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家乡的味道 正月话藜蒿(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家乡的味道 正月话藜蒿(随笔)


作者:周森林湖北武汉 白丁,4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6发表时间:2022-03-14 14:58:00
摘要:正月野生藜蒿其茎粗稍短而柔嫩,色泽鲜亮呈青紫色、口感清香味浓。尤其是刚从野地釆下来的藜蒿,经过了一个秋冬的沉寂,凝聚了大地丰富的营养之精华,在早春正月萌芽破土而出,它会带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春天气息,而端上了人们的餐桌,其味道更是甘醇浓郁爽口。藜蒿炒腊肉、腊鱼、腊香肠是家乡人们最爱的美味佳肴,是正宗家乡的味道。

【看点】家乡的味道  正月话藜蒿(随笔) 正月初四立春后,应道是春天了。气温却仍是数九严寒,直到“五九、六九”,寒冷的春风中才逐渐挟带了些许的温暖,着实感觉到春天来了。俗谚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大地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回大地对都市困顿于严寒的人们,最能直接感知到的是日常菜篮子的变化,菜篮子里的时令蔬菜是季节更替的晴雨表。春来了,它就会装着春天的味道。
   春节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还沉浸在旧岁年味未消的余韵之中,家家户户年货所备下的腊肉、腊鱼、腊香肠之类的食物,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够逐渐食用殆尽。今年正月十五刚过,老家镇上的菜市场里就有菜贩叫卖着野生藜蒿。虽然如今藜蒿是菜篮子之中司空见惯之物,可野生藜蒿在这凛寒的早春正月,是不可多得的上乘时令蔬菜。尽管那是蔬菜大棚里人工种植的藜蒿,一年四季都有,但它不再是季节更迭的标志物,其茎条瘦长而柔软,色泽浅呈淡绿色,口感寡淡,一般不太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生于荒野的藜蒿,其茎粗稍短而柔嫩,色泽鲜亮呈青紫色、口感清香味浓。尤其是刚从野地釆下来的藜蒿,经过了一个秋冬的沉寂,凝聚了大地丰富的营养之精华,在早春正月萌芽破土而出,它会带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春天气息,而端上了人们的餐桌,其味道更是甘醇浓郁爽口。藜蒿炒腊肉、腊鱼、腊香肠是家乡人们最爱的美味佳肴,是正宗家乡的味道。
   藜蒿据载又名蒌蒿、水蒿、柳叶蒿、水艾、驴蒿、蒿苔……分布极广,喜水喜湿,遍布于长江流域,我老家的湖滩、坡地、田头地角、村舍附近,日常中触目可见,极其平常,生长繁殖能力极其旺盛,全然离离之草芥。
   老家民间春吃藜蒿的历史由来已久,宋代大诗人张耒,是苏轼的得意弟子,乃“苏门四学士”之一,元符二年(1099年),任黄州通判。他曾写过一首诗:《齐安食蒌蒿根菊茁》“故园蔬甲又逢春,想见雕盘巧斗新。强掘蒌根盘郁屈,故挑菊茁嚼芳辛。春来小疾妨杯切,老去怀乡役梦频。堪笑吴伧恋莼鲙,素衣愁花洛阳尘。”古代黄州曾名齐安郡,老家所在之地为齐安郡所辖。正如诗中所言,齐安民间不仅有食用藜蒿茎叶,也有食用藜蒿根的习俗,并沿习至今。民间有谚“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是对食用藜蒿时间节点的经典总结。
   藜蒿何时开始作为食用之物,今人无法考究。但自古以来人们称它为佳肴的有之,视其为果腹之物也有之,这可能与不同时期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天时地利诸多因素相关。有诗可鉴: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中:“蒌蒿登盘朝饭美,河鲀入市晚羮香。应无白传思春草,却有东坡赋海棠。”宋代诗人范袓禹:“田家何所乐,野老饭藜蒿。”均是对藜蒿作为美味的描写与赞许。而宋代黄庶《和刘卿材十咏•耕者》“四海兵今息,耕夫未得知。黄梁不敢吃,碗尚半蒿藜。”诗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农夫不知道战争停止了,平时不舍得吃粮食,只用藜蒿来果腹,而节省下的粮食以防战乱之年的饥馑。苏轼也曾写下:“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均认为食用藜蒿仅是为了充饥果腹,不得已而为之。
   时下正月,品尝野生藜蒿正当其时。当正月新鲜的藜蒿带来的食欲美感之时,不禁令人想起了几十年前,这种荒野之物不受人待见的过往:年幼时曾经遭遇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天下大旱,河湖干涸,粮食连年歉收。在那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人们只能靠补充一些野菜、树皮等杂物充饥度日。那时田头地边、滩头野地到处都是人们挖野菜,釆藜蒿的身影。在食用油匮乏的同时,白水煮熟的藜蒿绝非佳肴,实难咽下。“……大嚼非所欲。半世蒿藜肠……”日日野菜藜蒿吃得令人发怵。
   在农业学大寨的岁月,村里每年春天都会组织社员积绿肥。村民们把荒野的绿草割下来,由生产队集中在稻田里堆放在一起,再在草堆的表面糊上污泥,时间一长就沤成了有机绿肥。沤绿肥最忌讳野草中混杂着藜蒿,因为它不仅沤不烂,也没有肥力,甚至还会在田间重新生长,所以生产队的负责人会检查社员割来的野草,将混入草垛里的藜蒿剔除后,称重量才能记工分。
   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藜蒿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了。人们日常的食谱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再到高蛋白质、高脂肪摄入过多,富营养化饮食。于是人们的“富贵病”增加了,为了吃得健康,在食物营养素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人们学会了荤素搭配,合理膳食。时代的发展从而催生了藜蒿的身价,使它从草芥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宠贵。是时代造就了正月藜蒿这道美味佳肴,一道不能忘怀的家乡味道……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18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藜蒿可能只是受到城里人青睐的美食,乡下人只是把它当作猪菜,因为它连沤粪都沤不烂,是不受乡下人待见的杂草猪菜之类。都说城里人高贵,从食用䉫蒿这一点上看,是一点儿也不怎么高贵。再怎么健康膳食,也不能沦落到吃猪菜的地步吧。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2-03-14 15:01:19
  乡下人不怎么待见的野草,居然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美食。呵呵,也只能呵呵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22-03-18 09:44:44
  童年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令人神往,问好春琪!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