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忘】遇见桃花(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忘】遇见桃花(散文)


作者:明月梅花 秀才,217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05发表时间:2022-03-08 02:59:04

【柳岸·忘】遇见桃花(散文)
   骤然降温,四度,于二月的厦门实为鲜见。偏逢下雨,湿冷异常。从窗边看去,马路两边的芒果树开出了红色的花,不算漂亮,但也可点缀季节。闷了一天,看到雨变小,决定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走在人行道上,呼吸着湿润的空气,顿觉清爽。一树树紫色的羊蹄甲花依然鲜亮,不停地开,不停地落,落在湿哒哒的路上,让人在沉闷里看到了盎然生机。
   入园,四周寂静。春节时门口摆放的几十盆花被雨淋得花容失色,它们入园时是何等艳丽,吸引多少人驻足流连,让园内其它的植物黯然失色,如今垂头丧气,想必是在暗恼天气薄情。花后面的数棵椰子树倒是精神抖擞,笔直伸向天空,像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往湖边而去。因四年前建地铁之故,湖被挡板围住,周围的植物也被悉数拔去,让公园变得灰头土脸。如今地铁完工,挡板拆除,终于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湖了,只是湖水尚浅,暂且难以恢复昔日的风姿。湖的一角停一排小船,严阵以待,随时等待着与湖水来一场亲密的相拥。湖边还显得萧瑟,虽然数月前沿湖种了不少花木,有桃树、樱花树、凤凰木、落羽杉等,但多为枯枝,根根像岁月的皱纹,在春光里给人惊心之感。
   沿湖而行,发现一棵桃树开了花,不觉惊喜。厦门的桃花不多,只在文屏山、园博苑看过。桃花真是好看,一瓣瓣粉红色的花朵,若美人的红唇,魅惑人心。这是一棵坚韧的桃树,不惧寒凉,最早开花,把美捧给春光,没有得到太多赞叹的眼光,也没有相机、手机把它们不断“咔擦”拍下,只有风雨做了知音。这些桃花有风骨,有气节,不为取悦众生,只美给自己看。
   二
   家乡的春天,最常见的就是桃花,开在人家的院落、果园、野外,一派喧嚣,各有姿态。果园里的桃花多,呼啸而来,携来了春天的滚滚热情,美得夺人心魄,人入其间,似跌入粉红色的梦境里。野外的桃花有飘逸之美,洒脱不羁,花开花落皆自在。人家院子里的桃花,静静地开,有柔美之态,温婉之姿,轻轻掠过黑色的瓦檐,被衬得越发的艳。家乡春天的风韵大半是桃花赐予的。
   记忆里,外婆是喜欢桃花的,所以我们家的菜园里不仅种了蔬菜,还种了一棵桃树。
   各种菜知情识趣,在属于自己的节令里成熟,日日在我们家的饭桌上精彩亮相。而桃树,数年来始终静默着,不见开花,桃子更是踪迹全无,让外婆费心思量。
   这是一棵桀骜不逊的桃树,是和菜种在一起,心有不甘吗?以致不肯奉献出桃花和桃子。父亲几番扬言,要砍去桃树,说占位置,不如种别的菜。外婆坚持不肯,虚心向人请教,用尽各种办法,精心侍弄桃树。终于在一个春天里桃树开了花,多么漂亮的桃花呀,让菜园变得鲜亮,让那些菜花们深深仰望、艳羡。
   那次从菜地回来,外婆不仅带回了菜,还折了一枝桃花回来,插于瓶中,如一缕温柔的霞光,明媚了简陋的屋子,也明媚了外婆的春天。那些天,每次去菜地,外婆都会在桃树底下静静伫立,凝望满树桃花,眼神尽显柔情,似回忆起如桃花般的青春岁月。外婆黯淡的脸被桃花染红,显得格外精神。
   桃树不仅开花,此后还结出了一个个桃子,只是小而青涩,并不好吃。外婆把桃子摘下,洗净,切成一片片,晾干,用白糖腌制,密封于坛子里。一段时间后,食之甘之如饴,甜蜜着我的年少时光,成为那时最奢华的零食。
   从此桃树在每年的春天准时开花、结桃,带给我们视觉的盛宴,也带给我们舌尖上的惊喜。
   外婆过世后,桃树似知人意,不再开花、结桃,陷入了深深的沉默里。母亲说,桃树有灵性,它在想念外婆呢。后来父亲把桃树砍去,送进了灶火里,结束了它特立独行的一生。
   因为外婆,我爱上了桃花,喜欢它的妩媚和热烈,它的艳泛着无尽的暖,可抵挡料峭春寒,抵挡生命里的孤寂和荒凉。
   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对桃花最深情的赞誉,让我想起了一个叫薛涛的女子。薛涛才色双绝,因为命运,沦为官妓,深处复杂的环境,却不失尊严和傲骨,活得清醒而通透,淡泊而从容。她拒绝做高官的妾,拒绝前程远大的青年才俊,偏偏爱上官职低微、已有妻室的郑佶,与他同居,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在四十岁时又与三十岁的元稹相爱,爱得惊世骇俗,让世人侧目。她一生都在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爱情,始终遵从内心的召唤,活得温柔而刚劲,她的生存姿态如桃花般轰轰烈烈。
   明代才子唐伯虎,命运受挫后,在苏州城外建了一座桃花坞,遍植桃树,自号“桃花庵主”,作《桃花庵歌》。苏州名士纷纷前来拜访,他们在一起品茶、作诗、切磋书画。一座桃花坞,喷发着艺术的激情和生命的张力。
   香港作家金庸,在其著作《射雕英雄传》里描写了一个神奇的岛--桃花岛,岛上遍植桃树,桃花盛开之时,美得惊心动魄,不仅可观赏,还会变成武器,可致人于死地。金庸笔下的桃花,如妖,如仙,傲视苍生。金庸必是极爱桃花,才赋予桃花以灵魂和思想。
   桃花,从《诗经》里走出,一直美到现在,美了千秋万代,已凝固成一种文化符号,深深植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
   突然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慢点,别摔跤了”,把我的思绪扯回到现在。不远处,一个年轻的母亲正追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女孩打着一把小花伞,边跑边咯咯地笑。这对母女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周围又变得寂静。只有春雨飘洒的声音,轻柔、绵长,如歌如乐,如泣如诉,洒在瓣瓣桃花上,似泪,似露,让桃花显得越发娇艳欲滴。
   那日,染着一身桃花的气息回家,我的脚步变得轻盈,心情变得愉悦。那夜的梦有了斑斓的色泽,如桃花般美好。

