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三千烦恼丝(散文)
七十年代初,我出生在美丽的江汉平原。据母亲说,我生下来的时候蛮招人喜欢,白净的小脸,乌黑的眼睛,尤其一头黑亮卷曲的头发。
我的头发是遗传父亲的,父亲是遗传我爷爷还是我奶奶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爷爷奶奶去世得早,我没有见过。我只知道,我姑妈,我哥,我姐,都是卷发。
这一头卷发,让我欢喜过,也让我嫌弃过。
八十年代,一种特别流行的爆炸式卷发横空出世,惹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妇都跑到街上的理发店烫头发,弄发型。现在看起来很怪异的发型,在那时候可是一种超前的潮流,羡煞旁人了。
当然,这里羡煞旁人的旁人里肯定没有我。因为,我天生就有一头蓬松卷曲的头发。那时,正被队里的大人小孩羡慕着:“这个宝兰真是会托生,在她姆妈肚子里就把头发烫好了,有福气的丫头哦。”天天听着这些话,内心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看着那些时尚地弄潮儿,可把我身边几个爱臭美的小丫头急坏了,怎么办呢?要大人带她们上街烫头发是不现实的,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我虽然不用弄头发,但喜欢跟着凑热闹。在四英家里,我们关上门,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真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番商量,我们真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打开门,几个小鬼头风一样地卷了出去。艳娇翻来她妈妈的发夹,爱玉拆来竹扫帚上的细铁丝,园秀拿来几截快烧完的红蜡烛,我也把家里一根生了锈的铁丝找来了。看着爱玉手里的铁丝,四英说太细了,自己飞也似得跑出去扭下栓菜园门的粗铁丝来。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开始分工。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坐着,另一个人站着,站着的这个人负责帮坐着的人弄头发,然后轮流替换弄。我们点燃蜡烛和煤油灯,把准备好的发夹和铁丝放到火里面烧,待铁丝和发夹烧成暗红色,再小心翼翼把头发往发夹和铁丝上面缠。当头发冒烟,发出吱吱响和糊臭味的时候,我们既紧张,又雀跃。有一种探索后的刺激,也有成功的喜悦。
经过一番折腾,几个小家伙的头发都变得弯弯曲曲了。当然,这离那些在理发店找专业师傅弄的头发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总归是满足了一下自己。几个小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其实,那时候的我们,对于美丑还没有什么概念,只是一种好奇心在作祟。
时代在不断创新和变化,人的审美也跟着时代的脚步向前。到九十年代末,爆炸式的卷发已然成为过去式的美;再见自己的同龄人,都是一头柔顺飘逸的垂直长发。那如缎似锦的秀发,随手撩一撩,在我眼里是何等风情万种!回头再看看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头卷发,像一堆刚被脱粒机绞过的稻草,软绵无力,毛躁干涩。
“无端坠入红尘梦,惹却三千烦恼丝。”从入目皆是直发开始,没能拥有一头飘逸的及腰直发,就成了我心头的一大遗憾,也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我的头发不仅细软卷曲,而且易断,一般长到肩膀下面就会自动断掉,想要长到齐腰是不可能的。记得我曾经和朋友笑言,幸好我没有对谁说,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要是有人当了真,这辈子怕是娶不到我了。
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心里可以藏着很多梦。哪怕实现不了,也能偶尔翻出来憧憬一番。我喜欢在寂静的夜里,闭目遐想,想象自己白衣似雪,长发及腰的样子。那时候,我是一位“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风华女子。
随着时光流逝,直发及腰的梦逐渐淡了一些,也坦然接受了自己这一头细软无序的卷发。不管是扎起来,还是编着,我都小心翼翼呵护着。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年龄越大,头发更易折断,掉的也越来越多,每天看着地板上掉落的头发,我的心里开始隐隐不安,真的怕哪一天,这一头本就不多的头发掉光了。这份隐隐不安一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我无意间看到“三千烦恼丝,一剪解千愁”几个字时,才得以缓解。看到这几个字,我犹如找到了治病良方,拿起剪刀,没有丝毫迟疑。
头发剪短了,地板上的头发也确实少了很多。
春节前几天,我到小孩学艺的美发店去看他。一到店里,孩子师娘非常热情的把我按在椅子上说:“马上要过年了,我帮您把头发修个发型,再用三合一弄一下,让您美美的过年。”每次去店里,师娘总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温暖,让人如沐春风。当时,我并不知道三合一弄头发能起到什么作用,等师娘帮我刷好药膏,我才知道她是想帮我把一头蓬松无序的头发拉直。当我知道的那一瞬间,心也跟着激动起来。我立马就想,这是要和我无数次憧憬过的那个我见面了吗?
等头发做好,我在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自己。拉直的头发很亮很顺,但是显得很是僵直,了无生机的贴在头皮上,让头部扁尖的地方更显突出。可能刚弄出来都是这个样子,过几天就会自然了。我所幻想的那个我没有如约而至,我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天到公司上班,同事们像不认识我一样盯着我看。有两个人心直口快地直接说:“黄姐,这个发型不适合你,还是之前蓬松的头发好看,有活力,现在这个发型把你弄的形象全无了,赶快去弄还原吧!”他们说的时候,我只是笑笑,并不接话。我觉得新的事物需要时间接受,突然的改变总是让人不习惯,时间久了就能欣赏了。
随着时间推移,很快过去了一个多月。今天早上小同事又直直的看着我说:“唉,这一头头发真是可惜了,好好的形象就这样弄没了。”
听他们说得多了,我也有所感悟。原来,合适才是最好的。不止是头发,一切都如此。很多东西,适合别人,却不一定适合我;适合我的,也不一定适合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让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接受珍爱拥有的即是最大的富足。
这一头蓬松卷曲的头发,曾被我称之为“三千烦恼丝”,总是遗憾自己不能像别人那样风情万种。现在才知道,这一头蓬松卷曲的头发是父母赐予我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