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心驰神往的年代(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心驰神往的年代(散文) ——救场


作者:绿色行程码 布衣,39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18发表时间:2022-03-12 15:39:26
摘要: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的业余生活相对贫乏。一年到头除了能看上几次露天电影比如像二战(地雷战,地道战)外,人们最重要的消遣方式就是听样板戏,看样板戏,学样板戏,唱样板戏。“八亿人民八个戏”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写照。那时创作样板戏是政治革命,听看样板戏是政治任务。后来人们不知不就把几出样板戏的唱段,台词乃至锣鼓点都记熟了。演员登台演出,都很紧张。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闪失”,进而形成“典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甚至会“一夜成名”……

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的业余生活相对贫乏。一年到头除了能看上几次露天电影比如像二战(地雷战,地道战)外,人们最重要的消遣方式就是听样板戏,看样板戏,学样板戏,唱样板戏。“八亿人民八个戏”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写照。那时创作样板戏是政治革命,听看样板戏是政治任务。后来人们不知不就把几出样板戏的唱段,台词乃至锣鼓点都记熟了。演员登台演出,都很紧张。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闪失”,进而形成“典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甚至会“一夜成名”。
   随着样板戏的普及,各村先后都成立了剧团。人们白天在生产队里干活,利用晚上排练样板儿戏。当时最先流行的样板儿戏,要算是《红灯记》和《沙家浜》了。由于当时的演员文化水平有限,在演出中,经常会出现意外,譬如有串戏的,有忘词的,有临场发挥的,还有篡改台词的……因而闹出了不少笑话。幸亏看戏的也都是老百姓,图的是个热闹,遇到这些“突发事件”,只是付之一笑,并无人计较。
    我们村在1969年也成立了自己的剧团——京剧团,起初也是排练《红灯记》和《沙家浜》。1970年上海京剧院推出了童祥苓版的《智取威虎山》。该剧属于“人民子弟兵”题材,人们本来对解放军宠爱有加,此外该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四艺并举,戏中唱段安排巧妙合理,每句台词都精雕细琢,特别是少剑波,杨子荣,常宝等唱段唱腔人人爱听。因而,该剧一经推出,就“一炮走红”。于是我们村剧团把排练的重点也就转移到《智取威虎山》上来了。
   1971年春节期间,经过数月排练的《智取威虎山》正式在我村登台亮相。演出开始非常顺利,观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当演出来到第九场《极速出兵》时,意外出现了。尾声部分剧情和台词应该是:
   战士罗长江搀扶申德华气喘吁吁地走到了少剑波面前,并从怀里拿出一份情报递给了他。
   申德华:“我没耽误时间吧?”
   少剑波(接过情报):“没有,快去休息。”
   罗长江搀扶着申德华下场,少剑波打开情报快速浏览。
   少剑波(读着情报):“山后有险路,直通威虎厅,以松树明子为号。老杨,英雄啊!”
   因为扮演少剑波那位老兄自作聪明,以为找到了捷径,为了少背几句台词,排练过程中每一次他“念”这段台词的时候,都坚持用“真材实料”的情报。所以“沈德华”每次递给他的情报都带有“原文”。
   无巧不成书。不知为什么扮演申德华的那位老兄在出场前的关键时刻,怎么也找不到那份带字的情报了。他心想,也许没事。这么简单的台词“少剑波”排练过无数遍了,应该早已烂熟于胸了。
   这时锣鼓响起,“申德华”该出场了,他的“高光”时刻到了。时间来不及了,匆忙之中,他随手从一个日记本上扯了一页,揣进怀中,就和战士“罗长江”登台亮相。然后他气喘吁吁地走到了“少剑波”面前,从怀里掏出情报递给了给了“少剑波”:“我没耽误时间吧?”
   “少剑波”(接过情报):“没有,快去休息。”于是他下场回后台去了。
   扮演少剑波的这位老兄把情报拿出来,顿时茫然不知所措了——原来白纸黑字的情报居然换成了“无字天书”!由于紧张,加上平时根本就没有记过这几句台词,此时他大脑一片空白。只见他手拿情报,不知所措,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紧要关头,他“卡壳”了。
   说来也巧,后台的提词员正在神游。说到底她压根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因为以前的多次排练中,原本就没有考虑过提示这一段台词。慌忙之中,她找到了一句少剑波的台词就在后台提示:“同志们,紧急集合!”声音之大,连戏台附近的观众都听得一清二楚。观众顿时捧腹大笑,乐得前仰后合。 
   刚刚回到后台的“申德华”一听就急了:不对呀!还没念情报呢,怎么就“紧急集合”呀?说来也奇怪,他的手又鬼使神差地伸进裤子口袋里,摸出了那个情报原件!
   俗话说救场如救火。他顾不得剧情需要,决定来个临场发挥。他再次登场,踉踉跄跄地来到”少剑波”跟前:“参谋长——,我又回来了!没耽误时间吧?”
   话音未落,人们哄堂大笑,还没缓过神来的“少剑波”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闷棍”彻底打蒙了。
   第二天,金句就流行开了,人们一见到扮演申德华的那位老兄,就开口调侃:“参谋长——,我又回来了!”更有好事者还编了个顺口溜:“申德华”,瞎胡闹,二次上场送情报!
   …………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现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你可以唱歌跳舞,打牌下棋,读书看报,旅游观光,进影视厅,逛歌剧院;即使你行动不便,起码可以微信聊天,电视追剧……然而不知怎么的,学唱样板戏的那个年代,虽然单调有时甚至感觉乏味,却总是令人念念不忘,心驰神往!

共 18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讲述了在70年代初期,人们的文化生活匮乏时期,在那个时期,八个样板戏是主要的文化大戏,人人看样板戏,学唱样板戏。我们村里也组建了京剧团,村民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家排练样板戏。由于庄稼人水平有限,经常出错。有串戏的,有忘词的,有临场发挥的,还有篡改台词的……因而闹出了不少笑话。在一次演出《智取威虎山》中,就闹出了笑话,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乐趣。散文通过讲述发生在70年代的故事,反映出在过去的年代,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散文很有时代特征,记录时代轨迹,贴近生活,读来饶有趣味。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3-12 15:40:11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初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3-12 15:44:50
  很有生活的散文,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3-12 15:45:28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12 15:53:42
  感谢刘柳琴老师言简意赅的点评。问候老师,握手,敬茶!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2-03-13 09:17:34
  每一段时光,都将成为日后的回忆。所以我们都要尽可能的把每一段时光过好,让日后的回忆都是幸福。
回复5 楼        文友:绿色行程码        2022-03-29 14:24:58
  感谢老师光临雅室。更感谢您热情饱满的解读和雅评。遥祝岁月静好!握手,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