共 21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倒春寒,冷的是季节,暖的是人心。而桃花,在这里实属是“媒介”,通过它,走进作者眼眸的,是一段接一段的故事。他们皆与桃花有染,彼此亦有共通性:美好,赏悦不衰。在三个精心布置的小节里,那些被桃花“提炼”出来的情与爱,穿越时空,再次以文字的形象,现于人前。因饱醮作者对桃花的赞誉,一路赏景读物,此时怒放的并非桃花,恰是内心向往的生命之光。可谓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至为欣赏文章其流淌一种被生活严刑拷打之后的淡然,滋养每一颗因感动而生出更多热爱的心。他们是以本色“出逃”,活成桃花一样的艳丽。令人遐思、神往。欣赏。悦读。【编辑:素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魅        2022-03-08 03:01:33
  悦赏明月佳作,远握,顺祝:春祺。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2 楼        文友:素魅        2022-03-08 03:06:19
  一直欣赏明月的文笔,今有机会学习一番,略表薄按,望不会贻笑大方。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回复2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2-03-08 09:27:09
  素辛苦了,深夜推文,不胜感激。编按精彩。三月,桃花正艳,折一枝桃花送给你吧,愿素的日子美好如桃花!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2-03-09 23:16:31
  春天如果不去赴约桃花的盛宴,真是旺过了春天,拜读作者精彩散文。
回复3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2-03-10 13:53:02
  谢谢寒梅,喜欢桃花的妩媚和热烈,它的艳,温暖人心。遥祝春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