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 “党魂”的呼唤(外二章)(随笔)
“党魂”的呼唤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已经胜利度过,又在新的一百年的路上迈开了强健的步伐。回想辉煌的岁月,瞻望灿烂的未来,我想到我们的一切成功都全靠两个字:“党魂”!
“党魂”是什么?党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一百年风云变幻,一百年天地翻覆,我们历经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累经殊死搏斗,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浩然充沛于天地之间的伟大精神!
“党魂”是热血染成的。它永远鲜红,永远炽热,永远朝气蓬勃。为什么能够如此?因为她有一个长青的信念,有一个牢固的信仰,那就是: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党魂”是纯金铸就的。她永远闪光,她世代闪亮。她永不生锈,她永久一尘不染。因为她愿意把一切献给最广大的民众,因为她从不谋一己之私。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特色社会。“党魂”总是历史的曙光,人民的期望;“党魂”总是民族的脊梁,社会的中坚。让我们以“党魂”为镜子,对照自己,你是自惭?还是自慰?是自信?还是自馁?愿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以“党魂”为标尺,激励一下自己的魂魄,使之你的灵魂纯净、博大、坚贞、崇高,“仰之无愧于天,俯之无愧于地……”
党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征程开始了。“党魂”在呼唤着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党员同志们要振着起来,胸怀伟大目标,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党员特别能战斗地能力,用自己的碧血和生命谱写新时代的强音!
作文“三戒”
孔夫子说:“君子有三戒:少子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再得。”这是孔老先生说的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但其真正含义是在提醒人们,在社会的实践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偏颇,应该注意纠正,才能有所建树。
我想此论不仅可以用来作人,也可用来作文,也是很有道理的。
“少之时”,初学写作,生活积累不多,思想和艺术尚且嫩稚。“血气未定”,乍入文苑,眼花缭乱,故执笔为文,应当注重实际,务必避开浮华,不图侥幸,“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生活经验日渐丰富,思想与艺术趋于成熟,“血气方刚”,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这是更应冷静,更应沉着。文莫轻属,诗勿浪传。“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历练人生,读书万卷,路行万里。炉火纯青,文笔老辣,不因“血气既衰”,而且馁,功成名就而自惑。“庾信文章老更成”,“戒之再得”。
做人三戒,意在有为;作文三戒,旨在进取。不同时期主义不同倾向,不是“中庸之道”而是成功之路!
“灵气”说
品平文章,编辑文稿,人们大度喜欢富有“灵气”的文章。
“灵气”不是“空灵”。“空灵”只是一种意境。而灵气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如春雨中的小草,如朝露下的花蕾,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至于何谓“灵气”。查遍辞海也不见诠释,可见“灵气”不是固定的东西。进入社会历练多了,你才会知道“灵气”就是善于感悟。“灵气者,感悟也!”善于感悟世间万物,那就是“灵气!”
“悟”从何来?来自于对事物的真切认识。或与一见钟情,得其神髓;或经年交结,知其底里;电光石火,偶然爆发;天然神韵,意到笔随;这是做文章的高远境界。理解、领会、觉醒、面对万物,直面人生,一切当在意料之中!
“悟”须彻透。一知半解不行,大彻大悟才能获得真正的灵气。“灵”而且有“气”,是一种素养。即所谓“得其灵性”。对于一个爱好作文者,要走向成熟,得其灵性,善于感悟,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阶梯。天赋是在其次的,后来的发奋勤学才是根本!
只有当“灵气”弥漫你的笔尖,你就有写不完的东西,笔下的沉闷之气也就一扫而空,你的写作就能达到运用自如,达到繁荣气象!
灵气助长才华。写作之道就是在于:开始那段要:“多读”“多看”“多想”“少写”,积累“三多”,得到“一少”,那就是功夫在文章之外。等到积累多了,厚积而薄发,那就犹如江海奔泻不止,达到日日都有新作的高原境界!写文章要善于练好悟的“硬功!”
【2022年3月23日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