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清明前夕故乡行(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清明前夕故乡行(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2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3发表时间:2022-04-02 14:38:07
摘要:涓涓细流的沟渠旁,活水清如许的河岸边,光洁如镜的农用柏油马路两侧,无不盛开着一簇簇、一丛丛千姿百态的花!

清明节前夕,有幸徜徉在故乡的原野里。花香熏染了的春风,徐徐吹在脸颊上,使人飘飘的,醉醉的;咀嚼着春日碧绿的禾苗与百花争艳的美景,令我心醉神迷。
   村子坐落于苏北广袤的大平原上。这里有肥沃的黄土地,有蛛网似的沟河湖叉。温润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她成为了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家乡的亲人们,用智慧的双手,在有如棋盘格状的土地上,织就出了一幅旖旎迷人的春光图。
   放眼望去,在春风的吹拂下,麦苗驾着绿浪,正把春的讯息传向远方;巨大方阵的一片片油菜花,正以迷人的舞姿,热情呼唤着南来北往的踏青人。
   再看那涓涓细流的沟渠旁,活水清如许的河岸边,光洁如镜的农用柏油马路两侧,无不盛开着一簇簇、一丛丛千姿百态的花!
   春日的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而衬托着花的嫩叶儿绿的像翡翠。一条条花带环抱着一个个数不清的翠绿色、金黄色的方阵——在丽日蓝天的映衬下,故乡的田野,给人以春色撩人、别有洞天的美!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笔下的花,开放在游人密集、甚嚣尘上的闹市里,被人为地囿于逼仄的街道旁,亦或是狭小的花园里。而故乡的花,则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深深地植根于松软的大地上。她开得舒心,长得自然,样貌令人赏心悦目。洛阳的花,与故乡的花,那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我仔细端详着一树桃花上的小蜜蜂时,耳边突然传来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儿歌声。寻声望去,那是一队带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正英姿勃勃地行进在田边用彩漆绘就的各色精美图案的马路上。由此,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影子。
   不是吗?每每忆起童年,亲切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吟唱着母亲教给我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儿歌,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幸福。没想到,转瞬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祖国、我的故乡,真真正正地变成了一个大花园!
   当我回到哥哥家时,映入眼帘的是他家里的“后花园”。
   我惊奇地说:“为什么叫后花园?农民也能有后花园?”
   哥哥笑着说:“农民遇上了好光景,日子过得比蜜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变成了现实。家里建个后花园,不足奇怪。大多数的人家都有呢!”
   “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哪有时间侍弄花草啊?”我随口问道。
   哥哥若有所思地说:“时代不同了,农民种地实现了机械化和智能化。刀耕火种、手工劳作的日子早已过去。再说,多数村民都把承包的土地流转给了种田大户,转而去附近的工厂上班,过着同城里人一样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双休日,节假日,他们有的是时间摆弄花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改革开放前,农民的日子艰苦,吃的是粗茶淡饭,烧的是庄稼秸秆和晒干了的青草。连沟渠路边的青草都被薅的光秃秃的,哪有心思像现在这样去精心种植花草啊?生活小康了,人们吃的是营养搭配合理的饭菜,烧的是清洁环保的电和煤气。生活味品提高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爱美之心。”
   哥哥玲珑的后花园,万亩平畴上禾苗与鲜花相拥相依的精美画面,以及勤劳爱美的乡亲们可贵的精神风貌,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此刻,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的故乡,像是花枝招展的春姑娘,更像是太平盛世里的人间天堂!
  

共 13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太平盛世,河清海晏,花好月圆,况最美人间四月天。文章取材清明节前夕有幸徜徉在故乡的原野里,踏青探幽,寻花问美,不亦说乎。家乡的亲人们用智慧的双手,在有如棋盘格状的土地上,织就出了一幅旖旎迷人的春光图,作者以优美的文笔为读者描绘出春色撩人、别有洞天的故乡美。景中人,人前景,景因人美,人为景醉,美轮美奂,读来赏心悦目。故乡美,大地美,家乡人勤劳爱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农民也能有后花园,这一切都源于改革开放和党的伟大正确领导。【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4-02 14:41:42
  大作拜读,欣赏了。
   敬请作者进一步熟悉江山散文要求,精采继续。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2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2-04-03 16:19:36
  童年的家乡最美。拜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