万物都在你心里,心即天理,心就是良知。天地人物,都是以这人心的一点灵明,人的良知,也是天地万物的灵明。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搅动我的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
   一生中遇见的所有风景,都只为你而来,你对了,世界就对了。世界就在你的心中,心美好,一切都美好!
   放下眼前的是非苟且,用美好的心灵面对更广阔的天地,万物也会以美好待你。放下荣辱得失,忽略种种偏见与成见,活出自己的样子,才是最美的样子。
   那细雨,从万里长空中投下身姿,幻化为连绵的雨雾,使得远处的一棵桂花树越发姿态挺立。这是余秀华诗里描写的那棵树吗:
   仔细分辨,每一朵芬芳都很细致
   仿佛昏黄的灯光里,一个人凑近来的耳语
   雨下得也细致
   适合聆听你慢慢靠近的脚步声
   只是那些急切的香味,匆匆赶路
   而纠结在了一起
   仿佛星群浩瀚。此刻的群山起伏是好的
   群山下的河流,河流边的篝火都是好的
   雨通过一棵桂花树的经脉流往荒野里的暗河
   你走后的午夜,桂花树的芬芳如刃
   我袒露的血肉和骨头也很窄
   人间太宽
   一些事物看起来孤零零的
   所以一棵树能够散发香味,就要孤注一掷
   非常喜欢余秀华的这首诗:《细雨里的一棵桂花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我不想探讨诗的意义,只想沉浸在她带给我的美感里面。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最美的音乐是慈悲”。我在这首诗里读到了水墨画一般的清远,却又有着油画的深沉质感,我读到了桂花在天地之间沐浴细雨散发香味,我读到了为爱奋不顾身孤注一掷的勇气,只为分辨每一朵灵魂的芬芳。
   三月的第一场雨,我行走在雨中。
  
  
   2022年3月4日于竟陵陆羽故园

共 25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作者以一段自然景物的描写很细腻很有诗情画意地切入,接下来娓娓道来了作者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和论述。叙述过程中,作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体现出很深的文学修养。全文内涵厚重意境隽永,给人无限缱绻的触动和启迪。一篇美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L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03-04 21:02:27
  欣赏拜读美文佳作,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3-05 19:52:23
  文中让人感触的句子颇多,如:真正的自由一定来自内心的充实与觉悟。又如:放下彼此的恩怨,给彼此一条生路,是一个人的通达。值得学习!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